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契丹王朝 西方誤為中國.Cathay 的典故*馬可波羅一心嚮往的中國,竟是契丹國


契丹王朝 西方誤為中國


中時 更新日期:2010/02/14 02:06 本報訊



中國時報【本報訊】



讓馬可波羅一心嚮往的中國,竟非中國而是契丹!與宋朝同時,契丹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封建王朝「遼」,其國土最遠曾到西亞,疆域是宋朝的兩倍大,據傳每年來進貢的國家有六十個,包含宋朝、日本、韓國、波斯…等,然而如此的泱泱大國卻在二百餘年後消失不見,留下眾說紛紜與無人能解文字。



從西元第十世紀以後,中亞和俄國人曾經認為契丹(Khitay、Kitaia、或Cathaia)就是中國。後來西方的Cathay這個名稱,也指中國。其實契丹一詞原為「鑌鐵」的意思,象徵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文獻中,契丹最早出現在四世紀後期,最初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於西元九四七年建號遼朝佔據東北亞和西域,大致阻擋了北宋與西方的陸路交通,所以西方只知道契丹,不知道宋朝。遼亡後,西遼(1124-1211)仍在北亞存在,直至十三世紀初被成吉思汗征服,隨後即逐漸消失。此次在故宮黃金旺族」展出現的契丹大、小字,雖有實體存在,但幾乎無人能讀。



遼代極盛時與西夏、宋呈現三國鼎立的局勢,由於遼太祖建國之始,便大規模地展開了向西拓展疆土的軍事征伐活動,遠及西亞乃至更遠,草原絲綢之路因而再度興盛。全盛時期,遼國面積幾乎是北宋的兩倍大。號稱有六十個國家進貢,北宋、西夏甚至韓國(高麗)、日本、大食、波斯自四面八方而來,除了銀、絹、節慶禮物外,與邊境互市的商品,大大豐富了大遼王朝的物質。



「黃金旺族」即是以內蒙古博物院所藏出土及傳世遼代文物為主的展覽,其中以金、銀器為主,可看出契丹人對於黃金器物的愛好多元,是目前所知草原民族中最多樣的一支,其種類與精緻程度令世人驚豔。此外也可看到許多「外來」的器物,如琥珀、瑪瑙、玻璃是從西亞過來的商品,玉材來自新疆和闐,漆器、瓷器則源於中國。



此外多元的文化融合也造就遼朝發達的手工業,在金銀、銅鐵、陶瓷、珠玉、紡織、雕塑、印刷和木作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創造出富有契丹民族特色的產品,如馬具不僅滿足了遼境各族的需求,其工藝技術和水準非常高,契丹鞍曾與宋瓷並列為「天下第一」。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許多西方人是通過活躍在歐亞草原走廊的騎馬民族間接認識中國的,所以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其實是契丹,十三世紀晚期的阿拉伯兵書《馬術和軍械》,仍將火藥稱為「契丹花」,影響甚至到今日,俄語的「中國」發音仍是「契丹」。


.................


從第五世紀到第十一世紀,羅馬帝國不存在了,歐洲群龍無首,戰亂頻仍,民不聊生。這個時期,歐洲的文明衰退的
很厲害,人民回到了野蠻狀態。這是歐洲史上的黑暗時期。除了極少數的僧人還識字,能看看基督教的聖經之
外,沒人看書了。因此,沒人曉得東方還有個跟歐洲交往過的大秦國(Chin了。

在第十三世紀,義大利威尼斯的孛羅家族的尼古拉和馬菲歐兄弟東行,到達了元朝的首都 Cambaluc(大都)。他們
受呼必烈可汗之托回義大利向教皇 Pope Clement IV 要求送幾百個學者到東方的這個叫著Cathay的國家,傳播
基督教國家的文明。兄弟倆回到威尼斯的時候,Pope Clement IV 已死了,而新的教皇沒拿他們倆兄弟當回事兒。
Cathay這個名字,就更沒人理會了。兩年之後,他們帶了尼古拉的十七歲的兒子馬哥一塊兒再去
Cathay。馬哥孛羅在Cathay呆了十七年,回到威尼斯的時候是西元 1295 年了。他在 Genoese 的獄裏跟難
友講述他的Cathay旅行奇遇。難友筆記下來。出書的時候,他們都不在世了。

兩百年後,一個洋僧在教堂的藏書室裏格物致知,發現了古早以前對 Chin 的記載跟馬哥孛羅對Cathay的描述,
說的是同一個地方。這才對上了茬了。後來,歐洲人才知道說了幾百年的Cathay,就是以前的 Chin,當時的
China


蒙古人管他們統治的這一大塊地方叫著CathayCathay這個字是從Khitay(契丹,)這個字轉變來的。
契丹本來居住在蒙古的東南部,第十世紀他們佔領了東北遼河流域,後來又佔領了大宋的北部。漢人稱他們為
人。靖康年間擄走了大宋的皇帝。韓世忠和嶽飛都跟他們惡戰過。蒙古人管南中國叫著 Kita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