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伍氏獻文魚”罕見魚化石見證青藏高原隆起

“伍氏獻文魚”罕見魚化石見證青藏高原隆起



一條在大約三四百萬年前天天喝“石灰水”的魚,以其全身超常粗大的骨骼,見證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氣候的持續乾旱化。《美國科學院院刊》本週線上發表了中美古生物學家的最新發現,論文將刊登于9月9日出版的紙質版上。


  2005-2006年,青藏高原北部,荒涼的柴達木盆地。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王曉鳴博士,與中科院幾位古生物學家一起,在乾旱的古鹽湖沉積地層中,取出了一些古魚類的化石。他們將化石帶給了古魚類專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彌曼院士。


  當化石修理出來後,大家幾乎驚呆了:它全身遍佈著超常粗大的骨骼,幾乎沒有多少空間可供肌肉生長——這在現生魚類中可是聞所未聞!







  它是一個特例嗎?不是。因為在發現它的上新世距今約三百多萬年的地層中,還發現了4條相同的魚,以及很多零散的骨片,它們也都有著同樣粗大的骨骼。而且它們並非因病夭折,因為其中三條魚的長度均在半米以上,估計年齡應在10-15歲間——這對於魚而言,可算得是高壽。


  於是,科學家開始了長達兩年多的探尋之旅,終於破解了這條被命名為“伍氏獻文魚”的身世之謎。約在5千萬年前,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相撞,青藏高原不斷隆升。高山阻斷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青藏高原北部氣候持續變幹。原本水草豐美的柴達木盆地,慢慢蒸發成了荒漠和大大小小的鹽湖。


  水越來越鹹,到300萬年前,就唯有屬於鯉科裂腹魚亞科的伍氏獻文魚,還頑強地生活在鹽湖中——它們每天喝著飽含石灰(碳酸鈣)和石膏(硫酸鈣)的苦鹹湖水。在如此“高鈣”的環境中,隨著年歲的增大,它們的骨骼不斷增生,甚至連能長肌肉的地方都很少了。


  也許,在柴達木盆地的古鹽湖中,伍氏獻文魚是苦苦支撐到最後的一個魚類家族。張彌曼告訴記者,他們又找到了比含粗骨魚的地區更老的地層,發現其中的魚化石並沒有骨骼變粗的跡象,而在含伍氏獻文魚之上的更年輕的地層中,只有厚厚的碳酸鈣、硫酸鈣沉積,再沒有魚化石了。可見,它們付出了多少艱辛去適應這種極端環境,同時成了柴達木盆地乾旱化的見證者。


  目前,科學家的研究還在深入。“伍氏獻文魚化石的骨骼切片,和尋常魚類不一樣。”張彌曼說,她的研究組正在繼續探尋這種魚在高鈣水環境中,是如何吸收鈣,並使骨骼粗大的。她認為,如果將這項研究與現生魚類聯繫在一起,或許可以揭示魚類鈣吸收的機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