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鼠婦(土鱉或潮蟲).馬陸.蚯蚓

鼠婦對土壤的作用?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鼠婦,是一種小型陸生甲殼類,又稱為土鱉或潮蟲。牠們不屬於昆蟲。在受到驚擾時會捲成一團。牠們可以在潮濕的地方例如分解中的落葉和土壤中發現。通常以苔蘚、地衣、樹皮等腐敗有機物維生。

鼠婦可以處理一些腐木...等等^^
詳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C%A0%E5%A9%A6&variant=zh-tw
馬陸對土壤的作用?

馬陸中最大的有二十八公分長,一百八十對腳;最小的只有零點二公分長,十三對腳。牠們沒有毒,不會危害人類,也不會攻擊其他的動物;住在土裏,吃腐爛的木材、落葉、青苔或動物的屍體。馬陸受其他動物欺侮的時候會分泌一種很臭的黃色液體,使敵人不敢接近;有的時候,會把身體捲縮起來裝死。
蚯蚓對土壤的作用?




馬陸可除理一些腐木及落葉^^
詳見: http://www.cai.idv.tw/8711/TOP/90502.htm
蚯蚓對土壤的作用?

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後孔目。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蛋白質含量達70%,還有微量元素,如磷、鈣、鐵、鉀、鋅、銅以及多種維生素。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

循環系統是封閉式循環系統,消化管為一由前至後延伸的管狀構造,排泄則經由肛門或腎管進行,喜食腐質的有機廢棄物。以皮膚呼吸,會從背孔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膚的濕潤。
在大雨過後,常會發現蚯蚓爬出洞口遭太陽曬死,目前學界對此一原因尚未十分明瞭,應該不是怕水的原因(蚯蚓可在水中存活),可能原因包含生病、地底氧氣不足、二氧化碳過多(研究證實在二氧化碳環境下蚯蚓極快死亡)等。
蚯蚓在中藥裡叫地龍(開邊地龍、廣地龍),《本草綱目》稱之為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的運動和排泄物對改善土壤的質量非常有益,可使土壤的透氣性保持良好,使土壤保持健康狀態,對農業有重要作用。
^^
詳見: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A%AF%E8%9A%93&variant=zh-tw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鼠婦









↑通稱鼠婦、土鱉或潮蟲,體型卵型,體長約9-15mm,腹背扁平,7對胸肢變成步足,是一種小型陸生甲殼類 。喜歡潮濕陰暗的環境,以腐爛的植物、朽木、苔蘚、地衣、樹皮等腐敗有機物維生,在受到驚擾時會捲成一團。生活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晨昏或夜間活動, 常見於落葉和土壤中,繁殖能力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