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黑龍江 赫哲族 魚皮衣 大馬哈魚


黑龍江 赫哲族 魚皮衣






黑龍江的赫哲族始終堅持傳統,使用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的魚皮做鞋子和衣服,款式看來雖然有點老舊,但該有的圖騰花紋都有,而且還能穿十幾年。赫哲族是中國少數以捕魚為生的族群,族人們從小就懂得捕魚,除了用魚皮做衣服以外,也會捕鰉魚、鱘魚、鮭魚等魚類燒烤或生吃。



據悉,魚皮衣服會如此耐穿,靠的就是繁瑣加工程序,至少得花上一個半月、用50多條大馬哈魚才能完成一件衣服。對此,一位赫哲族的民眾解釋,「一張魚皮抓一把玉米麵,把它放在頂上,再放一層皮,再抓玉米麵粉擱上,捲上它,一個人壓、一個人翻,外面摸有點溫熱就把它打開,把魚皮拿出來搓。」



老祖宗傳下的手工藝實在讓人大開眼界,魚皮做的衣服能保暖防水,還輕巧耐用,現在赫哲族甚至嘗試要把魚皮染色、開發更多商品,讓更多人認識他們獨特的魚皮製品。(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黃子玲)


-----------------------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的黑龍江、烏蘇裏江和松花江沿岸。少數散居于樺川、依蘭、富錦三縣和佳木斯市。人口4200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超過門巴族,居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第五十五位。


    赫哲族是明代女真人的一個分支,中國北方唯一的依靠漁獵為生的民族。其族稱來源于赫哲人的自稱“赫真”,意為“下遊”、“東方”。這與赫哲族及其祖先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密切關係。


    赫哲族有自已的語言,屬阿爾泰語係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沒有自已的文字,大多數人通用漢語文。信仰薩滿教。


    主要從事捕魚和狩獵。狗拉雪撬是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


    日常食俗  赫哲族人喜歡吃“拉拉飯”和“莫溫古飯”。“拉拉飯”是用小米或玉米小(米+查)子做成很稠的軟飯,拌上魚松或各種動物油即可食用。“莫溫古飯”是魚或獸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鹽而成的稀飯。現在與漢族相同,絕大部分人家均吃饅頭、餅、米飯和各種蔬菜。赫哲族有一些獨特的魚、肉類風味食品,可以分成:①生食。有生魚幹、生肉幹和新鮮生魚。魚幹是把瘦魚剔除骨頭,把魚肉割成條、塊或刻成魚披子曬幹,儲存起來,吃時用木棒捶軟即可,獸肉也用此辦法加工成肉幹。新鮮魚的吃法較多,主要是拌菜生魚。赫哲族人叫“他勒卡”;生魚片,赫哲人叫“拉鋪特克”,是把活魚肉剔下來,橫切成薄片,蘸醋、鹽面和辣椒油吃;燎燒魚片“達勒格切”,也把活魚肉剔下來,橫切成薄片,魚肉片聯在魚皮上,然後從一端串上木簽,在旺火上面燎燒成四、五成熟,再切成小段,蘸醋、鹽面和辣椒油吃。以上兩種只是捕魚的場地食用。還有一種冬季食用的凍魚片,俗稱“魚刨花”,赫哲人吃“蘇拉克”,它是把凍實的上等好魚剝皮後削成很薄的片,鱘、鰉魚則連其脆骨都橫切成薄片,蘸醋、鹽水、韭菜花醬、辣椒油混合汁吃。如果尊貴的客人來了,有一盤凍魚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鮮美涼爽,現在仍然備受人們的歡迎。②熟食。如加工好的鱘、鰉、鮭魚子,其營養價值較高。也將魚片和獸肉蒸、烤、煎、燉、煮、炒等技法加工後食用。其中魚松每餐必不可少。


    節日、禮祭食俗  節日期間,特別是春節,是一年中飲食最豐盛的日子,家家要擺魚宴,用當地產的各種魚類制作各式菜肴,以鮮紅、透明的大馬哈魚子制作的菜肴最為鮮美。節日裏還必須吃餃子和菜拌生魚,飲酒,每餐均不能吃剩菜剩飯,把剩飯存起來,待到過完春節後再吃。


    在男女青年訂婚的過程中,要擺酒宴宴請雙方的長輩和媒人;迎親時,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時,新娘要面朝墻“坐福”,直到送親的人散席離去後,才可下地並與新郎一起共吃豬頭豬尾,新郎吃豬頭,新娘吃豬尾,意為夫領婦隨,團結和睦,最後新娘新郎共吃面條,以表示情意綿綿,白頭到老。


    產婦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鯽魚湯、嗄牙魚湯、兔子肉湯以及“莫溫古飯”、面片、面湯、雞蛋等食品。產後三天內不能吃青菜,以免產婦和嬰兒瀉肚。在坐月子期間均吃滾燙的熱飯,以免受涼,影響身體健康和奶汁。人死後,必須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塊和各種形狀的薄面點心,供在桌上,參加悼念活動的人們也食用。


    赫哲人在飲第一口酒前,要用筷頭蘸少許酒甩向空中和灑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諸神。但不喜歡喝茶,有時也把小米炒焦後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葉以及小柞樹的花苞採來曬幹沏水當茶喝,但絕大多數一年四季均喜歡喝生涼水。


    典型食品  赫哲族的典型食品有:①拌菜生魚。赫哲人叫“他勒卡”,除經常食用外,每逢客至還是必備之菜,是飲酒中不可缺少的佳肴,有客不備此菜為不敬。②魚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


民族概況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人散居在樺川、依蘭、富饒三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因分佈地區不同,從而有不同的自稱。居富錦縣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稱“那貝”,居嗄爾當屯至津口村的稱“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龍江下游至烏蘇裏江的稱“那尼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赫哲族人口數為4640。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文。 


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裏江流域繁衍生息。屬於肅慎系統的挹婁、勿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與赫哲族的祖先有淵源關係。至清初,始以“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稱見於官私文獻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


關於赫哲族何時形成的問題,學術界尚有不同的意見。一般認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赫哲族氏族為核心,吸收了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等民族成分和原屬黑龍江流域其他土著,以及來到赫哲族分佈區居住的蒙古人、漢人等成分,在清初形成了較穩定的族體,主要從事漁獵生產。在解放前其社會發展尚停留在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階段。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赫哲族的生產生活,其社會生產在社會主義社會裏得到了超越發展,赫哲族的生活條件已大大改善。


社會經濟


順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山海關前後,曾相繼將赫哲族編戶收貢,編旗披甲。直到19世紀初葉,從牡丹江至黑龍江下游烏扎拉村,所有赫哲族的22個氏族,都由清廷按其氏族與分佈地區行使有效的管轄。在清代,赫哲族與內地及當地各民族的產品交換關係日益發展,赫哲族漁獵的工具也逐漸有所改進,生產力逐漸提高,原始社會漸趨分解,至清末已從原始社會末期跨入階級社會。辛亥革命以後,三江平原開發的速度加快,赫哲族與漢族雜居,漁獵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形成與漢族及周圍其他各族不可分割的聯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後,對赫哲、鄂倫春等人數較少的民族,實行野蠻統治,甚至公開推行種族滅絕政策,使赫哲族人口更加減少,抗日戰爭勝利以前,已瀕於被滅絕的境地。漁獵經濟為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來源,“夏捕魚作粉,冬捕貂易貨以為生計”。17世紀末,由以物易物轉向獵產品大量商品化。20世紀初,獵業衰退,漁業產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赫哲族地區解放。當時倖存的赫哲族居民僅有300余人。在人民政府實行民族發展政策積極幫助赫哲族發展生產,逐步改善生活,現有人口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人民原來幾乎都是文盲,解放後,人民政府不僅積極扶助他們發展漁獵生產和民族貿易,現在,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開始從事農業生產,還發展了鄉鎮企業。赫哲族人民的物質生活水準日益提高,而且興辦小學、中學,培養各種專業人材,現在赫哲族中擁有的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在本民族人口中所佔比例,居於全國各民族先進行列,赫哲族地區各村,都設有衛生所、廣播站,有的還設有文化站、俱樂部,擁有電視機的家庭不斷增加。從地方至中央各級黨代會和人民代表大會均有赫哲族代表,在赫哲族聚居地區的政府中,有赫哲族幹部擔任縣長、鄉長等職。赫哲族在中國雖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但和各兄弟民族一樣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權利。


文化藝術


赫哲族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流傳最普遍的“依瑪坎”是一種口頭相傳的民間說唱文學,其故事內容大多能說唱許多天,大部分是歌頌英雄與復仇事跡、民族的興衰,以及純真的愛情等,唱詞押韻合轍。說唱時,須按故事的基本內容和詞句背誦,不能隨意添加。在民間還流傳著“說胡力”,它是寓言、童話、神話、傳說與民間文學的通稱,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短小活潑,通常是老人對兒童講述,對兒童有啟發教育意義。赫哲族的音樂也很有特點,其特有樂器稱為“空康吉”和“口弦琴”,前者已失傳,後者至今仍有人能演奏。


赫哲族的圖案藝術非常發達,他們常常在用魚皮、獸皮製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繡制各種雲紋、花草、蝴蝶及幾何形圖案等。在食具、樺皮製品上雕刻各種二方連續紋樣、雲紋、山水、花朵、鳥獸等,形象生動,造型美觀別致。婦女們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褲腿等處用彩線刺繡的花紋、圖案更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繡如“雄雞啣花”、“花籃與蓮藕”等圖案,構圖新穎別致,格外精彩。赫哲族在不同製品上刺繡、接拼的各種花紋圖案,以其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的群體意識。赫哲族的圖案藝術吸收了漢族圖案藝術的精華,並不斷創新,既富有本民族氣息,又能反映本民族生產、生活特點,極富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刺繡、圖案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赫哲族有語言,無文字。長期以來,只有民間文學。作家文學是解放後才發展起來的。烏.白辛是解放後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戲劇家。他先後改編創作了20多部歌劇、話劇和電影文學劇本。影響較大的有話劇和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赫哲人的婚禮》,歌劇《好班長》、《焦裕祿》、話劇《黃繼光》、《雷鋒》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禮》是赫哲族新文學的代表,也是當代文學史上由赫哲族戲劇家寫的第一個反映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歷史的劇本。他成功地將“伊瑪坎”演唱形式貫穿于全劇,運用於話劇創作,豐富了我國當代戲劇的題材內容,並用民族形式與傳統手法相結合,對話劇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風俗習慣


赫哲族人民的婚姻實行氏族外婚制,一般為一夫一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富有者間或有一夫多妻。成人去世,實行土葬;嬰兒夭折懸于樹間。


曾經赫哲族男女衣服皆用鹿皮和魚皮製作,足穿魚皮及狍、鹿腿皮做的靰鞡,內絮靰鞡草。在二三百年前,布匹、綢緞開始進入赫哲族上層人士的家中,但一般百姓是穿鹿皮、魚皮。過去婦女的衣裳多緣以色布,邊綴銅鈴,與鎧甲相似。赫哲族男女,都喜歡穿大襟長袍、短褂或坎肩。衣飾因質而異。20世紀初,大部分人以棉布為衣,輔之以魚、獸皮衣。赫哲族婦女的衣飾因受滿族影響,魚皮長衫與旗袍相似,有領窩,但沒有衣領。並裝飾各種圖案,生動雅致。赫哲族人民日常吃鮮魚、獸肉,加工各種魚、獸肉乾,備常年食用。其中“塔拉卡”——剎生魚,這是用來招待客人的上菜,是用鯉、鯇、鱘、鰉、鳙等魚加配菜調料製成的清香爽口的佳肴。


住宅為用樺皮、獸皮、茅草搭成的“撮羅”(尖頂)、“胡如布”(圓頂)及各種“昂庫’’(棚子)。夏季構木而居,冬則鑿地為“地窨子”,有穴居的遺風。較普遍地住泥墻草頂房屋。冬踏滑雪板或役犬挽雪橇以為交通,夏季以樺皮船、舢板從事運輸和捕魚。


赫哲族注重禮儀,有敬老尊長的良好社會風尚,晚輩出遠門回來,與長輩相見時,要向長輩行跪拜禮,依次向父母、兄嫂問安,以示敬重。長輩吻晚輩的額頭,以示親熱愛護。赫哲族人的重要節日與漢族大體相同,象春節、元霄節、二月二、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特別隆重。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其薩滿有河神、獨角龍、江神3派,各派約有6個品級。他們認為有多少種動物、爬蟲就有多少種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現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認為,日月山川都有神靈主宰,因而崇拜。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