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漢人的特徵+平埔族特徵

http://www.wretch.cc/blog/nickels/3140991


漢人具有以下四個特徵表現:
1.腳的小拇指指甲 有一條小裂縫
2.手臂內側有一條線.(下手臂內側,靠近關節處)
3.門牙內面呈凹槽狀
4.單眼皮!~


----------------------------------------------------------------------


 


http://dm.kyu.edu.tw/PINGPU/%E4%B8%BB%E9%A1%8C%E5%B1%95%E6%97%8F%E7%BE%A4%E5%83%8F%E5%8D%80.htm


平埔族人有幾個特徵,若是想要驗證自己是否是平埔
族的後代,可以參考以下的方法。

一、做DNA比對。

二、查看祖墳墓牌或神主牌,若刻有台灣本地如大社、新港等族名
稱者,可能是平埔族。

三、看姓氏;清朝曾賜五十姓給平埔族,例如:潘、兵、機、米、
標、宜、莫、萬、卯、加、力、來、東、月、夏、劉、林、郭、吳
、陳、趙、鄭、李、楊等。

四、查看教會早期的受洗名冊。

五、查閱祖先長輩的戶籍騰本是否有平埔族的名字,或是註明有
「熟番」字樣。

六、是否有祭拜祀壺或阿立祖。

七、察看人的外觀,凡有雙眼皮者,多半是和平埔族混血。

八、看腳的小趾頭是否多出一片指甲,若沒有,則可能是平埔族。



http://www.ihp.sinica.edu.tw/%7Emuseum/tw/doc_detail.php?doc_id=37


  《番社采風圖》乃是民國24年(1935年)義大利人羅斯(Ros)贈予本所民族學組之圖冊(羅斯原為社會科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屬於該所民族學組,後來社會科學研究所改組,民族學組的人員與圖書乃一併加入歷史語言研究所)。此一圖冊共計有冊頁十八幅,包含風俗圖十七幅,以及基隆至彰化地圖一幅。根據本所研究員杜正勝先生的考證,該圖冊為清代乾隆年間之巡臺御史六十七使臺期間(1744-1747年)命畫工所作。

  「迎婦」為其中之第十三幅。畫面呈現的主題是平埔族的迎親景象。此圖雖名為「迎婦」,但實際上是「迎夫」。台灣南北平埔族的家庭制度雖有不同,但是大體而言是以女性為主,屬母系社會。畫面中的新婚夫婦乘四人扛之板棚,妻前夫後。新娘頭戴羽冠,著露臍短衣,鳴鑼舉旗浩浩蕩蕩地迎娶新郎,攜手同歸,故曰「牽手」。

  平埔族人的夫妻關係與漢人不同,據荷蘭傳教士Candidius記錄的新港社生活;丈夫要進入妻子居室前,要先行通報,待其他女姓退出後始得進入,而且婦女要到36歲以後才准生子。而據《番社采風圖考》中所載,較粗重的農事其實是由女性來承擔,男性只負責送點心吃食。雖然如此,在其他的冊頁中,我們還是可以見到男性擔任村莊巡守,以及打獵捕魚的畫面。

  此外在「迎婦」這件作品中,我們還可以見到平埔族人的建築結構和衣飾特徵。在居室方面,平埔族房屋有兩種典型建造方式:一是在夯實的並於表層砌有青石的台基上架屋,或是直接用干欄式高架結構建屋。這兩種方式都是為了因應台灣高溫高溼、易生蟲蚊蚋的環境之故。屋舍本體以竹片為壁,結茅草為頂,前廊設木梯以供上下出入。

  在衣飾上,各種文獻有不同的說法,似乎在早期平埔族有裸身的傳統,隨著漢化日深,衣著也有增加的趨勢。不過在此件作品中並沒有全裸者,幾乎都著盛裝,僅有幾人裸露上半身而已。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發現,平埔族男性與漢人最大的差異在平埔族男性不蓄鬍,並且貫耳,戴大耳環,頭梳雙髻或披髮剪短呈頭陀狀。

   此圖的命名也反應了六十七的矛盾;當一個身居內地,生活習慣與平埔族人迥異的滿清大員面對此異俗,縱然眼見番婦「迎夫」,但卻無法自主的要將之解釋成「迎婦」,帶著絕對主觀來認知此一「異象」,足見在主事者心中仍無法擺脫既有的倫理概念。

(陳衍志)

http://www.ihp.sinica.edu.tw/%7Emuseum/upload/documents/D1165305194.pdf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