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四川.柏樹鎮《蝌蚪文》.禹王碑又名(岣嶁碑).明朝-楊慎之譯文






楊慎為明代正德年間狀元,博覽群書,被推為當時天下第一。曾撰禹王碑釋文:“承帝日咨,翼輔佐卿。洲諸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岳泰衡。宗疏事裒,勞余神。郁塞昏徙。南瀆愆亨。衣制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 楊慎的釋文也多采用為現在禹王碑的釋文。




四川達州宣漢柏樹鎮一位民眾發現,家裡有一本非常奇怪的書,除了前幾頁有個別字體能辨認之外,其餘數十個字均無法考證。

原文網址: 四川驚見蝌蚪文「天書」 專家研究3年只識3字 | 大陸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0/12/14/162-2673216.htm#ixzz184wFBIwD


        四川達州宣漢柏樹鎮一位民眾發現,家裡有一本非常奇怪的書,除了幾個字能辨認之外,其餘數十個均無法考證。文物專家看完後表示,此書應屬於消失的禹王碑拓片。據說,禹王碑上的文字至今仍未破譯,有中國古文字學家鑽研3年,也只認識3個字。

       《華西都市報》報導,「天書」主人王體文介紹,這是他家祖輩傳下來的。書為傳統的線裝本,封面印有布料一樣的網狀花紋,整本長約40至50公分,寬約30公分,共20頁,70多個字。書前幾頁是隸書體文字,部分可辨識,其餘文字很奇怪,到目前為止,沒人看得懂。

        書中其中一頁有兩行文字:「古帝禹書此碑於南嶽碧雲,宋朱晦翁張南軒尋訪此。」宋朱晦翁就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朱熹,張南軒也是張栻,是與朱熹同時代的著名理學家。文管所專家稱,這本「天書」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而是一本古代碑刻拓本集子。


****************


禹碑。原碑见于南岳衡山,据考证,为西周时期所刻。上有蝌蚪文。此碑为南宋时的仿制品。民国时重加修护。碑文经考证被认为是记录大禹治水时走遍大山大川,三过家门而不如的故事。




        除去無法辨認的「天書」拓片外,還有一些可以辨認的隸書體文字拓片。經查閱相關資訊,這應該是屬於清朝後期的成書。專家介紹,禹王碑最早發現於湖南碧雲峰,曾幾經失傳。

        相傳禹王碑是為大禹治水時所立,因史料記載母碑位於衡陽岣嶁,又名岣嶁碑。碑文分9行共77個字,形如蝌蚪故被稱為「蝌蚪文」,但至今未被破譯。據說,中國唯物史觀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學家、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郭沫若,鑽研了3年,也只認識碑文中的3個字。

       專家說指出:「作為一個完整的拓片,此書具有非常珍貴的文物價值,禹王碑本來就非常重要,它的拓片也就珍貴,王先生所收藏的拓本應該說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