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何謂三泉?下錮三泉*竟是地下排水系統.

        文獻中記載它下穿三泉那麼深 。 有的說三泉,這說得更近一步了,這個錮字的原意是把金屬熔化 之後讓它堵縫,就好像我們砌石頭墻,砌磚墻用灰漿填縫似的。 金屬熔化以後填補空隙為之錮,顯然就是把青銅熔化了 ,灌到墻縫裏了。{ 錮}漢典解為說文解字:(鑄塞)


秦陵地區的地層中存在有多層自東南向西北流動的地下潛水。因此在地宮修築過程中遇到的最大一個困難,就是當下挖至潛水層以後如何排導多層的地下水,而且還要考慮地宮建成後的防水措施。此次勘探出的一套地下阻排水系統,讓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也讓全世界所有的工程專家都嘆為觀止。聯想到同時代都江堰、靈渠等同樣有如鬼斧神工的水利工程,我對秦帝國建設者的高超智慧而欽佩不已。


  與都江堰和靈渠一樣,只要作品設計出來,並不需要過於復雜的技術就可以將其付諸實施,這纔是第一流工程的偉大之處。秦代工程師是這樣完成他們的曠古之作的:


  墓壙開挖的同時,先在地宮的迎水面(即南部和東西兩側)挖設一條超過地宮設計深度、平面略呈『U』形的人工溝壑,從而匯聚各層地下潛水,並阻攔其進入墓壙,以利於北部地宮的修築。這條778米長的排水渠環繞墓壙的三側,是整套系統的前段。南側水渠最寬,上口寬達84米,底寬9.4米,渠中心處深39.4米。


  後段排水設施全長525米,由位於封土西側以外類似『坎兒井』的一組明井和暗渠組成,與前段工程的西北端相接,將前段溝渠匯聚的地下水流排出陵園。這些明井暗渠連成的排水道呈『Z』字形布局,現已探出8段明井和7處暗渠交替相接。明井都是口大底小,相互之間以拱頂的地下暗渠相通。暗渠底寬約1米,頂部已基本坍塌,然而渠洞內卻沒有發現管道。


  前後兩段排水渠道能夠順利保障地宮的修建,但工程結束後上面終究是要覆蓋封土的,那樣前段水渠就再也無法承擔起排水功能。於是秦代工程師利用枯水季節,將加工過的青膏泥(質地細密類似湖底淤泥,隔水性強)填充在前段溝渠內並逐層夯實,夯層厚達17米;在青膏泥之上,再以21米厚的含沙黃土夯填。這樣前段的排水溝渠就搖身一變,成為橫亙地下的攔水大壩,功能也由排水轉為阻水,用另一種方式隔斷了地下潛水對地宮的滲透。由於受阻的地下水不再匯聚成流,後段的明井暗渠也基本喪失了排水功能,但它的使命已經完成了。我估計正是因為後段作為臨時工程,所以暗渠部分纔沒有必要鋪設管道以延長它的使用壽命。


  這組地下阻排水系統隨陵園的自然地勢而精心布設,可以看出當年的設計者和施工者,對陵區地質狀況的了解已達到相當程度,並具備極為高超的測量技術。將近繞陵一周的阻排水渠,環行在高低不平的地貌上,渠底的水平掌握需要測量得非常精確。勘探表明阻排水渠的底面高差在1米左右,這樣則保證了渠中的水能夠按照設計意圖流向一處,排出陵園。後來選用青膏泥作為前段下層的封堵材料也十分高明,而且所用的青膏泥之多、夯層之厚,確乎超出想象。僅此一個秦陵地下阻排水系統,就足以充分說明秦代大型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已臻化境。


  這一系統的功效讓人十分滿意。地宮的建成本身就說明了排水系統的成功。而阻水系統,更是經歷了2200多年的時間檢驗。此次物探中,利用自然電場法和核磁共振法測出,在所推斷的墓室和地宮范圍內為不含水區,而阻排水渠外測(南段之南)的相同深度為含水區,從而證實這個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這應該就是班固在《漢書》中所言的『下錮三泉』。


  與地下阻排水工程相呼應的是地上的排水系統。秦陵地區兩千年前溫和多雨,氣候比今天濕潤得多,由驪山而下的地表徑流和由此而產生的地下潛流也比現在大為豐沛,因此,秦始皇陵在設計過程中少不得一套立體的防水設施。在陵園內不論是牆腳樓旁、封土周圍,均列有整齊的排水管道,形成一整套縱橫交錯的地表排水設施。它們能將生活用水、地表雨水迅速排到地勢低窪處,並引向陵園外。陵園外的防水工程乃是驪山山麓前築就的防洪大堤,以防范源自山間的洪水對陵園的破壞,時至今日它依然高高隆出地面,長久以來一直被當地的人們稱為『五嶺』。而在地下,還設置了淺層排水設施。前文所述的阻排水系統則是針對於深層地下潛水,它與陵園南部的防洪大堤功能相似,只不過兩條大壩一個矗立地面之上,一個深埋黃土之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