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鯕鯖魚:學名Luvarus imperialis Rafinesque





        宜蘭縣.魚販陳進財昨在南方澳第一漁市場買魚貨,赫見一尾從沒見過的魚,體色淡粉色、長173公分、重103公斤,體形長扁圓形像鮪魚,經蘇澳區漁會查外國文獻,獲知是少見的鯕鯖魚(圖)。


        陳說,因是少見魚種,要送給台灣標本協會製成標本供研究用。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說:「很高興魚要送出做研究,讓大家能更了解。」


鯕鯖魚小檔案


學名:Luvarus imperialis Rafinesque


特徵:沒有背鰭、肩鰭棘,最重可達150公斤


分布:溫帶、熱帶海面至水下200公尺海域,屬於洄游魚種


資料來源:蘇澳區漁會




怪怪鯕鯖魚 櫻桃小口重百公斤


 日期:2011/08/17 中國時報




南方澳漁民日前在蘇澳港外海捕獲怪魚,連魚販都說卅年來沒見過!該魚雖重逾百公斤,長一百七十多公分,嘴小僅能吃下水母、藻類等生物。更奇怪的是,魚眼上有一道深深的裂痕,沒仔細看還以為魚眼長在嘴巴下方。經漁會調查,確定為是獨居特性的鯕鯖魚。



蘇澳區漁會林月英說,這條魚是魚商陳進財向四艘漁船進貨所得,僅知是在蘇澳外海捕獲。魚商陳進財發現這條魚時,大感驚訝,因為重達一百多公斤,卻不像其他同噸位魚種有大嘴巴,而是「櫻桃小口」,全身粉紅色無魚鱗。



陳進財從事漁業卅年,從未見過如此怪魚,通報蘇澳區漁會鑑定,漁會人員查資料才知道是「鯕鯖魚」。



漁會及魚商均表示,鯕鯖魚是十分罕見的魚類,雖然遍及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非深潛型魚類。因嘴巴小,只能吃海藻和水母,不像其他魚類會群聚,又生長於淺水海域,鮮少被捕獲。



魚商說,鯕鯖魚肉質並不鮮美,雖重百公斤以上卻沒什麼價值,屬低經濟魚獲,決定將這條魚捐給台灣魚類標本中心做標本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