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特殊姓氏:(校).及(較)百家姓無登錄?是成吉思汗後裔.居河南省中牟縣.有5000多人.成吉思汗—朮赤—拔都—撒里答—校姓



河南校姓村民證為成吉思汗後裔.


 河南省中牟县的校姓和河北栾城校姓在清廷乾隆时某一次科举考试期间相认。河南省中牟校姓在此前姓“较”,后改为“校”。

 

中央社 – 2012年10月19日                             (朮)音--ㄓㄨ二聲--音同竹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元史學會、河南社科院、內蒙大學的專家,昨天認定河南校姓,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後裔。


大河報報導,在中牟縣東漳東村、校莊、大洪、大衡莊、邵崗等30餘村,共住有約5000名校姓居民。這些村民的戶口名簿上戶籍顯示為漢族,但在有504姓的「百家姓」中,沒有校姓;當地老一輩人,認為自己是來自內蒙古的「皇族後裔」。


河南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專家任崇岳說,中牟縣東漳東村南1.5公里處有一校姓祖墳,經考察證實校姓應為成吉思汗孫拔都後裔。


報導引述中牟人民廣播電台台長校文學表示,他聽上輩老人講,他們是從蒙古來的;且據1935年的中牟縣誌記載,中牟校姓來自蒙古,因為他們的遷徙和一個叫「木交王」的蒙古族高官有關。


報導說,相傳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蒙古人「木交王」帶家眷逃到河南。為讓後代免遭殺戮,他讓老大跑到輝縣,老二隱居中牟,老三去了鞏義,都姓「校」。


校文學說,他在爺字輩人家中見過大鐵弓,這也和蒙古人騎馬善射的習俗相符。


報導說,校姓人口不多,除了中牟、鞏義及河北欒城外,陝西渭南市臨渭區校霍村、江蘇興化市臨城鄉校家莊也有少量校姓居民。




..................【2012/10/20 聯合報】................

「百家姓」有五百零四姓,但沒有「校」(xiao)姓。在河南中牟縣就有約五千名校姓的居民,當為自己的身世困惑,他們祖墳上隱秘、又模糊的墓碑銘文及奇異風俗,更讓外界好奇。

中通社報導,為能替他們解惑。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元史學會、河南省社科院、內蒙古大學等四家機構的專家,日前在中牟縣召開校氏族源鑑定會,認定中牟校姓系元太祖成吉思汗裔孫。

在中牟縣東漳東村、校莊、大洪、大衡莊、邵崗等卅餘村,共居住著約五千名校姓居民。雖然他們戶口名簿上的戶籍顯示為漢族,但在祖輩相傳中,他們卻認為自己來自內蒙古的皇族後裔。

一九三五年的中牟縣志也記載,中牟校姓來自蒙古,因為他們的遷徙和一個叫「木交王」的蒙古族高官有關。而中牟縣的校姓祖墳,迄今尚有一通清代乾隆時期的墓碑。究竟是不是蒙古人的後代?已成了中牟校姓人的多年願望。蒙元史有關專家在深入探研,經過一年多的考證後,最終認定元末明初由晉寧路遷出的校姓系元太祖成吉思汗裔孫。

元末明初,校氏先人遷離分封地晉寧路,經河北欒城到開封,後移居中牟縣北卅里的南巖村,繁衍生息後建較家崗。經研究考證,專家們一致認為,校姓應為撒里答後裔,世系為:成吉思汗—朮赤—拔都—撒里答—校姓。

最早研究校氏族源的任崇岳教授表示,過去在中國一直沒有找到術赤後裔,這次通過研究考證,終於在中原地區找到,實乃民族文化的一件幸事。對此,其他蒙元史專家均表示認可。

人口繁衍加上黃河多次決口,校氏子孫多次遷徙,居住較為集中的有中牟市東漳東村、校莊、大洪、大衡莊、邵崗等卅餘村。


元太宗丙申年(1236年)赠赐平阳(今山西临汾)为拔都食邑,大德九年(1305年)改为晋宁路,晋宁路辖6县,洪洞即在其中。按照诸王可将封地再分惯例,拔都将平阳之地分给四个儿子,交通最便利、土地最肥沃的洪洞理应分给长子撒里答。已是钦察汗国国王的撒里答于1225年觐见宪宗蒙哥时,病逝于返途中,王位落入其叔父别儿哥手中。撒里答信奉基督教,别儿哥信奉伊斯兰教,两派积怨甚深。撒里答既死,其遗孀、子女只能前往封地洪洞县繁衍生息。


综上信息可确定,校姓应为撒里答后裔,世系为:成吉思汗—术赤—拔都—撒里答—校姓。


河南省巩义也有校姓,是从河北栾城迁来的。栾城的校姓与中牟的校姓同祖同源。不同的是,中牟这一支未再迁徙,栾城这一支又有人去了河南巩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