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曾經稀少的 (海洋死區 ) 在全球各地暴增

曾經稀少的海洋死區 在全球各地暴增


在1910年期間,當科學家開始研究所謂死區(dead zones)的低氧海洋地區時,世界上只有四個這樣的地區。而根據於8月15日出刊的最新一期《科學》期刊中的研究指出,如今全世界的海岸區一共有405個死區,總面積達到95000平方英里。由維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迪茲教授(Robert Diaz)所領導的全球性研究指出,死區的數量在1995到2007期間增加了三分之一。



「死區曾經相當稀少,但是現在卻是司空見慣了。在更多的地方都能見到這樣的現象。」迪茲這樣表示。他的研究顯示,自從19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死區的數量大約以每十年兩倍的速度增加。迪茲和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大學的羅森堡(Rutger Rosenberg)表示死區現在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主要變數」,和以下這些因素排名在一起:「過度捕撈」、「棲地流失」和「全球環境問題引發的有害藻類過度生長」等問題。


死區的發生原因是過度的營養物質,大部分是氮和磷,進入海岸海域後變成海藻群的營養來源,當這些微小的植物死亡後沉到底層之後,又變成細菌的養分來源,在細菌分解的過程中則需要消耗周遭溶於水的氧分子。主要的營養物質包括農業肥料和石油燃燒後的剩餘物。


世界上最大的死區位於美國,在密西西比河河口,總面積超過8500平方英里,幾乎是紐澤西州的大小。該死區也涵蓋了切薩比克灣(Chesapeake)的主要幹道,每到夏天就會佔了約40%的面積,多達5%該區的水量。迪茲表示,地理證據顯示在切薩比克灣或是其他海口生態系裡,死區不是「自然發生的情形」,第一個發現切薩比克灣)裡的死區是在1930年代。


科學家將含氧量對魚類和其他生物太少的水域稱之為「低氧水域(hypoxic)」,迪茲說許多生態系都經歷從本來是週期性的低氧狀態到季節性,甚至當養分持續增加時,會延伸到持續性的低氧。地球上最大的死區,位在波羅的海,已經是長年性的低氧狀態了。大部分在切薩比克灣的河道都是季節性的夏季低氧水域的情形。


迪茲和羅森堡聲稱低氧的情形常常被忽略,直到它影響到人類所食用的生物為至止,低氧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就顯現在切薩比克灣有重要經濟地位的鱸魚上,班鱸魚身上慢性的細菌疾病蔓延和缺氧的底層水有相當的關係。數位切薩比克灣的研究學者,包含VIMS魚類病理學家佛格賓(Wolfgang Vogelbein),相信超過75%班鱸魚身上發現的分歧杆菌病mycobacteriosis流行疾病,是因為他們遇到了海灣的夏天死區,而被此環境壓力削弱了抵抗力。


死區形成時,班鱸魚被迫要從他們偏好較冷的底層水域移動到接進水面的暖水域。迪茲和羅森堡說低氧化所造成根本性的影響就是失去活力的海灣食物鏈。沒有了像是蚌類、蟲類等底層的生物,他們的天敵也失去了重要的食物來源。迪茲和羅森堡說減少死區的關鍵是「不要讓陸上的肥料進入到海裡」。對於付高價來購買和施作氮的農夫來說,這也是他們共同的目標。迪茲表示:「科學家和農夫必須一起努力,研發降低肥料由陸地上移往海洋的農作方法。」



海洋死區200個 全球警訊


聯合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已在全球海洋發現兩百個「死區」,數量不僅較兩年前成長三十四%,其污染情況更已嚴重到危及魚類、其他海洋生物以及仰賴海洋生活的人類。

 

2年成長34% 危及人類

 

科學家認為,出現死區的主要原因,在於靠污染物生長的海藻增生使得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而罪魁禍首正是肥料與其他的農場溢出物、污水以及燃燒化石燃料。

 

上述物質含有過多養分,特別是磷與氮,進而導致水中的微小浮游植物急遽增生;浮游植物死後沉入水底成為孕育細菌的飼料,而細菌又用罄水中氧氣,造成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聯合國官員說,水中低含氧量使得魚類、牡蠣、其他海洋生物,以及重要海洋棲息地如海草海床難以生存。

 

生物缺氧死亡 威脅漁獲

 

新發現的死區包括芬蘭的亞浙貝勒哥海、迦納的佛蘇潟湖、中國的珠江河口與長江、英國的麥西河口、希臘的艾斐斯灣與愛琴海、祕魯的帕拉卡斯灣、葡萄牙的蒙第哥河、烏拉圭蒙特維多灣,以及印度洋西部。

 

該報告還說,海洋死區快速地威脅到漁獲量,進而對仰賴漁業為生者構成重大威脅;到了二○三○年,全球經河川流入海洋的氮將比一九九○年中期增加十四%。

 

聯合國海洋專家說,自一九七○年代起,海洋缺氧區的數量與面積每十年就有所增長;但也並非所有死區都終年缺氧,有些地區會隨季節因風力將含養份的水帶至死區表面而恢復生機。

 

長江黃河口 列高污染區

 

報告把長江與黃河的入海口列為遭高度污染的死區。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報告顯示,中國沿海在二○○五年曾發生八十二次「紅潮」(即海中浮游植物劇增導致海水變色與缺氧);長江入海的浙江省外海與北方靠近黃河河口的渤海每年定期出現紅潮。

南極臭氧層破洞 比北美洲大

 

美國航太總署於九月二十一至三十日進行南極洲臭氧層破洞的測量,結果發現平均的臭氧層破洞區域,達到歷來觀測之最,面積廣達兩千七百四十萬平方公里,比北美洲還大。圖為九月二十四日拍攝的衛星影像。所謂的臭氧層破洞,其實是指平流層中的臭氧濃度降低,圖中藍色與紫色部分是臭氧最稀薄之處,綠色、黃色與紅色是臭氧濃度較高的地方。(美聯社)











 


聯合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已在全球海洋發現兩百個「死區」,數量不僅較兩年前成長三十四%,其污染情況更已嚴重到危及魚類、其他海洋生物以及仰賴海洋生活的人類。







2年成長34% 危及人類


科學家認為,出現死區的主要原因,在


於靠污染物生長的海藻增生使得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而罪魁禍首正是肥料與其他的農場溢出物、污水以及燃燒化石燃料。


上述物質含有過多養分,特別是磷與氮,進而導致水中的微小浮游植物急遽增生;浮游植物死後沉入水底成為孕育細菌的飼料,而細菌又用罄水中氧氣,造成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聯合國官員說,水中低含氧量使得魚類、牡蠣、其他海洋生物,以及重要海洋棲息地如海草海床難以生存。


新發現的死區包括芬蘭的亞浙貝勒哥海、迦納的佛蘇潟湖、中國的珠江河口與長江、英國的麥西河口、希臘的艾斐斯灣與愛琴海、秘魯的帕拉卡斯灣、葡萄牙的蒙第哥河、烏拉圭蒙特維多灣,以及印度洋西部。


該報告還說,海洋死區快速地威脅到漁獲量,進而對仰賴漁業為生者構成重大威脅;到了二○三○年,全球經河川流入海洋的氮將比一九九○年中期增加十四%。


聯合國海洋專家說,自一九七○年代起,海洋缺氧區的數量與面積每十年就有所增長;但也並非所有死區都終年缺氧,有些地區會隨季節因風力將含養份的水帶至死區表面而恢復生機。


http://www.peacehall.com/forum/qglt/17177.shtml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ech/2006-08/08/content_4934285.htm








農業氮肥 讓海洋生物面臨死亡陰影

  全球百分之十七的動物蛋白質來源是魚類,近數十年來魚產縮減,面臨至少兩項危機,一、過度捕獵;二、海洋死區不斷擴大。


  聯合國環境計畫在韓國濟州舉行,與會環境專家提出警告,因人為污染,濫用氮肥,造成海洋死區(海洋低氧區)面積擴大。


  根據聯合國環境計畫顯示,海洋缺氧的「死區」已倍增到將近150處。海洋死區的增加與農業上過度施肥習習相關,因為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氮,這種物質在陸地上促進植物成長,但如果流進河流,會使藻類大量生長。當這種一向浮在洋面上的細微植物沉入海底並腐化分解,會吸走所有氧氣,讓其他海洋生物窒息而亡。不只肥料,車輛及電廠排放出來的石化廢料也會增加海洋裡的氮含量。


  專家警告說,「海洋死區」正威脅著地球的健康。對於仰賴湖洋維生的數億人口,以及以魚和海產為食物的人類來說,問題著實嚴重。







死區面積不斷擴大,再加上人類過度捕撈,已嚴重影響了全球魚類的生存和繁殖,對海洋生物群落也構成嚴重威脅。環境規劃署正敦促各國採取各種措施,遏制海洋“死區”數量上升的趨勢。該機構建議各國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控制排入海洋的廢水量,還可以在沿海地區植樹種草,以吸收多餘的氮。環境規劃署執行幹事克勞斯·特普費爾說,必須採取緊急措施解決“死區”問題。 


.................................



所謂海洋“死區”是指由於海水富營養化日益嚴重,導致海水中含氧量減少,魚類等生物無法生存的區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的《2003年全球環境展望年鑒》說,目前全球海洋中約有150處“死區”,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多,有些“死區”面積高達數萬平方公里。

科學家介紹,人類過量使用化肥、大量生活垃圾、車輛和工廠排放的廢氣廢水等,都使得海水中氮、磷等生物營養物質的含量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增加,營養積累過剩使海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浮游植物死亡及腐爛都消耗海水中的氧,從而使海水嚴重缺氧,這就是富營養化污染。

環境規劃署說,情況最糟糕的一處“死區”在墨西哥灣,這裡的大面積海水嚴重缺氧,魚類等生物根本無法生存。另外,美國東海岸的切薩皮克灣、波羅的海、黑海、亞得裏亞海沿岸及泰國灣等海域,均有“死區”分佈。在南美、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海域中也開始出現這樣的區域。

“死區”面積不斷擴大,再加上人類過度捕撈,已嚴重影響了全球魚類的生存和繁殖,對海洋生物群落也構成嚴重威脅。環境規劃署正敦促各國採取各種措施,遏制海洋“死區”數量上升的趨勢。該機構建議各國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控制排入海洋的廢水量,還可以在沿海地區植樹種草,以吸收多餘的氮。環境規劃署執行幹事克勞斯·特普費爾說,必須採取緊急措施解決“死區”問題

參考資料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321/2004/04/01/601@115862.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