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赤背松根蛇)來襲 (長尾南蜥Mabuya longicaudata)先吃自己的蛋.


赤背松根蛇來襲 長尾南蜥Mabuya longicaudata
先吃自己的蛋.










 



長尾南蜥小檔案
◎學名:Mabuya longicaudata
◎科名:石龍子科
◎特徵:軀幹最大可達12.5公分,背部褐色,頭部兩側各具一條黑寬帶
◎習性:日行性,卵生,一窩可產8~12顆卵



雖說虎毒不食子,這卻不是定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黃文山,耗時六年,發現蘭嶼長尾南蜥,在照顧未孵化的蛋,若面臨赤背松根蛇搶食蜥蜴蛋,寧可自己吞下蛋,也不願後代成為敵人的食物。



黃文山兩年前以蘭嶼長尾南蜥親代照顧行為研究論文,登上「行為生態學期刊」,這次則以長尾南蜥噬己嬰行為,再度登上行為生態學國際期刊首篇,論文審查人劍橋大學Andrea Manica教授認為「噬己嬰行為,雖然在昆蟲和魚類有少數報導,但本論文卻是第一個陸生脊椎動物噬己嬰行為的重大發現。」



黃文山說,這種現象很少見,而且台灣雖然南部也有長尾南蜥,卻只有生在蘭嶼的長尾南蜥,面臨赤背松根蛇奇襲時,且一天高達三次的頻率下,才會有這樣違反「人性」現象。



長尾南蜥生命周期約五到六歲,身長約一百公分到一百卅公分(不含尾巴長度),大約兩歲時就進入青春期,開始會交配生蛋,發情期集中在每年的三到八月,每胎約產下二到十三顆蛋,依孵化地點不同,約需廿六到卅五天才能孵化,在孵化過程中,還會不斷與公蜥蜴交配,一年至少下蛋二至六次。



黃文山二○○一年到二○○三年間,曾觀察到母長尾南蜥,會因赤背松根蛇入伺蛋巢而吃掉自己的蛋,但這種噬蛋行為的發生原因,一直懸而未決,經過多年鍥而不拾的研究,他終於找到答案。



黃文山發現,當掠食者赤背松根蛇入侵蛋巢頻率增加時,長尾南蜥噬己嬰行為的頻率,也相對增加,經實驗與對照,他發現當赤背松根蛇掠食頻率為一日三次,長尾南蜥就會吞噬自己生的蛋,但如果是三天一次,蜥蜴媽媽就會增加看護蛋巢的時間。



而在觀察的九次長尾南蜥噬己嬰行為中,有八隻蜥蝪媽媽,腹中還懷有其他胎蛋,黃文山發現長尾南蜥噬己嬰行為,與能量適應性有關,因為剛生完的母蜥蜴,極須補充能量,因此會有的個體會吃自己的蛋,以補充因親代照顧所失去的能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