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精神病種類:(你一定要知道的事).續編



嚴重精神疾病: 包括有精神分裂病情感性精神病(包括憂鬱症躁鬱症)妄想症以及器質性精神疾病等﹔


輕型精神疾病: 包括有輕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畏懼症心身症恐慌症 .



   精神分裂病


  這是嚴重精神病裡較常見的一種,主要的問題為思考、知覺、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礙、與現實情境有明顯的脫節,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的功能。常見的症狀有現實感差、不合邏輯的思考、妄想、或有奇怪的行為表現;個性可能變得退縮沈默,不跟別人來往;可能變得好爭論、容易發脾氣,甚至出現攻擊行為。這一類的病人常有幻覺症狀,其中又以「聽幻覺」最常見,明明旁邊沒有人,但病人卻清楚的聽到有人對他說話,甚至受到聽幻覺的控制,照聽幻覺的指示行事。


    精神分裂病的病人發病,常常是慢慢進行的。起先只覺得病人開始出現一些較不尋常的行為舉止,病人自己也都可以說出一些可以接受的理由,但是漸漸地隨著病程變化,個案的一些不尋常的行為舉止或言行,變得更多,變得更離譜,甚至與現實生活情境或邏輯背離。除了會說一些奇怪聽不懂、別人無法理解的話之外,也常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或念頭,甚至會相信一些在別人眼裡覺得荒誕不經的事情(亦即所謂的妄想)
 1.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人的思想是生物中最發達,最精密的。因為有思考能力,人可以對事物作有條理的分析,使喜怒哀樂的情緒表現能移和現實的情況互相配合。如果人的思想或推理有了障磚,對於日常生活事務的處理一定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表現出不切實際的乖異行為。在精神疾病中,有一種以思考推理障磚為主要和精神症狀表現,這就是精神分裂症。這種病在人大多較早發病,最常發病的年齡是1525歲左右,不論男女都可能罹患這種病。發病時,最初的表現往往是在日常生活功能上發生障礙,例如:不想上學、或學業成績下降,不想上班或工作效率減低了,待在家中或躺在床上,不喜歡出門,也不喜歡和別人說話而多半獨自一個人。久而久之,慢慢的又產生一些較嚴重的思考障礙的症狀,例如相信有人在監視他,報紙、收音機、電視的報導都跟他有關係;相信有人要傷害他或害死他;相信有人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或是自己的思想像電波般的被放射出去,讓別人知道;相信有人用特異的方法 (例如電波)來控制他的思想或行為;相信有人想用特別的力量來剝奪他的思想或插入一些思想;有時會聽到一些實際上不存在的聲音,或看到一些不存在的影像或事物,以及其他種種的幻覺現象;更嚴重時,會語無倫次,言不對題,答非所問,而且會有特異或乖異的行為表現,例如會一連好幾個小時固執地站在原地不動,或者激動不安,有破壞行為、有的會躲在屋裡的某個角落。一般說來,他們都不在乎衣著,不修邊幅,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別人照顧。


2.精神分裂症是怎麼形成的?


腦存在於頭顱裡面,是主宰人類行為的身體器官。它是由無數的腦細胞巧妙而精密的結合起來的,是一個結構複雜而難以做科學研究的器官。到目前為止,醫學對腦的精細結構以及它所具有的功能仍然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經過無數科學家的研究,我們知道腦內的許多神經細胞,並不是有直接的相連在一起,在它們的連接處有很小的裂縫,因此需要依靠一些化學分子作媒介,才能把裂縫彌補起來,而使神經細胞彼此間能互通信息。目前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思考障礙如妄想、幻覺或語無倫次等的現象,一般認為是腦內細胞連結處對「多巴胺」這種化學分子的反應過強所造成的,由於阻斷「多巴胺」作用的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妄想、幻覺或語無倫次等的精神病症狀,所以這些物質就被醫學界稱為抗精神病藥物。然而精神分裂病患者除了有妄想、幻覺與語無倫次等精神病症狀外,同時還有一些生活能力退化的現象,醫學研究認為精神分裂病患者的腦部有退化的情形,這可能是造成精神分裂病患生活能力退化的原因,然而為什麼精神分裂病患的腦部會退化,到目前為止,我們仍? M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答案。


3.患有精神分裂症之後會怎樣?


精神分裂症的發病年齡比較早,一般說來15歲到25歲是最常發病的年齡。發病初期的主要症狀是生活功能方面的障礙,如:不想去工作、不想上學、不想跟朋友聯絡、不想和別人談話。後來才逐漸表現出嚴重的思考與知覺障礙,如妄想、幻覺、語無倫次與乖異行為。在發病初期,病人的家屬通常不易察覺病人有什麼不對,直到病人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言談乖異時才開始注意到情況不妙。絕大部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病人的主要病態是在思考方面,因此病人無法判斷自己的異樣。精神分裂症發病以後,病人的情況有時會惡化,有時又會改善。當病情惡化時,多半需要接受住院治療,等到出院後也應該繼續到門診接受精神科醫師診治。目前有良好的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有效的控制住精神病症狀,再加上精神醫學強調的社區精神醫療的幫助,因此精神分裂病並不是無法治療的病症。


如果病人能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同時家庭、社會也能給予生活上必需的照顧,那麼病人完全治癒的比率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他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病患雖不能完全治療,但是大部份也都可以過著相當令人滿意的生活。另外也有少數精神分裂病患的病情會一直惡化下去,他們就需要接受長期的住院治療與療養了。如果一個精神分裂病患能瞭解自己有思考上的障礙以及自己是有病的人時,對他的治療比較能獲得良好的效果,而且預後也比較好。



情感性精神病


1.前言


憂鬱症狀的歷史沿革甚早,在舊約聖經即有描述,荷馬的史詩Iliad也有記載。在西元前400年,Hippocrates即用maniamelancholia這兩個名詞來描述情緒障礙,至今仍為吾人所使用。由於情感疾病中的憂鬱症之盛行率甚高,故影響也甚大。舉例來說,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以DALY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為指標,估算全球性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之報告指出,單極性憂鬱症將在公元2020年成為全世界所有疾病中DALY排名第二的高負擔疾病。也就是說,姑不論死亡率(mortality),光是憂鬱症帶來的失能(disability)以致病人無法正常生活及工作,就十分嚴重,其影響層面絕不亞於癌症、感染等疾病。若論及死亡率,則憂鬱症患者之高自殺率(15%)也十分驚人。這顯示了人的情緒不但左右了生活功能和品質,甚至也主宰了生死,因此對情感疾病之研究也成為先進國家之重點項目。


2.躁症發作及鬱症發作


一般而言,主觀的情感感受叫mood,客觀觀察到的情感表現叫affect。本文所稱情感性疾病即是affective disorder。人的情感有高有低,當情感過高時即稱為躁,過低時即為鬱,所有情感疾病之分類便是以不正常的躁、鬱為基礎,正常人也有情感起伏,然其程度及持續時間都在一定範圍內,若起伏之程度及時間超過太多,則稱為躁症發作或鬱症發作。所謂躁症發作(manic episode)係指患者之情緒升高(包括高興、昂揚、興奮或急躁易怒);內在驅力明顯增加(包括精力充沛、食欲、性欲增強,睡眠需求減少)、思考變快(聯想多、意念飛躍)、話多(好吹噓、喜爭辯、經常滔滔不絕)、注意力分散、自信大增(自認為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地位或財富、如高官、富翁等)、對人慷慨大方(會浪費金錢、買東西送人)、興趣增加(可能計劃很多,但沒有系統組織,也草率行事)、好動(無法安坐)、肯冒險(可能魯莽投資或放縱於性行為)等現象,嚴重者容易有易怒乃至暴力攻擊之行為,或有幻聽、妄想及譫妄現象。發作應持續至少一週,必須嚴重到使日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動幾乎完全地中斷。輕躁症發作(hypomanic episode)與躁症發作類似,但程度較輕,對日常工作及社交活動雖有明顯影響,但不若躁症發作嚴重,持續時間至少4天。所謂鬱症發作(depressive episode)恰和躁症發作相反,係指患者有憂鬱情緒、興趣和快樂感失去(lack of interest),平時有興趣的事變得沒興趣了;內在驅力降低(包括活力減退之疲倦感;食慾、性慾減低;睡眠障礙),有時體重會明顯降低,但少數病人反而會過度進食而明顯增胖。常伴有話量變少,行動緩慢,有些可以嚴重到變成僵直狀態(catatonic),像木頭人一樣;注意力減低(猶豫不決,難以下決定);自尊和自信減少;懷有所謂的cognitive triad,即指覺得自己無價值、無用,對未來感到無望,對世界一切覺得悲觀;此外也可能懷有罪惡感,當程度嚴重時會產生罪惡妄想(delusion of guilt),比如認為自己的一個小小行為對不起別人,乃至對不起全世界。也可能伴有虛無妄想(nihilistic delusion),比如以為自己的腸子不活動,乃至腹內空無一物,或是認為房契被偷,財產全無了;由於持有對自己、對未來、對一切經驗之負面認知,甚至有自殺的意念或行為,尤其是當產生罪惡妄想時,其危險性更高。另有一種混合發作(mixed episode)係以躁症與鬱症之混合症狀或兩者症狀迅速交替為特徵,持續時間至少一週。研究顯示,此型患者對鋰鹽之反應比典型躁症者差,而對valproic acidcarbamazepine則反應較好。由於此型之存在,彰顯出情感性疾病之複雜性,以及用類型(category)來作疾病分類之限制,相較之下,用不同向度(dimension)為基礎來分類疾病也許更值得被考慮,這一點在多樣性之精神分裂症的分類上也有同樣的問題。


3.情感疾病之分類


在了解什麼叫躁鬱症發作(manic episode)和鬱症發作(depressive episode)之後,我們便可以依據其不同之嚴重度和組合來加以分類。根據ICD-10的分類系統,可以先將情感疾病粗分為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及雙相情感障礙症(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兩大類,其中憂鬱症,係指只有鬱症而沒有過躁症發作、輕躁症發作或混合性發作者,大致上可再分為(1)單次鬱症發作,(2)復發性鬱症,(3)輕鬱情感障礙症(dysthmia),及(4)未分類憂鬱症。而雙相情感障礙症,係指有過躁症發作、輕躁症發作或混合性發作之患者,終其一生可能伴有鬱症發作(約占8/9)或完全沒有鬱症發作(約占1/9)。
會。躁鬱症病患的親屬的罹患率約為一般人的十倍,而且女性高於男性,近親高於遠親,而躁鬱症的遺傳率高於憂鬱症。

4.鬱症


單次鬱症發作可再分為輕、中、重三種。重度發作者可能伴有下列症狀:(1)精神症狀(妄想通常包括罪惡、貧窮、緊急災難等內容,聽幻覺通常是毀謗或譴責的聲音);(2)靜呆、僵硬;(3)「身體性」(somatic)或灰鬱(melancholic)症狀:包括早醒(較平日睡醒時間早2小時以上);一天之中早上最憂鬱;明顯的精神運動遲滯或激動;明顯喪失食欲或性欲;體重減輕(過去一個月體重減5%以上);對平常喜歡的環境或事件缺乏情緒反應等。復發性鬱症係指鬱症發作在2次以上,每次之嚴重度可以不一樣,一般認為一旦有復發性鬱症發作,則便需要考慮長期治療(包括預防性治療),以避免再一次復發。愈是嚴重的復發性鬱症愈需要高劑量的維持性及預防性抗鬱藥治療。

5.輕鬱情感障礙症


輕鬱情感障礙症主要特徵是慢性且持久的憂鬱情緒,但從未或極少嚴重到可符合ICD-10之中度的復發性鬱症發作。通常發病始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至少持續2年且2年中不得有2個月以上之緩解期,當發病於晚期時,常是鬱症發作後之殘餘狀態,且與喪親之痛或其他明顯壓力事件有關聯。定義上輕鬱情感障礙症雖不會有精神病症狀,但常有自卑、疲勞、對未來悲觀、對過去沈思,懷罪惡感,心智反應慢等現,主觀之症狀比客觀之症狀多,比如較少出現明顯的食欲性欲降低及運動遲滯,社交、職業、婚姻都會受影響。約有40%的重鬱患症同時也有輕鬱情感障礙症,此時稱為double depression。這個共病(comorbidity)現象使得此類病人之預後比純重鬱症患者差。有些研究支持輕鬱情感障礙症是原發性(primary)情感疾病,如病人的家族史中明顯有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症,病人的睡眠腦電圖和重鬱症患者類似等。和其它之情感疾病一樣,輕鬱情感障礙症也常伴有物質濫用,如使用酒精、興奮劑或大麻等來處理其低落之情緒。


6.未分類憂鬱症


未分類憂鬱症包括(1)短暫復發鬱症(brief recurrent depressive disorder),係指嚴重程度已達重鬱發作,但每次發作之時間不到2個星期,(2)輕度鬱症(minor depressive disorder):指鬱症發作為輕或中度,不到重度,但時間已達2星期,(3)經前憂鬱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係指在月經來前一週左右開始有明顯鬱症發作,常伴有焦慮易怒現象,在月經開始後幾天內恢復正常,(4)精神分裂症患者之精神病症狀後憂鬱症(postpsychotic depressive disorder)係指在精神分裂症之緩解期病人可能有鬱症發作,當程度嚴重時常導致病人自殺。以上四種疾病之效度都尚在研究中。


7.雙相情感障礙症


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症,通常第一次發作是鬱症(女性中75%,男性中67%),共有約1/9的患者一生只經歷躁症而全無鬱症發作。若未治療則典型之躁症發作持續約3個月,鬱症發作約613個月,治療則可明顯縮短時間。整體而言,雙相情感障礙症預後比復發性鬱症還差,在初次躁症發作後2年內,有4050%的病人會有第二次躁症發作,雖然鋰鹽可延長穩定期,但也只對5060%的病人有效。而復發性鬱症在2年內有30~50%會有第二次重鬱症復發,若有預防性治療則復發之比例減少。當躁症發作時也可能伴有精神症狀(自我評價之膨脹可能達到誇大妄想及相關幻覺,易怒可能達到被害妄想的程度)。

8.循環情感障礙症


循環情感障礙症(cyclothymia),其特徵是情緒長期不穩定,時而輕度憂鬱,時而輕躁,但不會嚴重到躁症發作或重鬱症發作。目前遺傳學的研究顯示其家族史與雙相情感障礙症相關,加上:(1)約有1/3患者後來會發生重鬱症(此時稱為bipolar II disorder),(2)患者對抗鬱藥敏感(約40~50%易被引發輕躁症或躁症發作),以及(3)對鋰鹽的反應率也約60%,故較被視為是輕型的雙相情感障礙症。一般在20歲前後漸漸發病,造成學業、人際上之困擾,常伴有物質濫用,部份伴有邊緣性人格障礙。


9.特別的雙相情感障礙症


(1)   季節情感障礙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其鬱症發作都固定在某個季節,最常見的是秋季發作,到春夏恢復,有些人會在夏季有輕躁或躁症表現。鬱症時病人反而較常有多食,多眠,好吃碳水化合物之症狀,推測其發作可能和日照不足有關,通常以照光療法(light therapy)有效。


(2)   快速循環(rapid cycling)發作:
係指在一年中的重鬱發作,躁症、輕躁症或混合性發作達4次以上,其特點是女性較多,有些與甲狀腺功能低下有關,有些和抗鬱藥誘發躁症有關,此病對鋰鹽之反應不佳,須用carbamazepinevalproate為主線用藥。


10.情感疾病之流行病學


重度鬱症的盛行率在不同的調查中有顯著差異。以終身盛行率而言,台灣低到約1.5%Beirut則達19%。一般而言,歐美等國較高,終身盛行率常在4~17%之間。由此可見憂鬱症有文化間之差異。女性比男性罹病機會大,女男比約21,原因並不清楚,可能與諸多因素有關:如女性較可能表達憂鬱;男女地位不公平,女性承受壓力較大;男性憂鬱常會飲酒以致只被診斷為酒癮等。平均發病年齡在2040歲間,無業、離婚或分居者有較高風險。
  典型雙相情感障礙症之終身盛行率在不同文化中差異有限,一般推估為1%,可以從台灣的0.3到紐西蘭的1.5%,女男比例為11,並無性別差異,發病年齡在2040歲間,平均為30歲,社經地位高者反而有稍高風險,雖然此病也和離婚有關,但離婚可能是果而不是因。不! 過若以廣義的定義,即涵蓋第一、二、三型雙相情感障礙症,則其盛行率將大大提高。

輕鬱情感障礙症之終身盛行率約3~5%,和重度鬱症類似,仍是女性和離婚者有較高風險。循環情感障礙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症類似,其終身盛行率約1%,女男比為11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情感疾病密切相關的自殺。情感疾病患者自殺之終身盛行率約為15%,若加上濫用酒精或精神作用物質,則自殺率更高。一般而言,女性雖比男性更易嚐試自殺,但男性往往容易成功。鬱症發作固然會想自殺,但混合發作之患者也可能在同時有誇大、易怒、及憂鬱等症狀而自傷傷人。整體而言,純綷重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症之患者的自殺率相當。


11.情感疾病的病因及鑑別診斷


重度鬱症之病因研究可以分為三部份:(1)生物學方面,(2)遺傳學方面及(3)心理社會學方面。較早之研究較多以心理社會學角度,認為憂鬱症和早期發展經驗(如父母失和、離異或死亡造成愛的剝奪,或兒童虐待等)、性格特點(如神經質neuroticism)和環境因素(如最近之生活壓力,或缺乏社會支持等)有關。在生物精神醫學漸發達後生物學之病因得到更多之証據,包括一些生物胺的研究(如norepine-phrine, serotonin, dopamine)及神經內分泌的研究(包括腎上腺、甲狀腺及生長激素等)。
  遺傳學研究也顯示情感疾病具明顯遺傳性,尤其是雙相情感障礙症,在同卵雙胞胎的共病率可達50%以上(30~90%),若父母兩人皆罹此病,則子女有情感疾病之機會可高達50~75%。病人的一等親罹患雙相情感障礙症的機會在25%以上。
  鑑別診斷方面,由於許多疾病都有類似躁症或鬱症之表現,故臨床上作鑑別以排除次發性原因是很重要的,特別是有些可治療的次發病因;比如內分泌方面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庫欣症候群、神經學方面的巴金森氏症、腦災、藥物方面的降血壓藥物及某些胃藥都可能導致鬱症之表現。此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焦慮症及適應障礙症都可能伴有憂鬱症狀,也須加以仔細鑑別,方能達臨床上有效之治療。
  憂鬱症可能伴有認知功能障礙,當其嚴重時有時和真正的老年痴呆症很像,稱之為假性痴呆(pseudodementia)。憂鬱症在老年人表現的半靜呆狀態(semistupor),往往有明顯的精神和運動遲滯現象,因此老年期之假性痴呆、痴呆症及巴金森氏症三者可以有類似的臨床表現,加上老年人常有內外科疾病需要服藥,藥物也可能造成類似巴金氏症之症狀或認知障礙,因此臨床上須仔細加以鑑別。事實上約有40%之老年假性痴呆患者後來發展成真正痴呆症,而巴金森氏症患者中也有高達50%同時罹輕或重之憂鬱症。


 


以下介紹情感性精神病中最常見之憂鬱症與躁鬱症:


憂鬱症


1.憂鬱症的症狀:


(1)情感方面:


情緒低落、容易哭泣、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常覺得自己是別人的負擔、自責、無助、甚至覺得人生無望而有自殺意念或行為。


(2)思考方面:


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


(3)行為方面:


無精打采、說話與動作明顯遲緩、坐立不安,變得不太想動。


(4)身體方面:


失眠或嗜睡、倦怠、對許多事情失去興趣、感受不到樂趣。大部份個案食慾變差,體重降低,有時會抱怨頭痛、胸悶、慢性疼痛、消化系統不適等生理症狀。


※當上述症狀,持續時間長(超過兩週以上),並出現明顯的日常生活功能障礙時,就稱之為憂鬱狀態或憂鬱症。


2.憂鬱症的類型


(1)重鬱症:


嚴重的憂鬱症,其憂鬱症狀明顯,並且嚴重的影響工作能力與日常生活作息。這些症狀在一生中可以發生一次或多次。


(2)輕鬱症或稱鬱型精神官能症:


是一種較不嚴重的憂鬱症。這些長期而慢性的憂鬱症狀,雖不會使生活、工作停擺,卻讓人心情低落、提不起勁。


(3)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


就是一般人所通稱的躁鬱症,實際上病程內會可能出現躁期或鬱期的症狀。而上述兩種類型,病人只會出現憂鬱症的症狀,不會有躁期的症狀。這一個類型的憂鬱症症狀表現不一定,可能是嚴重的類型,也有可能是較不嚴重的類型。


3.引發憂鬱症的可能因素:


(1)生物因素:


因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


(2)遺傳與性格:


遺傳機率較其他種精神疾病高,一般而言一位重鬱症的患者,其一等血親得此病的機率是常人的210倍。某些性格悲觀或缺乏信心者,也較易有憂鬱症狀。


(3)生活事件與壓力:


憂鬱症發病部份與外在環境壓力有關,例如:失去所愛的人、生活上的變故、創傷經驗等。


(4)身體病痛:


一些身體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不足、中風)、腦部外傷或其他病變等,可能會引發憂鬱症症狀。


(5)藥物濫用、某些藥物的副作用。


(6)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失調、停經(更年期)、分娩後(產後憂鬱症)。



躁鬱症


1.何謂躁鬱症?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的起伏,快樂、悲傷、生氣都是正常會有的情緒反應,也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躁鬱症是一種使人的情緒高低起伏變化失去控制的一種疾病。這些情緒起伏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感覺、行為、身體健康及日常生活功能表現。有些人以為得這種病,是一件相當丟臉的事情,似乎是病人的罪過。但基本上,罹患躁鬱症並不是誰的錯,也不是虛弱或不穩定人格的結果。它就和一般人會得的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是一種生理上的疾病,而且是可以治療的一種病。


2.躁鬱症何時會發生?


     躁鬱症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第一次發作,有時在兒童初期或晚至四、五十歲發生;但是如果一個人超過五十歲才第一次發生躁鬱症的話,則必須考慮是否為其他身體疾病問題造成的,例如神經科問題或是藥物、酒精所引起的。


3.為什麼必須及早診斷躁鬱症?


  早期診斷、適當治療可以避免患者出現下列的情況:


  自殺:在患病的初期自殺的危險性最高。 


  酒精及藥物濫用:超過半數以上的躁鬱症患者在生病期間會有藥物濫用或酒精濫用的情況。


  婚姻及工作問題:立即的治療可以改善婚姻的穩定及工作的生產性。


  治療困難:有證據顯示病人的發作次數愈多,下一次發作的治療愈困難、發作的頻率也會愈高。。


4.躁鬱症會遺傳嗎?


      研究發現有些遺傳基因可能與躁鬱症的發病有關,就好像一些生理疾病如關節炎一樣,與遺傳有關。然而如果你有躁鬱症而你的伴侶沒有,則小孩子得病的機會大約是七分之一;如果家中患躁鬱症或憂鬱症的人愈多,則小孩得病的機會也就愈高。


5.什麼原因會引起躁鬱症?


      沒有單一的原因造成躁鬱症,但是許多研究顯示它可能是一種體質的問題,它與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缺乏穩定性有關。這樣的生化異常使得躁鬱症患者很容易受到情緒或外來壓力的影響,如果生活上不如意、使用刺激性藥物、缺乏睡眠或過度刺激,腦部迅速恢復平靜的功能就無法適當的運作。


      這種先天體質與環境刺激相互作用的理論與許多內科疾病的理論相似。以心臟病為例,一個人可能有高膽固醇或高血壓的傾向,日常生活中漸漸地造成心臟氧氣供給的傷害,但並沒有任何症狀。當壓力來時,例如運動或壓力大時,如果氧氣供給變得太低便會覺得胸痛,甚至引起心臟病發。而躁鬱症的發病理論也大同小異,只是目前對會引發病症發作的原因,並不是百分之百了解。


6.躁鬱症的症狀有那些?


  在躁鬱症的病程中可能出現下列四種的情緒症狀:


(1)躁期


躁期的病人常會因為體力、創造力及社交能力的增加而帶來愉悅感,這種感覺很快就失去控制地昇高到躁症發作。典型的躁症患者通常都不會有病識感,不認為自己有病,否認有任何事出問題,且會生氣地指責那些認為他有問題的人。


在躁症期間,以下的症狀會持續超過一個星期,且會嚴重到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出現困難:


*情緒不尋常的高亢、愉悅或易怒


*睡眠需求減少,睡得少也不覺得累,仍然精力充沛


*說話速度變快,而且常不自主的會想一直說話


*思緒想法變得很快速敏捷


*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交談時常有話題變來變去的現象


*覺得自己變得很有能力、很偉大或很重要


*不會考慮可能發生的不良後果而做些鹵莽的事,例如隨便花錢、不節制的男女關係或性行為、或貿然的花錢投資。


      *在非常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病症狀,例如幻覺(聽到或看到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或妄想(相信一些不真實的事情)。


(2)輕躁期


輕躁期是躁期的輕微型態,有類似但較不嚴重的症狀,並且引起較少的障礙。在輕躁期,患者會覺得情緒高、感覺比平常好、且較有生產力。這種狀態會讓病人感覺很好,有些人會為了讓自己停留在這個階段而停止服藥。但是,往往時間久了之後,會由輕躁期轉變成躁期,或掉到鬱期,反而會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3)憂鬱期(重鬱期)


在重鬱期,以下的症狀會持續超過二個星期以上,且會使日常生活的功能產生障礙:


*覺得心情低落、憂鬱、或對平常感興趣的事失去興趣


*失眠或睡太多


*胃口不好吃不下或心情不好拼命吃東西


*無法集中精神或注意力、對許多事情常猶豫不決


*行為動作或想法變得遲鈍或者會常常不耐煩,坐不住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有罪惡感,或變得很沒有自信心或自尊心


*覺得體力變插,整天覺得很累


*有自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