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舞獅(弄獅)的獅頭彩繪--種類資訊(施竣雄、吳登興)開口獅+盒子獅+醒獅+北京獅






獅頭巨擘施竣雄、台灣獅王吳登興聯手合作
100斤重大獅頭,傳藝中心台灣紙藝大展動起來

傳統民俗中威嚴十足的獅頭,怎麼變成逗趣可愛的「畚箕獅」了呢?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即日起至12月23日推出台灣紙藝大展,共邀集72位藝術家參展,展品高達600餘件,首波強力推薦重達100斤(約60公斤)的超大紙脫胎獅頭暨小巧可愛的畚箕獅。這兩件獅頭,都出自鹿港工藝師傅施竣雄的巧手。施竣雄從小跟隨父親施炳學習獅頭的製作,成年後在偶然的機緣下,重拾獅頭創作的技藝。除了製作大型的獅頭,他也利用木屑,混合太白粉和黑糖等材料,設計出直徑約5公分、可以吊掛的小獅頭,供民眾掛在車上,或作為居家裝飾,保佑吉祥平安。

記者會中施竣雄示範製作獅頭,是以牛皮紙沾漿糊,一層層黏製,經過脫胎、曬乾後即可上彩。「畚箕獅」打破傳統獅頭造型的窠臼,將獅頭的意象,和用來盛物的畚箕造型互相結合。長臉、圓凸的雙眼、高尖的鼻子,搭配兩排整齊的牙齒,改變了傳統獅頭圓臉、圓鼻的形象。臉部以喜氣的紅色為底,彩繪上兩道濃眉和吉祥花卉紋樣,頭頂與下巴都綁上紅色的綵球作為裝飾,模樣十分討喜。牙齒和下巴之間,製作成可以分離開闔的兩個部分,增加了獅頭的活動性,小巧的造型中,處處可見施竣雄充滿創意的構思。

傳藝中心此次台灣紙藝大展在展示館大廳展出以民俗紙藝為主的作品,其中以紙脫胎技法製作的獅頭共計31件,施竣雄老師個人提供15件,作品中最大的獅頭高約232公分(含獅鬃),重達100台斤!就擺在大廳入口處,參觀者一進展館就可看見,顯得格外氣勢非凡。

北港德義堂創始於清末,迄今已超過120年歷史,其第五代傳人吳登興,去(95)年暑假於傳藝中心親自教授「龍鳳獅」的傳統製作工法以及「龍鳳獅陣法」,本次紙藝大展吳老師特提供家傳收藏獅頭,今日記者會中,吳登興更應邀特別一早驅車繞過半個台灣,自北港趕赴宜蘭,就為了挑戰舞弄施竣雄的百斤大獅頭。兩人聯手,打造台灣紙藝大展的驚人創舉。

舞獅在台灣民間俗稱「弄獅」,舞獅團體便稱為獅陣或獅團。舞獅技藝隨著移民的播遷流傳來台,自康熙以來,台灣民間即以舞獅作為廟會、慶典之重要節目。舞獅一般以兩人為單位,一人掌獅頭,一人藏獅尾,二者須相互配合,揣摩獅子各種不同的神情姿態,經過嚴格的動作、步伐訓練,才能將舞獅表演得栩栩如生。早期為抵禦各種外來侵犯,各庄頭紛紛設立武館,訓練子弟習武保衛家園;再加上農業社會缺乏休閒娛樂,舞獅也成為農村子弟在農閒之餘強身健體及娛樂活動的主要活動,獅陣遂在台灣流行起來,而舞獅及武術表演,也因此成為台灣獅陣的最大特色。

台灣目前可見的舞獅表演,可分為台灣獅、廣東醒獅、北京獅三種。台灣獅依獅頭造型可分:開口獅、閉口獅;依型態可細分:宋江獅、龍鳳獅、客家獅等名目繁多;因地域不同,又可分成北獅及南獅。北台灣大多盛行開口獅,嘴巴可開閉自如,下巴以竹(竹編米篩)製成,故又稱「竹敢仔獅」;流行於竹苗客家庄的則為客家方獅,又稱盒子獅;中台灣多屬於閉口獅,獅頭一體成形,獅嘴不能張合,由於獅頭形狀像農村裝雞之用的籠子,故亦稱「雞籠獅」;南台灣則以宋江獅(金獅陣)為特色,有些造型類似香港的貔貅。北方獅因其形似北京狗,故又稱為「北京獅」,其眼睛、嘴巴、耳朵會開動,造型上和真獅極為相似,全身披以纓毛,且以獸毛的顏色為主,不論外形、步法和音樂節拍上的配合,都與南獅不同。

廣東舞獅原稱瑞獅,清末民初,許多租借地百姓飽受列強欺凌,因為「瑞」與「睡」在粵語中發音相同,廣東人於提出「睡獅猛醒」的口號,以激勵國人愛國的情操,於是就將「瑞獅」改為「醒獅」,此後,廣東的獅團都稱為「醒獅團」。由於源於廣東,且以廣東地區最為流行,故一般稱之為廣東獅,獅頭造型分有佛山獅、鶴山獅跟佛鶴粧。

台灣紙藝大展即日起至12月23日止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盛大展出;展示館週一上午休館、週二至週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6點,歡迎對紙藝及傳統藝術有興趣的民眾前來參觀。本中心位於宜蘭縣五結鄉五濱路二段201號,洽詢專線:03-9507711。



附錄:

「德義堂龍鳳獅」龍鳳獅陣演出由「龍」、「鳳」、「獅」組合而成,由兩人分別扮「龍」及「鳳」,「獅」則分大、小獅,大獅由兩人共舞,小獅兩頭,各由一人扮演,其中獅鬼配戲大獅,雙獅戲球,幾人共同綵街,「走圈」表演,亦稱為「鬧廳」。龍鳳獅陣表演時並請巨型祖師爺宋太祖趙匡胤壓陣,武場則有牽圈(宋江陣),演奏樂器包括:鼓、鑼、鈸及小嗩吶(達仔),樂聲明亮飛揚為台灣其他獅陣少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