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辨別什麼是:土雞、仿雞和肉雞.(匯整)

* 仿土雞:  羽毛為紅褐色與金黃色交雜分布,腳較粗壯,體重大概4~5斤

* 肉雞(Broiler Chicken): 羽毛為白色,腳為黃色較纖細,標準生長期45天即可出售,肉質粉粉軟軟,

* 土雞: 羽毛黑色並於頭、頸、背部有白色羽毛分布,體重大概3~4.5斤.


* 由宰殺之後的(雞腳)顏色和粗細來分辨:


肉雞腳是白色的,仿仔雞是黑色的,少部份仿土雞變種(全身都白毛)腳也是白色的,而跑山雞(土雞)也是黑色的!
再來是粗細,若不是整隻未剁的,就看粗細去分,跑山雞較細,仿仔雞較粗,再來是腳爪,跑山雞不修腳爪(啄)的,因為要誏他挖土用,而仿仔雞則一定要修腳爪(啄),否則圈養的關係,公雞間會打架外,也會欺負母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http://www.mesotw.com/bbs/viewthread.php?tid=207     前往看圖.


..........................................


  所謂本地雞,應是華南雞種、日本雞種及其他引進台灣雞種混雜配種的後代。因為牠們為民間後院飼養的雞隻,未經選拔改良生產性狀,加上近親配種衰退,雖然長久在台灣生長繁殖,很能適應台灣風土環境,卻喪失了生產效率,無法與國外引進的白色肉雞競爭。
 
  仿土雞或黑仿雞的種母雞一般是以進口洋雞為基礎,只有種公雞才含有本地雞的血統。這類雞隻因為含有較多改良雞種的血統,所以飼料效率或種蛋產蛋率還不錯,但是都較晚熟且肉質並不如本地雞,
而且消費者很容易由其雜色羽毛、黃色腳脛與矮小雞冠分辨出牠與本地雞的差別,因此才被稱為"仿"土雞。
 
  一般的分類,台灣現有的肉用雞大約可分為白肉雞、仿土雞與土雞 3 種。
 
  白肉雞是主要是由歐美國際性大育種公司所育成的,經由原源種雞場、種雞場而肉雞場等生產系列所生產出來最有效率的雞種。
 
  仿土雞與土雞則是國內種雞場自行交配出來的雞種,因都具有非白色的羽毛所以統稱『有色雞』以別於『白肉雞』。而土雞名稱的由來也是因為白肉雞的引進,為了將傳統後院飼養的本地雞與進口的白肉雞分辨而將之稱為『土』雞以有別於『洋』雞。
 
  目前市面上稱為土雞的種類繁多,很多種所謂的土雞其實並非土雞那麼怎樣的雞才叫做土雞?
 
  目前一般所稱謂的土雞並不是一個品種而只是養雞界、雞販與消費者對本省一類雞隻的稱呼。牠通常是具有大而直立的單冠、金黃至紅色或其他花色(一般以金黃為多)的羽毛、鉛色的腳脛,而最重要的是要有性成熟的外表才可上市。
 
  而仿土雞者通常體型較土雞為大,羽色原來多數為黑色,目前則多具紅羽只是色澤比土雞為深;腳脛顏色則無一定標準,黑色居多,但也夾雜有黃色、白色或綠色腳脛。仿土雞在 1213 週齡以前未達性成熟就出售,雞冠也較土雞為小。以上是一般養雞界的認定標準,
 
  其實原來消費者對土雞的概念是指白肉雞進口以前本省年節一般消費的本地雞。牠雖然不是純粹無混雜外來雞的本地雞,但卻是已在台灣繁衍多代,適應台灣風土、為民間喜好、體型小、細皮嫩肉、性極活潑的雞種。而且牠的飼養方式也有別於白肉雞,不僅不吃完全混合飼料,也必需有充份的飼養空間,使其運動以鍛鍊出富有彈性的肌肉。如果按照遺傳形質與飼養方式,台灣目前的土雞應可分為 3 大類。
 
  第一類土雞為遺傳與飼養環境方面都符合本地雞要件,數量極少;第二類是飼養環境符合者,而第三類則是外表類似本地雞之一般商業生產的土雞。 
 





第一類土雞
 
  在全省各地原來都有,可是現在已接近絕跡,除非有心人士保存血統,否則均已混雜外來雞血統。
此類雞隻在各地均有所不同,可能因各地人民喜好不同(譬如桃竹苗客家人一般喜好較大體型雞隻,其土雞體型亦較大),或因各地環境有所差別(譬如山區雞隻腳脛較長,沿海地區腳脛較短),因此各地土雞均有所差別。
但這些雞隻仍有些共同特性,如:活潑、行動敏捷,但因小群飼養,近親程度嚴重,因此生長慢,較晚成熟,著肉不多,且產蛋少,母雞藾抱性強。因此生產的效率極差,售價極高,每公斤在  200 元以上。
但消費者多認為只有這種真正的土雞才是珍貴的中藥藥引,適合開刀後或婦女產後進補。
 
  國立中興大學自民國 71 年起,從全省各地區蒐尋這類土雞,目前共蒐集保育新竹縣關西鎮、苗栗縣峨眉鄉、嘉義縣竹崎鄉、高雄縣內門鄉、南投縣信義鄉、台東縣富源鄉與福建省金門縣等 7 地區土雞。
 



  1. 關西與峨眉因為客家人聚居地區,因習俗喜好大體型雞隻,因此體型均較大。關西蒐集之土雞為單冠紅羽,
     
  2. 峨眉地區卻為核桃冠、棕色羽、眉骨寬、喙勾厚、腳脛長且體型直立類似鬥雞。
     
  3. 竹崎土雞羽色較深,不是黑色就是深紅色,也有很多雞隻帶有類似烏骨雞的黑肉特徵,其腳脛較為短細。
     
  4. 內門雞隻體型較小,但腳脛較長,其羽毛為淺紅黃帶灰藍色。
     
  5. 信義之土雞可能攙雜較多不同血緣,其雞隻各種羽色、腳脛顏色都有。因為信義鄉雖為布農族聚居地區,有些村落汽車無法到達,但因山地人並不重視本地雞種,
    只要是很好養而且很有肉就受歡迎。在山地雖少見白肉雞,但橫斑蘆花、奧平頓、紐漢西、
    洛島紅或鬥雞的血統都很普遍。山村每家都養有一些雞,也到處都可見母雞帶小雞,但各種羽色、腳脛顏色都混雜其中。
     
  6. 東部地區花蓮台東一代,以往最普遍常見的土雞是黑色羽毛黑色腳脛,頭小腳細且具有小鬥雞的體型。幾年前還曾見過,但在最近 4 - 5 年來已不見蹤影。東部有些農家仍飼養黑色羽毛黑色腳脛的鬥雞,但體型相當大,與傳統的東部土雞有很大的不同。
     
  7. 金門雞種年幼時為黑羽頭部帶有小白花斑,但成長換羽後就變成全身黑羽,腳脛也全黑。

 
  國立中興大學從 1982 年起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合作進行土雞育種工作。他們一方面自全省各地蒐集土雞,一方面研究土雞性能以瞭解土雞的性質,並訂立育種方針,同時挑選優秀土雞根據其性能形成不同品系進行閉鎖族群選拔改良。其目標以雞肉品質為主,其次才為生產效率之改良。目前已形成公系 BSHW Ny 5 個品系,
     母系 L1L2YD C 5個品系。公系以選拔早熟性為主,以雞冠面積為選拔指標。
母系的公雞也是以選拔早熟性,但母雞則是選拔 40 週齡以前的產蛋數。品系各經過不同世代的選拔,並經過母系間全互交與三品系雜交試驗,目前已決定以品系L2 D之雜交一代為種母雞,再交配品系B S 之雜交公雞以生產肉用雞。這些肉用土雞具有體型小,頭腳小,骨架細緻,羽毛緊密的外表,
與目前市售土雞有很大的差別。經台北縣三芝鄉農會與台糖公司的試養,飼料效率在3.0左右,雖然飼料效率不一定比一般土雞的好,但其品質很受消費者歡迎,有供不應求現象。
 
 





第二類土雞
 
  多飼於山坡地果林間,平時雞隻有廣大的運動空間,所以肉質較為堅實富彈性。
在鄉村農家副業飼養的雞隻多屬此類,其雞隻或購自飼料店、雛雞販,或自留母雞孵蛋繁殖或種蛋託孵化場代孵,因此雞種在遺傳方面頗為混雜。然而這類雞隻因為粗放飼養,雞隻生產成本高,但肉質也較佳,售價也較高,每公斤在 120元左右。近年來也有專業大群飼養這類雞隻,在北部有相當固定的市場,售價也高,稱之為『山雞』,可惜這類公雞並無市場。 
 




第三類土雞
 
  則是目前飼養數量最多的商用土雞這類土雞的飼養環境類似白肉雞,均為大群同齡雞隻飼養於平飼雞舍,並給予完全配合飼料,育雛時給予保溫,也有防疫計劃,幾乎與白肉雞相同,只是在雞舍旁給予運動場,在 5-6 週齡以後讓牠們有較大的活動空間。由於空間較大,且有較乾燥的砂浴場所,雞隻外表看來都較活潑且羽毛光潔。一般在 8 週齡時公母分開飼養,而在 13-15 週齡時出售。
 
  此類雞隻在遺傳上也不是本地雞,也沒有固定的配種方式。各個雞場有不同的配種方式,但外表都是非白羽,主要以紅黃色羽居多,具有大紅直立的單冠與鉛色的腳脛。因為這些性狀都是簡單幾個主基因控制,只要引進基因雜交就很容易可將之純化。一般雞種來源有幾類,有自國外引進有色專用種肉雞(單冠但為黃色腳脛),而以具有鉛色腳脛的公雞(基因來源可能是本地雞)與之交配,再加以純化。
 
  此類土雞由於具有專用種肉雞的血統,因此生長較快,著肉較多,但種雞產蛋性能較差,且體型較粗大。有的引進生產褐色蛋的蛋雞(紅羽或黑羽,單冠,黃腳脛)與具有鉛色腳脛的公雞交配再純化。
這類土雞的種雞產蛋的性能較佳,雛雞成本低,且雞冠較大,但著肉差,肉雞之飼料效率也差。
無論是那一種來源,這些土雞的生產方式並不像白色肉雞或蛋雞以系統雜交生產,而沒有利用雜交優勢以保護自己的雞種。較有規模的種雞場是由自己的肉雞場挑選較好的雞隻作為種雞,
而很多種雞場甚至由其他肉雞場挑選雞隻來作為種雞。由於產肉性能好的雞隻通常產蛋性能較差,
而且以肉雞方式育成的種雞,產蛋性能也較差,因此種土雞的產蛋性能都很差。而種公雞則四處搜尋,由於較佳者不易獲得,因此都以人工授精進行繁殖,且每次授精量都很少。一般種母雞 4 天授精 1 次,每次僅注入無稀釋的精液 0.01 ml較低於一般建議的 0.03 - 0.05 ml,所以授精率偏低的問題也常發生。
 
  這種生產方式成本很低,只要努力搜集種雞,任何人都可以立刻成立種雞場。但若是一直由自己的肉雞中挑選種雞,由於雜交優勢的消失與近親衰退一代不如一代,因此每隔 2-3 年就必需重新向外搜集種雞,能否繼續生產優秀的雛雞就很難有保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