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精神病分類1:產後抑鬱症+偏執狂(妄想狂)+反社會型人格異常+多重人格疾患(人格分裂)

*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也叫產後憂鬱症,是婦女分娩孩子之後由於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鬱症,癥狀有緊張、疑慮、內疚、恐懼等,極少數嚴重的會有絕望、離家出走、傷害孩子或自殺的想法和行動。


產生產後抑鬱症的生理因素是內分泌的變化。婦女在懷孕時,雌激素升高,孩子出生後,雌激素迅速下降。


心理因素包括太擔心孩子,無法應付產後忙碌的生活,不能接受自身的角色變化等。


*偏執狂:


醫學上的偏執狂(英語:Paranoia,又稱妄想狂)是一種具有極度焦慮恐懼特性的思考方式,且經常非理性與妄想。「Paranoia」一詞源自希臘語的「παράνοια」,大致上的意思是指「瘋狂」。過去這個字也用來表示各種妄想狀態。


偏執狂與恐懼症的差別在於恐懼症對於各種事物的的非理性及永久性恐懼,通常是沒有理由的。而偏執狂通常是害怕他人有目的的行為。


*反社會型人格異常


反社會型人格異常,是病態人格的一種,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歸類於第二軸發育障礙/人格異常的類別B裡,而且必須超過18歲才能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1][2]


自心理醫學發現此病態人格,近百年來便有林林總總不同醫學名詞出現,大致為:無罪感(Guiltlessness)、精神病態性人格卑劣(Psychopathic inferiority)、悖德症(Moral insanity)、道德低能Moral imbecility)。現代則多為用反社會人格Sociopathy)、精神病態Psychopathy)等醫學名詞。而通俗來說,則可用沒良心(Conscienceless)這詞簡易概括[1]


反社會人格患者在初識時,往往予人聰明、人緣佳的印象,但實際上他們會殘酷無情的利用他們身邊的人,以達到他們的目的。此種人格傾向常見於狡猾的政客、商人等成功人士之中。他們的社會化不足,因此缺乏對人、社會、團體的認同與忠誠[1]


臨床現象:      


良心發展不足

他們無法接受或了解道德的價值,嚴重的缺乏良心譴責,所以不會因不道德行為而焦慮或有罪惡感。他們甚至會輕視那些被他們利用的人。



不負責任和衝動的行為


他們很少為未來長期的利益考量,所以傾向於尋求立即的滿足,他們也較難忍受例行性的事物。



 善於利用它人


他們看來幽默、樂觀、討人喜歡,容易解除別人的武裝。他們似乎對別人的需要和弱點有敏銳的觀察力。他們也擅長辯解與說服別人。



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雖然他們容易得到他人的友誼,但因為他們的自我中心與不負責任,讓他們難以維持一個真正且良好的關係。他們欠缺同情心、感激和悔意。據臨床診斷發現有相當大的比例男性反社會人格者有暴力傾向。他們也是不忠實和不負責的伴侶。


*多重人格疾患(人格分裂)


解離性人格疾患,又名多重人格人格分裂,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版本命名為(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後來改名為(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是心理疾病的一種,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歸類於第一軸的解離症的一種。多重人格具有超過一個(若是2個則稱為雙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


臨床症狀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各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像,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此時原本的人格對於這段時間是沒有意識也沒有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但原本的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或稱主人格)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會有一個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這個人格願意合作,治療人員就能從中得知許多有益的資料。



成因


多重人格的產生與童年創傷有密切相關,尤其是性侵害。患者的男女比(1:9)可以作為佐證,這或許是女孩比男孩易受到性侵害的緣故。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如近親相姦)來說,或許是必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