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舞獅 的種類.獅頭 的種類: 閉口獅(又稱青頭獅、館獅.雞籠獅)、開口獅(又稱金獅)、醒獅(廣東獅)、北方獅(北京獅)








舞獅的種類



台灣之人,中國之人也,而又閩粵之族也。」是故目前在本省奉行的各種民間俗信活動,亦皆有大陸所傳。而民間之舞獅遊藝,亦傳自大陸。獅子之分類,在大陸是以長江分南北兩獅,即南方獅北方獅,而在台灣,又以新竹分南北兩獅,即台灣南部獅台灣北部獅。在台灣,舞獅俗稱「弄獅」,而舞獅所組成之團體,則稱為「獅陣」或「獅團」。至於台灣舞獅始於何時,則文獻上並無記載。而台灣舞獅種類,依其造形、舞法分成閉口獅、開口獅、醒獅、北方獅等四種。 




  • 若以中國大陸來說,舞獅大致可依長江分為南、北兩大類;而因為各地風俗民情不同,所以發展出來的獅藝也各異其趣:




    • 北方獅代表獅種為北京獅,其外型恰似北京狗般長毛色金黃;舞法逗趣活澄生動,並有一童子擅長跳躍翻滾手持彩球引領獅子,技術多跳躍翻滾及踩球過蹺蹺板等特技動作,通常以二大一小組合舞法;鼓樂大多以京戲之小鑼小鈸小鼓及梆子組成






  • 南方獅以「廣東醒獅」做為代表,其外型分辨為獅頭有一瑞角、獅頭較為立體,為其特色。舞法可分為地獅及上樁,及擬人化的將睡、醒、喜、疑、驚、怒、樂、醉(合稱醒獅八態)等內在情感加以外在動作型態,並配合武術的步法身形,並以各種青陣設計舞獅內容動作難易,通常可一隻也可多隻組合舞法;鼓樂大多以單面大鼓、鑼、鈸為組成。(稍後在鼓震山河有詳述) 





  • 在台灣,主要以開口獅、閉口獅為主




    •  閉口獅流行於南部、西螺一帶,其外型似於竹籠,額多突出,又稱「雞籠獅」。其舞法因不同地區、不同教練而有很大差異,但主要還是以教練的門派、教法為依據,內容為:分大小門、瞌獅、睡獅、滾獅、咬腳蝨、咬背蝨、咬股蝨、打四門、踏七星、踩八卦空中舞獅、吐聯、參神、兩儀、迷獅。



    • 閉口獅:即獅子的嘴巴固定不能隨意啟閉者,由於其造型與古農村飼雞的竹籠非常相似,故又有人稱為「雞籠獅,現今一般舞獅團體,也都以「閉口獅」「雞籠獅」來稱之。



    • 閉口獅與開口獅的由來: 


              在台灣,舞獅以新竹分成南北兩獅,俗稱南部獅與北部獅。南部獅流行於台灣南部及西螺一帶,是一種閉口獅(即嘴巴固定不能隨意啟閉者),由於其造型與古農村飼雞的竹籠非常相似,故又有人稱為「雞籠獅」,現今一般舞獅團體,也都以「雞籠獅」或「閉口獅」來稱之。北部獅則流行於台灣北部,嘴開很大,因其嘴巴係用敢仔(篩子之台語稱呼)所做成,故又稱敢仔獅。現今由於交通發達,台灣地狹,以及師父的南北教藝,已使得閉口獅與開口獅不再有南北之分,而有互相交流現




    • 開口獅舞法大體以「打獅節」為主,而打獅節主要用於表演及拜神。打獅節又稱咬蝨或套頭,共有十八節:獅咬腳、獅咬蝨、睡獅、獅翻身、踏七星、踩八卦、獅過橋、 獅、教獅、卓上工夫,卓上探井、獅切血、咬水果、搶金錢、咬青、獅接禮、拜廟、四門到底



    • 開口獅: 北部獅則流行於台灣北部,嘴開很大,因其嘴巴係用敢仔(篩子之台語稱呼)所做成,故又稱敢仔獅。現今由於交通發達,台灣地狹,以及師父的南北教藝,已使得閉口獅與開口獅不再有南北之分,而有互相交流現象,故以大多數獅團所稱之「閉口獅」或「開口獅」為名。


          獅子的嘴開很大,可以隨意啟閉,其嘴巴用篩子所做成,台灣北部獅屬之。另又有屬於客家之開口獅,因其獅頭用木頭所做成,嘴巴的形狀如四方形之木盒,故又有人稱為「盒仔獅」,或稱為「客仔獅」。



http://www.cges.chc.edu.tw/111/new_page_2.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