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古早的口紅.胭脂-燕支(焉支.瘀氏.閼氏.煙肢.燕脂、煙脂、赤因.赤支)*紅藍花




神奇的紅藍花

  古代製作胭脂的主要原料為紅藍花。漢代以前,紅藍花群生於我國西北方少數民族聚居之地焉支山,此山又名燕支山、瘀氏山、胭脂山,地處今甘肅省永昌縣西,綿延於祁連山與龍首山之間。因所開花紅而葉又似藍,故中原人稱其為"紅藍"。匈奴人則稱其為"燕支"(其實這是漢人記其發音而成,故又有許多同音的異名)。據傳張騫在出使西域的途中,經隴西焉支山而將其植物帶回,始為中原人所識。《本草綱目》云:紅藍花汁比之上述山花、石榴、蘇木等做的染料,色澤鮮艷紅潤,且不易褪色;紅藍花籽還能搾油,是車輪的潤滑劑;更能做日用的必需品蠟燭。晉人習鑿齒在《與燕王書》中說:"山下有紅藍花,足下先知不?北方采紅藍,取其花,染絆、黃;該取其英鮮者作煙肢,婦人將用為顏色。吾少時再三遇見煙肢,今日始視紅藍,後當為足下致其種。匈奴名妻作'閼氏',言其可愛如煙肢也。"此段話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至少在晉時,作為一種成品的胭脂已被引進中原,但作為原料的紅藍花,尚未在中原種植;二是正因為紅藍又有如許高的經濟價值(可吃,能用,治病,又助妝),所以匈奴人以此植物既以名山,又以名妻,可以想見,這種植物對匈奴人的社會生活影響是多麼的重大,故當漢武帝三次與匈奴大戰,迫使匈奴遠適而放棄隴西時,他們唱出了一闕流傳至今的悲歌,歌云:"邙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從此,先秦古籍中從未有過的一個新名詞"燕支",從西漢以後,開始出現。前引史料中,《史記﹒匈奴列傳》裡寫作"焉支",《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寫成"燕支",《漢書﹒習鑿齒傳》的《與燕王書》中作"煙肢"。此外,又有燕脂、煙脂、(赤因)(赤支)等異名,紛繁多見。直至唐代,才定型為"胭脂",並沿用至今。

  紅藍花至西晉時,才被移植中原,但到了南北朝時代,已在北方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據明人李時珍記載,明時紅藍已成為一般農家必種的植物,因一年可種兩季,故其加入若折合成米,每頃約可達200石之數。其花第一季於2月末種至5月收摘;第二季在5月種至7月收摘,每摘花時須趕在日出之前,凡開者均須摘盡,否則日出後若垂閉即不可用了。此花旋摘旋開,產量極高,尤以夏日(即5月一季)的花質量為好,顏色深鮮,制汁色勻。

  胭脂的做法有很多,如玫瑰花汁作成絲綿紅餅;也可作膏瓣;也有與米粉混合,作粉質胭脂盛於盒中;膏體的除做成瓣狀之外,亦有豆狀、餅狀、柱狀;至於以材料浸漬而用者,除餅狀外,也有卷狀的,稱"棉胭脂",還有用金箔紙浸染的小薄片,輕巧便攜,一次一枚,稱為"金花煙支"。而且,隨著胭脂類型的增加,特別是膏體的廣泛應用,硃砂作的口脂漸被取代,如《紅樓夢》中寶玉對平兒說,他屋裡丫環們使用的胭脂"只用細簪子挑一點兒,抹在手心裡,用一點水化開,抹在唇上,手心裡就夠打頰腮了",可見此胭脂是口紅與頰紅通用的,且寶玉愛紅成癖,常偷吃胭脂,若含硃砂,這位粗通藥理的少爺是決不會吃的。



http://www.wretch.cc/blog/joqw2000/10538872


http://blog.yam.com/frey/article/76178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