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三斑鬥魚處食物鏈最低層,野外復育難

三斑鬥魚處食物鏈最低層,野外復育難



楊梅鎮公所計畫復育蓋斑鬥魚,桃園縣自然生態教育學會理事長陳仰聖說,蓋斑鬥魚是食物鏈中最低層,因無法抵禦肉食性魚類、農藥污染等因素而被自然淘汰,若進行人工復育很簡單,但要在野外復育則難度高。



陳仰聖說,俗稱「三斑鬥魚」或「台灣鬥魚」的蓋斑鬥魚原產台灣、中國南部等地區,可說是台灣本土的魚種,30年前遍佈台灣溪流、池塘、沼澤地區,但目前僅在苗栗三義、桃園、台中、台南等地區可見到零星蓋斑鬥魚,數量都不多。



陳仰聖說,蓋斑鬥魚由幼魚成長至成魚約需半年,不論成魚或幼魚階段都會吞食水中昆蟲,不少人復育蓋斑鬥魚目標是針對蚊子幼蟲孑孓,陳仰聖指,其實其他魚種如大肚魚等魚類也會吞食孑孓,應該多頭並進,不可單一鎖定一項,如此一來可復育本土魚類、杜絕外來種魚類,這才是復育的重點。



復育蓋斑鬥魚主要條件是要保護棲息地,如以人工復育難度不高,只要以水缸或水族箱都能生長,但如果要在野外復育,尤須注意杜絕農藥污染、外來魚種侵襲等因素,雖然全台許多地區都有不少單位進行復育,但成功例子仍如鳳毛麟角,陳仰聖肯定鎮公所復育蓋斑鬥魚的決心,但希望是持久、有效率的,站在自然生態保護立場上,他很支持鎮長彭聖富的勇氣願意提供意見協助。


俗稱三斑蓋斑鬥魚,在三、四十年代的台灣,平地上大大小小的稻田、池塘、圳、埤或河流等淡水水域,到處都有它的蹤跡。曾幾何時,該魚種漸漸消失在田邊、池塘。許多農藥和肥料的使用,對溪流生態造成無形的破壞,蓋斑鬥魚的減少,就是相當明顯的指標。


蓋斑鬥魚


科別:鬥魚科(Anabantidae)


學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Linnaeus)


別名:三斑、台灣鬥魚、台灣金魚、Pon Pe Lay(客家語)


棲息環境:


棲息於水流緩慢的小河溝、野塘、池塘或稻田中。


外形特徵:


蓋斑鬥魚除了有副鰓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輔助呼吸器官—迷器。即使生活在高溫或氧氣不足的水中,也可以由空氣中直接吸取氧氣。迷器的位置在鰓的後側,和空氣接觸時,毛細管就會把空氣吸進去,所以蓋斑鬥魚常常會將頭浮出水面呼吸空氣。


蓋斑鬥魚體態被櫛鱗,頭部圓鱗,無側線。身體略呈長卵形而稍側扁。頭部中大,吻 短、口小,開於吻端上位,口斜裂,下頷突出,有細小頷齒。背鰭之第3--4根軟條、臀鰭第6--7根軟條、腹鰭之第一根軟條和尾鰭之上下葉均延長,特別是腹鰭部份延長為絲狀。身體灰綠色,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橫帶間為淺紅色。頭部自吻端經眼睛至鰓蓋有一藍黑色紋。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暗斑,周圍為黃色或紅色邊。腹鰭之絲狀軟條和尾鰭為紅色。雄魚體色極為鮮豔,尾鰭較長,平常上下葉可交叉成剪刀狀,雌魚體色較暗淡,尾鰭較雄魚短,而且上下葉不能交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