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新化國家植物園.清朝古墓 挖出1871年出廠的(墨西哥鷹洋)又稱(墨西哥粗銀)



  左為1882年墨西哥鷹洋

*發現地點:台南縣  新化國家植物園的百年古墓.

*一枚1871年出廠的墨西哥「REPUBLIC MEXICANA」鷹洋錢幣.又稱為墨西哥粗銀

*墨西哥鷹洋錢幣印有老鷹與鑄造年號,背面有光芒四射的自由軟帽,在底下有天平,中間捲軸內印陰刻文LEY表示法律公平,再斜置2把寶劍,挖出的古洋幣正面清晰,為1871年鑄成,背面圖案雖模糊,但可見印有UN PESO,為西班牙一披索之意,並有9027字,表示成色為90.27

 

*資料蒐集:

墨西哥鷹洋從1823年開始鑄造,由於不同的造幣廠、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字母變位,所形成的版別有500多種,如今收藏價格一般每枚在人民幣60~300元之間。

    墨西哥鷹洋是晚清民國年間傳到中國的,並且很快取代了“西班牙雙柱”的“本洋”位置,成了當時流通市場中的主要貨幣。

    清朝宣統二年(1910)度支部調查統計,當時中國所流通的外國銀元約有11億枚,其中有1/3是墨西哥鷹洋,特別在中國南部、中部各省流通非常廣泛,墨西哥鷹洋幾乎成為主幣。上海的外國銀行發行紙幣,在民國八年(1919)以前都以墨西哥鷹洋為兌換標準。

 







       你看過100多年前的古洋幣嗎?南縣新化國家植物園與農田交界處,因水土保持工程開挖,赫見百年古墓,挖出一枚1871年出廠的墨西哥古洋幣,別具考古價值,也讓山區農民、遊客大感驚奇。



此座古墓園廣達10多坪,看得出過去是大戶人家的墓地,由於死者為大,新化國家植物園特地請撿骨師清理,並將清理後的屍骨移至廟內安置。而挖出的古物中最特別的是一枚寫上墨西哥共和國英文字「REPUBLIC MEXICANA」的古洋幣,推測古墓約有百年歷史。



新化國家植物園業者林明賢監督墓園撿骨工作,發現古墓內應為女屍,內有指環、手環等飾品,另有道光、嘉慶、乾隆等清代古錢,還有一枚墨西哥鷹洋錢幣,讓他感到好奇。



據了解,墨西哥鷹洋錢幣印有老鷹與鑄造年號,背面有光芒四射的自由軟帽,在底下有天平,中間捲軸內印陰刻文LEY表示法律公平,再斜置2把寶劍,挖出的古洋幣正面清晰,為1871年鑄成,背面圖案雖模糊,但可見印有UN PESO,為西班牙一披索之意,並有9027字,表示成色為90.27



墨西哥鷹洋含銀量精純,是清代光緒年間市面最通行的貿易銀元,被稱為墨西哥粗銀,常見於賣身契、地契文字記載上,見證了百年外商貿易史,意外挖出古洋幣,讓地方人士推測死者具經商、貿易背景,是否與新化山區早年為平埔和漢人交易歷史有關,值得好好研究。


 新化國家植物園      http://www.shinhuaforest.com.tw/tw/index.php



 

墨西哥鷹揚 - 洋錢


清代對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的稱謂。又稱番錢﹑番餅。外國銀幣流入中國﹐始于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歐洲是最早鑄造銀幣的地區﹐遠在9世紀就有銀幣出現﹐但大量鑄造則是在16世紀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佔領墨西哥之後。西方殖民主義侵入東方﹐用銀幣來換購中國的絲﹑茶和其他土產。在多達數十種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幣中﹐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鷹洋以數量大﹑流通廣而著名﹐並一度成為中國市場上重要的流通貨幣。



本洋和鷹洋均在墨西哥鑄造。墨西哥當時是世界產銀最多的國家﹐從1553年起即已建立造幣廠﹐1732年起用機器鑄造新式銀幣。西班牙本洋的幣面花紋有查理第三﹑第四和費迪南等西班牙帝王肖像﹐廣東一帶亦稱之為佛頭。這種銀幣由菲律賓﹑印度等地輾轉流入中國。由於英國政府禁止輸出本國銀幣﹐故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向中國購茶也使用這種西班牙本洋。1821年墨西哥宣佈獨立後不久﹐本洋即停止鑄造。1824年﹐墨西哥開始鑄造本國銀幣﹐幣面花紋有該國國徽的圖型﹐故被稱為鷹洋﹐約在18541856(咸豐四年至六年)間流入中國。此外﹐流入中國的還有英國在香港和印度鑄造的站人洋(因幣面花紋有人持杖站立﹐故名)﹐日本在明治時代鑄造通用的銀幣﹐法國在安南(今越南)鑄造的安南銀幣和美國貿易銀幣等。所有這些流入的外國銀幣中﹐以墨西哥鷹洋的成色﹑質地最優﹐故行使最廣﹐流入最多。



洋錢流入中國後﹐因其按枚計值﹐便於應用﹐民間使用日益廣泛。繳納錢糧和商賈交易﹐都普遍使用洋錢。甚至有先將銀兩兌換洋錢﹐再將洋錢兌換製錢使用的情況。它與中國銀兩和製錢的比價也逐漸上升。1833(道光十三年)﹐洋錢一枚﹐通常可作漕平七錢三分﹐價昂時可作七錢六分﹔1837年時可換八錢一二分。每枚洋錢所值製錢﹐1814年為七百二三十枚(粵﹑閩一帶)至八百余枚(江浙一帶)1843年為一千三百文﹐50年代為一千四五百文﹐1855(咸豐五年)昂至一千八九百文﹐18571858年後才有所回跌。


洋錢流入後﹐對中國經濟和金融都產生重大影響。在本國境內流通外國銀幣﹐反映出封建晚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貨幣制度的落後。但這種計算和授受均極方便的銀幣﹐較清朝原有的銀兩與製錢並行的貨幣制度更有利於商業貿易的進行﹐故在中國境內廣泛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作用。然而﹐它又使中國幣制更趨於複雜﹐有利於外國進行經濟侵略並大量套取中國現銀出口。因此﹐中國有識之士如林則徐等人認識到中國自行鑄造銀幣的必要﹐提出了如何使貨幣制度趨於合理的擬議。



終清一代﹐流入的外國銀幣估計約為十一億元﹐其中墨西哥鷹洋佔有數額較大﹐約為四五億元。光緒中葉﹐中國自鑄銀元後﹐流入的數量稍受影響。1914年頒行《國幣條例》﹐鑄造鐫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它在成色﹑重量方面比清朝自鑄銀元更合標準﹐因而在中國城鄉廣泛流通﹐鷹洋居於重要流通貨幣的地位才有所改變。以後洋錢或由於移運出口﹐或被熔化﹐數量日漸減少。五四運動後具有特殊地位的鷹洋行市被取消。
http://tw.myblog.yahoo.com/jw!e9cuKy.ZGk50iUdj_acwLg--/article?mid=1957


 


光芒四射的自由軟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