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史傳中憑空消失的家族----亓(ㄑ一2聲)官氏 (亓允文 ).

憑空消失的家族--亓官氏 (亓允文)


 





亓孔不聯姻

記得那年,我正就讀高中。先父已退休在家,有一天,他為我解說論語,忽然提到:「你知道孔子是亓家的什麼人嗎?應該是亓家的姑爺。」
當時先父轉述先祖父交代的話:「 孔夫子休妻是亓家的奇恥大辱,
你將來千萬勿與孔家結親, 這家人頭難剃。」
「亓孔不聯姻」, 這是亓官氏後代流傳兩千五百年的祖訓,從沒有中斷過。
不過,先父是心量寬大的智者,雖然轉述祖先的交代,卻笑著強調﹕「這些小恩小怨,你不必計較,我不會反對你交往孔家女兒。」

請問貴姓?

身為亓官家族的後代,最困擾的是學校老師、初識的朋友常認不得自己的「姓」,且無端被改成「元」、「方」、「丌」、「兀」、「卡」、「卞」、「六」、「赤」,「亦」......,真是啼笑皆非!甚至有人一口咬定:「你是胡人吧?或是蒙古人?」
明明是孔子夫人亓官氏家族的姓氏,為什麼卻成了一般人不認識的罕見姓氏?
孔夫子夫人究竟姓什麼?

依照《曲阜縣志》記載,孔子「十九歲娶於宋亓官氏之女 」。
<<孔子家語、本姓解>>,也提到「至十九,娶於宋之亓官氏,一歲而生伯魚」
孔夫子的夫人是亓官氏之女,這是沒有疑義的事實。後代皇帝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封她為「鄆國夫人」,元文宗至順三年(西元1332)封她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夫人」,明世宗嘉靖八年(西元1529)封她為「至聖先師夫人」。亓氏家譜中也稱她為聖妃,正史(如<<史記>>)卻未留下任何事跡記載,連專記載女性的史書,特別是劉向著的<<列女傳>>,收錄了遠古至西漢111位女性的史料,包含孟母、孟子妻,卻獨缺孔子夫人亓官氏。
東漢桓帝永壽二年(西元156年)立《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明白記載當時禮遇亓官氏及顏氏(孔子母為顏氏之女)兩家族,可免税、免徭役。但因禮器碑上的「亓」字,略有漫漶,有人遂認為應該是「并官氏」,包括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及目前臺灣一些著名的文字學家。近代大陸學者又有人簡寫為「並官氏」。
有人據此認為,「并官氏」難以解釋,認為替王后梳理頭髮的女官應該是姓「笄官氏」,於是孔子夫人的姓氏有上述不同的文字記錄。近代學者有人以為「亓」本字為「丌」,所以又將孔子夫人書寫為「丌官氏」。
其實,東漢永壽二年(西元156年)所立的<<禮器碑>>上的字體是隸書體,而隸書體的作者為求字體平衡與美觀,常會任意增加筆劃,何況<<禮器碑>>的原刻石,年久失修,出現許多裂紋,干擾字形,其實後人已無法分辨;何況,「笄官」既然是為王后梳理頭髮的女官,本來就非可資榮耀的職業,何況女性在周朝宗法制度下,已成男性附屬品,怎可能會傳下姓氏?即使如武丁之后----婦好,這樣戰績輝煌的女性,也沒有傳下姓氏,可見「并官氏」與「笄官氏」兩種說法,均站不住腳。
亓官氏的正確考據史料,其實就在孔府。尤其,孔廟後殿祭祀孔子夫人的寢宮說明碑上,堂堂印著亓官氏,《曲阜縣志》經過兩千五百年的傳抄,也正確記載著亓官氏,這些最直接有力的證據不予採信,卻去做漫無邊際的考據,豈不是可笑之舉?
更重要的是,亓官氏家族一直綿衍迄今,目前山東省萊蕪(夾谷之會的遺址)尚有眾多亓官氏家族存在。自元末明初始修族譜,至民國19年已第六次修譜。西元2002年,大陸的亓氏宗親會第七次續修家譜,印行<<亓氏族譜>>六卷(共1996頁),收錄約十三萬名亓氏族人,散居在大陸的山東、安徽、河南、山西、黑龍江、江蘇、河北、遼寧、浙江、陝西、吉林、北京、上海、天津等及台灣、香港、澳門、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地。

亓官氏之起源

據先父傳承自家族的說法,亓官氏是殷商朝時掌理祭典的官吏,
後來即以官職為姓,且本是複姓,「亓」字在古代本與「其」字通用,
「亓」字上的一橫代表祭品,「其」字上的甘字則代表鍋鼎之形。
亓官氏家族累世為殷代官宦之家,因此是忠於紂王的一族。記得我們年幼時,先父教訓我們要知恩圖報,他常說的口頭禪之一就是:「吃紂王、喝紂王、還駡紂王無道。」
在周武王滅殷之後,亓官氏家族就隨著紂王庶兄微子啓,全部被遷居到宋國(在今河南省),亓官氏故鄉即在河南夏邑縣。孔子的祖先也是宋人,所以孔子自稱殷商後代,後來孔子家族遷居山東省曲阜縣。亓氏家族也遷居今之山東萊蕪。即魯國都城曲阜附近,亦聚居眾多亓官氏後代,甚至今天的山東省,沿著高速公路,尚可看到「亓官莊」的路標。
孔子曾回到老家河南夏邑十年,學習夏朝禮儀,而與亓官氏之女結婚。
因為地利之故,而有嫁娶通婚,必然是尋常之事。
然而,漢代以後,由於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地位日益崇高,相反的,在史傳中,亓官氏似乎成為憑空消失的人物。甚至「亓」字成為中國姓氏中的罕見字,有些<<百家姓>>版本雖在複姓中記載「亓官、司寇」,卻寫成「丌官」。照理說,宋代追封亓官氏為「鄆國夫人」,宋代版本的<<百家姓>>應當很清楚孔子夫人是誰,列入<<百家姓>>也是當然之事。
顯然,這和「孔子休妻」說有關。

亓官複姓為何改為單姓「亓」?

今天的中國姓氏中,並不存在「亓官」家族,只能看到「亓」姓家族。這要溯自歷史上的改姓運動。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少數民族鮮卑族入主中原的帝王,且是一個尊孔的皇帝,曾親自去魯地祭孔,見於<<魏書、禮志>>記載,「太平真君十一年(西元450年)世祖南征,過岱宗,祀以太牢,至魯,以太牢祀孔子。」
北魏孝文帝元宏是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後,第二位到魯地祭祀孔子
的少數民族君主。元宏原名拓跋跬,是拓跋燾之孫,因為祖母教導之下對漢文化極推崇,即位後因一心漢化而改姓元,尤其不喜北朝之複姓,掀起北朝改漢姓的運動,一時之間,拓跋、慕容、令狐、長孫、尉遲全被改為漢姓。
據筆者推測在此風潮下,漢人原來複姓的家族,如亓官、司寇兩家,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也就拆成亓、官、司、寇四家,但有些遷居南朝的家族還保留複姓,如歐陽與上官。
這個改單姓的運動,合理的解釋了為何在唐代以後,所有的典籍記載,
只有亓氏,而亓官氏這個殷商以來的古老家族彷彿就憑空消失掉,以現在流行的說法,「好像從人間蒸發了」。
不過,在亓家流傳的茶餘飯後的說法是,亓家素有「兄弟不合」的傳統,
某次兄弟激烈爭吵後,兄取上字,弟取下字,從此永遠分家,所以成為亓、官兩家。筆者以為此說不足為憑,不過在專制皇帝統治之下,若因政治因素,如叛亂罪要誅九族,兄弟不合分家,也算本能自保、延續後代的手段之一,實屬無可厚非。

現存有關亓官氏的史料

令人納悶的是,有關亓官氏的史料,正史上沒有任何可考據的資料,如司馬遷的<<史記>>,隻字未提。於是,有人據<<禮記、檀弓上>>記載:
「伯魚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門人曰﹕鯉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魚聞之,遂除之。」
推論出「孔子出妻說」,也就是「孔子離婚」說。
<<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第四十二有相似記載。
另外,<<禮記、檀弓上>>還記載了一段話,
「子上之母死而不喪、門人問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
喪出母乎?曰﹕然﹔子不使白也喪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無所失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伋則安能?為伋也妻者,是為白也母,不為伋也妻者,是不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喪出母,自子思始也。」
鄭玄在註疏中解釋道,「謂孔子也令子喪出母乎?子思曰﹕然﹔然猶是也,言是喪出母也﹔伯魚之母被出,死期而猶哭,是喪出母也。」
顯然,鄭玄透露了一項孔家的私密消息,就是孔子、孔鯉、孔伋三代皆休妻!

然而,若依<<孔子家語>>所謂「七出」之說:
「婦有七出三不去,七出者,不順父母者、無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惡疾者、多口舌者、竊盜者。三不去者,謂有所取無所歸、與共更三年之喪、先貧賤後富貴,凡此,聖人所以順男女之際,重婚姻之始也」
孔夫人可能並未犯及任何一項,卻被休回家,因此兩千五百年來的亓官家後代,依然忿忿不平,有一派即以「他們是聖人之家,我們高攀不上」,
而拒絕談論此事。甚而有一派拒絕承認「亓氏家族」和孔子夫人有任何關係。
也許,回顧孔子的家庭生活,可解開謎底!

孔子的家庭生活
孔子二十歲喜得一子,當時魯昭公送一條鯉魚祝賀,是非常珍貴的禮物,因此孔子將兒子命名為孔鯉。孔鯉早年師從父親,但在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的十幾年中,他卻在家奉養母親亓官氏。據《曲阜縣志》載,魯哀公曾以幣召他出仕,他因看到世道無常,而婉言謝絕。另外,孔子還有一個女兒,孔子將她嫁給了弟子公冶長。孔子六十九歲時孔鯉死了(約五十歲),給孔子留下了一個孫子,叫孔伋,字子思。
可見孔子是兒女雙全的。但孔子與兒女的關係如何?今天我們只留下了一個「過庭之訓」的成語,簡稱「庭訓」,即「父親的教誨」,典故出自<<論語季氏篇>>第十六。可看出孔子重公棄私,對兒子似乎也不願意表達親密的親子關係。但也為後代兩千多年的父親,樹立了「嚴父」的典範。

再從<<論語鄉黨篇>>第八節記載孔子的飲食哲學: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及鄉黨篇第九節記載 「席不正不坐」,充分反映出孔子的居家生活嚴謹、守禮、欠缺情趣。若從妻子的角度來看,真是一個難以侍候的人。從「魚餒而肉敗,不食。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反映出孔子重視飲食衛生安全。但在那個没有冰箱的時代,這樣嚴謹的日常生活細節要求,若遇上個性大而化之的另一半,是否反成了夫妻失和的導火線?


孔子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論語陽貨篇>>第十七之二十五節: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顯然這是一句出自個人生活經驗的名言,雖然女權主義者看了不滿,但和孔子的婚姻經驗應有密切關係。尤其「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恐怕道盡了許多男性的心聲!

<<孔子家語>>六本第十五:
孔子游於泰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孔子問曰: 「先生所以為樂者,何也? 」
期對曰: 「吾樂甚多,而至者三,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既得為人,
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人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
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
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處常得終,當何憂哉? 」
孔子曰: 「善哉,能自寬者也。」
孔子並未反駁榮啟期之說,反有點頭稱許之意!


孔子離魯是關鍵事件

齊、魯兩國的夾谷會盟,由於孔子有先見之明,讓魯定公、作好武力上的準備,在會盟過程中他更是隨機應變,靠著自己的智勇才能使魯國後發制人,占盡上風。而原本以為勝券在握,一心要勝魯國一籌的齊國君臣不料自嘗敗果,怏怏回國。之後,孔子在魯國政事中力除弊端、欲圖正本清源的果決而富實效的做法,使魯國政局漸漸顯出步入正軌的氣象。這些消息傳到齊景公和晏嬰等大臣的耳中,使他們很是不安,因為在這些人看來,魯國國政和國家實力由弱轉強,對齊國將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經過再三籌謀,齊國君臣在對魯關係上又有了新的「舉措」。這次他們是設法從內部進行破壞。齊國大臣了解到魯定公和季桓子都好聲色犬馬之樂,建議齊君投其所好,主動採取措施拉攏魯君和季孫氏,使他們耽於玩樂而疏於國政。
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齊國從國內挑選出80名能歌善舞的美女送到魯國,一起送來的還有30輛華麗的馬車,每輛車配備4匹披著彩服的駿馬。當女樂和馬車送到曲阜的南郊,季桓子便迫不及待地親往觀看。接著,魯定公和季桓子兩人一道沉湎於歌舞淫樂之中,再也無心料理朝政。
由於季桓子把持著魯國權柄,自從墮三都事件之後,孔子就遭到故意的冷落。這時,孔子雖然仍居大司寇之職,一向勤謹於政事的他,在魯國卻已處於欲罷不忍、欲進不能的境地,無從插手魯國政事。
對眼前魯國這種萎靡腐化的政治面貌,孔子並不是沒有怨言。他的心中有時也想到一些賢者在這種污濁社會所採取的姿態。他對弟子說:「有些賢者逃避社會而隱居,次一等的擇地而處,再次一等的避免不好的臉色,再次一等的迴避惡言惡語。」
然而,孔子並不準備仿效這幾類賢者的做法。對執掌魯國政權的季桓子,他還懷有一種幻想,希望自己仍能有機會參與政事,實現「克己復禮」的夢想。但是,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從季氏和魯君方面沒有顯現任何允許孔子參政的跡象。
弟子子路看到這種情況,對孔子說:「夫子可以行矣!」孔門中其他一些弟子也紛紛勸夫子乾脆離開魯國。孔子認為還應該再等一等,因為魯國即將舉行郊祭,他想看一看季桓子和魯定公對自己的具體態度如何,再作決定。郊祭時要用烤肉祭天,郊祭完畢,按照禮節,執政者應把祭天的肉分發給大夫們。孔子的意思是,如果郊祭的肉到時能發給自己,說明國君還承認自己的大夫身分,那麼當然還應當繼續留在魯國。
但是事與願違,他沒有領到自己份內所應有的祭肉。這意味著在魯定公和季桓子眼裏已沒有這位姓孔名丘的大臣。本來,季桓子在墮三都進展到一半時便開始疏遠孔子,郊祭時又如此行事,究其用意,大體是讓孔子知趣而退。在萬般無奈之中,孔子痛下退出魯國政壇的決心。
孔子向魯定公辭去職務,帶著眾多弟子匆匆離開魯國。
據記載,捨不得離開父母之邦的孔子在臨出魯境之時曾喟嘆道:「遲遲吾行也,去父母之邦也!」在臨離開魯境前,孔子一行曾在魯都南郊的屯邑略作停留。魯國的一位名字叫己的樂師趕來為孔子送行。孔子非常感動,對樂師說自己想唱一曲。孔子唱道:
「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哉游哉,維以卒歲!」
這一年是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55歲。
孔子開始長達14年的周游列國的漫長歷程。他只為了一個目標:尋找一個能賞識自己,而且值得自己輔佐的明君,他希望能發揮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

亓”字最早見於商周時期之甲骨金文。作為姓氏用字則晚於秦漢,始於中古時期之魏晉,直至今日。在流行至今為北宋人所編的《百家姓》中,有亓官複姓,而無單姓亓之記載。古今不少字書和姓氏典籍稱,單姓亓源於複姓亓官氏。據張世國《百家姓溯源》稱:“複姓亓官主要是以官職為名姓……孔子十九歲娶宋國亓官氏女,在古代亓與笄通用,為掌笄之官,亓官氏就以官名為姓,成為複姓亓官。此姓少見,後改為單姓亓。”見諸文獻典籍亓姓也是較早的,如亓石,漢代陽阿侯;亓實,唐代左軍副使,亓志紹,魏博大將;還有元代的亓邇篤、亓文度等。

萊蕪的亓氏家族始於明代。其祖亓士伯,元末明初(13331368)為避兵亂率四子勤、賓、全、世能從江蘇淮安遷至萊蕪。初居東關裴氏之家,隨著戰亂的逐漸平  燁ㄖ練較滷S脬 媳>幼 ?SPAN lang=EN-US>


據亓氏族譜記載,亓氏長支亓勤來萊後又從軍返回安徽阜陽,人口過萬。二支亓賓後人多數居萊,少量外遷。三支亓全後人多居平陰、東平、鄆城、陽谷、梁山;四支亓世能後人多數居萊;亓氏家族總人口達十餘萬,已發展成為萊蕪的一大世族。亓氏家族四世分門(主要在萊的世能祖後人、及賓祖後人),分別為一、二、三、四門和南三門。南三門為亓賓的後人。亓楨、亓端、亓正、亓壽、亓俊為一門;亓輝、亓雄為二門;亓浩為三門;亓林、亓升為四門。世系清楚、支派明暸,不論亓氏走到哪裡一說幾門便知祖上是誰。


考證亓氏家族的沿革過程不難發現,亓氏家族不是遷自山西取道河北來萊,而是直接從江蘇淮安而來。據《亓氏族譜》載,始祖亓士伯的父親亓用,元朝順帝時官居鎮殿王,生三子,士祥、士伯、士玉,士伯乃丞相毛守節之婿。元末,洪(洪武)水橫流,為避兵亂,由淮遷萊。亓氏家族的發源地乃古代宋國,與孔子夫人亓官氏乃出一脈,唐朝為使胡人漢化,朝廷曾下令由複姓改為單姓,過去我國複姓上百,現僅存十幾複姓。萊蕪亓姓從亓官複姓演化而來已勿容置疑。


亓氏家族的遷萊,不是單單的難民落荒而來,它有一定的物質作基礎,以至于世族在萊迅速發展壯大,過去曾有這樣的傳說:“萊蕪亓家,新泰徐家”,足以說明亓氏家族是個大家族。從亓氏家族的發展史看,亓氏之人除在朝廷有為官之人外,其最重要的一條是經商,過去在萊城的老街上有亓氏錢莊、酒廠、藥店、酒店、客棧。其經營規模龐大。除城裡外,像魯西、坡草窪、勸禮、大官莊等亓氏後人的商業店舖、製造作坊也具有一定的數量規模,這為亓氏世族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在科舉時代和儒家思想為主導意識形態的社會環境中,功名與官職一直是地方精英鞏固財富和社會地位的重要資源,亓氏家族也不例外。萊邑亓氏家族以科舉而成名者屢見不鮮。據《亓氏族譜》統計,明清以來,亓家獲二至七品職銜者127名,八品至九品者百人以上,他們的功名全部從科舉中獲得,其中進士亓詩教、亓之偉、亓煦、亓瑋;武進士亓健、亓士英、亓九功7人;中舉者有亓才等20人;秀才200人以上。


亓詩教,字可言,號靜初,一門九世長支。萬歷二十六年進士,先後曾任荊州、淮安二府推官、禮部給事中、都察院左令都禦使、翰林院提督四夷館太常司少卿、欽差巡撫河南提督軍務、兼理河道。


亓之偉,字坦之,號超凡,二門十世長支。天啟壬戌科(1622年)進士,先後任成安知縣、浚縣知縣、戶部廣西清吏司主事、山西清吏司員外郎、河間知府,山西陽和兵備道、山西布政司參議、分守大同府朔州兵備道。


一、姓氏源流


亓(Q )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複姓丌官氏,為丌官姓所改。據《姓氏尋初都演化成單姓亓。源》載:“亓與笄同,掌笄官之後”。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Q 其,今音 J 姬)”。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為古代專門掌管笄禮的官(當時,笄與亓相同),笄禮是少年年至十五歲時,在頭髮上插笄的儀式,作為由少年正式傳為成年的象徵。因此,古人十分看重這個儀式和官職。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候國都設有這個管職。丌官姓就是這種官的後代為記念先人而出現的,稱丌官氏。後來,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後的改姓運動中,“丌官”複姓被改成了單姓“亓”。孔子在十九歲結婚時娶的夫人,就是丌官氏的後人。因此,亓氏和丌官氏源流一樣,姓源相同。


得姓始祖:笄(丌、亓)官。春秋時,各個諸侯國都有笄官這個官職,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


“亓”是古代“其”字的一種較早的寫法。


“亓姓”,也就是“其姓”的另一種寫法。只是後來這一寫法被家族沿用下來,就成了“其姓”之後的另一姓氏。


其姓是以地名為姓,戰國時齊太公後裔有其氏。但唐代時有亓志紹。


古語雲:“身死國亡,為天下笑,子亓慎之”


《墨子》


亓官複姓,以官職得姓。古代亓和笄是同一個字。《姓氏尋源》載:“亓與笄同,掌笄官之後”。古時有專門掌管笄禮的官。那時少年滿十五歲要行成年禮,在頭髮上插笄(簪子)。王族和貴族把這種儀禮看得很隆重。孔子19歲結婚,娶的一個夫人就是宋國的亓官氏。她是宋國笄官的後代。春秋時,各個諸侯國都有笄官這個官職,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亓官複姓,後來演化成單姓亓。


據考證,亓氏分兩支,一支在安徽祁山一帶定居,一支來到山東萊蕪定居,他們是同根同族是一脈相承。齊姓和亓姓不是一家,只是音同,萊蕪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不宜提倡是,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是混淆了血統。


在山東省萊蕪市北梨溝亓家祖墳裡曾經有一塊碑,上面這麼記載:洪武二年,自臨邑遷至萊邑,獨樹一姓,自立一家。這也許是單姓亓的來源。目前全國大部分姓亓的祖籍是山東萊蕪的。


  通志氏族略:唐有亓志紹。按山東萊蕪羊莊,有一亓氏墓志曰:始祖始伯,元末避亂,攜子世能,由江淮輾轉至山東萊蕪羊莊定居元末明初,我們的始遷祖亓士伯“洪水橫流而安息無所”之際,率四子勤、賓、全、世能遷萊蕪,在汶水之南叔子流寓今高莊鎮羊莊村定居,後人尊他為一世祖。明朝嘉靖年六世祖鑾、瑾、鏊始創族譜。


第二世勤祖早年從戎後定居安徽阜陽,二世全祖移魯西南及歷城,二世賓祖後南三門、世能祖後一、二、三、四門定居萊蕪,現已成為萊蕪一大名門望族。


二、遷徙分布


(缺)亓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時候亓和笄是同一個字,一本《姓氏尋源》裡說:“亓與(丌)笄同,掌笄官之後” 。那時少年滿十五歲要行成年禮,在頭髮上插笄。丌官這個姓是笄官的後代以官職為姓形成的。後來,丌官姓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後的改姓運動中,演化為單姓亓。關於亓姓的歷史,在山東省萊蕪市北梨溝亓家祖墳裡曾經有一塊碑,上面這麼記載:洪武二年,自臨邑遷至萊邑,獨樹一姓,自立一家。這也許是單姓亓的來源,目前全國大部分姓亓的祖籍是山東萊蕪的。又山東萊蕪羊莊,有一亓氏墓志曰:始祖始伯,元末避亂,攜子世能,由江淮輾轉至山東萊蕪羊莊定居。故亓姓和丌官姓同源,望出隴西(今甘肅省臨洮南)、天水(今甘肅省天水市)。


三、郡望堂號


1、郡望


據《郡望百家姓》載,亓姓望出隴西(今甘肅省臨洮南)、天水(今甘肅省天水市)。


隴西郡:秦置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省臨洮南)。曹魏移治襄武(今隴西南)。隋唐為渭州隴西郡。


天水郡:漢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省通渭西北)。東漢一度改為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谷東南)。魏恢復天水原名。西晉移治上邦(今甘肅省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2、堂號


亓姓的主要堂號有:“隴西堂”、“天水堂”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