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傀儡戲.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


 戲偶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由木偶頭、腹籠(竹製,俗稱蔑籠、蔑簍)、四肢、線牌頭(俗稱琵琶頭)等組成,高約2尺左右。

木偶頭用樟木或其它紋質較細膩的雜木雕刻而成的,特製木偶頭內設機關,通過絲線控制,使眼、鼻、口、舌活動。木偶頭脖子部分上尖下細, 由兩根線與腹籠相連。腹籠用竹蔑編織而成,胸部、臀部稍大,腰部稍細。手用木料雕刻,右手為活動手,其掌指關節與腕關節通過線控活動,可做執劍、揮刀、持杯、把盞等動作。腳有“靴腳”和“旦腳”之分,從前均用木製,以後又讓木腳套上鞋靴,更顯逼真。“旦腳”從前用小腳,五、六十年代改為普通女腳。線牌頭用竹製,前半部長5寸,寬2,2,後半部長5寸,寬0.3寸,中間有竹枝掛鉤。製作木偶先用絲繩將四肢與腹籠相連,再用青黑色絲線上端連接線牌頭,下端連接身首四肢。絲線根數多少不一,視角色動作需要而定,基本線通常為10根,頭部2根,背部1根,左手2根,右手3根。亦有多達三十餘根者,用于要進行特技表演的木偶。如丑角小和尚,頭部2根,背部直根,前胸1根,肩部2根,臀部2根,上肢8根,下肢6根,共22根。提線木偶頭部2根線和背部1根線非常重要,3根線將木偶頭與腹籠連成一個整體,既能使木偶穩定,保持平衡,又可操縱木偶,使木偶能作前後俯仰、左右擺動等動作。

提線木偶以其獨特的完美形象,細膩傳神的表演技藝,博得廣大觀眾的讚賞。

提線木偶的製作

木偶戲演出是通過表演者對木偶進行幕後操縱而達到演出效果的,其主要道具就是木偶人,此外還有木偶人所用的各種器具(如杯、壺、刀、槍、劍、戟等)和一些飛禽走獸(如龍、蛇、獅、虎等)。木偶人製作分下面五個部分:(直)雕刻木偶頭、木偶手腳。 (2)製作線牌頭,編制腹籠。(3)製作服裝。(4)製作頭盔、紗帽。(5)製作其他道具。提線木偶製作以木偶頭雕刻最為講究

木偶頭雕刻是一門藝術性、技術性要求較高的工藝。明清木偶頭多由專業雕刻藝人製作,後來有表演者兼雕刻木偶頭的藝人或雕刻木偶頭兼表演木偶的藝人。例如,我縣清未民初著名木偶頭雕刻藝人林聖傳先生和林匡猛先生就不但長於木偶頭雕刻,還是前臺(提線)或後臺(吹打樂隊)的好手。木偶頭大多用紋質細膩的香樟木刻製,其工藝流程是:(1)打粗坯:根據木偶頭長短需要取料,劈四方,定中心,找三角,修圓形。(2)修細坯。(3)磨光,打底,刷底色。(4)上彩,開相。

木偶頭的上色,自明清直到民國時期均採用民間傳統粉彩技術。這套粉彩技術與民間彩塑技法同源,非常講究原料的選配,工藝也十分精細。例如,選料時,白色要用回鉛,紅色要用硃砂,膠料要用廣膠,上光要用川蠟。操作時,刷三層底地就要裱一次棉紙,底地刷九層,棉紙裱三次,每裱一次棉紙就要用雕塑刀水磨 次。打底地的原料用的是當地的高嶺土或黃泥、白泥,泥料通過水飛,調入一定的膠液製成。底地打好後,刷白色或肉色五至六層,再染上胭脂(民間俗稱皮裡紅),這道工藝難度頗大,搞得不好,將會前功盡棄。

開相就是在上過彩的木偶頭上用上等的松煙墨研磨畫雙眼和兩道眉毛。別看只是簡單幾筆,所謂形神兼備、眉目傳神,全在這數筆之中,沒有深厚的功底絕不敢輕易動手。人們一致公認,我縣著名木偶雕刻藝人林聖傳雕刻的木偶頭經我縣民間美術家陶大眉先生粉彩後顯得特別傳神。粉彩的最後一道工藝是上蠟,又稱刷蠟、上光。上光後,給木偶頭上彩、化妝的工藝(俗稱裱頭子)就算完成了。

五十年代後期,木偶頭的化妝、上彩已大部分改用油漆材料。油漆彩比粉彩簡便,舞台效果也更好。為適應現代舞台燈光效果,經多年實踐,藝人們對漆料進行特殊配製,木偶頭的化妝效果更上一層樓。不過,粉彩木偶頭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其功亦不可沒,因為,粉彩木偶頭可經百年而不變色,具有收藏價值。

木偶頭雕刻與其他木雕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木偶戲演出的道具,要為演出服務,應儘量使操作者便於操縱,雕刻時就要隨機化裁,不入窠臼。例如,為使頭部能靈活轉動,木偶頭的頸部要刻成上粗下細的圓錐形;為便於提線,木偶頭的後腦部要有意削成稍微扁平等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泰順木偶的造型尤其是木偶頭雕刻與外地比較,更注重舞台形象和演出效果。

裝線是提線木偶製作中的重要一環,布線是否合理與演出的成敗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說,特殊的動作,特殊的設置,裝線均要由操縱者親自動手。因為各人有各人的習慣,師承也不盡相同,線的長短、位置各有不同。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