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龍生九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 .•負屭.螭吻


 


龍生九子之一·囚牛
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龍生九子之二·睚眥
睚眥,是老二,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龍生九子之三·嘲風
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龍生九子之四·蒲牢
蒲牢,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報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鐘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專聲獨遠
龍生九子之五·狻猊
狻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後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佈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龍生九子之六·霸下
霸下,又名贔屭,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裏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龍生九子之七·狴犴
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囚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龍生九子之八·負屭
負屭,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鑒人;有的刻制精緻,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灸人口,千古稱絕。而負屭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龍生九子之九·螭吻
螭吻,又名鴟尾、鴟吻,龍形的吞脊獸,是老九,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是方士之流,魚虯則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bralife/476867227/




 


龍生九子之四·蒲牢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滿清 國旗--黃龍旗(有圖照)*滿清 國歌--鞏金甌(有歌曲)



滿清 國旗--黃龍旗(有圖照)


鞏金甌》是中國第一首法定的國歌,在1911年宣統三年)10月4日武昌起義前六日)由清政府正式確定。它是當時憲法內容的一部分。


回顧歷史,中國在清代以前,閉關鎖國,對外交往不多,也就沒有國歌。大清駐英國公使曾紀澤在出使期間,看到西方國家在公共禮儀場合演奏國歌,甚為感動,覺得清帝國也應有本身的國歌,因此特地上奏並呈了一部「國樂草案」譜寫了名叫《普天樂》的歌曲,但未得到批准,但在外交場合上,還是被當成國歌使用。由於這首歌節奏過慢、並不討喜,因此很快就被人遺忘,後來陸續有《李中堂樂》及《頌龍旗》等歌,做為清代半官方的國歌或代國歌[1]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大清帝國陸軍部成立,譜制了一首陸軍軍歌《頌龍旗》,並在正式國歌「鞏金甌」未出前,暫成為清朝代國歌。每當在國際交往中需要演奏國歌時,便使用該首軍歌代替。直至1911年,清帝國正式制訂了國歌「鞏金甌」。歌詞以文言文表達。中華民國否認《鞏金甌》曾經是國歌。


............................................................


*滿清 國歌--鞏金甌(有歌曲)


http://tw.myblog.yahoo.com/jw!DUoyMbiQHByIYGxak2SA.JI-/article?mid=5932


作詞:嚴復  編曲:溥侗  修訂:郭曾炘


  鞏金甌, 承天幬, 民物欣鳧藻, 喜同袍, 清時幸遭。 真熙皞,


  帝國蒼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譯文〕:
我國土完整鞏固如金甌,承蒙上天幬蓋,萬民萬物都適得其所而歡欣。我同袍都喜樂,慶幸能夠生逢清平盛世。真是和樂號唱,帝國有上蒼保佑,像天一樣高聳,
像海一樣滾滾。

鞏:牢固。如:「固國防」。詩經˙大雅˙瞻卬:「藐藐昊天,無不克。」
金甌:金製的小盆,比喻國土完整鞏固。南史˙卷六十二˙朱异傳:「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明˙周朝俊
˙紅梅記˙第二十四齣:「萬事無過一醉休,昇平元老固金甌。」


金甌在古時候是盛酒的器皿

“金甌永固”杯的制作及寓意
  根據清“內務府活計檔”記載,“金甌永固”杯的制作始於乾隆四年。乾隆皇帝對此杯的制作十分重視,不僅調用內庫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制作極為精工細作,曾多次修改,直至皇帝滿意為止。因此,該杯尺寸雖小,但工藝復雜,繁縟的紋飾,加上通體光燦晶瑩的珠寶,顯得精美異常,一直被清代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法寶。“金甌”寓意國家政權,取名“金甌永固”則反映了清朝統治者希冀永遠鞏固地保持政權的一種願望。




金瓯永固杯 金甌永固杯.



幬,ㄉㄠˋ,覆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也,如地之無不載也。」

鳧藻:ㄈㄨˊ ㄗㄠˇ,言得其所,如鳧得水草,極為歡悅。後漢書˙卷五十七˙劉陶傳:「是故靈臺有子來之人,武旅有鳧藻
士,皆舉合時宜,動順人道也。」

熙:和樂。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傳:「天下咸服,以致雍。」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上下通而一氣
泰,憂樂合而百志。」
嗥:吼叫。如:「狼」。左傳˙襄公十四年:「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

蒼穹:上蒼、天空。唐˙李白˙門有車馬客行:「大運且如此,蒼穹寧匪仁。」唐˙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
圖詩:「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或稱為「蒼昊」、「蒼玄」。

滔滔:水流滾滾不絕的樣子。如:「海浪滔滔」。詩經˙齊風˙艇墐:「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印尼(葛羅威)族(The Koroway).科羅威3000人居住50公尺高的樹上.世界最高的樹屋










現代有巢氏 印尼葛羅威族.世界最高的樹屋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7/09 15:05


 

1、科羅威人生活在印尼東部巴布亞省偏遠的森林中,是世界首個被公認的棲樹民(tree dwellers)。



印尼東部(巴布亞省)有一個到目前為止都還住在樹上的樹居人。



這個叫做(葛羅威)(The Koroway)的民族一共只有大約三千人,他們還是過著以漁獵維生的新石器時代生活。根據印尼政府的資料,葛羅威人的衣服是香蕉葉做的,食物以野豬、鹿、西谷米和香蕉為主。



印尼官員說,他們以前大概也吃人,跟外界接觸以後,這些年已經不吃人肉了。



研究人員四十年前就發現了他們,不過,印尼今年初的戶口普查才把他們列為印尼的一個少數民族。



葛羅威人的房子都蓋在大約五十公尺高的樹幹上,地位越高的,房子也就越高。他們每天爬簡易樓梯上下,身手矯捷。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哲羅鮭)喀納斯湖水怪




可重231磅(約104公斤)、長84英寸(大約2公尺),是淡水魚中最兇猛的一種食肉魚


喀納斯湖水怪謎團 (哲羅鮭)俗稱大紅魚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07/06 13:52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水怪傳說不斷的新疆喀納斯湖,於7月2日又被拍到有神祕水怪在此出沒,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指出,應是淡水魚中大型的食肉魚類-哲羅鮭。



有著「世界上最美麗湖泊」之稱的新疆喀納斯湖,頻傳有水怪出現,7月2日下午3點19分,來自北京的遊客朱曉全在喀那斯景區觀魚台停車場附近登山時,赫然發現湖中有一道黑影,在遊艇之間緩慢游動,他急忙用相機拍下全部過程,直到下午3點30分時,此不明生物才又潛入水中消失無蹤;根據現場遊客表示,在湖中游動的生物比遊艇還要長。



外形呈月牙狀的喀納斯湖屬北冰洋水系的高山湖,據中國科考探險隊、中國潛水運動協會水下攝影隊等團體調查發現,在喀納斯湖中生活的有八種魚,其中只有江魚雪和哲羅鮭可能長到一米以上,前者通常生活在水底,後者才會浮出水面;所以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指出應該是大型的哲羅鮭而非水怪。



根據瞭解,哲羅鮭為鮭科哲羅魚屬,生殖期腹面和鰭橙紅色,故俗稱大紅魚,廣泛分布於歐洲大陸、俄羅斯和中亞地區,記錄中最大可重231磅(約104公斤)、長84英寸(大約2公尺),是淡水魚中最兇猛的一種食肉魚;如果此次水怪謎團經證實為哲羅鮭,重量跟身長將有可能締造世界紀錄


这张照片是生物学家赛博·霍根在蒙古寻找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时拍摄的,他手上托举的是一条巨大的哲罗鲑,这种鱼是鲑鱼家族中的大家伙,成年个体最大身长可达两米。
霍根博士是大型淡水鱼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旨在寻找、记录、研究并且保护世界上最大的几种淡水鱼类——这类水中的“巨型魔鬼”一般身长都在六英尺以上(约合两米),体重超过两百磅(90公斤),包括猛犸象般粗壮的鲑鱼、狗熊那么大的鲶鱼和重达半吨的黄貂鱼等等。
霍根博士形象地称这些“魔鬼鱼”为“尼斯湖怪兽的真实原型”和“生活在水里的大脚怪”。但他同时强调,这些水中巨兽现在已经身陷危险境地,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人造大坝的修建和野生栖息地的破坏已经严重地威胁了它们的生存。
由于具有洄游行为的大型鱼类一般是生态体系中最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灭绝的物种,这些水中的大家伙有很多已经走到了灭绝的边缘。霍根博士说,对于保护稀有动物来说,保护稀有鳟鱼、鲶鱼和鲟鱼的工作和保护老虎和鲸鱼的工作一样重要,有时还会更甚之,因为这些动物的数目减少得非常惊人。
霍根博士说:“世界各地的水体中这种巨型鱼类都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在某些地区由于这类生物的数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使得考察和记录的工作也几乎进行不下去了”。霍根的科研项目将会考察六块大陆板块上的14个湖泊区域和河流系统,整个考察工作将会历时三年。(信息来源:网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