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丘愛芝-出生時就同時擁有男、女性器官.陰陽人..博士生走出陰霾

              
博士生走出陰霾 丘愛芝做自己





一趟「國際陰陽人組織」參訪之旅,讓陰陽人博士生丘愛芝(左)找回自我,決定「做自己」。(記者蘇福男攝)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陰陽人丘愛芝)身分證記載是女兒身,她卻長有喉結、鬍鬚,三十多年來飽受「不男不女」的歧視困擾,直到去年連結國際陰陽人組織OII,與同病相憐的國際陰陽人相見歡,丘愛芝才走出陰霾,決定「做自己」!


「活了三十幾年,我才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陰陽人不是怪物,也不是畸形人,而是特別的人。」丘愛芝一出生就同時擁有男、女性器官,六歲進行性別指定手術,割除陰莖,被父母決定當女生。


但丘愛芝體內存在大量男性荷爾蒙,青春期她沒有月經,胸部也平坦如飛機場,卻陸續長出喉結、鬍鬚,她刻意穿上女裝、留長髮,卻是一副男扮女裝怪模樣,上女廁硬是被趕出來,上男廁又招來異樣的眼光,最後索性不在外面如廁避免尷尬。


七年前,丘愛芝與交往十年的女友感情告吹,深受打擊,深刻體認到「應該勇敢面對自己的身體」,佛光大學生命研究所畢業後,她報考就讀樹德科大人類性學研究所博士班,去年並在校方百萬築夢計畫資助下,遠赴美國造訪國際陰陽人組織OII,並與steve等五位陰陽人深談生命歷程。


丘愛芝表示,創立於二○○三年的OII,係由各國陰陽人組成的草根運動組織,目前有廿多國、三千多名成員,此行她分赴美國紐約、舊金山、奧克蘭等城市,造訪steve等五位陰陽人,發現有人選擇當女人,積極書寫陰陽人的故事並拍攝紀錄片,也有人選擇當男人,成為傑出的律師,活出精彩的人生。


丘愛芝說,身為陰陽人最困難的是自我接納,她摸索了二十多年,總算搞清楚自己的性別問題,她不想當男生,也不想當女生,決定「做自己」,目前經營「國際陰陽人組織中文版」網站,並積極發起組織「OII中文陰陽人互助團體」,希望能幫陰陽人找回性別主體性與尊嚴。「國際陰陽人組織中文版」網址是http://oii.tw/



金玉觀世音菩薩(下下).不空羂索觀音.不空罥索觀音

不空羂索觀音.不空罥索觀音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因曾一兵在主持設計大型花絲鑲嵌工藝珍品《金鑾寶座》期間,企業內部發生了人事糾紛,使曾一兵被迫辭職。張明娟隨後也被優化下崗。諸多能工巧匠眼見他們信任的廠長和總工離開首飾廠,遂紛紛辭職,跟隨他們倆流落到南國深圳。
  接著是一起曠日持久的“金鑾寶殿”訴事,使他們在流放中邊打官司邊創業,舉步維艱呀。
  所以他們被稱為流放的群體——他們被自己對藝術的信念所流放。
  所以他們被稱為虔誠的部落——他們被自己對藝術的執著而虔誠。
  他們將宗教與藝術熔於一爐煆造奇跡,同時也就把藝術當成了自己的宗教。他們志同道合、披肝瀝膽。終於,他們設計創作的世界首尊《金玉大佛》,以一種磅礴雄渾的氣勢出世了!
  經中國輕工總會報請國務院批准,向全國頒佈了《關於對“金玉大佛”創作集體進行表彰的決定》。據悉,這是建國以來對工藝美術創作成就授予的最高榮譽。


“不要造‘盧舍那’第二”


    創作金玉大佛的成功,是一代大師們藝術生命中輝煌的升騰。
  藝術無止境。大師們又帶著自己畢生的信念和追求,默默開始了更為輝煌、也更為艱辛的藝術苦旅:塑造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
  心中的“金玉觀世音”如何定位?為此,曾一兵夫婦專程奔赴洛陽去尋找靈感。洛陽龍門石窟聞名世界,以廬舍那大佛為代表的那些顯示大唐雄風、充滿中國雕塑、繪畫優美韻律的一尊尊佛像,千百年來不知令多少藝術家為之傾倒,他們要在這裏吸收造像藝術的精髓。
  “不要造‘盧舍那’第二!”這是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伯達先生,對他們立意創作金佛時說的一句話。
  為什麼不要造“盧舍那”第二?難道盧舍那大佛不好嗎?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是歷史佛像中最有價值、最出色、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無論從藝術角度還是從佛教的教義來看,它的感染力都是極強的。盧舍那大佛是漢化的佛像,完全脫離了從古印度傳過來的那種寬肩細腰袒臂的佛像形象,而採用中國手法來塑造的。它從人的形象上更接近于中國人容易接受的感情和距離。它的面部表情、身姿形態、服飾衣紋,都可謂美的旋律。有藝術家稱其為“東方的維納斯”。楊伯達先生說:我們今人之所以看得起盧舍那大佛,就是因為它具有那個時代的精神!而香港的天壇大佛雖然是很好的,但它畢竟是仿唐的作品,充其量是“盧舍那”第二。
  曾一兵夫婦說,楊伯達先生的點撥使他們茅塞頓開,一下子把整個設計拔高了!他們到洛陽是去尋找靈感的,但絕不能塑造仿唐藝術品。他們決心設計創造彰顯當今偉大時代精神、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
  樹立了“第一”的設計思想後,曾一兵夫婦給自己出了道難題:既要有時代精神,又須有民族風格,還要在藝術上進行“超越”。
  當曾一兵在苦苦構思的時候,張明娟已悄然鑽進了各大圖書館。她翻閱了幾乎所有有關佛像的藏書,包括世界各國、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書畫資料。記下特點,進行篩選。佛像本身既要莊嚴,又要慈悲。怎樣才能以莊嚴的外表體現其慈悲的內心?張明娟進入“角色”了。她是在用“心”作呀!綜合了許許多多的歷史資料和寺廟裏觀音像的圖紙後,她發現歷史上曾有過很多一面多臂的觀音造像,四臂、六臂、八臂、十二臂、二十四臂都有。張明娟給自己設計的新造像定下了“一面多臂”的基調,最後定格在“一面八臂”的不空絹索觀音身上。因它具有深刻的佛教涵義,又有多臂觀音的優美造型,恰到好處。
  在畫了數不清的草圖,又經不斷地修改後,這尊早已在張明娟心中存活的觀音像越來越具形了:她一面八臂,右上手持不空絹索,左上手持蓮花,其餘的手各持淨瓶、弓箭、金鋼杵,還有一隻法眼手和一對如意吉祥手。這些法器的安排一方面尊從了佛教造像儀軌,另一方面也恰到好處地考慮了藝術造像的重心及視覺平衡。


邊陲尋寶 童子引路


  《金玉觀世音》一面八臂,裙裾飄飄,立於翡翠蓮台之上。根據設計要求,直徑大約1的蓮台是由52片白色翡翠蓮瓣組成,必須採用質地、色澤完全相同的一塊原料製作。但要尋找這樣一塊上噸重的白色翡翠談何容易?
  西南邊陲瑞麗是中緬邊界最大的翡翠寶石交易市場,品種繁多的各類珠寶翠玉幾乎都經過這個通道走向國內珠寶市場。
  為了實現白色蓮台完美的設計方案,張明娟和珠寶鑒定師曾山等一行專程前去尋寶。
  走進瑞麗就像走進聚寶盆。儘管珠寶店家家相連、珠寶櫃檯目不暇接,但在他們仔細查看了每一條街的商店後,卻不見他們希冀的大塊翡翠。
  幾天過後,張明娟等人踏破鐵鞋,一無所獲。那天傍晚,正準備打道回府時,一位小童子向他們跑來,說他知道哪兒有“大石頭”,遂主動引路,帶他們朝一個“老緬”家走去。本沒抱多大希望,誰知一進“老緬″家的院門,就讓他們眼睛一亮——地上放著一塊黑糊糊的大石頭!估摸著足有一噸重。這時天色已晚,他們打著手電筒左照右照,圍著大石頭轉來轉去.最後,狠著心一跺腳,豁出去賭一把?選第二天上午,當他們屏著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開料時,心頭那叫緊張!大石頭終於鋸開了——哇?選溫潤的白色中微微泛著淡綠,正是她們日裏夢裏想像的翡翠?選更令人驚喜的是,巨大的石料刨面上,佈滿的那一條條裂紋,居然就像橫格本一樣,排列整齊!而每條裂紋之間的距離,恰恰是每一個蓮花瓣的高度!是巧合,是天賜,還是創作金玉觀世音的福音?
  哦,童子引路,金玉良緣!


不著一色 天衣無縫


  金玉觀世音,體態婀娜、線條流暢,無論是整體的結構還是細節上的工藝,都渾然天成,仿佛是用一個完整的模子澆鑄出來的!但只有創作者才知道,這尊金像是由大小不一、厚約1.2毫米200多塊金片經手工雕鏨、手工焊接才成型的。
  一般用金制像的程式是:黃金熔煉、拔絲壓片、複模、金鏨、焊接、花絲鑲嵌、表面處理等10幾道工序。其中最難又最易出問題的就是貫穿始終的焊接!
  為什麼?因為黃金溶點在1100攝氏度以上,須用焊槍將被焊部分溶化以後才能進行粘接。這種傳統的手工焊接方法大多是製作一些小巧的金銀飾品,而用這種焊接工藝製作3.8高的大面積金身,談何容易?
  工匠們須將黃金打成一片片,然後再像拼圖似的,從最小的部位做起,先將觀音那一隻只纖細的手指焊出來,再焊接成一隻完整的手臂,繼之焊接到身上。
  隨著焊面的增大,受熱不均的問題開始出現。這個細節上的技術問題不解決就將前功盡棄!
  關鍵時刻,從事金玉工藝30多年的王志喜大師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避免出現焊面變形的情況,王大師採用了“主火焊接,副火預熱”的辦法,由幾個同事在旁邊用焊槍幫他把焊接線周圍的金片燒熱,然後由他來進行塊面的實際焊接,完成後再同時撤火,這樣同時升溫又同時降溫,就不會出現變形的情況,而在焊接較細緻的部位時,為防止旁邊的部位受熱變形,則採取了用石膏阻隔、鐵片遮擋等辦法。看似小小土辦法,卻不是朝夕之功,它凝聚了王大師幾十年金玉製作的深厚功底和豐富經驗。
  當整尊金像完整地焊接成型後,天衣無縫!
  一個難題被攻克了,另一個難題又開始凸現——金像很難避免“金”本身強烈的反光所導致的相互影射而呈現的“鬼相兒”。又是王志喜大師,他大膽採用噴沙工藝,成功地實現了大面積的柔光效果!
  純金處理,不著一色,卻表現出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質感,不同的色彩:服飾的感覺,肌膚的感覺,含露莊嚴與慈愛的感覺……
  一尊超越了宗教信仰和世俗的觀世音菩薩,終於以一種恢宏而獨富藝術感染力的金玉之身出世了!
  曾一兵,張明娟,王志喜,及眾多能工巧匠們——這個被“流放”的群體,凝聚在一起,通力合作,經過多少次的精心設計與探討,鏖戰了多少個不眠的日日夜夜,攻克了多少道技術難關?
  他們笑到了最後——當金玉觀世音竣工,引起世人矚目後,他們打了八年之久的“金鑾殿官司”,也終於以他們的勝訴而告結束。
  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它以藝術和宗教的完美結合,以精湛的宮廷手工藝與縝密的現代科技相結合,在人類關於和諧圓滿的記憶中,將永遠留下不朽的寫真。



金玉觀世音菩薩(下).不空羂索觀音.不空罥索觀音





  可是,幾天過後還是找不到他們尋覓的那塊大翡翠.一天傍晚,張明娟等人正為此行失望,準備打道回府時,一位小童向他們走來,主動引路,帶他們朝一個”老緬”家走去.幾人一進”老緬”家的院門,就看到地上丟著一塊黑糊糊的大石頭,足有一噸重,看來這塊大石頭已有很久沒人搭理它了.這時天色已晚,張明娟等人打著手電筒左照又照,圍著大石頭轉來轉去.最後,一狠心一跺腳,豁出去賭一把!當張明娟把一筆數目不小的定金交付之後,這一夜同行的幾個人都沒合眼,全部在緊張的等待明早開料的結果.第二天上午大石頭鋸開之後,!溫潤的白色中微微泛著淡綠,正是她們日裏夢裏想像的翡翠!更奇怪的是巨大的石料一條條的裂紋,就像橫格本一樣,排列整齊,每條裂縫紋之間的距離,剛好是每一個蓮花瓣的高度,真是專門為金玉觀世音準備的.


  在《金玉觀世音》的設計方案中,觀音頭上的天冠是最能充分體現金與玉完美結合的華彩樂章.天冠正中端坐著阿彌駝佛.設計者認為雕刻此無量光佛,非新疆的羊脂白玉莫數.次玉潔淨溫潤晶瑩而不虛華,再以鑽石嵌出佛之光環盡縣尊貴.白玉佛端坐在綠色的翡翠蓮台之上.在金光燦爛的天冠兩側鑲嵌鮮豔奪目的四朵翡翠寶相花和四顆碩大碧蘭的海蘭寶石,集中突顯豔綠色的寶石群帶.這一方案恰好烘托出觀音菩薩眉宇間的天眼直徑15毫米 的星光紅寶石,可謂萬綠叢中一點紅.


  美不勝收的各色珠寶使他們大飽眼福.幾天過去了,那麼多讓人愛不釋手的翡翠.不是小料湊不齊統一顏色的四塊,就是不忍大材小用地糟蹋料,用行話講就是“不對莊”.難道觀音天冠上的四朵寶相花翠料還沒從地下開採出來?


  張明娟等人只好返回深圳. 《金玉觀世音》作品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獻禮,觀音金身的加工已接近完成,所需翠料尚不知何方尋得.情急之下,他們穿梭于深圳廣州所有的珠寶商號,像過篩子一樣地探詢.又一次去廣州的路上大雨磅礴,車子把積水碾成高高的扇形水簾.珠寶街的店鋪裏燈光昏暗不見人影,老闆們紮堆玩牌無人理會生意.突然一個抱著雙膝在門口觀雨的小夥計認出巴師傅, “喂!你們還要不要料子,我帶你們1屗看一件貨吧,要快點,晚了就撈不著了”聞訊,年過半百的張明娟和腿腳不便的巴師傅顧不上雨天路滑,傘也不撐跟著小夥子就跑,胡同拐角處一個前店後廠的珠寶店,後室的小鋸床上發出唰唰的響聲,金鋼砂的鋸片在一塊綠色的原石上均勻地旋轉著.張明娟顧不上斯文,脫口叫了一聲:刀下留情!一個箭步竄過去,下意識地關掉電閘.她從夾鉗上取小料子,看著那條剛剛被鋸片劃下的淺淺的條痕,她的手顫抖了,心理不停地念著阿彌駝佛.天啊!這是怎麼一塊料子,方方正正.六面通綠.沒有瑕疵,剛好適合他們雕刻觀音天冠上的四朵寶相花.


  雨還在不停地下,張明娟捧著那塊寶石,她的心被那誘人的綠色染醉了.她不知道這塊寶貝究竟從哪里來,也不敢想若沒有今日,這塊寶貝不知會收入哪位富豪的蘘中,但是她想讓天下所有人知道,不出幾天會有四朵幸運的翡翠寶相花高高地鑲嵌在《金玉觀世音》的金冠之上.


  《金玉觀世音》處處體現出天賜的“金玉良緣”.


專家鑒定為國寶


  觀音菩薩柔姿綽約地赤足立于白玉蓮踏之上,呈S型的體態豐腴勻稱,頭戴天冠,一面八臂,裙帶飄飄,佛光絢爛。
  無論是佛教信眾還是專家學者,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各界人士,凡第一次看到這尊金玉觀世音的人們,無不為之震撼,歎為觀止。
  是因它一面八臂的新穎造型?還是因其昂貴的金玉之身?
  是因菩薩慈悲救難的情懷?還是因其獨富藝術魅力的恢宏?
  是因人們對崇高和神聖的信仰?還是因其具象化了真善美?
  抑或是其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然也。然又不足以說明其緣何稱為“國寶”。
  金玉觀世音的“國寶”之稱並非群眾輿論之聲。
  金玉觀世音的“國寶”之稱也並非媒介的宣傳。
  金玉觀世音的“國寶”之稱是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故宮博物院、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佛教協會的專家學者們經過縝密的論證後,一致做出的鑒定:“中國工藝美術史和佛教造像史上的稀世珍寶”


金玉觀世音展現當代審美情感


  中國的佛教雕塑造像藝術源遠流長輝煌璀璨,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家稱,國寶金玉觀世音的問世,是對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繼承、發展與弘揚。
  金玉觀世音由四個部分組成:觀音金身、蓮花瓣形的佛光、白玉蓮踏和紫檀木雕須彌底坐。它是依據《不空絹索神變真經》中對不空絹索觀世音的描述而造。它以絹索為標誌,法力無邊,搭救六道眾生從不落空。故金玉觀世音又稱不空絹索觀世音。其容貌之端莊,體態之柔美,服飾之瑰麗,神情之肅穆,無不將現代人的審美情感和最傳統最深刻的宗教理念,絕妙地投注於璀璨絢麗靈動飄逸的藝術造型之中。
  金玉觀世音一面八臂,手姿優美,俏指傳神。八隻手各持法器,各有寓意:白蓮花手成就種種功德,絹索手令眾生得安穩,寶箭手願善友早相遇,金剛杵手摧伏一切怨敵,淨瓶手甘露灑福眾生,千手千眼法力無邊,胸前雙手取吉祥印,普度眾生,吉祥如意。觀音所佩臂釧腕鐲由80顆紅藍寶石與上百粒鑽石裝點其上。觀音背光呈蓮花瓣形,背光中心的雙層寶相花是由3280根纖細的金絲平填而成,1100顆碩大的天然珍珠勾劃出寶相花優美的輪廓。佛光上面有三對形態生動的飛天仙女:禮佛天女跪拜虔誠,伎樂天女舞奏聞聲,散花天女降福人間;粉紅芙蓉石、紅珊瑚、綠松石、紫晶、瑪瑙等五彩繽紛的寶石花朵隨風飄灑……
  誰能想到,如此精美絕倫、完美無瑕、渾然天成的觀音金身,竟是由200多塊厚約1.2毫米的金片經手工鍛打成型再焊接為一體,並採用中國傳統的花絲鑲嵌、金鏨、玉雕等宮廷手工技藝完成。
  誰能想到,觀音背光中心的蓮花圖案,竟是由1640根纖細的金絲手工做成。
  誰能想到,千葉蓮踏的52片白色翡翠蓮瓣,也完全是由手工雕琢而成。
  誰能想到,那色彩深沉、凝重古樸,極具東方韻味的束腰式紫檀木雕須彌底座,重量達一噸重。
  誰能想到,金玉觀世音的金玉之身所用黃金重量達100多公斤,所用翠玉重量也達100多公斤,所用紅藍寶石、祖母綠、珊瑚、松石等數千顆。
  ……
  誠然,這尊金佛是獻給偉大時代的曠世傑作,然而,誰又能想到,這是一個對藝術百般執著的被流放的藝術群體,在歷經磨難後,以卓越才情和心血智慧完成的輝煌奇跡?


不得不回顧的一段歷史


金玉觀世音,這是一代大師獻給偉大時代的偉大傑作。他們既是中國傳統雕塑藝術的傳承者,同時又在一次次的藝術實踐中,完成了歷代藝術大師們所創造的民族文化瑰寶的飛躍。這就是曾一兵,張明娟,及其藝術夥伴們。
  曾一兵曾任北京市首飾廠廠長,北京市工藝美術博物館館長,從事金銀珠寶工藝品的創作及開發長達30多年。他曾主持設計的大型花絲鑲嵌工藝珍品《金鑾寶座》獲得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一等獎;主持設計的花絲鑲嵌工藝珍品《九龍鬧海》獲得國家金杯獎。
  張明娟與曾一兵既為伉儷,同時又是曾一兵最執著的藝術夥伴。她曾是北京市首飾廠的總工藝美術師。張明娟設計的花絲擺件《持珠觀音》曾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創作設計一等獎;《龍鳳轎》曾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銀角——遠方的傳說》曾獲得北京第二屆國際博覽會金獎。她擔任總設計的、以北海公園九龍壁為題材、寓意吉祥無限的金玉大型擺件《金玉九龍壁》,一問世就轟動了海內外,很快就被外商以500萬美元購走……
  在曾一兵任廠長和張明娟任總工藝美術師期間,諸多能工巧匠團結在他們周圍,為北京市首飾廠創造了巨大利潤,被上級總公司列為重點對外開放單位,接待過國務院官員、北京市領導及外國總統,在全國堪稱工美行業的一面旗幟。

金玉觀世音菩薩(中).不空羂索觀音.不空罥索觀音

 


1996,張明娟進入了觀音像的畫圖階段,在畫了數不清的草圖,經過了不斷地修改後,這尊早已在張明娟心中存活的觀音像越來越具形了,她一面八臂,右上手持不空絹索,左上手持蓮花,其餘的手各持淨瓶.弓箭.金鋼杵,還有一隻法眼手和一對如意吉祥手,這些法器的安排一方面尊從了佛教造像儀軌,另一方面也從藝術造像的重心及視覺平衡角度考慮而設計.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尊”一面八臂”的觀音造像即完全尊從了佛教的造像儀軌,又充分體現了金玉造像的精妙技藝,比最初的”一面八臂”更為理想,而回顧當初,曾以兵.張明娟都幽默地認為,這個結局得歸功於那位學長的搶先舉動.


 四、 創作過程________小“s”形態的由來


  一面八臂的基調已定下來了,但要將觀音像設計成什麼樣的體態呢?張明娟發現,歷朝歷代的正觀音造像不管是站是坐,特點都是正襟危坐.不偏不倚,如果參照這些造像將觀音設計成端正的站姿,則八隻手臂就不能與身體形成協調的視覺效果,整尊像就顯得呆板,從藝術的角度來看是嚴正有餘,活潑不足,缺乏美感.而對這一看法,王守木老先生也很支持,據他指點,歷史上經典的觀音造像(如敦煌石窟中的許多佛像)幾乎都不是端正站立而是稍有變化的,有的身形還很有動感,這一總結使張明捐的設想有有了可靠的依據,她再一次大膽地做了處理-_將金玉觀音像設計成小“s”形站姿.


  按這個設計圖做成泥塑稿後,他們專門迎請了當時廣州光孝寺當家和尚。現任中國佛協會會長的一位高僧來指導,老和尚說:“如果將著尊像看做是一尊仕女像,那她很美,但如果是一尊佛像的話,我覺得不夠莊嚴..曾一兵問:”那您覺得怎樣才顯得莊嚴?”高僧說:“我們寺廟供奉的觀音像都是立正的,而你這尊是稍息的”曾一兵也被這個形象的表達逗笑了,但雖然高僧的意見很有代表性,他們考慮再三,決定採取在”均衡中求對稱”的圖案法則,最後還是保留了即莊嚴又飄逸的小“s”形的體態,他們相信,美一定能得到人們的認同.


  果然,1997,當金玉觀音像製作完畢後再請高僧來主持開光法會時,高僧已然沒有了當初的看法,站在觀音像前,他只是連連點頭稱許.


五、 創作過程____三易其稿的頭像


  《金玉觀世音》總體設計的框架定下來了,但一尊塑像最具有感染力.也是最難的部分在於頭部,這裏不但有更多更細微的裝飾部分需要去精心打造,更重要的是,這裏還有最能表現塑像靈魂的面部表情,金玉觀音的塑像也是如此.因此,當身形.體態等大線條都畫好了之後,金玉觀音像還經歷了三易頭像的過程. 當《金玉觀世音》一比一泥塑稿出來後,剛好有一個他們的朋友.深圳的一位元年輕記者前來觀看,這位元年輕人一見到觀音像就失聲驚呼:“___太美了,這一輩子我能討到這麼漂亮的媳婦,值了這一番讚美卻讓曾一兵皺起了眉頭,觀音像有起宗教意義?她本應給人端莊.慈悲感覺,但現在這年輕人竟有這樣不拘的說道,說明面部的塑造不成功,讓觀音美過了頭,嫵媚有餘.端莊和慈悲不足了,這是行不通的,頭像得改.


   經過翻石膏制模,很快地,張明娟在原來的塑像的基礎上又修改出了一個新的頭像.但這一稿,又遭到了曾一兵的否決,此頭像面部已很端莊,但端莊得又過了頭,老成的像一位大嫂,失去了神靈之美,頭像還得改!


  經過反復推敲又完成了第三稿.這一次,她已征服了所有的人.她端莊秀美,又莊嚴慈悲,最難得的是,她的面相中那高挺的鼻樑.微翹的嘴角.靈動的眼神,處處流露著一種悲天憫人.眷顧眾生的氣息.這正是他們苦苦追求的既有藝術魅力.又有佛教感染力的觀音像的神情!這就是今天示現於大家面前的那尊國寶《金玉觀世音》。


六、 創作過程___激奮而出的3.8


  《金玉觀世音》的設計圖紙與泥塑小樣都已確定下來,馬上就要開始放大樣”,即將正式進行1:1的雕塑創作,未來的金玉觀世音就要以次為模型製造.可此時,曾一兵.張明娟二位大師卻為這一史無前例的巨作所需巨大的投資而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


  擔任總設計的張明娟為《金玉觀世音》設計個高度為3.8,誰都知道那是一個易於表現工藝技巧又極具藝術感染力的非常理想的設計規格.但他們一算成本,都傻眼了,按這個規格製造金佛所需要的費用實難承受.負責整個專案工作的曾一兵為了確保金佛現示人間,他不止一次地猶豫過,準備將總高度縮小為3.幹了大半輩子黃金珠寶藝術創作的曾大師何嘗不明白,若按縮小後的尺寸製造金佛,雖然減輕了投資壓力,但是肯定會影響該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在藝術效果與投資規模這個現實矛盾中,這位藝術家顯得多麼無奈.


  1996年初春的一天,正當曾一兵猶豫不決時,他接到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的通知,應邀前往北京出席全國行業大會.曾一兵等人因成功創作首尊《金玉大佛》而得到中國輕工總會(請工部)于珍部長的親切接見,中國輕工總會報請國務院後向全國發出了關於對首尊金玉大佛創作集體進行表彰的決定”.根據這一決定,此次會議向全國同行們放映介紹《金玉大佛》創作過程的記錄影片,並向曾一兵頒發全國通報表彰的證書-------這是建國47年工藝美術界獲此殊榮的第二人!


  曾一兵從深圳滿懷喜悅興致衝衝地背著十幾斤重的電影膠片到北京.會議進行中途時,事情卻突然起了變化,大會主持人找到他說,由於當時北京工美集團的一位領導的抵制,大會改變議程了,不在會上當場向他頒獎,原定在會上放映的《金玉大佛》的影片也要留到該領導離開會場後再播放,請曾一兵理解.對於這位當初就因不尊重人才,而使他和張明娟與北京工美集團不歡而散,被迫離京南下的領導,曾一兵原本沒有打算與其計較舊怨,初到會場時他還曾見到這位領導滿臉堆笑,兩人握手寒喧時曾一兵還天真地閃過一笑抿恩愁的古話,誰曾想怎麼到了這個年代,這種只因某些恩怨,竟然公開排擠人才,扼殺人才的小人仍頑固地把持著這塊原本該純淨的藝術領地?這個現象再一次深深地刺痛了曾一兵倔強的心,也再一次使他更義無反顧地沖向了他理想中的藝術高度,他決心要用更完美的藝術成果來征服人們!激奮之下曾一兵當場就將已裝到放映機上的電影膠片取下,會也不開,他轉身就回到了深圳,一見到張明娟,他斬釘截鐵地對她說:“ 3.8 ”,在後來的製作過程中,他們將會承受何等的艱辛與壓力,可想而知.


七、可遇不可求------邊陲尋寶記


  《金玉觀世音》一面八臂,裙裾飄飄,立於翡翠蓮台之上.根據設計要求,直徑大約1的蓮台是由52片白色翡翠蓮瓣組成,必須採用質地.色澤完全相同的一塊原料製作,要尋的這塊將近1噸的一整塊白色翡翠談何容易!
西南邊陲瑞麗是中緬邊界最大的翡翠寶石交易市場,品種繁多的各類珠寶翠玉幾乎都經過這個通道走向國內珠寶市場.


  為了實現白色蓮台完美的設計方案,張明娟和一位對珠寶很有見識的玉雕藝人巴師傅及珠寶鑒定師曾山一同親自南下尋寶.


  走進瑞麗就像走進聚寶盆,珠寶店家家相連,珠寶櫃檯目不暇接,異國模樣的旅商,身背挎包三五成群街頭交易.然而一連幾天搜索過每一條街的商店,琳琅滿目的珠寶櫃檯上卻不見他們心中翠料的蹤影.或許,那寫富商老闆們根本就沒把一個搞美術設計的老太婆張明娟和腿腳殘疾的巴師傅放在眼裏,當然無緣與人家深藏店內的真材實料惠顧.


  在幾家較為體面的珠寶店裏,正常上高掛著張明娟她們親手製造的<世界首尊金玉大佛>畫像.於千里之外聞名遐邇的瑞麗珠寶大市場見到自己作品受人青睞,張明娟心中泛起絲絲的喜悅,但她並未借次張揚,只是盤算著比這更精彩的<金玉觀世音>既將問世.這使得巴師傅情緒激憤,晚間休息時他還是忍不住跑出去,找老熟人邊喝茶邊斥責生意場上不該有眼不識真相.如此一來,沒出兩天家家都知道來了大買主,紛紛請座上茶拿出鎮店之寶主動搭訕.


  可是,幾天過後還是找不到他們尋覓的那塊大翡翠.一天傍晚<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