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雙頭烏龜(有圖).140萬元.長23公分、寬20公分.雙頭巴西烏龜



奇珍雙頭龜 摃龜也要養


由時報 – 2013年3月31日 〔竹市報導]

 

看過雙頭烏龜嗎?新竹市徐姓男子多年前花140多萬,買了一隻罕見的雙頭澤龜,體型約臉盆大小,龜齡已有30歲,他不避諱養烏龜會「摃龜」;新竹市獸醫表示,雙頭烏龜的機率為10萬分之1,而且容易夭折,能養到這麼大很不容易,是他當獸醫20年首見。





罕見雙頭澤龜30歲


徐姓男子說,他在新竹縣內灣地區開設珍奇博物館,多年前屏東友人在野溪抓到一隻罕見的雙頭烏龜,他用一輛賓士跟朋友換得這隻雙頭烏龜,當時那輛賓士車的市價約140多萬,雖然價值不菲,不過他視雙頭烏龜為珍愛寵物。


他說,在細心照顧下,這隻雙頭烏龜長得頭好壯壯,食欲也不錯,長23公分、寬20公分。


前幾天他帶到動物醫院給獸醫做檢查,就連獸醫都嘖嘖稱奇,直呼從事動物照顧20年,從沒看過這麼健康的雙頭澤龜,讓他更引以為傲。


機率為10萬分之1


徐姓男子說,他喜歡飼養罕見的動物,而這隻雙頭烏龜算是最罕見的寵物之一,他也不避諱養烏龜會「摃龜」禁忌,直說只要有愛心,動物就能變寵物,徐姓男子還強調,養這隻烏龜為他帶來不少好運,他不會覺得有忌諱。



為什麼叫做-「抓猴」.鴨霸.機車?曹銘宗《你所不知道的台式國語》




機車、抓猴怎麼來? 台式國語報你知


2013年3月31日 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台灣人慣用「機車」罵人,殊不知這話原來是從生殖器官的「膣屄」諧音而來;形容人吹毛求疵的「龜毛」源自閩南語,這些有趣的台灣用語都收錄在曹銘宗的《你所不知道的台式國語》書中。


曹銘宗曾任記者、編輯,出版過《台灣國語》、《台灣的飲食街道:台灣廟口文化》等文史題材書籍,《你所不知道的台式國語》從《台灣國語》再擴充,以輕鬆筆法列舉「鴨霸」、「抓猴」、「泡湯」、「奧步」等五花八門的流行語源由與小故事,依形容、動作、食物、地名分篇,充滿趣味。


被徵信社拿來作廣告的閩南語「抓猴」,究竟是怎麼指稱「捉姦」?書中追溯到連橫的《台灣詞典》:「姦夫曰猴。台人捕猴,必斷其尾,則猴不敢逃入山,恐為同類所噬。捉姦者必割其髮,以示懲罰……」另有一說是台灣早期婦女多稱丈夫為「老猴」,抓出軌的老公顯然就是「抓猴」。


被拿來比喻的動物不只猴子,意指「按摩」的閩南語「抓龍」因按摩部位在龍骨(脊椎)而來;閩南語「抓兔子」則指酒醉嘔吐,取「吐」、「兔」同音,而有此委婉說法。


還有「好康」的「康」原來源自閩南語的「孔」,閩南語歇後語的「一孔掠雙隻」代表一洞穴裡有兩隻動物,當然是件好事。日本人看不懂的「泡湯」,原本是中文的「泡了水」,引申為落空、報廢的意思,後來結合中文的「泡」和日文指稱溫泉的「湯」,意指「泡溫泉」,相當混搭。


話中的笑點和賣點「梗」,其實是中國相聲中「哏」的誤用;至於「颱風」的「颱」原本中文裡沒有,據台灣史研究者朱瑪瓏說法,「颱風」可能源於阿拉柏語「tufan」,因十六、十七世紀閩南人和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等活躍於東南亞海上,印度洋上有颱風帶,華商聽聞此詞,再以音譯創造了「颱」字。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聖保羅號砲艇 The Sand Pebbles (土豆網全劇)淡水登上國際電影.1966年滬尾舊照片.

土豆網有全劇影集---真棒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Zd5KtwaF-E/          下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4mnkw39E2E/      上集


http://xyzbd.com/product.aspx?oid=4361     有光碟可購


11.22
美國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勞勃.懷斯執導的《聖保羅砲艇》在基隆開鏡,主要演員有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李察.艾登保祿(Richard Attenborough)、甘蒂絲.柏根(Candice Bergen),及我國演員王菲、盧葦等。(報導)

好萊塢電影 《聖保羅砲艇》開鏡

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好萊塢電影《聖保羅砲艇》,今日在基隆火車站前的一號碼頭開鏡,拍攝上海黃埔灘的群眾大場面。為了符合劇情所設定的1920年代背景,原停泊在一號碼頭的船隻已全部遷出、附近道路也實施交通管制,百餘艘老式帆船、小舢舨和十餘輛老爺汽車、黃包車、獨輪推車散佈在江邊、岸上,讓人恍若置身過往時空;至於委託香港船公司打造的250噸江防淺水砲艇「聖保羅號」則隱身於和平島八尺門外,並未現身。今日拍片現場,660名「背景」演員或蹲、或坐、或立、或行分散在場景四周,百餘名「近景」演員則在碼頭上作有計劃的行動,整場戲在導演勞勃.懷斯的嚴格要求下,重複了七次之多。場景外圍約有兩萬餘名群眾一早即從各方匯聚於此,一起躬逢了第一次好萊塢電影在台拍攝的盛會。

《聖保羅砲艇》改編自李察.麥金納(Richard McKenna)的原著小說,描述美籍砲艇「聖保羅號」1926年被派遣至中國的故事。三年前,勞勃.懷斯看到這部小說,認為其中所提到的人、時、地都非常新奇,對美國觀眾應該具有相當吸引力,因此開始著手籌拍,並千里迢迢前來東方取景,以求符合故事的空間背景。《聖保羅砲艇》的全片預算為750萬美元,在台灣預計工作88天,主要場景包括設定為上海黃埔江外灘碼頭的基隆一號碼頭、設定為洞庭湖的基隆和平島八尺門,以及設定為湖南湘江的五堵基隆河畔,此外亦計劃在台北圓環、迪化街、萬華龍山寺等地取景,並租用中央電影公司士林製片廠A棚拍攝部分內景戲。為了這次大規模的移地拍攝計畫,投資《聖》片的美國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除派遣七十多名專業人員來台工作外,之前並已在台招考、培訓了75名工作人員,以便在拍攝期間協助翻譯和其他技術工作。除此之外,中影部分員工如劉藝(協助製片)、羅慧明(協助美術設計),以及燈光、佈景、攝影、化妝、道具、服裝等五十餘人,亦應聘參與《聖》片的拍攝,演員部分則有王菲、盧葦、吳衍、夏仲應、張斯萬、王曉、黃明來、張允文、嘯仰、馬影等十人簽妥合約,將在片中飾演砲艇上的水手。(註:原國聯公司男員秦沛稍後也加入演出,在該片中飾演戲份較重的學生領袖角色,並隨福斯公司外景隊回美國繼續拍攝內景部分)

福斯公司在1957年底亦曾計劃來台拍攝人物傳記片《六福客棧》(馬克.羅勃遜導),後因劇情涉及中國纏足等惡俗引發爭議,而取消在台拍攝。《聖》片這次得以順利成行,是中、美電影界合作的一個開端。該片明年1月結束在台工作後,將轉往香港拍攝部分外景,之後返回美國拍攝內景,預計年底前可完成上映。
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90213we/history.htm   


聖保羅炮艇 (DVD) (雙碟珍藏版) (香港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8tpClQVVhs&feature=player_embedded#!


 










聖保羅砲艇 The Sand Pebbles 淡水登上國際電影.滬尾舊照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s-FyGGyTdU     youtobe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