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7公里處 科學家發現新品種獅子魚 (2010/10/16 今日新聞)
科學家近日在祕魯與智利交界的東南太平洋處,發現一種屬於獅子魚類(snailfish)的新物種。特別的是,該海底位置幾乎無生物存活,而身型像蝌蚪的獅子魚就是因為擁有極小的眼睛與特殊腹鰭,才能適應這冰冷的水壓。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此名為HADEEP的探索計劃是由紐西蘭國家水利氣象研究所出資,東京大學海洋研究院與阿伯丁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海洋實驗室共同參與。領導人賈米森表示,此行動是受2008、2009年在深海發現新物種所啟發,所以他們反覆在海底4.5公里到8公里探索,也拍攝了高達6千張照片,「終於在深海7公理處發現了新型獅子魚,這是人類前所未見的。」
這擁有一顆大頭的獅子魚長度約10英寸(約25.4公分),身型像蝌蚪,牙齒小且鈍,卻有著極度發達敏感的頭部毛孔感官系統,且它的眼睛與腹鰭可適應海底冰冷的水壓。此外,科學家也在這片海中發現了成群的鰻魚與巨型甲甲殼類動物。
科學家日前通過視頻技術在海洋洋面以下9公里的地方發現了魚類,這種魚是目前海洋中生活地點最深的魚,也是人類首次拍到它們的生活狀態。
據英國媒體7日報道,這種生活在海洋最深處的魚名叫獅子魚(snailfish),科學家是通過錄像監控,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區域深達9公里處發現的。來自英國阿伯丁大學海洋實驗室研究中心和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人員在日本一艘考察船上進行深海探險時,通過船上搭載的設配拍到了這種獅子魚。研究人員表示,此前人們從未目睹過它們的在深海中生活的真實情景。
為了能夠捕捉到深海生物的一舉一動,科研人員採用了特殊的膠片,將拍攝設備沉入海底,整整拍了兩天。在取出設備後對錄像進行了分析,這才首次揭開了獅子魚生活情景的面紗。
阿伯丁大學海洋實驗室研究中心主管蒙蒂·普瑞德指出:“過去我們認為生活在海洋最深處的魚類應該不好動、孤獨並且是脆弱的,以此彌補食物的稀缺。”“但從拍攝到的錄像來看,獅子魚善于交際,且非常活潑,常常一個群體聚集在一起生活。獅子魚靠捕捉小蝦為生,它們可能算是地球上生存狀態最為嚴酷的生物之一。此前我們只見到過博物館中的獅子魚標本,通過錄像我們才第一次了解到了它們在9公里深的海底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