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朗樂觀的蘇軾
蘇軾〈記遊松風亭〉樂觀的蘇軾竟做出第3種的選擇---->原地休息..(暫且停一下...不進不退)
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鈎之魚,忽得解脫
。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什麼時也不妨熟歇。
注釋:
○1進則死敵:前進就要和敵人拼命,直到分出生死。
○2退則死法:後退就會受到軍法處死。
*3.熟歇:好好休息一番.
*4.當什麼時:這時.
*5.掛鈎之魚:比喻處境危險.
*6.木末:樹梢的末端,比喻高處。
*7.退則死法:臨陣退卻,則死在軍法之下.
語譯:
1.我曾經寄居惠州嘉祐寺,當我散步到松風亭下的時候,感到腳力疲累,想在樹林中停
腳休息。抬頭一看亭子,還在高處的樹梢上,心想如何才能爬到上頭?過了好久,忽
然想到說:「這裡有什麼地方不能休息!」因此,心情好像上鈎的魚兒,一下子得到
解脫。如果人能有這樣的省悟,雖然兩軍對陣,戰鼓響如急雷,面臨前進就要和敵人
拼命,直到分出死活;後退就會受到軍法處死的困境,也會想到不管什麼情況,不妨
先休息一下再做打算。
2.記遊松風亭
[語譯]我曾經居住在惠州嘉祐寺,有一日,在松風亭附近散步,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樹林裡 休息。卻看見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想怎樣才能到得了。想了一陣子,突然有了體會,自己想:「這裡為甚麼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有了頓悟,就好比 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如果人們能明白這一點,就算在兩軍交戰的時候,戰鼓隆隆,吶喊震天,向前衝就死在敵人手裡,臨陣退卻,則死在軍法之下,怎麼辦呢?沒法子的時候,不妨歇一歇,也是辦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