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鄭和布施碑.《佈施錫蘭山佛寺碑》

 

鄭和在斯里蘭卡豎立的《佈施錫蘭山佛寺碑》,現存斯里蘭卡可倫坡博物館



石碑高約1.7,表面呈褐黃色,碑首雕刻著二龍戲珠,兩側有簡樸文飾。它的年代並不久遠,卻承載著極重的歷史價值,使一段飄忽的輝煌歷史有了清晰輪廓。


  鄭和石碑原在斯里蘭卡南部的加勒市附近,在一次道路施工中被發現。在二下西洋中,鄭和船隊在返航途中,停泊在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南部港口,添加淡水和食物,並與當地人進行交易。鄭和在南部城市加勒附近的土丘上豎起了《佈施錫蘭山佛寺碑》。這塊石碑刻有永樂七年歲次己醜二月甲戌朔日的日期,表明它雕刻於登島之前。這是一次有備而來的佈施。


  石碑上刻著漢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三種文字,大部分已模糊難辨。漢文部分主要是禮贊釋迦牟尼佛對船隊遠航的庇護。開頭部分的字體較大: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於佛世尊曰:……深賴慈佑,人舟安利,來往無虞……”泰米爾文是頌揚印度教大神濕婆,波斯文則是讚美真主安拉和伊斯蘭教先賢聖人。鄭和對三種宗教都給予了同等奉祀:總計佈施金一千錢,銀五千錢,各色肘絲五十匹,織金肘絲寶幡四對,古銅香爐五對……香油二千五百斤……”。這顯示出鄭和對各種宗教的尊重。


  在明代初期,當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船隊出現在海平面上時,確實呈現出一種強悍氣魄,根據《天妃靈應之記》碑文記載,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當鄭和船隊在小葛蘭國、柯枝國和古裏國完成了交易,需要在錫蘭港口停泊時,國王亞烈苦奈兒向鄭和索要金銀珍寶,遭拒後令5萬士兵攻擊船隊。鄭和統領約2000名士兵,一舉生擒了亞烈苦奈兒和多名王室成員。14117月,鄭和將亞烈苦奈兒及其妻子官屬押解到南京皇宮,後被明成祖寬大處理,放回錫蘭。 亞烈苦奈兒是錫蘭的一個土邦王,他曾成功阻擊了北部的泰米爾人南下,並想兼併其他土邦王國。鄭和船隊的出現,確實改寫了一段斯里蘭卡歷史。於是,某些斯里蘭卡歷史學家認為鄭和率船隊到達斯里蘭卡是一次入侵。


  《佈施錫蘭山佛寺碑》的發現證明中國船隊不僅沒有入侵的企圖,而且體現了對當地各種宗教的尊重。鄭和並沒有像後來的歐洲殖民者那樣在這個島國大興土木,這也說明了為何鄭和遺址在南亞稀少的緣故。也許鄭和豎起這塊佈施碑的另一個目的,是讓各種神靈保佑無緣重返國土的船員。他們有的在航海中生病去世,有的沉入大海,有的老死異鄉。鄭和佈施碑也是對這些亡魂的庇護









                  鄭和的瑬金鐵像.



             明宣宗皇帝赐  王景弘诗


(南京寶船廠遺址公園)碑廊陳列了五座反映鄭和下西洋歷史的重要石碑的仿製品,分別是福建長樂「天妃之神靈應碑」、太倉瀏河天妃宮「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碑」、南京天妃宮「御製弘仁善濟天妃之碑」,以及斯里蘭卡「佈施錫蘭山佛寺碑」和印度古里「首航古里紀念碑」。另外還有長達26公尺的銅鑄鄭和航海圖。以及展示寶船廠出土文物的展覽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