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何謂三泉.司馬遷與酈道元不同?(穿三泉)改為下錮三泉)*(下銅而致槨)改為(以銅為槨).(機相灌輸)

秦始皇陵。該陵位於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據《水經注》記載:“墳高五丈,周回五里餘。”墳高即地面以上覆土的高度;墓穴是地面以下深坑,即地宮;合稱為墳墓。現墳高87米,周回一千四百米,陵體外形為截頭四面錐體。


   太史公司馬遷《史記》中“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併天下,天下徙送旨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 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以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羡,下外羡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五百年後,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酈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斬山鑿石,下錮三泉,以銅為槨,旁行周回三十餘里。上畫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勢。宮觀百官,奇器珍寶,充滿其中,令匠作機弩,有所穿近,輒射之。以人魚膏為燈燭,取其不滅者。”


    從上述司馬遷與酈道元二人對地宮描述大致相同;但卻有實質差別。我們比較兩者原文可以發現酈道元對司馬遷原文作了幾處改動:將“穿三泉”改為“下錮三泉”;將“下銅而致槨”改為“以銅為槨”;並將原文“大海”之後的“機相灌輸”四字去掉;還指明天文星宿之象是畫的。


    酈道元改動的結果使得秦陵地宮內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景致由動態的全部變為靜態的。設想原設計思想可能是:陵宮內日月運行和河海水銀流動是通過水力機械驅動,所以要“穿三泉”,導泉水以使水力機械運動,帶動日月升降;將流到低池的水銀,用水力機械提升,灌到高池,再灌輸到江河內,相互循環,這就叫 “機相灌輸”,使陵宮內景致是動態的。由於地宮外引進泉水,槨就是套在棺材外面的棺材,槨外灌銅,可以起防腐蝕作用。錮就是用熔化的金屬堵塞泉眼,不讓泉水流進來。酈道元認為,沒有泉水就沒有動力。可能他還不知道內有水力機械,所以他就把 “機相灌輸”四字去掉;同時設想“上具天文”是“上畫天文星宿之象”,把陵宮內景物變為靜態的。就當時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看,利用水力機械原理,以泉水為能源,使秦陵地宮內具有動態景色也是有可能的。前面我們看過的潼臨秦陵地宮大型模型可能就是依據《史記》的記載而設計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