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浮動式海上渡假村(YOUTUBE影片)



浮動式海上渡假村


GLOBAL WARMING: THE SOLAR FLOATING RESORT SET GOOD EXAMP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E0hqZHKMX8&feature=player_embedded#!







 



地球面積約70%被海水包圍,在陸地已被過度使用後,有人開始在海上尋找可以生活甚至休憩享樂的地方。一名義大利設計師,將渡假村、遊艇與潛水艇功能結合,並使用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設計出「浮動式渡假村」,號稱完全以天然發電而且可以自給自足,不會增加汙染,不過唯一缺點是僅能容納六個人上船。

採圓形設計的太陽能浮動渡假村長20公尺、面積110平方公尺,由義大利設計師博薩蘭特(Michel Puzzolante)操刀,船的外觀由玻璃纖維打造,還安裝了太陽能發電板發電,內部室內設計與外界隔了30公分空間作為阻隔,同時也進行溫度調節,船上所需動力則完全依賴太陽能發電,不會增加污染。

浮動式度假村完全與周遭海洋融入,內部以豪華飯店概念設計,共有一間單人房與雙人房並附設寬敞的廚房與浴室,另外一間全視野的海底觀景室安排六張躺椅,可以讓房客將海底風光一覽無遺。

設計師博薩蘭特表示,「這項計畫設計僅是原型,設計本身與建造工法都很明確,希望未來能盡早動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E0hqZHKMX8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10大珍貴 稀有物種-緬甸金絲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劇毒方水母.海綿寶寶派大菇.惡魔蟲.俯衝轟炸胡蜂.

大藍蛛Pterinopelma sazimai 俯衝轟炸胡蜂Kollasmosoma sentum



緬甸金絲猴 Rhinopithecus strykeri


二○一一年珍奇新物種入圍者多達兩百餘,進榜十大分別為:


一、緬甸金絲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現存不到三百隻,頂著一副朝天鼻,天雨時會狂打噴嚏,為避免吸進雨水,把頭埋雙腿間。


二、劇毒方水母(Tamoya ohboya),垂著紅白相間的長尾,酷似風箏,優游於委內瑞拉波內爾島水域。


三、以卡通人物海綿寶寶與派大星命名的海綿寶寶派大菇(Spongiforma squarepantsii


),形似大海綿,受擠壓會彈回原狀,生長於馬來西亞婆羅洲。


四、惡魔蟲(Halicephalobus mephisto),身長○.五公釐,潛藏於南非金礦,能忍受高壓高溫,係現今棲息處最深的陸地多細胞生物。


五、俯衝轟炸胡蜂(Kollasmosoma sentum),出沒於西班牙馬德里,以高速俯衝獵食地表螞蟻。


六、巴西大藍蛛(Pterinopelma sazimai),絨毛閃耀虹光般的藍色。


七、香腸馬陸(Crurifarcimen vagans),遊走於東非坦尚尼亞東部山脈。


八、巴布亞紐幾內亞夜豆蘭(Bulbophyllum nocturnum),只在晚間開花,天亮後凋萎,是唯一夜間盛開的蘭花。


九、秋香虞美人(Meconopsis autumnalis),生長於尼泊爾山區,秋天綻放。


十、仙掌滇蟲(Diania cactiformis),乍看像仙人掌,其實是葉足動物,古生物學家在五億二千多萬年前化石中發現。


外星魚-發現於英國劍橋(Cambridge)的喜鵲湖(Magpie Lake).重量接近1公斤.




外星魚-多種魚類外觀,有歐洲鯉魚(Roach)的頭部,金魚(Goldfish)的魚身和扇子般的魚尾,還有澳洲棘鯛(Bream)的臀鰭.


這幾個品種的魚類不太可能互相交配產下後代,很有可能是人為刻意混種後,又被放生於湖泊中。


位於英國劍橋(Cambridge)的喜鵲湖(Magpie Lake)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巨型牡蠣-加州找到33公分長、15公分寬.而且是活的.*金氏紀錄上全世界最大的牡蠣(30公分長、14公分寬)

巨型牡蠣-長度26公分.


        加州一個男子多年來一直在尋覓可以破紀錄的大牡蠣,皇天不負苦心人,他終於找到了,他在北加州洪堡灣海床上,撈到一個33公分長、15公分寬的巨型牡蠣,專家估計,這個蚌殼精已經有八十歲。


多數人都是在餐廳裡與牡蠣相遇,生蠔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生猛海鮮,不過退休飛行員(梅瑟),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這種海洋生物,2006年,在海裡面意外撞見一個大牡蠣,從此對這種軟體動物產生興趣,努力多年,現在他有希望靠著這個興趣,入列金氏記錄。


金氏紀錄上全世界最大的牡蠣,有30公分長、14公分寬。


如果獲得金氏紀錄認證,梅瑟將把大牡蠣捐給洪堡州立大學水族館,讓牠可以繼續長大。


.................................................


英發現世界上最大牡蠣 直徑18釐米1.36公斤()


20090513  來源:中國經濟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英吉利海峽捕撈出英國最大的牡蠣,它的直徑為18釐米(7英寸),重量為1.36公斤( 31 ),是平均牡蠣大小的3倍。 


    據悉,在此之前英國最大牡蠣是19978月在蘇格蘭阿裏塞格海灘發現,當時這枚0.83公斤( 1.8 )重的牡蠣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最新發現的這個英國最大牡蠣被命名為謝利,這是一種當地可食的牡蠣,一般其直徑為11釐米(4英寸),重量為0.5公斤( 11 )

    
這個巨大牡蠣是今年58歲魚商彼得-蘭德爾(Peter Randall)在市場上發現,來自康沃爾群的蘭德爾稱,漁業的同事們看到如此大尺寸的牡蠣時變得目瞪口呆。他說:它真得非常大,我從未看到過這樣大的牡蠣!我在市場上買了一箱海魚,在箱底竟放著這枚巨大牡蠣。我想如果將它吃了會非常令人惋惜,畢竟它已存活這麼長時間,我已與港口負責人進行了聯繫,他表示最好將這枚牡蠣放入水族館內。

    
蘭德爾稱,我有一位朋友從事牡蠣捕撈多年,當他看到這枚牡蠣時大吃一驚,在他捕撈牡蠣的工作生涯中從未看到如此大的牡蠣。據悉,這枚巨大牡蠣是從普利茅斯海域捕撈的,並在普利茅斯魚市場上進行出售的。

    
海產專家道格拉斯-赫德遜(Douglas Herdson)說:如此大的牡蠣非常罕見!它的尺寸是1929年在德文郡發現的一枚牡蠣的兩倍,當時這枚雌牡蠣按其大小推斷可排出300萬枚卵。

    
目前,這枚巨大牡蠣的性別仍未確定,現在陳列在梅瓦吉塞伊海洋生物水族館內。



「鋸棘紅魴鮄」(影片觀賞youtube)龍頭蝦身.台灣首見...Satyrichthys serrulatus イソキホウボウ




「鋸棘紅魴鮄」


  台東成功鎮漁民在外海垂釣深海魚,意外釣到2尾頭像龍、身像蝦的怪魚;經中研院魚類專家林沛立鑑定後,確認是台灣首次發現的鋸棘紅魴鮄。

  台東縣成功鎮魚販林振發日前在成功漁港批發魚貨時,買了2尾從未見過的怪魚,全身鮮紅,頭像龍、身像蝦,頭大身小,魚身有硬殼。他很好奇地拿回去做標本,並將照片po上網,讓大家幫怪魚取名。

  林振發自己將怪魚取名為「龍頭蝦身」,他說,怪魚是漁民在外海垂釣深海魚類時釣到的,因長相奇怪,將牠拿到魚市拍賣,結果沒人要買,他以新台幣300元買下這2條魚。

  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江偉全今天前往林振發家中了解,並將照片傳到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鑑定,魚類分類學專家林沛立確認是全台首次發現的鋸棘紅魴鮄。

  林沛立說,這種魚生活在200、300公尺深的海底,不會游泳,只能在沙底蠕動,因為外殼很硬,沒有經濟價值,漁民捉到了通常會丟掉,因此市面上很少見;日本有發現紀錄,中研院會將其中1尾魚做成標本收藏。


http://pub.ne.jp/fishcollection/?navi_id=33709


台灣出現海怪! 龍頭蝦尾的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MglbmqFAp0


 



雙性人的奧秘:男生已生了6個孩子.因腎結石求醫.意外發現體內有完整的(女性生殖器)





NOWnews – 2012年5月25日


        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身體都不甚了解,時常到了醫院才發現自己身體出了問題或是有些奇特之處,而美國這名男子就是在醫院治療腎結石的時候,才被醫生告知其實是個「女兒身」,令他大驚失色。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的攝影師史帝夫‧克里塞勒斯(Steve Crecelius),日前因罹患腎結石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治療;然而醫生在利用超音波檢查的過程中卻發現,史帝夫的體內有完整的女性生殖器,證實史帝夫是難得一見的雙性人。


已結婚、育有6子的史帝夫表示,初次聽到這消息時內心十分震撼,但仔細回想,從小他就喜歡偷用媽媽的化妝品或是嘗試女裝,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性向有問題,如今這一切都獲得解答。幾經思考後,史帝夫決定「轉性」,迎接自己的第二人生。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東莨菪鹼」(scopolamine)世上最毒毒品.又叫「魔鬼的呼吸」服用後喪失心智成人偶.採自(曼陀羅borrachero)



ETtoday – 2012年5月14日


        一種名為「東莨菪鹼」(scopolamine)的毒品近日在哥倫比亞流竄,它在毒販之間還有個更可怕的名號,叫作「魔鬼的呼吸」,一旦服用後,幾分鐘之內就會喪失心智,猶如人偶般任人擺佈,而且醒來以後完全不記得發生甚麼事。


「魔鬼的呼吸」取自南美洲的曼陀羅,這種植物在哥倫比亞十分常見,在西班牙語裡稱為borrachero,也就是「令人沉醉的樹」。由於「魔鬼的呼吸」無色無味,且有強烈的致幻效果,歹徒通常是將它噴在目標臉上,或是加進飲料裡供受害者飲用。


在「魔鬼的呼吸」控制下,有些受害者遭到強姦、有些則從銀行帳戶裡提光所有錢交給歹徒,甚至還有人捐出自己的器官。一名女姓受害者稱,她在路上被人問路,在途中喝下對方請的果汁,後來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清醒後只見自己人在屋內,但所有東西皆被搬空。


▼關於「魔鬼的呼吸」(影+圖)。


「魔鬼的呼吸」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毒的毒品,高劑量使用可能致命,且死後面容猶如殭屍。據了解,美國中情局在冷戰期間,也曾用它來逼犯人招供。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何謂 濕地?搶救濕地 , 全球的寧靜革命

在台灣各地,有許多的地名與濕地扯上一點關係,如:高雄鳳山的「(水土)埔」、高雄的「凹仔底」、「內惟埤」、台南的「鯤鯓」…等等;而我們所仰賴的主食─米飯、香甜的茭白筍、調味用的食鹽、活跳跳的生猛海鮮…等,全都是濕地內所產出的;在南洋地區,住民更是利用紅樹林枝條作為柴火使用,可見得其實濕地早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

綜合上述相關的濕地資訊,可以大致歸納出幾個濕地所擁有的特點:



1、濕地內有經常性的水分存在,而水量的多寡,會隨著季節、氣候等因子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濕地內的土壤通常是排水性較差,或是由沖積、氾濫等自然營力所造成的土地。


3、濕地中的土壤及水分,能成為濕地內動、植物生長的基質,培育出多樣化的濕地生態相。



因此,「」、「土壤」及「水生生物」,可以說是構成濕地的三大要素。而各國對於濕地的定義雖有不同的解釋與定義,但大致都脫離不了上述的三項要素,舉例來說,美國漁業及野生動物署對於濕地的定義為:『濕地是介於陸域及水域之間的地帶,水位通常在地表附近或是地表長期被淺水層所覆蓋。濕地必須具有以下三種特性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1) 至少是週期性,土地上有優勢的水生植物種;(2) 在底層的土壤是以不利排水的還原性土壤為主;(3) 底層土壤在每年的生長季節期間,是由水形成的飽和狀態或是被水所覆蓋。』。


國內目前對於濕地並未有法定的解釋條文,而世界各國約有50種定義來解釋「濕地」一詞,這其中最被大家所熟知及通用的,是各國於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所共同決議通過的「國際重要水鳥棲地保育公約」(Convention on Wetland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簡稱「濕地公約」(Wetland Convention) 或「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 ,其定義如下:「無論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水、淡水或鹹水、或二者混合者,由沼澤、泥沼、泥煤地或水域所構成的區域,包括水深在低潮時不超過六公尺之沿海區域。」。



遠見雜誌 – 2012年5月13日



為什麼濕地這麼重要? 在油電雙漲、都更拆房、瘦肉精、證所稅復徵等多重政治風暴中,卻有33個立委、橫跨藍綠四個黨派,聯合提案《濕地保育法》;內政部也將官方版本的《濕地法》列為優先法案,5月就送進立法院審查。 濕地,一個在台灣不受重視的名詞,卻是全球積極搶救的對象,連鄰近的韓國與大陸也早已擬訂法規與計畫,唯獨台灣,落後世界20年。 《遠見》走訪全台,深入剖析台灣濕地所面臨的危機,並介紹國內外的成功案例,證明濕地保育與經濟開發並不衝突,甚至還能相輔相成。


一場寧靜的革命正要展開。今年3、4月間,當美牛爭議、都更拆房、油電雙漲使得立法院砲火連天的同時,卻有一個法案,在鎂光燈未及之處,放下政治差異,靜靜地牽起了四個黨派立委的手與心。


這是《濕地保育法》。一般民眾還很陌生,但它卻由33個立委聯合提案,橫跨了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台聯四個黨派。


不僅如此,今年2月內政部長李鴻源上任後,也將第一場記者會處女秀獻給濕地政策。更以難得效率,將《濕地法》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預計5月就要將行政院版本送進立法院審查。


這是在沸沸揚揚的202兵工廠生技園區與國光石化開發爭議沈澱後,台灣面對保育與開發衝突時,一個定調方向的關鍵時刻。 什麼是濕地?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聯合國拉姆薩會議(Ramsar Convention)定義,意指:「無論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水、淡水或鹹水,或兩者之混合,及由沼澤、泥沼、泥煤地水域所構成的區域,包括水深在低潮時不超過6公尺之沿海區域。」


簡單來說,水陸交接的潮間帶、河岸、水田、水塘、紅樹林、潟湖,都是濕地的一種。


濕地 與你的利害關係是什麼?


美牛攸關健康安全、都更牽涉居住正義、油電則是日常生活之必須。每件事情都有直接的利害關係人敲鑼打鼓地爭取權益。那麼,無法為自己發聲的濕地,與你的利害關係是什麼?


1.全球升溫,濕地幫忙退燒 由於溫室效應加劇,使得全球氣溫不斷升高,暴雨、水災頻率增加。「地球每增溫1度,雨量增加6%,」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說。 科學家預估,到本世紀末溫度至少會增加2度。在英國環保研究員馬克‧林納斯(Mark Lynas)《6度的變化:一個越來越熱星球的未來》(Six Degrees:Our Future on a Hotter Planet)書中指出,全球氣溫只要再高6度,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就會大滅絕,世界末日就將來臨。 然而,濕地卻能提供良好的調節溫度作用。


根據師大環境安全衛生中心主任方偉達的研究,100年來,台灣氣溫平均上升約1度,然而,全台的平地卻只有桃園縣,百年以來溫度沒有改變,堪稱世界奇蹟。


而這正因為桃園縣早年為了農業灌溉,挖了許多埤塘,使得水圳和水塘布滿全縣。迄今約剩下2000多口,得以抵抗全球龐大的溫室效應。埤塘,就是人工濕地的一種。


2.節能減碳,固碳能力25% 為了阻止溫室效應擴大,「節能減碳」是各國迫在眉睫的工作。1997年12月,149個國家簽訂


《京都議定書》,希望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事實上,濕地具備「固碳功能」,可吸收二氧化碳。據統計,全球濕地的面積占不到陸地面積的5%,固碳能力卻占了25%~30%,是最不花錢、功效又好的節能減碳方式。


3.存水解旱最佳地下儲水庫 暴雨增加,使得降雨集中在某些時期,也加速乾旱危機。近年來,世界各地都傳出乾旱災情,去年,美國南方因為乾旱造成的農損,超過百億美元以上。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估計,人類對水的需求正以每年640億立方公尺速度增長,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47%的人口居住在用水高度緊張的地區。


1995年,世界銀行副行長 Isamel Serageldin 曾經預言:「下一個世紀的戰爭將因為水而引發。」


然而,濕地可將地表的水透過下滲儲存至地下,讓水不因蒸發而流失,是最好的地下儲水庫。


研究桃園埤塘的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副教授陳其澎說,桃園的2000多口埤塘,就像把一座石門水庫分散在桃園各地:「我常開玩笑,以後,桃園要在南北派軍駐守,防止別人來搶水!」


4.消波滯洪,削弱海嘯威力


沿海的濕地,有天然的消波功能,是最好的暴潮緩衝地帶。2005年美國的卡崔娜颶風重創紐奧良,專家事後檢討,正是因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濕地過度開發削蝕一空所致。


做為天然屏障的濕地被破壞,海嘯一來,幾乎是沒有受到任何阻力就直接沖進商業區。 根據清朝官方記錄,基隆、雲林、高雄等地都曾出現傷亡慘重的海嘯。 彰化縣環保聯盟副理事長蔡嘉陽說:「雲林和彰化那麼近,為什麼彰化沒有事?就是因為彰化海岸有一大片泥質灘地保護。」


5.淨化水質,大地之腎


濕地,也有淨化水質的功效。當汙水流經濕地,濕地裡的水生植物會分解有機物質,吸附重金屬,達到淨化功能。


因此,濕地有「大地之腎」之稱,更與飲用水的品質息息相關。


內政部長李鴻源在擔任台北縣副縣長任內,就曾成功運用人工濕地取代傳統的汙水廠,一天就可以處理30萬噸的生活汙水,正好等於彰化縣全縣的汙水量。


不僅外觀像綠地一樣美,費用還比傳統汙水廠減少八成左右。


6.生命基因庫人類飲食來源


濕地,也因為水陸交接的特性,蘊含著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有許多瀕臨絕種的生物,都選擇在濕地中棲息,如同地球的生命基因庫。例如,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就以台南七股的濕地為棲息地。而當濕地被破壞,物種自然就會面臨滅種的危機。


同時,濕地也是豐富漁業資源的重要搖籃。許多魚都是在淺海濕地產卵,使得濕地蘊含豐富的魚苗,讓生態生生不息,供應人類的飲食。


濕地,就像生命的銀行。保存了濕地,可以生出更多利息出來。包括乾淨的水資源、稀釋的二氧化碳、生生不息的生態鏈,踩住地球毀滅的煞車,讓人類得以永續存活。


全球積極搶救濕地,台灣卻落後20年


根據科學家研究,近30年來,由於開發的破壞,全球已經有50%以上的濕地面積消失。


聯合國1971年就制定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拉姆薩公約》,因此,世界先進國家如歐盟、美國、英國、荷蘭等早就紛紛進行全國性的濕地保育計畫與立法。


亞洲地區,也慢慢跟上國際腳步。1994年,南韓即制定亞洲第一部濕地保育法《Wetland Conservation Act》管理濕地。普遍被認為開發至上、汙染嚴重的中國大陸,也從1992年開始展開了為期六年的全國濕地資源調查,2000年發布《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畫》。


當世界各國都在忙著積極搶救溼地,台灣呢?


台灣濕地82處 5萬6865公頃 營建署自2007年辦理全國重要濕地評選,目前全國已公告的濕地共82處,總面積5萬6865公頃 。


濕地,可以說是上帝給予台灣這塊土地獨特的恩賜。由於四面環海,擁有廣大的潮間帶、並有潟湖、河流、紅樹林、水田等不同類型的濕地,使得台灣的濕地生態十分豐富,更孕育了豐富的漁產資源。


獨特的濕地環境,也讓台灣的鳥類密度位居世界第二,俄、日本、大陸、南韓、澳洲及紐西蘭等地的水鳥都要來台度冬、繁殖與過境。也使得台灣成為國際上的賞鳥天堂,吸引了許多國際賞鳥客願意來台旅遊。


根據旅行社業者表示,來台灣的高價賞鳥團一次停留就是10幾天,費用將近20萬台幣,是一般觀光團的好幾倍。


但,濕地被視為開發的眼中釘


只不過,外國人眼中看為至寶的水鳥與濕地資源,在台灣的氛圍中,卻被視為開發的眼中釘。


1995年,廣達500公頃、有豐富野鳥生態的嘉義鰲鼓濕地,原訂要開發為工業區,在保育人士抗議下最後作罷。當時,當地贊成工業區開發的民眾,便燃放沖天炮趕鳥,曾導致農場失火的慘劇。地方上充斥著這樣的聲音:「顧鳥仔重要,還是顧經濟重要?」


除了鰲鼓濕地,現在為台江國家公園所在地的台南七股濕地,1983年,原本是東帝士與燁隆集團提出的濱南工業區,七輕石化煉油廠、大煉鋼廠與工業港的預定地。去年的國光石化八輕開發案,也是選定彰化海岸芳苑、大城濕地。從六輕到八輕,都相繼看上濕地。


缺乏國土規劃 被政治牽著走


「台灣社會普遍把濕地認為是低度開發的不毛之地,總是想做更有價值的開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系主任林幸助說,對比國際,整體社會對於濕地利用的想像,至少落後20年。


回顧台灣幾個重要的濕地發展,幾乎每一個濕地後面就掛著一個工業區的預定地名稱。然而就因為欠缺明確的國土規劃方向、也沒有針對濕地利用制定專法的情況下,開發或保育,就像把銅板往上一擲,到時會翻到哪一面,全看當時的政治氣氛。


以國光石化開發案為例,原本一度將要定案,又在總統馬英九親自會勘濕地現場之後,突然逆轉。在總統馬英九會勘當日,負責接待的彰化縣養殖漁業協會總幹事林濟民說得傳神:「還好,天公有保庇,我們在抗議國光石化時,剛好六輕那時燒大火。」


而快速流失中的濕地,能被老天保庇的有幾個?等到有了《濕地法》明確規範,未來才有遊戲規則可循。


如何對待濕地,是台灣永續發展的觀察指標


《濕地法》當中,最重要的兩個精神就是「明智利用」(wise use)與「補償機制」。濕地保育,不是全面性禁止利用,而是如同人「因材施教」,土地也要「適時、適量、適性」使用。


立委邱文彥以倫敦濕地公園為例,當地把一個荒廢的水庫,變成七、八個濕地園區,每個濕地都代表一個區域特性,景觀各不同,帶來了觀光人潮。園區內一部分開發為住宅區,因為濕地水景美麗,成為價錢很高的房子。


至於補償措施,則是未來濕地將依等級設有開發迴避、衝擊減低,減輕負面影響,不得已使用到濕地,則須進行生態補償,破壞了多少公頃的濕地,就要造出同等面積或以上、有相同棲地功能的人工濕地進行補償。「台灣的政治人物與老百姓,需要改變想法,」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章波說:「發展不等於工業區,保育也是一種發展。」


在2011年10月《哈佛商業評論》「邁向永續經濟」一文,提出「永續3.0」的觀念,指出人們應該為「無價的東西訂價」,將生態體系提供給人類的服務加以量化,才能為永續有關的決策提供衡量。


環境議題應與財政經濟結合 據林幸助所做的台灣第一個濕地價值量化研究,以300公頃的高美溼地為例,其涵養生物資源、淨化水與空氣、緩衝海嘯、保育國土等價值就達新台幣131億元。


生態,不只是環保問題,也是經濟問題。世界銀行總裁周禮格(Robert Zoellick)在2010年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時宣布:「一國的自然財富,應是資本資產的一部分,和它的金融資本、製造資本、人力資本合在一起計價。」


他並建議,生態系統不只是環境議題,更應是一種與財政、經濟協同的跨部會政策,這是當代社會對於執政者的挑戰。


在《濕地法》即將送審的5月,《遠見》也走訪重要濕地爭議案例,檢視台灣現行的濕地利用發生了什麼問題?有何改善可能? 如何對待濕地,將展現一個國家的視野與格局,更是台灣未來是否能達到人與環境和諧共存、永續發展的觀察指標。這不是一個單一生態議題,而是重新塑造台灣內在價值的軟革命。


【搶救濕地!參與青少年環境志工行動請上: http://www.gvm.com.tw/event/2012thinktheearth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台灣 (排灣族)和印尼(巴達族)系出同門.巴達博物館.YOUTUBE影片

「Ita、Drusa、Tjelu、Sepatj、Lima…。(排灣族語一到五)」原住民文化園區日前到印尼和當地博物館簽署合作備忘錄,意外發現台灣原住民和印尼巴達族系出同門,同屬南島民族語系,雙方開始玩起數數的遊戲,從一到十幾乎雷同,逗得大家笑開懷。


這次由原民會主委孫大川領軍的代表團,主要是和印尼蘇門達臘巴達博物館簽署合作備忘錄。由於十七世紀的台灣和印尼同屬荷蘭統治,當時由荷蘭東印度公司記錄下的歷史文獻,在印尼獨立後部分仍保存於印尼國家檔案館,這次簽署合作希望能透過巴達博物館,將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獻借展到台灣或出版。


代表團也到印尼國家檔案館中,翻閱部分的原始文獻,其中一本泛黃的手稿,是記錄一六四七年前後,東印度公司在南台灣,和當地人會議中所討論的內容,大部分與原住民有關。


研究荷蘭時期的東華大學台灣文化系主任康培德說,當時東印度公司在台灣記錄了許多資料,都匯整到巴達維亞(現在雅加達),印尼獨立後部分文件被送回荷蘭海牙的檔案館,部分仍留在印尼。


康培德說,台灣已複製荷蘭館藏文獻資料,不過印尼對這段殖民史不是覺得很光彩,對荷蘭統治時文獻未作整理,他猜測其中可能有豐富史料,有待雙方將來合作挖掘。


這次參訪過程,雙方意外發現台灣原住民和印尼巴達族竟有濃厚血緣文化的關係。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長鍾興華以排灣母語向旁人說「快要下雨了。」沒想到印尼巴達族希拉拉喜將軍回過頭問他「你剛剛說下雨嗎?」原來兩族下雨的說法一樣。


另外,像頭耳鼻、日月星辰等名稱都一樣,大家邊說邊玩猜謎遊戲,非常開心。隨行政治大學民族系講師王雅萍說,台印雙方原住民同為南島語族,若能藉由這層關係進行連結,對台灣外交、文化交流非常有幫助。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5月20日


印尼有一百多个族群,巴达族是唯一拥有姓氏的大族,喜利卡就是巴达族的大姓,分布全世界,因此有《巴达族喜利卡姓氏世界总会》的组织。族人分别信仰伊斯兰(回教)、基督教、天主教等。
.........................................



同屬南島語系的臺灣與印尼原住民族文化,四月十四日在北蘇門答臘省多巴湖(Lake Toba)畔西拉拉喜中心的巴達博物館(The Batak Museum),碰撞出臺、印原住民文化交流的第一束美麗火花--臺、印原住民文化交流與合作備忘錄。
文化交流與合作備忘錄由來自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的鍾興華局長,與印尼希拉拉喜中心(T.B.Silalahi Center)代表楊慶順(Robert Njo)共同簽訂。並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孫大川主任委員與西拉拉喜中心創辦人希拉拉喜將軍(Lt Gen (Ret) TB Silalahi)共同見證。
孫大川主委表示,臺灣是南島語係民族的原鄉,因此多年以來,中華民國政府致力於南島民族傳統文化的研究、傳承與創新,期使臺灣成為南島文化的世界平台,並建構出南島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時代價值。
身為主人的希拉拉喜將軍則期待透過臺灣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與巴達博物館締結姐妹館,並簽訂文化合作協定,開啟建立長期研究合作與互惠的管道,促進兩國原住民文化交流與博物館合作研究的發展,進而強化兩國全面的友好關係,提升雙方南島語族原住民文化交流及民間外交的層次。
臺灣訪團成員除孫主委、鍾局長,還包括臺灣原住民電視台童春慶副台長及攝製小組、專門研究荷蘭時期原住民文獻的學者東華大學康培德教授與政治大學王雅萍教授,以及娜麓灣舞劇團五名團員。
娜麓灣舞劇團在巴達博物館週年慶祝活動中,除了為所有參與盛會的貴賓們表演臺灣原住民歌謠,並以童春慶副台長與團員高歌演唱北蘇門答臘省民歌『星星索』(船歌),擄獲現場千位來賓掌聲喝采。
位於多巴湖南畔西拉拉喜中心的巴達博物館,不僅是收藏巴達族文物最豐富,也是全印尼規模最宏大的博物館。去(2011)年開幕典禮由蘇希洛總統親率多位內閣閣員主持,今年建館一週年特邀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組團共襄盛舉,為該館的大型週年慶祝活動揭開國際參與合作的序幕。
去(2011)年10月,印尼西拉拉喜中心創辦人希拉拉喜將軍曾親率團訪問臺灣,雙方會談中皆表示希望建立務實的文化交流合作協議,期待北蘇門答臘省巴達博物館與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建立姐妹館合作關係、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人員及表演團體互訪演出、藝術家雙向駐點訓練、合作展覽文物、參與原住民學術研討會,並互贈具有代表性的原住民文物供對方典藏,以增進同為南島語系的雙方原住民族文化交流與相互瞭解。
臺灣原住民族,泛指在十七世紀中國大陸沿海地區人民尚未大量移民臺灣前,就已經住在臺灣及其周邊島嶼的人民。在語言和文化上屬於南島語系(Astronesian),原住民族在清朝時被稱為 「番族」,日據時代泛稱為「高砂族」Takasago,國民政府來台後又將原住民族分為「山地同胞與平地山胞」,為了消解族群間的歧視,在1994年將山胞改為「原住民」,後再進一步稱為「原住民族」。南島語系民族是指分布在東南亞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上,以及印度洋中和南太平洋島嶼的族群,這塊廣闊海域與島嶼東起南美洲西方的復活島,西至非州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北起臺灣,南達紐西蘭。包含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畿內亞等,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民族,大多數集中在東南亞地區,總人口數約有二億人。由於南島語系所涵蓋的區域廣大、自然環境差異、加上幾千年的歷史演變,形成豐富、獨特、多元的南島文化。根據人類學者的研究,南島語系民族的文化共同特徵,包括以山田燒墾方式農作,建高架住屋以與地面保持距離,以避濕氣及蛇蟲;吃檳榔,善編簍、織布及狩獵魚撈等。而南島語系民族分布的最北端就是臺灣,有不少證據顯示臺灣和南洋群島的南島民族,千百年來都保持交流往來,並非孤立的民族。目前臺灣島上(含蘭嶼)的原住民族人數約有51萬人,僅佔世界上南島語系民族人口總數的百分之零點壹壹(0.11%)。雖然人口比例很低,但多項的考古研究推論,在古代南島民族起源和向南洋遷徙的過程中,臺灣佔有關鍵性的地理地位,應該是數千年前南島語系民族擴散的起源地。


TAMAMINI(達馬咪妮)是印尼在1975年所設立的傳統文化園區,這裡的建築物都仿造印尼二十六個省的民族傳統住屋,占地約有兩五十多公頃,13號行政院原民會主委 ­孫大川及學者前往印尼的傳統住屋園區,孫大川表示希望雙方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除了住屋內外部結構相似外,卑南族的巴拉冠集會所也有類似的建物,更讓人驚訝的是服飾的圖騰,跟印尼的巴達克族、傣亞族都有相似。

館內的所展示的服飾是印尼一千七百多個島嶼,五、六百的族群的服飾,在配色、羽毛上也有些跟阿美族男士的頭飾相似,就連口簧琴也跟台灣原住民族相似,行政院原民會主委也表 ­示這次到印尼參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未來兩國的原住民族有更長遠的合作計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0uDX87icOw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宋朝的(八卦田).杭州將復種.八卦田的影片觀賞.優酷視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3ODQ4NTky.html  觀賞優酷影片


 


  玉皇山南麓,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東南側,有一塊正八邊形的田——八卦田,佔地約150畝。它恐怕是杭州城裏最大一塊田了。

  這裡曾是南宋皇帝“躬耕”以示“勸農”的籍田。每逢春耕,皇帝就率文武百官到此犁田,以示對農事的尊重,並祈禱來年五穀豐登。

  去年年底,八卦田環境整治納入了今年的重點工程,將於國慶節全新亮相。保護一期工程的方案再三改動,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八卦田裏,到底種什麼?

  “南宋九谷”只能留下七谷

  17日,經過專家的反覆論證和農科部門的實地勘查,八卦田農作物種植和綠化配置方案出爐,根據農科院專家的建議,改變了今年年初復種“九谷”的方案,打算保留“七谷”,並加入其他品種的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換季輪作。

  杭州市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所長陳文岳介紹,據考證,當時皇帝在這裡種的共有9種農作物:大豆、小豆、大麥、小麥、稻、粟(小米)、糯(糯稻)、黍和稷。前七種現在都能找到,可歷史上關於黍和稷兩種農作物的爭論非常多,有的記載稱黍和稷是同一品種,有的稱稷可能是紅高粱,也可能是小米。大家都吃不準。

  “這兩種作物很有可能已經消失,即使保留下來的七谷,我們也是種現代品種,和以前的大有差別。”陳所長說。另外,考慮到八卦田的土壤板結嚴重,保水性差,最近農科院的專家忙著給土壤施肥改良。光一塊5畝大的區域,就倒了四五車菌渣以增加有機肥。

  周圍還要配上茶葉和時花

  八卦田的種植區域主要分為環核心區、中心區和週邊區三塊(見圖示)。核心是八卦中心的陰陽圖,以保留遺址為主,補種一些植物,如四季桂、石楠和紅葉李等。

  環核心區面積很小,只有5畝,種植龍井茶、火棘、紅葉李以及部分時花,保證常年的基準色調。現在打算間隔地種下龍井43號和時花。

  週邊區面積15畝,配置季節性觀花植被,春為油芥菜,夏為半支蓮,秋為杭白菊,冬為甘藍類。考慮到國慶時的最佳觀賞效果,這次種植甘藍類。

  中心區為主區塊,面積25畝,種植8種農作物,根據卦位分種不同品種,首批種下:秈稻、糯稻、大豆、茄子、綠豆、粟、紅辣椒、四季豆。到了明年上半年,將換季輪作,種上蕎麥、大麥、蠶豆、紫雲英、春白菜、土豆、蘿蔔和小麥,保證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看。
 



斷頭台-法國的(桑松家族)六代專職劊子手.包括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后瑪麗。職業-殺人.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5月18日



        西元十八世紀,革命的浪潮席捲法國,背景是極欲推翻階級與王權的怒吼群眾,前景聚焦的,則是一個既野蠻又象徵正義的矛盾綜合體──血淋淋的斷頭台。斷頭台幾乎是法國文化的代表之一,在革命的年代,斷頭鍘甚至被做成兒童玩具、木偶、耳墜等小飾物,成了人民集體瘋狂崇拜的圖騰。不過,誰擔任劊子手之職?他們何以站在那裡?


劊子手長久以來,同時是司法的執行者,卻也是遭人唾棄的賤民。法國學者貝納爾.勒歇爾博尼埃(Bernard Lecherbonnier)以史家之筆寫作《劊子手世家》,描繪世代擔任劊子手的桑松家族故事,也藉此勾勒出法國市井生活與革命爆發的圖像。


勒歇爾博尼埃是法國文學博士,著有《黑人是另類法國人?》、《進攻歐洲的壓力集團》等歷史與文學研究著作。他根據桑松的日記,以及其他同代人的佐證資料寫成這本書,描寫一六八八年至一八四七年,桑松家族共六代人的劊子手事業。


第一代的夏爾.桑松因為娶了諾曼第地區劊子手家族的女兒而繼承這個職業,後來他花錢買到國王的任命令,獲得整個巴黎的死刑執行所有權。


初期的劊子手沒有工資,靠行刑的收益以及議會規定劊子手有權在商販的商品中抽取一定的稅「抽頭費」生活,而像桑松一世這樣有市儈頭腦的人很快就能致富。不過劊子手在社會上與乞丐、罪犯一樣,是人見人惡的賤民,沒有人願意租他們房子,醫院不為他們看病,學校也不收他們的孩子。他們只能彼此通婚,因無法融入其他行業,於是代代繼承,家族間特別團結。


斷頭機器發明前,劊子手以絞刑或拿劍刺死罪犯。後來議會決定以砍頭作為死刑方式,桑松四世接受諮詢,提出應避免行刑過程太漫長的慈悲意見,並因此催生由一位醫生發明的、能快速砍頭的(斷頭鍘)。


可怕的是,直到一百年後仍有實驗指出,被砍下的頭顱還會朝呼喊他的方向轉動眼睛、拿針刺其舌頭還會露出痛苦表情。儘管不人道,斷頭鍘這台死亡機器在大革命高潮時快速運轉,處死了無數人,包括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后瑪麗。


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上了由桑松四世行刑的斷頭台,但路易十六身軀結實、脖子太粗以致卡在凹槽,鍘刀落下時沒有順利砍斷頭。後來是一名助手踩上鍘刀,才使頭身分離,但所有人都被那顆砍歪而破碎的頭顱嚇壞了。


一七九四年的法國,短短四十一天裡風雲變色,從君主立憲變成議會共和,不同黨派人為謀權位彼此誣陷。一三五一人在斷頭台上喪命,法國的斷頭鍘也被染上了政治的鮮血。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大狗總動員*寵物犬身高超過180公分.是北極熊吧







狗的身高超過180公分,體型壯如北極熊,明顯與飼主形成的強烈對比


照片裡寵物犬身高超過180公分,單憑頭部就比飼主要大出一倍,有的和主人擠在一個沙發上,似乎就已容不下另一個人入坐。


http://www.nownews.com/2012/05/16/545-2814477.htm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撞車慢動作youtube影片

"10km less" TAC Speed TV ad 199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9fms5He5bM&feature=player_embedded


 




玉米-琉璃玉米.Seeds Trust公司*種子達人Greg Schoen*羅基族(Cherokee)後裔.






玉米是全球分布最廣的作物之一,栽培歷史估計有5千年之久。美國一間專門提供農產品種子的Seeds Trust公司獲得一種特殊的「琉璃玉米」種子,它們熟成後顏色繽紛,玉米粒就如琉璃珠一樣晶瑩剔透。

「琉璃玉米」保證可以吃,而且它的多彩顏色絕非經過修圖!據Seeds Trust公司介紹,這些玉米種子是由種子達人Greg Schoen所取得;他尋訪一名居住在奧克拉荷馬州的80歲切羅基族(Cherokee)後裔,這是印第安族群的一支,並得到他們神奇的玉米種子。


「琉璃玉米」如糖果般的色澤,相信會受到孩子們歡迎。然而Seeds Trust公司表示,由於目前種植量還太少,尚無法在市面上販售。


圖/取自Gizmodo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屏東(陳林麵)-超級媽媽.連生12金釵! 孫子有106人.屏東縣新園鄉五房村




        屏東的陳林麵阿嬤,從20歲生第一胎開始生到45歲,連生12胎,全都是女兒。12金釵在當地非常有名,而且也都已經當了媽媽,每年母親節全族106個子孫輩都會回來,幫陳林麵阿嬤慶祝。


笑成一團,這麼的有默契,因為從這全都是陳林麵阿嬤的女兒。排排坐一看,更明顯,長的都像媽媽這張臉。陳林麵阿嬤說,論到生女兒,沒人比她強。說到自己都嚇到,為了拼個兒子,她卯起來生,但連生12胎,胎胎居然都是女娃。看看照片,12金釵站在一起真的好壯觀。


醫生說這機率只有,四千零九十六分之一。


等於像中樂透。雖然沒兒子,但12金釵好孝順。每天帶著子女來陪阿嬤,升格當太祖的陳林麵阿嬤,每天都好忙,因為12金釵開枝散葉,她的子孫輩多達106人,每年母親節都要辦流水席來慶祝。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食蟲椿象--俗稱「殺手蟲」(the Assassin Bug)的有毒昆蟲.






        食蟲椿象,平常以螞蟻為食,利用自己的口器刺入螞蟻體內注入酵素,將螞蟻的內臟都分解後,再吸乾螞蟻內部的汁液。當食蟲椿象飽餐一頓後,它會把螞蟻被吸乾的空殼放到自己的背上堆疊起來,一次甚至可以堆上20隻,用來當做自己的偽裝,躲避天敵如蜘蛛類的捕食。

馬來西亞一位生態攝影家捕捉到背上駝著一堆螞蟻屍體的食蟲椿象畫面,這種奇特的生存方式,也讓食蟲椿象得到「最噁心的昆蟲」(The most disgusting insect on Earth)稱號。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血型種類與分類:A B O外.另有新血型,命名為「朗格雷Langereis)和朱尼奧( Junior).解密兩種新血型

血型╱除了ABO 還有新血型


另有兩種帶有特殊運輸蛋白的新血型,命名為「朗格雷(Langereis)」和「朱尼奧( Junior)」


..............................解密兩種新血型——Langereis和Junior ...............................


多數人都知道自己的血型:A型?B型? AB 型?或 O型?甚至還可能知道是否呈Rh陽性或陰性。但是,Langereis血型或Junior血型是怎樣的呢?陽性或陰性?許多人甚至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然而,這方面知識可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雖然世界範圍內因為Langereis血型或Junior血型的輸血問題罕見,幾個民族人群有這樣的風險,統計顯示5萬多名日本人是Junior陽性血型,並可能遇到輸血問題或母嬰血型不合。不過,直到現在,這兩種血型的分子基礎仍然是一個謎。


在二月發行的Nature Genetics上,佛蒙特州大學生物學家Bryan Ballif報導了他們在細胞上發現的負責負責這些鮮為人知血型的2個蛋白。這兩個蛋白是專門化運輸蛋白,定名為ABCB6 ABCG2。以前只確定了30種負責基本血型的蛋白質,但合計數現在達到32


最後的一組血型蛋白大約是在十年前發現的,所以今年確定兩個蛋白是相當驚人的。這兩個新鑒定的蛋白都與抗癌藥物耐受性相關,因此這項發現也可能影響乳腺癌與其他癌症的改善治療。


Bryan Ballif用佛蒙特州遺傳網路資助的質譜儀對他的長期合作搭檔Lionel Arnaud純化的蛋白進行了分析,其中Lionel Arnaud是法國巴黎國家輸血研究院的。他們還依次依賴於日本大阪紅十字血液中心的Yoshihiko Tani、日本北海道紅十字血液中心Toru Miyasaki所製備的Langereis Junior血液抗體。


蛋白在佛蒙特州鑒定後,工作又得回到法國做。在那裏,Arnaud和他的研究團隊進行細胞與遺傳學測試以確認這些蛋白是負責Langereis Junior血型的。通過檢測基因序列,確切地發現有問題的檢測樣本患者的特定基因上有突變存在。


輸血問題


除了ABO血型與Rh血型外,國際輸血協會承認其他28種血型,包括Duffy, Kidd, Diego Lutheran。但是,Langereis Junior血型不在這個單子上。儘管幾十年前已在因血型不合懷孩子有困難的孕婦中確定出Langereis Junior血型抗原,但直到現在還是不知道這些抗原的遺傳基礎。因此,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是否是Langereis Junior陽性或陰性。


在這項新研究結果的幫助下,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現在將能夠更迅速和自信地篩查這些新血型蛋白。這將使他們在必須要輸血或其他組織捐贈時更好地準備好血液。現在知道了這些蛋白質,它將成為一個常規測試。


更好地匹配


這對器官移植患者尤其重要。當移植做得越來越好時,就要為更好匹配做能做的每一件事。但是有時組織或器官移植看起來很匹配,可不起作用,即捐贈組織被排斥了,這可能引起很多問題或死亡。排斥捐贈組織或血液是由免疫系統從非自我中區分自我方式所導致。簡而言之,機體開始攻擊自我。在美國,那裏有一些人有這樣的挑戰,但是很罕見。


其他蛋白


有可能有1015或以上的未知血型系統,我們知道有問題,但是我們不知道什麼蛋白是造成問題的原因。雖然這些其他血液系統非常罕見,如果你就是那個個別人,而你需要輸血,沒有什麼比你知道的更重要。


.........................................................................


美國科學家室發現,除了常見的ABO血型外,另有兩種帶有特殊運輸蛋白的新血型,命名為「朗格雷(Langereis)」和「朱尼奧( Junior)」。



ABO血型最早由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施泰納(Landsteiner) 於1900年發現,並於1930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羅仕錡表示,在之後數十年,科學家又相繼發現了Rh、Kidd、MN和Kell等血型。



至於美國新發現的前述兩種血型,他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有病患在輸血過程中出現抗體反應,卻無法得知其相對應的特殊蛋白,如今終於獲得突破,使得血型家族又多了兩個成員。



血液基金會業務處長林敏昌指出,一般人以為人類只有ABO和Rh兩套血型系統,其實根據醫學界發現,若以紅血球界定,目前已知至少有300種血型系統,主要由位於紅血球細胞膜上的各種特殊抗原表現決定,再依抗原表現強弱,有一些亞型,在分布上,也隨著不同人種而有所差異。



林敏昌解釋,A型血代表紅血球表面有A型抗原,這些人的血清中會產生對抗B型抗原的抗體。血型為A型的人,只可接受A型或O型的血液;B型血的人紅血球表面有B型抗原,其血清會對A型抗原產生抗體。



AB型 全適受血者



至於AB型血的人,其紅血球表面同時有A型及B型抗原,他們的血清不會產生對抗A或B型抗原的抗體。因此,AB型血的人可接受來自A型、B型或O型捐血者的血液,也稱為「全適受血者」。



血型由父母遺傳,當精卵結合,就有兩個來自父母親的基因配對,決定子女的血型。控制ABO血型的,是位於第九對染色體上的A、B、i基因,其中A及B屬於顯性基因,i屬於隱性基因。



Rh陰性 國人比率低



至於Rh抗原,林敏昌說,Rh陽性,代表紅血球表面有Rh因子,Rh陰性,則代表紅血球沒有Rh因子。根據統計,國人Rh陰性比率低,約千分之三,由於民眾對Rh血型瞭解不多,過去常見有人大出血,對外急徵Rh陰性血液的新聞。



不過,馬偕醫院輸血醫學暨分子人類學研究室主任林媽利表示,從1988年至今,該院只發現1名Rh陰性患者,輸了Rh陽性血後出現抗體,但並未造成傷害。她強調,如果已知患者為Rh陰性,就輸同型血,但如果缺血,則不必堅持要輸陰性血,因為Rh血型「陰陽」可以互通。


澳洲Tasmania捕獲7公斤(巨無霸)螃蟹.賣14萬元.為一般的100倍.

A sea monster ... and he’s still a nipper! Monster Tasmanian King Crab saved from the pot and shipped to Britain for aquarium display





ETtoday – 2012年5月1日



        澳洲漁民日前捕獲一隻巨無霸螃蟹,甲殼寬約38公分、重量達7公斤,足以做成160道蟹料理!不過,這隻巨無霸蟹逃過被煮來吃的命運,因為英國威茅斯(Weymouth)的「Sea Life」水族館用3000英鎊(約新台幣14萬2030元)買下牠,準備用來展示。


「Sea Life」水族館的人員表示,買下這隻蟹非常值得,「不少遊客一定會被牠的龐大身軀嚇死!」水族館也表示會用蝦、魷魚好好餵養這隻蟹(見下圖),他們也希望能夠繁殖更多牠的同類,「只可惜太多澳洲人吃牠們了!」


據悉,這隻巨無霸蟹上個月連同另外兩隻螃蟹在澳洲塔斯馬尼亞(Tasmania)沿岸被抓到,牠的身形是一般螃蟹的100倍,而且持續長大中。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137356/Monster-Tasmanian-King-Crabs-saved-pot-shipped-Britain-aquarium-display.html?ito=feeds-news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