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來覆去睡不著 竟是憂鬱症作祟?!
許多人都有失眠的經驗,失眠夜的隔日上班及做事容易提不起勁,長期失眠更對個人的健康與精神造成相當大的傷害。研究發現,慢性失眠的患者近半與精神疾病相關,甚至近九成的憂鬱症患者會有失眠的症狀,而精神疾病所引起的失眠,更無法單靠鎮定劑或安眠藥物治療改善。
睡眠是人體每日的基本需求,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鄭懿之指出,透過睡眠有助整理白天紊亂的思緒,並能擁有更有效率的工作與創造能力。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落差很大,時間長度並非睡眠的重點,關鍵是在睡醒後能不能擁有"充飽電"的感覺。如果失眠超過一個月,當事人會變得情緒低落、易怒,身體則可能出現肩頸酸痛、頭暈等症狀,另外,也會有做事效率差、精神不佳等情形。長期失眠者開車非常危險,過去即曾傳出貨車司機因為睡眠不足而發生車禍的案例。
慢性失眠的相關因素很多,包含慢性內外科疾病、年齡老化,或是憂鬱症及精神疾病也可能引起失眠。鄭懿之表示,不少憂鬱症患者在就診時,僅反映"睡不好"或有失眠的困擾,年輕的患者則較常抱怨"睡很多卻睡不好",細究其原因,才發現是憂鬱症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進而影響睡眠。
憂鬱症患者除了失眠外,還會出現情緒低落、活動力降低、思緒不集中、常有負面的思考、對平常喜愛的活動變得了無興趣等症狀,也常合併出現無病因的身體疼痛現象,如頭痛、肩頸酸痛等。
因此在憂鬱症合併慢性失眠治療方面,鄭懿之建議初期以藥物緩解患者睡眠及憂鬱症問題,須採用安眠藥物合併抗憂鬱劑治療,目前憂鬱症的第一線的用藥為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及SNRI(選擇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因為這兩種藥物的副作用都較傳統的三環抗鬱劑少,而由於SSRI的藥效較溫和,臨床上發現對於某些個案的治療效果有限,SNRI在臨床上,則藥效較迅速,對於患者身體抱怨的改善效果較佳。
據國外的研究發現,憂鬱症的患者在治療後,若身體抱怨的情形改善良好,擁有好的睡眠品質與疼痛的緩解,使患者能獲得充足的休息,不但有助患者的情緒穩定及恢復,重複發病的機率也相對較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3&id=43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