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逼體)的真相:是精神病人格分裂?還是通靈?乩童體質.靈異體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100102367
*(貪官)是世襲的不會因政黨而輪替.馬上又去攀附新的權 貴.因為有權利而形成新的貪婪.
*(貪污)是集團式的.不會終止.隨著時局那班人又換新的招牌.重新上市.
*貪污的貪官集團越滾越大.....
*(清官)更是詭譎.
常因它尚未入貪門而被誤認為清官.實為大貪官.
而正直的人為官時.常被當尿壺般用了即丟.
甚或還被掛上貪官的誣名來收場.....
*歷史可鑑.只留憑吊.
*現正上演歷史大戲:
各路人馬加暗樁.披著法袍+道袍+戲袍+面具....誰是誰的人??
*聲淚俱下的千古大罪情節.竟無定罪法條....詭情賺淚.
*法律人的知法懂法弄法........有法庭經驗者才知道.....??
*(司法正義)...在此時此地.只有自己親身的去經歷才能得感受.........欲悲鬧鬼叫.我哭豺狼笑.
始建於明洪武二年(西元 1369 年)的葉縣縣衙是目前幾座僅存的明代縣衙之一。衙內甬道上有一塊宋太宗戒石碑,朝南的那一面刻有「公生明」三字,北面則有「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四句。官員在坐北朝南的衙門內,一抬頭就能看見這四句,做為警惕,告戒他們要為民著想。
「公生明」語出荀子《不苟》篇:「公生明,偏生暗」。意為「公正使你明察,偏私使你愚闇」,有人稱這六字為「萬世之導引」。
明朝 曹端為文說到:「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它的意思是說「底下的官員不怕我嚴格,而是怕我的清廉,人民不服從我的能力,而是服膺我的公正。公正的話則人民不敢怠慢,清廉的話則官員不敢欺瞞。公正使你明察,廉能使你威信」。
「民膏民脂」。西元 925 年時正值五代十國,孟知祥擔任後唐四川節度使,並在當地管理內政、任用廉吏、減免苛稅,頗得民心。西元 933 年,當時的後唐皇帝李從珂封他為蜀王。次年兒皇帝石敬瑭挾契丹滅後唐,孟知祥乘亂於成都稱帝,史稱後蜀,是為明德元年。稱帝未滿一年,孟知祥病逝,三子嗣主孟昶登基,年僅十六歲。他即位後記取前蜀貪逸奢靡的教訓,懲治了先帝所任用的惡官,先處治極欲奪權的大將李仁罕,又將暴斂欺民的張業拉下台。
明德五年時改元廣政。至廣政四年(西元 941 年)時,他頒布《頒令箴》告誡諸郡縣官吏曰:「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長,撫養安綏。政在三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可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功,軍國是資。朕之爵賞,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
翻譯如下:「我掛念人民如同掛念嬰兒一般,直到天黑才吃飯,天亮就起床穿衣。我任命你們做官,是要讓人民有安和的生活。為政的好壞是要看有沒有三種異象(即害蟲是否來犯、動物是否受教化、小孩是否了解仁心),德治的成果是在於七絲(七弦琴。東周魯國地方官宓子賤於城南彈琴,人民皆受薰陶而和樂純僕)。處理事情時要用趕雞鴨的方法(耐心引導去解決問題),當官時要遵守留犢的規距(東漢末壽春縣令時苗帶牛上任,後生牛犢,離任時他留下牛犢說:「來時無犢,歸時亦同」。其他官員說兒隨母走理所當然,但他仍堅決留犢而去)。
「執法的寬大和嚴厲都要有所依據,讓當地的風俗有所改善。不可讓人民受到侵害,也不要讓他們充滿痛苦。底下的百姓好欺負,但上天是難以欺暪的。稅收和車轎是百姓給的,國家要富強也必須要靠他們。我給你們的爵位和賞賜,不會超越時限,但是你們領的俸祿,都實實在在是用人民的血汗所換來的。因此,當了百姓的父母官,怎麼能夠不對他們仁慈呢?我用此篇戒文勉勵你們,希望你們能夠深切地了解我的苦心。」
此文一出便廣為流傳,大家爭相傳頌。此時中原正亂成一片、民不聊生。契丹在中原不斷侵擾,反而是位於四川的後蜀幾乎沒有戰事。所以聰穎好學、文學造詣高的孟昶便開始整飾吏治、舉賢任能、糾貪查弊、重整綱紀,並且廉儉持國、精圖厲治,讓後蜀的經濟和文化都發展到了繁榮富裕的水準。也在此時將唐代和五代的詩詞挑選五百首編纂成冊,名為《花間集》,對後來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力。
但終究後蜀為宋所滅。在國家步上繁榮的軌道後,孟昶開始沉迷美色、廣召後宮。當時百姓急忙將女兒嫁出,稱之為「驚婚」。並且在宰相趙季良死後,他任用了許多佞臣,使得朝政開始衰敗,整個朝廷也奢靡起來、浪費無度。廣政二十八年(西元 965 年)宋太祖趙匡胤滅後蜀,當他看到用七寶(金、銀、珍珠、玉、鑽石、翡翠及瑪瑙)裝飾而成的溺器時,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把玩了一番後,近臣告知,才知道原來是夜壺,便生氣地說道:「自奉如此,欲無亡,得乎?」並令人將其砸碎。
即位三十三年,孟昶投降,趙匡胤封他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授秦國公,給上鎮節度使俸祿,進京赴任。於是他便和宮妃去汴京,但抵京後七日即亡。後來趙匡胤發現了這篇《頒令箴》,有鑒於後蜀最後因政治腐敗,使趙匡胤不戰而勝的教訓,於是便從中摘了四句,成為「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四句,作為《戒石銘》頒示天下,告戒官員不要徇私舞弊、貪贓枉法。
南宋紹興二年(西元 1132 年)時,高宗將黃庭堅手書的御制《戒石銘》頒於各府州縣刻石立於各衙門大堂前,以警各縣官員。所有新官上任時需率眾官員拜碑,並大聲頌讀以示公心。明太祖朱元璋進一步明令立於甬道中,並建亭保護。清代時,因戒石碑立於大堂前面,官員們出入不便,因此改立為「公生明」牌坊。目前在河北省保定縣的「清代第一衙」直隸總督署,大堂前的「公生明」牌坊,前面為「公生明」三字,背面即為十六字戒語。為目前唯一一座總督署的「公生明」牌坊。
正面為---公生明
背面為---戒石銘
始建於明洪武二年(西元 1369 年)的葉縣縣衙是目前幾座僅存的明代縣衙之一。衙內甬道上有一塊宋太宗戒石碑,朝南的那一面刻有「公生明」三字,北面則有「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四句。官員在坐北朝南的衙門內,一抬頭就能看見這四句,做為警惕,告戒他們要為民著想。
「公生明」語出荀子《不苟》篇:「公生明,偏生暗」。意為「公正使你明察,偏私使你愚闇」,有人稱這六字為「萬世之導引」。
明朝 曹端為文說到:「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它的意思是說「底下的官員不怕我嚴格,而是怕我的清廉,人民不服從我的能力,而是服膺我的公正。公正的話則人民不敢怠慢,清廉的話則官員不敢欺瞞。公正使你明察,廉能使你威信」。
「民膏民脂」。西元 925 年時正值五代十國,孟知祥擔任後唐四川節度使,並在當地管理內政、任用廉吏、減免苛稅,頗得民心。西元 933 年,當時的後唐皇帝李從珂封他為蜀王。次年兒皇帝石敬瑭挾契丹滅後唐,孟知祥乘亂於成都稱帝,史稱後蜀,是為明德元年。稱帝未滿一年,孟知祥病逝,三子嗣主孟昶登基,年僅十六歲。他即位後記取前蜀貪逸奢靡的教訓,懲治了先帝所任用的惡官,先處治極欲奪權的大將李仁罕,又將暴斂欺民的張業拉下台。
明德五年時改元廣政。至廣政四年(西元 941 年)時,他頒布《頒令箴》告誡諸郡縣官吏曰:「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長,撫養安綏。政在三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可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功,軍國是資。朕之爵賞,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
翻譯如下:「我掛念人民如同掛念嬰兒一般,直到天黑才吃飯,天亮就起床穿衣。我任命你們做官,是要讓人民有安和的生活。為政的好壞是要看有沒有三種異象(即害蟲是否來犯、動物是否受教化、小孩是否了解仁心),德治的成果是在於七絲(七弦琴。東周魯國地方官宓子賤於城南彈琴,人民皆受薰陶而和樂純僕)。處理事情時要用趕雞鴨的方法(耐心引導去解決問題),當官時要遵守留犢的規距(東漢末壽春縣令時苗帶牛上任,後生牛犢,離任時他留下牛犢說:「來時無犢,歸時亦同」。其他官員說兒隨母走理所當然,但他仍堅決留犢而去)。
「執法的寬大和嚴厲都要有所依據,讓當地的風俗有所改善。不可讓人民受到侵害,也不要讓他們充滿痛苦。底下的百姓好欺負,但上天是難以欺暪的。稅收和車轎是百姓給的,國家要富強也必須要靠他們。我給你們的爵位和賞賜,不會超越時限,但是你們領的俸祿,都實實在在是用人民的血汗所換來的。因此,當了百姓的父母官,怎麼能夠不對他們仁慈呢?我用此篇戒文勉勵你們,希望你們能夠深切地了解我的苦心。」
此文一出便廣為流傳,大家爭相傳頌。此時中原正亂成一片、民不聊生。契丹在中原不斷侵擾,反而是位於四川的後蜀幾乎沒有戰事。所以聰穎好學、文學造詣高的孟昶便開始整飾吏治、舉賢任能、糾貪查弊、重整綱紀,並且廉儉持國、精圖厲治,讓後蜀的經濟和文化都發展到了繁榮富裕的水準。也在此時將唐代和五代的詩詞挑選五百首編纂成冊,名為《花間集》,對後來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力。
但終究後蜀為宋所滅。在國家步上繁榮的軌道後,孟昶開始沉迷美色、廣召後宮。當時百姓急忙將女兒嫁出,稱之為「驚婚」。並且在宰相趙季良死後,他任用了許多佞臣,使得朝政開始衰敗,整個朝廷也奢靡起來、浪費無度。廣政二十八年(西元 965 年)宋太祖趙匡胤滅後蜀,當他看到用七寶(金、銀、珍珠、玉、鑽石、翡翠及瑪瑙)裝飾而成的溺器時,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把玩了一番後,近臣告知,才知道原來是夜壺,便生氣地說道:「自奉如此,欲無亡,得乎?」並令人將其砸碎。
即位三十三年,孟昶投降,趙匡胤封他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授秦國公,給上鎮節度使俸祿,進京赴任。於是他便和宮妃去汴京,但抵京後七日即亡。後來趙匡胤發現了這篇《頒令箴》,有鑒於後蜀最後因政治腐敗,使趙匡胤不戰而勝的教訓,於是便從中摘了四句,成為「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四句,作為《戒石銘》頒示天下,告戒官員不要徇私舞弊、貪贓枉法。
南宋紹興二年(西元 1132 年)時,高宗將黃庭堅手書的御制《戒石銘》頒於各府州縣刻石立於各衙門大堂前,以警各縣官員。所有新官上任時需率眾官員拜碑,並大聲頌讀以示公心。明太祖朱元璋進一步明令立於甬道中,並建亭保護。清代時,因戒石碑立於大堂前面,官員們出入不便,因此改立為「公生明」牌坊。目前在河北省保定縣的「清代第一衙」直隸總督署,大堂前的「公生明」牌坊,前面為「公生明」三字,背面即為十六字戒語。為目前唯一一座總督署的「公生明」牌坊。
正面為---公生明
背面為---戒石銘
“公生明”語出荀子《不苟》篇:“公生明,偏生暗”。意為“公正使你明察,偏私使你愚闇”,有人稱這六字為“萬世之導引”。
宋朝年間,宋太宗趙匡義曾號令各州、府、縣的衙署大堂前立石一塊。石的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就是「誡石」,「誡石」上的十六字則被稱為「誡石銘」。「誡石」被安置在各官府大堂前,使進出官府的官員都能看到,可謂用心良苦。
「誡石銘」不是宋太宗的發明,首創者是後蜀主孟昶。孟昶為整飭吏治,親自制定了《誡喻辭》以訓誡百官,辭中有這麼一段:「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功,軍國是資。朕之爵賞,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爾為誡,體朕深思。」惜乎哉,孟昶不久就成了一個亡 國之 君,《誡喻辭》的效用可見一斑。
宋太宗的「誡石銘」取《誡喻辭》中的四句話,並重新加以組合,便成了「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應該說,宋代對吏治還是比較重視的。宋太宗號令各級衙府門前立刻有「誡石銘」的「誡石」,南宋皇帝趙構又以大書法家黃庭堅所書這十六字「頒於州縣刻石」,便都是明證。
儘管「誡石銘」面對尷尬,可皇帝們並沒有因此而廢止它。到了明朝,「誡石銘」由衙門口改放在衙門頭門內甬道上。到了清朝,「誡石銘」則更多地變成了「誡石亭」和「誡石牌坊」。時光荏苒,本來全國到處可見的「誡石亭」、「誡石牌坊」都難得一見了。不過,江蘇省昆山市的昆山亭林園中尚存有一個誡石碑。此碑是昆山縣令董正位於康熙十年(一六七一)捐俸修葺縣衙時所立。史載,董正位於康熙九年六月任昆山知縣。在任五年,他救濟災民,興修水利,革除陋習,還自捐俸銀整修歸震川墓、修撰縣志,做了不少好事。康熙十一年八月,昆山遭受蝗災,他親自查看災情,黜免稅賦。
這處在清軍入關後曾以保留中華衣冠、其民眾以中華文化傳承者而自豪的土地上,與中華文明最直接相關的漢字終於在意識形態的左右下被政治力量強行拋棄。其實類似的『去中國化』的政治運動在中國週遭的地區屢見不鮮,蒙古、越南、朝鮮、日本還有台灣。可是:當中國共產黨都想要修改漢字,消滅漢字,批判中華文化的的瘋狂時代,這個有什麼奇怪的?我只能覺得悲哀。
從越南海防去河內途中,在一個小小的莊園裡駐足小憩午餐,餐後轉悠,在房間樓梯口處發現一個牌位,黃紙紅字,木刻印刷,細看時,讓人意外的是除了那些如道士畫符一般的符咒,更有熟悉親切的方塊漢字,「大神力金剛」、「定除災金剛」、「鬼鎮」等,在越南看夠了那些歪歪繞繞加上音調的羅馬字———即越南所謂的「國語字」以後,意外地在這裡碰到這樣一件與百姓生活相關的黃紙,沒有一個羅馬字母,親切之外,幾乎一股濃重的鄉愁立刻撲面而來。
後來問越南導遊,導遊說不奇怪,越南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家家戶戶都有神龕敬奉祖先與神靈,與祭祀有關的幾乎都用漢字,還有貼漢字對聯的,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孫賢萬代昌」、「福生禮儀家堂盛,祿發榮華福貴春」等。
我們往往以為越南只是一個與我們不相干的外國,但是事實上越南與中國的關係比現今中國很多的地方納入中國的版圖更早。例如清代才納入的東北、內蒙與新疆。明代才納入的貴州省,雲南省。而越南中北部卻在秦漢開始一千多年之間就已經牢牢地納入中原版圖。唐朝時候,為了對位於雲南的南詔國用兵,還大發『九真郡』之兵(位於河內)沿著紅河河谷西進雲南作戰。然而,在五代十國時,天下久經分裂,一直到宋太祖趙匡胤才勉強大致統一,然而,卻留下了安南沒有再度統一到中國的大家庭之內。但即使如此,一直到1946年代越南最後的保大王退位之際,越南官員還穿著明代官服,書寫文字悉用漢字。在越南兩千年的中華文化與漢字啊!
美麗的越南末代王妃Nam Phương 著明式妃服 1930年
然而一個事實是,漢字在越南已遠離民眾的現實生活,越南———這個曾經須臾不可離開漢字的國家,早在六十多年前把自己祖先使用數千年、與整個民族血脈相關的漢字棄之腦後,而把來自西方的羅馬字稱作「國語字」。他們的思路正與那些認為「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的觀點偏激者一脈相承,只是他們又加上了一些理由———「漢字是外來的語言」、「代表著既得利益階層」。然而,真的如此嗎?
到底誰是既得利益階層呢?
一個拼音化的漢語方言?
即使在越南是走馬觀花,但在我個人看來,越南語其實更多的近似於漢語方言的一支———而越南文字,則近似於一個拼音化的漢語方言,一個民族的語言裡保守計算就有七八成的語詞源自漢語(越南學者稱其為漢語藉詞,而這還不包括源自古漢語的古漢越音,所有這些大概不是一個「借」所能簡單概括的,而更多折射出人種、文化等多方面的淵源),而且在六十多年前長達數千年有文字可查的歷史一直以漢字記錄———這樣的國家,誰會認為她不是華夏文化的一支呢?
就像廣東話如果以拼音表示,閩南話、上海話、溫州話、蘇州話都以拼音表示,結果是,除了當地人與專門學習者,中國境內的絕大多數人大概沒多少人能懂,中國文化的最大特色正是「書同文」———正如朝鮮李朝時期的崔萬里反對世宗推行諺文時所言:「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話說得擲地有聲,世宗終其一生也未能真正將諺文推選下去,而現在的韓國,在丟失漢字幾十年後,終於又重新拾起漢字,頒布了一系列推動漢字教育的政策,韓語和越南語一樣,也有七成以上的文字源自漢語,倘不明白漢字,只讀拼音化的韓語與越南語,除了同音多字的問題無法解決,更嚴重的是普通民眾將很難真正瞭解其民族文化的根基所在。
從這一點看,重新拾起漢字的韓國人到底是明智的。
而越南人呢?
曾經熟讀《四書五經》、《三字經》的安南人,他們的後代———越南人現在仍有大量的成語源自漢語,越南學者阮江靈在一篇論越南漢語詞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在各類漢語藉詞中,漢越詞佔絕對優勢。它的讀音是唐代傳入越南的一套讀音。這可能是屬於公元八、九世紀唐人在交州地區傳授的漢語語音。」
重新閱讀與越南相關的史籍,這一現象更可靠的解釋或許並不僅僅是唐人傳授漢語語音,而是這裡曾經是大量中土移民的後裔———事實上這裡也正是秦漢唐郡,明代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云:「交趾本秦漢以來中國郡縣之地。五代時為劉隱所並,至宋初始封為郡王。然猶受中國官爵鄖階……未始以國稱也。其後封南平王,奏章文移尤稱安南道。」
秦漢兩代越南均為中國郡縣、唐代是安南都護府(其間雖有秦末河北人趙陀短暫割據而建立的政權「南越」———南越國基礎便是秦征嶺南時帶去的50 萬中原人,但趙佗在位時,又從中原地區吸收大批有漢文知識的「徙民」,「與越雜處」,一千多年的時間,越南都是中國直接管轄的領土,而不僅僅是藩屬國;越南最重要的史書《大越史記全書》記述了越南人的歷史肇始於炎帝神氏三世孫帝明———似乎也可稱之為炎黃子孫。
漢唐及宋代的千年間,隨著中土移民的大量湧入,中土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的融合,與江浙、廣東、福建等地不無相似之處,越南地域的語言和廣東話、閩南話等語言一樣,與中土「書同文」、「音相近」,逐漸成為或近似於漢語方言的一支。
考之越南歷史王朝有文字可考的開國國王,其本人或其始祖更是清一色的中土人士,蜀朝蜀泮為四川人、趙朝趙佗為河北真定人、胡朝的胡季犛為浙江人,阮朝的阮福映為福建人……這麼多君王來自中土當然不是一種偶然。到底是胡朝的胡季犛(1400年-1407年在位)說得老實:「欲問安南事,安南風俗淳;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正如以後的越南阮朝嗣德皇帝所說:「蓋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喪、祭、數理、醫術,無一不用漢字。」明代越南重回中國,儘管後來復又分裂,但直到清代,仍是中國藩屬,事實上,在明亡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越南人都著明代衣冠,且以中華傳人自居。
一道與先輩隔離的「圍牆」
來自中土移民的後裔,雖然他們與交趾當地土著融合,但他們的生命與其母語———漢語是永遠無法截然分開的,對於中國與越南語言的關係,越南學者阮江靈有這樣一些例子:
「越南的Tet(節日)跟中國相差無幾,也有元旦(Nguyen Dan)、元宵節(Tet Nguyen tieu)、寒食(Han Thuc)、端午(Doan ngo)等節日。中國所尊崇的儒家思想對越南人來說十分熟悉,因為幾乎每個人都在Tam cuong ngu thuong(三綱五常)、 Trung hieu tiet nghia(忠孝節義)、Di boa vi quy(以和為貴)、Ky so bat duc vat thi un han(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思想的熏陶中長大。不懂漢字的老百姓通過漢越詞能流暢地運用漢語成語,比如An cu lac nghiep(安居樂業)、Tam tong to duc(三從四德)、On co tri tan(溫故知新)、Dong phong hoa chuc(洞房花燭)等。」
對於其中的原因,阮江靈以兩國文化交流時間長來解釋,然而,一個國家,其普通百姓對漢語成語如此自如的掌握,且近於漢語的讀法,僅僅以「兩國文化交流」這樣的理由是無法讓人信服的。
以越南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一件1941年要求越南民眾參與反法鬥爭的公開信為例———這封信為阮愛國(即胡志明,當時還曾經在廣州參加中國國民黨)撰寫,純為漢文,一如民國時期的繁體豎排,讓人意外的是,並非如一些越南學者所言當時使用語言與文字分離的文言文,而是近於白話漢文,這足以說明當時越南口語與漢語書面語之間差距並非如一些越南學者渲染的那麼巨大:
「諸位父老,諸位仁人志士,各界士農工商兵:自從法敗於德,其勢力已完全崩潰,然而對我民眾依然大肆橫徵,極盡吸吮之能事,大搞白色恐怖……現在,民族解放高於一切,我輩要團結起來,同心協力,打倒法日及其走狗,以拯救吾民於水火之中……一九四十一年六月,阮愛國」
這些漢語言雖然還是讀著與漢語相關的音調,如今在越南卻披上了一件羅馬字母的外衣———在越南1945年宣佈廢除漢字後,一夜之間,北越的漢字忽然被強行換成了羅馬字母;到1975年南北越統一後,越南開始排華,極力去中國化,強行廢除越南南部地區尚存的漢字教育,關閉所有漢字報刊,無數華人資產被越南政府清查沒收,數百萬華人無家可歸,成為逃向怒海的難民……越南的漢字終於被全面肅清,漢語在越南只能以詞語和文字相脫節———不再用漢字而以羅馬字來書寫的形式傳播。
數十年時間,這個曾經是文化中國之一的禮儀之邦終於與漢字漸行漸遠。與此相關的是,借鑑自漢字的方塊喃字也漸告衰亡,退出歷史舞台。
而在1945年以前,雖然法國殖民者出於將越南「去中國化」、割斷與其母體文明的目的而大力扶持羅馬字母,但漢字與羅馬字母仍然同時並用,漢字並沒有被強行從越南語言中去除,越南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940年代以前的文物多以漢字書寫可為明證。
法國人沒想到的是,他們費盡心機沒辦到的事———讓羅馬字母在越南完全紮下根來,驅除漢字與喃字,卻讓越南人辦到了,不知這對痛恨法國殖民者的越南人來說,是不是一種諷刺?行走在越南的街頭巷尾,處處是羅馬字母,裡巷深處,雖然端坐在門前的挽髻老婦與江南古鎮的恬靜老婦面貌並無多少區別,放學歸來的兒童也與內地兒童相差無幾……然而,他們已與漢字無關。
前幾年上書越南政府呼籲恢復越南漢字教育的越南知名學者范維義曾有這樣的感嘆:「自從以拼音文字取代漢字之後,越南人似乎也自我築起了一道將後人與先輩隔離開來的語言和文化的圍牆。一些詞彙如律、例、契約、判官等等,現在只在書本上才偶爾見到,現代的越南人大多數已很少能感受到其背後所隱含的文化哲理和精神價值。」然而,在如今的越南,這樣的聲音又有多少人會真正聽下去呢?
這處在清軍入關後曾以保留中華衣冠、其民眾以中華文化傳承者而自豪的土地上,與中華文明最直接相關的漢字終於在意識形態的左右下被政治力量強行拋棄。
其實類似的『去中國化』的政治運動在中國週遭的地區屢見不鮮,蒙古、越南、朝鮮、日本還有台灣。可是,有沒有想過:當中國共產黨都想要修改漢字,消滅漢字的時代,這個有什麼奇怪的?
對此,中國自己要付最大的責任,我只能覺得悲哀。
http://blog.udn.com/panwh/2949234
有趣的日文漢字(2)
*五十音图都是从汉字中演化出来的!平假名出自汉字草书:
*片假名则应该是汉字正楷:
出處: http://zyzy21.spaces.live.com/blog/cns!394D8F295D28A311!245.entry
日文漢字多數直接借自中文漢字,但亦有百餘個漢字是由日人利用六書自創,這些漢字稱為「國字」或「和製漢字」:
部分漢字亦逆輸出至其他漢字文化圈地區。如現代中文收錄:“呎”、“腺”、“癌”、“鱈”。
http://funnyxd.com/fun/archives/137
官字用(官 官 相 護 )來組合成字.時雄創意字.0725 第3次修.
*竟有< 招財進寶 >的意義.....
*以(互)字代用(護)字.台諺:互相..互相... 掩護...
*用正反的(官)字.好壞黑白都混雜.
*中有呆字為口呆.有目字為目盲.
*互有(歹)象意.
*當春聯時要選什麼官府來張貼??
樂字以( 生 日 快 樂 )組合成合體字.一字春聯.臨聶春作品.時雄
http://tw.myblog.yahoo.com/jw!DniHzouTQkSR4E7oNsOGLWI-/article?mid=1840
也可以用另一個字來表現(樂)字.前往.
( 四 季 平 安 )組合成連體字.第3次修正.時雄創意.一字春聯
*此次將(季)與(安)互換.呈現珠出(好)字.超好的.....
官字用(官 官 相 護 )來組合成字.時雄創意字.0719 第2次修.
*以(互)字代用(護)字.台諺:互相..互相... 掩護...
*用正反的(官)字.好壞黑白都混雜.
*中有呆字為口呆.有目字為目盲.
*互有(歹)象意.
官字用(官 官 相 護 )來組合成字.時雄創意字.0719
*以(互)字代用(護)字.台諺:互相..互相... 掩護...
*用正反的(官)字.好壞黑白都混雜.
*中有呆字為目呆.有歹字為目亡.
鷓鴣斑.陶瓷釉面.
中原大學貴重儀器中心技士陳坤和,研究、分析各式材料長達三十一年,對於材料特性瞭若指掌,他把專業知識拿來研究南宋陶器特有的鷓鴣斑,意外發現溫度提高到攝氏一千三百二十五度,就能重現失傳千年的鷓鴣斑,相似度超過九成五。
鷓鴣斑乍看之下就像是油滴的形狀一樣,據說南宋皇帝喜好茶道,當時的天下名茶產自福建武夷山,御用茶具的生產基地也在福建,其中作工最精湛者產自建陽市水吉鎮,名為「建盞」,建盞上就佈滿鷓鴣斑。
後來異族入侵,元朝滅了宋朝,連年征戰、人民流離失所,建盞的燒製中斷,鷓鴣斑技藝也因而失傳,至今只剩日本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珍藏四個建盞。
陳坤和說,要調配出合適的釉藥不難,直接分析釉藥中矽、鋁、鈣、鉀、鈉、鐵質的比例即可。難的是高溫燒製時,要控制窯體保持在不完全燃燒的狀態,利用不完全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逼出陶胚內部的氧氣,因而分離出來的離子,經過高溫窯變後,才能形成鷓鴣斑。
他說,他仿製過東洋陶瓷美術館珍藏的建盞,他發現當窯體保持在一千三百二十五度時,可以完美複製、重現失傳千年的鷓鴣斑,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但即使溫度控制得宜,成功率也只有一%到二%。
http://www.mryu.com/song/jiang.html
華夏萬壽長卷
這一部壽字長卷,全長200多米,集合薈萃了21888枚形態各異、結構各異的壽字。巧妙運用金墨汁,梅花小篆筆法,由甲骨形意,讓萬壽異彩紛呈,躍然於青瓷宣紙上。然後以青花金龍錦緞精工細裱,卷成大軸珍藏于蒙著紅緞子的樟木箱子。且看,每一個壽字均有講頭有出處,每個壽字,以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河流山川、八卦占卜、花鳥魚蟲,動物草木等大自然的景物生態為造型。
巩法根
中國傳統壽文化研究家、北京長壽書畫院院長、《華夏萬壽長卷》書寫者、著名書法家。
《八仙上壽圖》《華夏萬壽長卷》《百壽釋源圖》。《百福釋源圖》、《百祿釋源圖》、《百喜釋源圖》、《百孝釋源圖》、《百和釋源圖》、《百龍釋源圖》、《百虎釋源圖》《百字福壽》
《八仙上壽圖》
巩法根 先生
中國傳統壽文化研究家、北京長壽書畫院院長、《華夏萬壽長卷》書寫者、著名書法家。
《八仙上壽圖》《華夏萬壽長卷》《百壽釋源圖》。《百福釋源圖》、《百祿釋源圖》、《百喜釋源圖》、《百孝釋源圖》、《百和釋源圖》、《百龍釋源圖》、《百虎釋源圖》《百字福壽》
引用:http://cul.sohu.com/20081128/n260913825.shtml
廣西桂林市乘游艇,順漓江而下約80多公里,順水行舟,到達終點旅游處─陽朔,有南山厄碧蓮峰,岩壁上有一處形似“帶”字的摩崖,草體,字有3米 多高,筆力蒼勁,為清代道光年間陽朔縣令王元仁所書。“帶”字到底由几個字組成?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由“一帶山河,少年努力”8個字組成。也有人認為是“一帶山河甲天下,少年努力舉世才”。更有人認為它含了“一帶山河,舉世無雙﹔少年努力,萬古流芳”這16個字.
壽字以( 長 生 不 老 )組合連體字.
由“長生不老”四個草書字組成的行書大壽字,是高東嶽先生的創意之作,古今無雙。行家斷言:“高氏壽字”遲早要被收入吉尼斯大全。此壽字遠遠望去,雄渾肅穆。郁勃生機撲面而來,不細看就是一個行書壽字。慢慢賞來,長、生、不、老四個草書字,個個清晰可辯,合為整體後又渾然天成,足可與“呂氏壽字”相爭輝。欣賞之餘,使人油然而生天衣無縫之感。
如果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用“九轉丹成”合成的呂壽能讓人領悟出絲絲仙氣的話,那麼高氏壽字在讓人解讀長生不老後,會頓生與天地並永之無窮生命力。
“高夀“的創立是榜書上的一個奇跡。奇跡的背後往往是奇難、奇艱辛。東嶽先生為創出“高夀”,耗費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
1992年先生游蓬萊閣時,觀賞了呂氏的九轉丹成壽,頓生羨天地之無窮,歎人生之須臾的感慨。壽之長短,乃生命力之標誌,仙人呂洞賓的追求是練丹成仙,同天並老,故“呂壽”能給人以“丹成壽無量”的感覺。壽裏藏丹是“呂壽”的奪目之筆,那飄飄然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使東嶽先生心潮澎湃,蓬萊閣歸來後,一股強大的創作衝動在先生胸中激蕩,先生決意用長生不老四字組成一大壽字,讓“生”字作為壽字的主筆,把那無限的生機留給觀賞者。當然,創作的過程是充滿苦楚的。先生用真、行、隸、草、篆五種字體的“長生不老”四字不斷的拆解組合,一刀紙、一刀紙地模擬練習,一天又一天的思考探索,滴滴心血與汗水的浸潤,幾度中途止筆的彷徨,幾度愈挫愈堅的自勵,終於在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探索中,在數米厚的宣紙堆裏孕育出了靈感。1996年初春的一個深夜,先生正瞅著一行草書的“長生不老”出神,忽然發現長、生兩個草字一錯位,就很象壽的上部,而草書老字最後一點,在用筆上如果大大地誇張一下,就象一個寸字,不字放在老的左邊就可以當壽字中的“口”用,先生精神大振,連忙揮毫創作,於是,“長生不老”壽字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後來,先生又多次修改完善,就形成了現在名揚中外的“高氏壽字”。看來筆筆看來?心血,一點一畫總關情。可以說,高氏壽字,是東嶽先生用心血澆鑄而成的。當先生把這個壽字送給國際美聯主席陳伯堅時,陳老先生拍手叫絕,並當場提筆寫了 “匠心獨具”贈與東嶽先生,稱讚這一壽字是漢字百壽家族中的新成員,也是二十世紀以來書法史上的一個創新。先生的道友曾戲之曰:高氏之壽,簡稱高夀,此壽字吉之又吉。先生姓高,創此高夀(“高夀”,音義雙關)為一吉;先生之名為東嶽,壽為泰山齊,又一吉。由先生創此高夀,或許就是造物主的巧妙安排吧。
先生系清代大書畫藝術家高鳳翰九世後人,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他是一位不知疲倦勇於創新的人,在長生不老高氏大壽之後又以六年的時間創造了萬歲二字組成的壽字和八千年三字組成的壽字及九十九不老五個字組成的壽字,現在他的高氏大壽傳遞大江南北,不斷有朋友索求
http://www.gdysf.com/newsdisp.asp?id=(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