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的欣賞
1.開宗明義
泰山石刻以“不可磨滅”的形式,開宗明義,從宏觀上確立泰山在國內眾多名山中的“至尊”無上的神山、聖山地位。正像紅門後西側柏林石崖上所刻的“名言莫罄”所說,用再美好的語言也不足以表現泰山的“高大全”形象,但“高大全”的石刻畢竟以最為直觀、但也很為藝術的形象,呈現在遊人面前。具體表現在:
一是“尊”字牌石刻,圍繞泰山的崇高地位做文章。如“第一山”、“天下第一山”、“天下名山第一”、“五嶽獨尊”、“五嶽之宗”、“冠蓋五嶽”、“雄冠五嶽”、“群峰拱岱”、“首出萬山”,都是對泰山地位的凝練概括,讓人一望而知其不同凡響。以其代表性,成為今天遊客爭相留影的首選。
二是“神”字牌刻石,極言泰山之神。鬥母宮南有一“膚寸升雲”石刻。“膚寸升雲”語出《春秋公羊傳》:“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惟泰山耳”讚譽泰山能興雲致雨,可見其神。朝陽洞北盤路西側明隆慶年問題刻的“發育萬物,峻極於天”石刻,碑文語出《禮記·中庸》:“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泰山既為“嶽中之孔子”,那麼聖人之道自然也就是泰山之道了。這一類的石刻還有:五松亭院西石壁上的“東天一柱”、青帝宮東側石壁上的“擎天捧日”、岱頂大觀峰西側石壁上的“至哉坤元”、玉皇廟山門南崖壁上的“俯視一切”、岱頂玉皇廟南側石壁的“絕然高大”、岱頂平頂峰北側的“惟天為大”、日觀峰稍西石壁上的“首出萬山”等等。實際上這類石刻中所表現出來的泰山之高。已不再僅僅是泰山的海拔高度。而是泰山在人們心目中的心理高度了。
三是“天”字牌石刻,塑造泰山濃厚的登天升仙的氛圍和意境。從“一天門”進入“天階”,至“萬仙樓”。道教稱全國名山勝景有王屋山等十大洞天、泰山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所以紅門宮後東側山溪中有“小洞天”、紀念碑西側石壁上有“洞天福地”。烈士紀念碑北盤路西側石壁上有“步玉清”,“玉清”者,仙境也。經石峪路口北約170米處石壁上的“雲路”刻石,既言雲路通天,又指仕途青雲,一語雙關。經“壺天閣”,跨“步天橋”,遂達“中天門”。以上,斬雲劍北約300米盤路東側石壁上刻“曲徑通霄”,都說“曲徑通幽”。而這裏卻是“若登天然”。雲步橋西首稍北石壁上刻有“躡雲天衢”,踏雲登天,人如天馬行空。朝陽洞北石壁上的“舉足騰雲”,意思是一抬腳就可以邁進雲彩裏,可見山之高、天之近。登上南天門,“天街”坊巍然佇立,中段鳳凰山的“氣通帝座”與大觀峰石壁上的“置身霄漢”、岱頂平頂峰北側的“雄峙天東”與東側石壁上的“拔地通天”、岱頂玉皇頂南盤路東“昂頭天外”與玉皇廟院南牆下鑲嵌“惟天在上”碑異曲同工,都顯示出岱頂已是天庭仙界,在這裏“山登絕頂我為峰”,可以與天對話,與日月交談。
2.導遊引景
鐘惺《岱記》中稱:“碑者,山川之眼也。在登山途中,泰山石刻像一位無聲的導遊,會告訴遊客這裏是什麼景,有什麼歷史掌故,這裏的景該怎麼看,往前走又會有什麼景。有些石刻是景點的題名,如“醉心石”、“斬雲劍”、“飛龍岩”、“翔鳳嶺”等,另外還有各處牌坊、祠廟建築的匾額,如“紅門宮”、“壺天閣”、“回馬嶺”、“南天門”等,其點景導遊的功能自不待言。更有一些石刻發揮了“有了石刻,沒景的地方有了景;有景的地方,景得到昇華”這樣一種作用。
經石峪石坪西石壁上的“梵唄清音”,是說這裏經石靠著河道,流水常年不斷,其清亮的水聲,好像和尚誦經聲。一塊石刻,生髮出無限的意境。由經石峪路口北去,盤路西側石壁上書刻“萬笏朝天”。意為這裏怪石嶙峋,形狀如笏,好像眾多的官員執笏朝見天子。有了這塊石刻,這片不足為奇的石頭便活了,有了“抓人”的地方。
還有一些石刻循循善誘,引著遊客向前走。“漸人佳境”,告訴遊人從這裏開始山色越來越清秀。到壺天閣下,你已感受到登攀的艱辛,“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造極頂千重尚多福地”的楹聯又使遊人來不及駐足,穿過那幽深的石拱門繼續向前。過了回馬嶺,山路隨著山勢曲折回環,遂見“峰迴路轉”。朝陽洞北石壁上所刻“從此看山”明白無誤地告訴你,這裏是一個看山的好角度,對松山、十八盤、南天門盡收眼底,美不勝收。再北,又有“至此又奇,石刻,因為這裏已到對松山,雙峰羅夾路,古松森列;山色在此又向你展開更為叫。絕的地方。而經過千辛萬苦,登上十八盤,見南天門“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每一個遊人都會豪情滿懷,都會忍不住“天門一長嘯”,讓萬里清風撲面而來。
3.觸景生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登山盤路兩側多數石刻是遊山者的有感而發。行至對松山,則“振衣千仞”、“超然塵外”。登上岱頂,“一覽眾山”,自然感覺“登峰造極”。
經石峪有一處“高山流水亭記”摩崖,為明隆慶年間萬恭撰書。萬恭見經石峪北聳石岩,石若斬截而成,澗泉漫石而下以懸於空,岩若垂萬珠焉,於是“大書,水簾,字,深刻之,水澌澌淅字上,字隱隱匿水中,斯泰山之至奇觀也”。萬氏善彈琴,又對從者說:“夫是倚泰麓之壁也,斯不亦高山乎!夫是臨水簾之泉也,斯不亦流水乎!”遂“援琴而弦之”,“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幾個世紀過去了,這種喜悅仍然打動著遊人。
有的石刻貌似是對景觀的如實描述,而實際上飽含了題刻者的感情。如:雲步橋下石壁上的“水流雲在”題刻,語出杜甫《江亭》詩:“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江水滔滔向前,我卻無意與之競爭;白雲在天空徐行,和我此時的心情一樣舒緩悠遊。題刻者的用心由此可知。
飛來石前石壁上的“排闥送青”,語出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題刻者仲春二月登泰山,見草木初生,春色始濃,此情此景,王安石的詩句便不覺脫口而出。
另外如:雲步橋旁石壁上的“泉響雲飛”、“月色泉聲”、“欄環翠秀”,對松山下盤道一側的的“松壑雲深”,對松山西石壁上的“濤聲雲影”,對松亭稍東石壁上的“月明松翠”,升仙坊東側石壁上的“雲端”,岱頂玉皇頂稍南石壁上的“只有天在上,,等等,都是對每一地景色的描繪,但又有題刻者的想像力在裏面,為遊客賞景拓展了心理空間。一切景語皆情語,遊人觀景、賞碑、體悟,由“悅耳悅目”、“悅心悅意”而至“悅志悅神”的境界。
4.啟智壯行
有些石刻在不斷地鼓舞著遊客的精神,如“努力登高”、“我亦登臨”、“勇登仙境”、“但去莫複問,白雲無盡時”等摩崖刻石,總是在遊人感到疲憊時出現在道旁山崖,地點的選取和登攀時機的選取都頗具匠心。
有些石刻從登山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孔子登臨處石坊前有“登高必自”碑,碑文語出《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此碑立于登山之起點,告誡人們做任何事情都像登山一樣,需要循序漸進,不可好高騖遠。在“斬雲劍”以上、雲步橋以下又有一塊“從善如登”摩崖,遊者是從登山的艱辛中感悟出實現完美人格的不易,所以就要像攀登泰山一樣,堅持不懈、鍥而不捨。
升仙坊下有一塊其貌不揚、卻振聾發聵的摩崖題刻“仰不愧於天,俯不祚於人”,這是遊者站在緊十八盤下,仰觀俯察,所發出的由衷感歎:做人要坦坦蕩蕩、堂堂正正,上對天、下對地,方可問心無愧。朝陽洞北盤路西側的“能成其大”,取意於《史記·李斯列傳》中的“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是說做事做人都要注重積累,勿以事小而不為,只有這樣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源于泰山的一句話又回到了泰山。
“雲路先聲”題刻於快活三裏,這裏是登岱盤路上相對平坦的一段,飽受登山之累的遊客,至此樂之。但這僅僅是最高境界的先聲,無限風光還在險峰。以此鼓勵人們,不要安於現狀,要繼續攀登,到達最高境界。
5.講史說古
泰山的歷史就刻在石頭上,石刻祥實地記錄了山上山下盤路、廟宇、橋樑等的興廢與來歷,可以說是泰山的第一手導遊資料。
南天門前西側護欄內有一塊《天門銘》摩崖刻石,刊刻於元中統五年(1264),銘文記載了道士張志純“破天荒”,“累歲”“經構”天門的功績。而且對泰山的形成、十八盤的開鑿都做了詩意的想像和描述。在一般意義上說,歷史往往很粗糙,會因忽略生動的細節而變得乏味。但是泰山的石刻對於泰山歷史的記錄卻是詳細又生動。最為典型的岱廟天貺殿露臺前西側、康熙年問所立《重修東嶽廟記》碑碑陰所刻《重修岱廟履歷記事》,它將康熙八年(1669)春開始至康熙十七年(1678)才竣工的這次對岱廟大規模的修繕“所歷時日,所費物力,所栽樹植,所建殿、樓、牆、宇,一一刻記于石”,成為研究岱廟興廢的寶貴資料。而對於旅遊者來說,細讀該碑,可以詳細地瞭解岱廟每一段城牆、每一座殿堂、每一棵樹木的來由,甚至還可以瞭解到建築所用琉璃脊獸、瓦片、杉木、桐油、銀朱、銅綠、官粉、大綠、赤金等材料的出處。
孔子登臨處牌坊西側的《泰山種柏樹記》碑,立于嘉慶二年(1797),碑文詳細記載了從岱宗坊至升仙坊沿路、前後兩次種植柏樹22000株的始末。正是有了前人的種柏善行,才有了泰山的“古幹參天,森陰夾路”,也才有了“都人士女與四方賓客之來此邦者,瞻岩岩之象,望蔥蔥之氣,相與低回,留之不能去”。有趣的是明成化七年(1471)刊立、現存岱廟碑廊內的《東嶽廟供器碑》,它事無巨細地為岱廟內漆、錫、銅、鐵、桌凳、青白花瓷等供器立檔,嚴謹到“殊紅漆箸一千二百雙,黑漆箸三百二十雙”,“小細瓷酒盅一十二個。白瓷蝶十桌,每桌二十個,共二百個”,真是匪夷所思。
6.添趣廣聞
在泰山漫漫盤路上跋涉是令人疲憊的。“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泰山石刻善解人意,在鼓勵你攀登的同時,也會不時地給你開個玩笑、賣個關子、講段故事,讓你放鬆一下。鬥母宮前的“ 二”刻石是個字謎,為“風”“月”二字拆去邊框,借指鬥母宮附近景色迷人,又暗喻《老殘遊記》中所描繪的鬥母宮女尼的韻事。與“風月無邊”走相反的路子,天街鳳凰山下的“鶯歌燕舞”、“仙子流芳”石刻,增加邊框,像農村的女孩子納鞋墊一樣,追求的是一種繁複回環之美。
鬥母宮北約50米盤道西側石壁有兩塊題刻,一為“瞻布”,一為。“瞻瀑”,同出一人之手。想來是題刻者賣弄學問,先題了“瞻布”,又怕別人誤解他,於是畫蛇添足,又做了專門解釋。
中天門以上、快活三裏途中的“如”字刻石,乍看上去,酷似一隻蹦蹦跳跳的松鼠,傳說這是一位店小二從抹桌子中悟出來的寫法。據泰山上的老人說,此一字屬於四字迭寫,可讀為“如此河山”或“河山如此”或“如此如此”,也在理。
南天門東南側石壁上的“果然似我”,初看似乎無來由,細端詳落款是“徐岩”,聯想到《詩經》裏面“泰山岩岩”的詩句,才明白徐岩是說泰山像他,真是好大的口氣。
玉皇頂前的無字碑,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有學者考證為秦始皇所立,又有的認為是漢武帝所立。不管怎麼說,都讓人費猜測、添興味。
唐《雙束碑》,又稱《鴛鴦碑》,立于唐顯慶六年(661),為唐高宗以後六帝一後來泰山修齋建醮的記事碑。碑身兩石並立,同坐同帽,寓意高宗與武氏平起平坐,共治天下。也有人說石頭有情,兩石並立象徵高宗與武氏二人形同鴛鴦,愛到地老天荒。在《大周長安周玄度等齋醮記》中,還有武后自造的“天”、“地”、“人”、“聖”、“年”、“月”、“日”等字。如“地”寫作“埊”。
有些石刻背後還會隱藏著一段有趣的佚聞、掌故。如五松亭西側石壁上的“秦松”刻石。會提示遊人秦始皇登泰山遇雨、避雨大樹下、封之為“五大夫”的軼事。“撫松盤垣”,油然而生滄桑之感。普照寺內那塊“投書澗”石刻,記載的是“ 宋初三 先生”之一胡瑗的一段佳話。當時胡氏在泰山演習儒家經典,心無旁騖,每逢家書寄來,見信封上有“平安”二字,便不復展讀,投之澗中。真想像不出一部《春秋》怎麼會有如此魅力!
為泰山神加封號也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唐玄宗泰山封禪後,褒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宋真宗封禪後,相繼晉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王”、“天齊仁聖帝”。元忽必烈又加封為“天齊大生仁聖帝”。至明太祖朱元璋悉去一切封號,恢復了“東嶽之神”的本來面貌。在岱廟禦制《去東嶽封號碑》中,朱元璋坦誠地說“予起寒微”,“懼不敢加號”。因為泰山神“其來不知歲月幾何,神之所以靈,人莫能測;其職受命於上天后土,為人君者何敢預焉”?
文章出處http://www.taian.gov.cn/zhts/task/jgjz/200710/t20071029_6830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