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異相研讀(續)
壹 五官肩頸
1句踐〔長頸鳥喙〕 2蘇秦〔骨鼻劍脊〕
3項羽〔目有重瞳〕 4周亞夫〔縱理入口〕
5劉秀〔隆準日角〕 6班超〔燕頷虎頸〕
7梁妠〔日角偃月〕 8梁冀〔鳶肩豺目〕
9王湛〔龍顙大鼻〕 10甘卓〔目有赤脈〕
11王導〔耳豎垂肩〕 12康僧淵〔高鼻深目〕
13高昂〔龍眉豹頸〕 14高歸彥〔額骨三道〕
15杜淹〔蘭臺成就〕 16王珪〔三亭成就〕
17岑文本〔眉覆過目〕 18張行成〔下亭豐滿〕
19武則天〔龍睛鳳頸〕 20李煜〔駢齒重瞳〕
21歐陽修〔唇不掩齒〕 22蘇東坡〔學士之眼〕
23陶凱〔五岳朝揖〕 24于謙〔望刀之眼〕
貳 舉止神情
25晉厲公〔視遠步高〕 26齊宣王〔過頤豕視〕
27劉濞〔狀有反相〕 28何晏〔魂不守宅〕
29鄧颺〔筋不束骨〕 30司馬懿〔狼顧之相〕
31衛玠〔風神秀異〕 32高澄〔臉薄眄速〕
33王安石〔牛目虎顧〕 34張昺〔行步如蛇〕
35朱棣〔龍行虎步〕
參 身體手足
36晉文公〔胸有駢脅〕 37羊舌鮒〔鳶肩牛腹〕
38張儀〔胸有仳脅〕 39蔡澤〔蹙頞攣膝〕
40李廣〔猿臂善射〕 41劉備〔垂手下膝〕
42管輅〔背無 三甲 〕 43司馬炎〔手長過膝〕
44楊堅〔五柱入頂〕 45釋澄觀〔雙手過膝〕
46阿保機〔骨相異常〕 47王衍〔垂手過膝〕
肆 聲形氣色
48楊食我〔豺狼之聲〕 49秦始皇〔隆準豺聲〕
50張良〔狀如美女〕 51陳平〔美如冠玉〕
52王莽〔口大臉短〕 53王敦〔蜂目豺聲〕
54李安人〔面方如田〕 55高洋〔鱗身重踝〕
56趙綽〔骨相不貴〕 57竇軌〔赤脈貫瞳〕
58韋挺〔大獸之面〕 59馬周〔鳶肩火色〕
60盧杞〔鬼貌藍色〕 61王文〔面無人色〕
伍 痣與其他
62孔丘〔生而圩頂〕 63劉邦〔隆準龍顏〕
64李固〔足履龜文〕 65陶侃〔指有豎理〕
66桓溫〔面有七星〕 67王敬則〔胞衣紫色〕
68蕭鸞〔胛有赤痣〕 69丁令光〔臂有赤痣〕
70陶弘景〔膝有七星〕 71薛大鼎〔上賤下貴〕
72王廷湊〔龍虎鼻息〕 1句踐長頸鳥喙 奇人:句踐(卒於公元前四六五年) 異相:長頸鳥喙 句踐是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四九七~四六五年在位,曾被吳王夫差(公元前四九五~四七三年在位)打敗;屈辱求和之後,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轉弱為強,反敗為勝,滅了吳國。 臥薪嘗膽,刻苦圖強期間,句踐特別倚重范蠡與文種。但滅了吳國之後,范蠡功成身退,飄然隱居,離開了越國,然後託人由齊國送信給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長頸鳥喙』,只能與人共患難,無法與人共安樂,先生何不離開他呢?」 范蠡為甚麼這樣說呢?(參見《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故事 越王句踐父親允常在位時,吳、越交惡。公元前四九七年,允常棄世,吳王闔廬趁機興兵攻擊越國,結果吳國大敗,闔廬重傷。闔廬死前,告訴他兒子夫差一定要報仇。 公元前四九五年,越王句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兵,就想爭先攻擊吳國,范蠡極力勸阻,句踐不聽,率兵出擊;吳王夫差則動員所有精銳迎戰,在夫椒(在今江蘇吳縣西南)擊敗了越國,越王句踐只得以勁旅五千困守會稽(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 句踐無奈之下,問計於范蠡,范蠡勸句踐委曲求全,於是句踐派文種以卑躬屈膝的態度向吳王夫差求和,但吳王跟前的伍子胥力勸吳王夫差斬草除根,以絕後患。文種回報之後,句踐急得想自殺,文種加以勸阻,並獻計表示可以利用夫差的寵臣太宰嚭。句踐就依計行事,派文種以美女、寶物賄賂太宰嚭,再由太宰嚭向夫差進言,夫差於是罷兵回國。 句踐受赦回國之後,苦心焦慮,痛定思痛,就在座位上懸掛膽囊,坐臥之間必仰望著膽囊,飲食之際必親嘗苦膽;此後更是親自耕作,夫人也親自織布,克勤克儉,禮賢下士,與百姓分憂解勞。另外,句踐將軍事交由范蠡負責,將內政交由文種統籌。 句踐由會稽回國七年之後,勵精圖治,就想出兵報仇,大夫逢同則勸句踐稍安勿躁,並說明吳國正與齊國、晉國交兵,而且與楚國交惡,所以建議先結交齊國、晉國與楚國,以削弱吳國的實力,然後再俟機而動,句踐完全聽從。 又過了兩年,吳王夫差想征伐齊國,伍子胥認為句踐處心積慮想要報仇,如果不先加以消滅,將後患無窮,所以主張先消滅越國;但是夫差不聽,就出兵齊國,結果凱旋歸國。回國之後,夫差責怪伍子胥先前的勸阻,加上逢同、文種用離間之計,勾結太宰嚭,挑撥夫差與伍子胥的關係,最後伍子胥自殺,太宰嚭在吳國專權。 公元前四八二年,吳王夫差在黃池(今河南封丘縣西南)與諸侯會盟,和晉國爭霸,句踐在范蠡贊同之下,出兵攻吳,吳軍大敗,太子被殺。夫差在黃池會盟之後,只好派人以厚禮向句踐求和,句踐自忖一時之間尚無法消滅吳國,就先應允吳王的求和。 四年之後,句踐再度整軍經武,出兵攻擊吳國,當時吳國精銳盡死於征齊、伐晉的戰役中,而越國在長期的生聚教訓之後實力大增,所以接戰之下,吳國慘敗。吳王夫差戰敗後,派公孫雄前來跪地求和,句踐心生不忍,想答應請求,但范蠡堅持必須斷絕後患,於是擊鼓進兵,滅了吳國,夫差自殺身亡。 句踐消滅吳國之後,興兵渡過淮河,與齊國、晉國諸侯會盟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並向周王室入貢,周元王則賜封句踐為「伯」。此後越國軍隊橫行於長江、淮河東岸流域,號稱霸主。 就在越王句踐大仇已報,志得意滿的時候,昔日重要謀臣范蠡卻悄然地離開了越國,並且寫信勸同僚文種離開,理由是越王「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文種收信之後就稱病不入朝。此時卻傳來謠言,說文種即將作亂,句踐於是賜劍給文種,說:「先生說有七套謀略可以討伐吳國,而寡人只用其中三套就擊敗了吳國,其他四套還由先生留著,請追隨先王去試用吧!」文種只好自殺了。(參見《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解說 句踐「長頸鳥喙」,是說他脖子長、上唇尖,就像鳥一般,在相學上的意義是: 若口如鳥喙者,與人難以為交,又不可與之同行,上唇尖也。(《人倫大統賦.卷下.薛延年註》) 狗牙鳥喙,奸險多詐。(《水鏡集.卷一》) 其實,「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事例,古今中外屢見不鮮;句踐在患難之中,一無所有,惟恐不能另起爐灶,所以不得不將軍事交由范蠡負責,將內政交由文種統籌。但是,句踐畢竟是自私的,事過境遷之後,時空條件已經改變,國家的軍事、內政大權怎可能再由他人掌握? 范蠡由歷史經驗與句踐的相格特徵洞燭先機,所以逃過了一劫,的確是深謀遠慮。 http://www.ylib.com/Search/ShowBook.asp?BookNo=N1153#absDes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