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孔子姓「子」不姓孔 .應該叫「子子」?真的嗎?孔子的父親則叫叔梁纥(音ㄏㄜ二聲).孔子的七世祖叫「孔父嘉」



叔梁紇(前622年-前549年)


姓,氏,名,字叔梁,又稱郰叔紇,是孔子父親,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為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一連添了九個女兒,叔梁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為孟皮,卻腳有殘疾。孔紇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維基百科----


應該叫「子子」? 孔子姓「子」不姓孔

          孔子的儒家思想影響中國超過兩千年,不過回歸孔子「本身」,卻少有人知道他其實不姓孔,而是姓子。在春秋時期,姓、氏是分開的,且一個人要以什麼字為氏,通常可自由選擇,而孔子之名則是沿用先祖的孔氏。也就是說,如果要用姓來尊稱他的話,就必須叫他「子子」了。

        根據文獻記載,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父親則叫叔梁纥並不姓孔,他們的列祖中,也沒有人以孔為姓。這是因為孔子自稱是殷人,祖先是商朝皇族,當時的人與商王同用 子姓,但那時男人不稱姓,只有女人稱姓,所以孔子與其祖先都不冠子姓。

        《羊城晚報》報導,在商朝滅亡後,孔子的先祖被安排到現在河南商丘一帶生活,當時一位名叫「孔父嘉」的奇人橫空出世,此人就是孔子的六世祖當然他也姓「子」,「孔父」是他的氏,「嘉」就是他的名,這種特殊排字法正是春秋時代的風俗。

        不過在孔父嘉之前,孔子先祖的氏卻不得而知,但在孔父嘉之後,「子家人」開始收起子姓,直接以孔氏當作名字之首了。

        姓、氏在春秋時期是分開的,其中氏會經常改變,可能連續三代都採不同字詞,且通常可據家中排行、官職或作官地區等相關字做選擇。例如,王小華的父親在鄭州做官,小華就可以「鄭」為氏,改名叫鄭小華;若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二的同義詞為仲,因此也可改叫仲小華,但無論改用什麼氏,他的王姓是永遠不變的。

原文網址: 應該叫「子子」? 孔子姓「子」不姓孔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4/16/545-2705309.htm#ixzz1JlAX9G7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