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板(陰陽板)的來歷 |
雲陽板即“道情”藝人所用的簡板(簡子),它實應為陰陽板。道情藝人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昆侖山上有一棵修煉千年的檀香樹,正在昆侖山玉虛洞修煉的呂洞賓,見它還未修成正果,唯恐它成精害人,欲將其砍掉焚毀。
正欲砍時,恰逢諸仙雲遊至此,急忙上前勸阻。勸其將此樹木做成有用之器分發人間。于是,呂洞賓從人間請來了魯班師傅,將檀香木制作成各種器具送給了三教九流、九佬十八匠。最後剩下的一塊為陰板,兩塊為陽板,為呂洞賓作了陰陽板。
八仙過海時,呂洞賓將陰陽板化為渡船,不料陰陽板沒有纏緊沉入了海底,為老龍王所得。“八仙”下海討寶,老龍王不肯歸還,于是引出了“八仙”鬧海。龍王戰敗,被迫歸還了雲陽板。為了防止陰陽板再次散落,“八仙”使出法術,命兩條小青龍,一條纏緊兩塊陰板,一條穿過孔眼將陰陽板連接起來,于是兩條小青龍便化成了陰陽板的縛繩和絲帶。
這正如道情藝人所唱:“雲板一副八仙造,五湖四海天一搖”。呂洞賓之所以受到漢江流域道情漁鼓藝人的特別崇奉,尊為始祖,成立“八仙會”,每年焚香膜拜,並在開唱前合著鼓板吟唱“湘子湘子韓湘子,洞賓洞賓呂洞賓”。大約與呂洞賓曾在武當山紫氣峰修煉,被全真道奉為北“五祖”之一有關。
一說,雲陽板原為四塊,因為曹國舅漢江救人,雲陽板才由四塊變成了三塊。相傳,一日曹國舅身背漁鼓、簡板過滄浪水(襄陽上遊的一段漢江的古稱)傳道化緣,船行至江中便狂風大作,渡船被巨浪所破,全舶人危在旦夕。曹國舅急中生智,從身上抽出一塊雲陽板,將船補好,渡船才轉危為安。曹國舅的一塊雲陽板便永遠留在了漢江的渡船上。從此,曹國舅的雲陽板便由四塊變成了三塊。出于曹國舅有救命之恩,在漢認中遊一帶凡道情藝人過江,均被擺渡人視為曹國舅弟子,不收其船錢。此俗世代恪守一直沿習至今。
資料來源(湖北美術出版社〈楚俗研究〉)
............................
陰陽板表演[2] 所屬地區: 山東 · 濟甯 ·鄒城市
陰陽板是流傳在鄒城市東八裏溝一帶的求雨祭祀舞蹈,因是兩板相擊而舞,故又稱"打陰陽",已有400余年的曆史。傳說"八仙過海"中的曹國舅,是一位曠達豪爽、散財濟貧的好神仙,他手中有兩塊神通廣大的木板,一陰一陽,專門用來調節世間"陰陽",爲民造福。後來人們爲求消災免禍,驅惡辟邪,討得曹國舅興高采烈,手舞足蹈,故成此舞,取名"陰陽板"舞。八裏溝村位于鄒城市東北的丘陵地帶,舊時完全靠天吃飯,因多旱天,故求雨祭祀活動較多,天長日久也就形成了當地特有的求雨祭祀形式。陰陽板表演兩人一對,一男一女,人數不限,少則百余人,多則數千人。男子赤胸,身披"八卦帶",著燈籠褲,黑布鞋。女子紮頭巾,帶頭花,穿大襟褂、彩褲、繡鞋。陰陽板表演分爲"行進"和"場子"兩種方式。"行進"過程中,忽而兩翼互相穿插形成"二龍盤柱",忽而四隊互相穿行出"串連環"、"雙串環",忽而又是"捆麻花"、"萬花筒",邊走邊舞,聲勢浩大。"場子"表演,則是在"神棚"前的開闊場地上,表演者邊敲邊舞,同時加入各種雜耍動作和男女逗情動作表演,場面相當活躍。舞者步伐靈活、動作協調,表情風趣幽默,極具感染力。表演中,男演員在空中旋轉360度的"跳轉步"、腳貼地面向後滑行的"後退步",著實讓人爲之驚歎;女演員的"三步一踮"、"蹦蹦步",動作輕盈活潑。特別是男女對舞中的"陰陽追逐",舞者排列成圓形的"降祥雲"陣型擊板,一名女舞者擊板出列,繞陣慢跑,這時一名男舞者隨即跟出,在女的後面作追逐狀,時而蹲著跳步追逐,時而連翻筋鬥。"陰陽對腳"[1]
“陰陽板”,其實是一長一短兩塊柳木板。長板爲陰,長約50厘米,短板爲陽,長約30厘米。兩板各寬10厘米,厚約2厘米。板頭配有銅鈴,板尾鑽孔,兩板相連。表演時兩人一對,一男一女。舞者右手持長板,左手持短板,在鑼鼓伴奏下,按照上下左右前後等不同位置敲打拍擊,以拖步、上步、繞步、踏跳步等變化多端的舞步,循著既定圖案,做出各種姿態和造型。整個舞蹈節奏鮮明,古拙樸實,豪放壯觀,充分表現出鄒城勞動人民樸素虔誠的信仰和對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