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口市在商水縣驚喜地發現有位叫杜三合的老藝人竟然還會唱漁鼓。4月26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發現採訪團的記者趕赴週口商水縣進行了採訪。
漁鼓也叫漁鼓道情,當地老百姓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長的竹筒,蒙上豬護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發出響音說唱。一人邊演唱邊伴奏,右手拍擊漁鼓,左手敲擊竹板作為伴奏。
63歲的老藝人杜三合稱,關於唱漁鼓的道具“藍條”還有個動聽的傳說。據傳“藍條”是道家五根竹筒中的一根,其餘幾根的下落是女媧補天用一根,道家的祖師爺李耳那裏存一根,撐船擺渡的船尾桿用一根,韓湘子傳道用一根,有一根下落不明,唱漁鼓用的“道筒”就是韓湘子的那一根,共計三尺七寸。韓湘子在民間傳道,遇見了乞丐向他討飯,他就把道筒截給乞丐三寸,後來乞丐就以打“蓮花落”為生;韓湘子到染坊傳道,截給了染坊一寸做染布牌子,下余三尺三寸為唱漁鼓的專用道具。
杜三合自幼拜週口道情書名藝人周名揚為師,經三年才獲得真傳。當時杜三合師兄8人,人人能說會唱,各有所長,所到之處,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50多年過去了,現如今能精通漁鼓說唱藝術的僅剩杜三合一人了。
雖然經濟收入不高,但杜三合仍然堅持常年在外演出,並在20多年前的演出途中收下了唯一一名女徒弟、今年已經48歲的趙春。
商水縣文化局副局長張宏介紹說,由於漁鼓的唱腔完全是老師教徒弟學,唱詞沒有文本,歷代很少或根本沒有文字記載,全憑口傳心授,學藝週期較長,導致這門民間藝術奇葩瀕臨滅絕。而觀眾的嚴重流失也是這一傳統曲藝瀕臨滅絕的另一原因。
據記者了解,為保護這一傳統民間藝術,目前漁鼓已被公佈為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