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金玉觀世音菩薩(下下).不空羂索觀音.不空罥索觀音

不空羂索觀音.不空罥索觀音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因曾一兵在主持設計大型花絲鑲嵌工藝珍品《金鑾寶座》期間,企業內部發生了人事糾紛,使曾一兵被迫辭職。張明娟隨後也被優化下崗。諸多能工巧匠眼見他們信任的廠長和總工離開首飾廠,遂紛紛辭職,跟隨他們倆流落到南國深圳。
  接著是一起曠日持久的“金鑾寶殿”訴事,使他們在流放中邊打官司邊創業,舉步維艱呀。
  所以他們被稱為流放的群體——他們被自己對藝術的信念所流放。
  所以他們被稱為虔誠的部落——他們被自己對藝術的執著而虔誠。
  他們將宗教與藝術熔於一爐煆造奇跡,同時也就把藝術當成了自己的宗教。他們志同道合、披肝瀝膽。終於,他們設計創作的世界首尊《金玉大佛》,以一種磅礴雄渾的氣勢出世了!
  經中國輕工總會報請國務院批准,向全國頒佈了《關於對“金玉大佛”創作集體進行表彰的決定》。據悉,這是建國以來對工藝美術創作成就授予的最高榮譽。


“不要造‘盧舍那’第二”


    創作金玉大佛的成功,是一代大師們藝術生命中輝煌的升騰。
  藝術無止境。大師們又帶著自己畢生的信念和追求,默默開始了更為輝煌、也更為艱辛的藝術苦旅:塑造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
  心中的“金玉觀世音”如何定位?為此,曾一兵夫婦專程奔赴洛陽去尋找靈感。洛陽龍門石窟聞名世界,以廬舍那大佛為代表的那些顯示大唐雄風、充滿中國雕塑、繪畫優美韻律的一尊尊佛像,千百年來不知令多少藝術家為之傾倒,他們要在這裏吸收造像藝術的精髓。
  “不要造‘盧舍那’第二!”這是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伯達先生,對他們立意創作金佛時說的一句話。
  為什麼不要造“盧舍那”第二?難道盧舍那大佛不好嗎?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是歷史佛像中最有價值、最出色、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無論從藝術角度還是從佛教的教義來看,它的感染力都是極強的。盧舍那大佛是漢化的佛像,完全脫離了從古印度傳過來的那種寬肩細腰袒臂的佛像形象,而採用中國手法來塑造的。它從人的形象上更接近于中國人容易接受的感情和距離。它的面部表情、身姿形態、服飾衣紋,都可謂美的旋律。有藝術家稱其為“東方的維納斯”。楊伯達先生說:我們今人之所以看得起盧舍那大佛,就是因為它具有那個時代的精神!而香港的天壇大佛雖然是很好的,但它畢竟是仿唐的作品,充其量是“盧舍那”第二。
  曾一兵夫婦說,楊伯達先生的點撥使他們茅塞頓開,一下子把整個設計拔高了!他們到洛陽是去尋找靈感的,但絕不能塑造仿唐藝術品。他們決心設計創造彰顯當今偉大時代精神、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
  樹立了“第一”的設計思想後,曾一兵夫婦給自己出了道難題:既要有時代精神,又須有民族風格,還要在藝術上進行“超越”。
  當曾一兵在苦苦構思的時候,張明娟已悄然鑽進了各大圖書館。她翻閱了幾乎所有有關佛像的藏書,包括世界各國、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書畫資料。記下特點,進行篩選。佛像本身既要莊嚴,又要慈悲。怎樣才能以莊嚴的外表體現其慈悲的內心?張明娟進入“角色”了。她是在用“心”作呀!綜合了許許多多的歷史資料和寺廟裏觀音像的圖紙後,她發現歷史上曾有過很多一面多臂的觀音造像,四臂、六臂、八臂、十二臂、二十四臂都有。張明娟給自己設計的新造像定下了“一面多臂”的基調,最後定格在“一面八臂”的不空絹索觀音身上。因它具有深刻的佛教涵義,又有多臂觀音的優美造型,恰到好處。
  在畫了數不清的草圖,又經不斷地修改後,這尊早已在張明娟心中存活的觀音像越來越具形了:她一面八臂,右上手持不空絹索,左上手持蓮花,其餘的手各持淨瓶、弓箭、金鋼杵,還有一隻法眼手和一對如意吉祥手。這些法器的安排一方面尊從了佛教造像儀軌,另一方面也恰到好處地考慮了藝術造像的重心及視覺平衡。


邊陲尋寶 童子引路


  《金玉觀世音》一面八臂,裙裾飄飄,立於翡翠蓮台之上。根據設計要求,直徑大約1的蓮台是由52片白色翡翠蓮瓣組成,必須採用質地、色澤完全相同的一塊原料製作。但要尋找這樣一塊上噸重的白色翡翠談何容易?
  西南邊陲瑞麗是中緬邊界最大的翡翠寶石交易市場,品種繁多的各類珠寶翠玉幾乎都經過這個通道走向國內珠寶市場。
  為了實現白色蓮台完美的設計方案,張明娟和珠寶鑒定師曾山等一行專程前去尋寶。
  走進瑞麗就像走進聚寶盆。儘管珠寶店家家相連、珠寶櫃檯目不暇接,但在他們仔細查看了每一條街的商店後,卻不見他們希冀的大塊翡翠。
  幾天過後,張明娟等人踏破鐵鞋,一無所獲。那天傍晚,正準備打道回府時,一位小童子向他們跑來,說他知道哪兒有“大石頭”,遂主動引路,帶他們朝一個“老緬”家走去。本沒抱多大希望,誰知一進“老緬″家的院門,就讓他們眼睛一亮——地上放著一塊黑糊糊的大石頭!估摸著足有一噸重。這時天色已晚,他們打著手電筒左照右照,圍著大石頭轉來轉去.最後,狠著心一跺腳,豁出去賭一把?選第二天上午,當他們屏著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開料時,心頭那叫緊張!大石頭終於鋸開了——哇?選溫潤的白色中微微泛著淡綠,正是她們日裏夢裏想像的翡翠?選更令人驚喜的是,巨大的石料刨面上,佈滿的那一條條裂紋,居然就像橫格本一樣,排列整齊!而每條裂紋之間的距離,恰恰是每一個蓮花瓣的高度!是巧合,是天賜,還是創作金玉觀世音的福音?
  哦,童子引路,金玉良緣!


不著一色 天衣無縫


  金玉觀世音,體態婀娜、線條流暢,無論是整體的結構還是細節上的工藝,都渾然天成,仿佛是用一個完整的模子澆鑄出來的!但只有創作者才知道,這尊金像是由大小不一、厚約1.2毫米200多塊金片經手工雕鏨、手工焊接才成型的。
  一般用金制像的程式是:黃金熔煉、拔絲壓片、複模、金鏨、焊接、花絲鑲嵌、表面處理等10幾道工序。其中最難又最易出問題的就是貫穿始終的焊接!
  為什麼?因為黃金溶點在1100攝氏度以上,須用焊槍將被焊部分溶化以後才能進行粘接。這種傳統的手工焊接方法大多是製作一些小巧的金銀飾品,而用這種焊接工藝製作3.8高的大面積金身,談何容易?
  工匠們須將黃金打成一片片,然後再像拼圖似的,從最小的部位做起,先將觀音那一隻只纖細的手指焊出來,再焊接成一隻完整的手臂,繼之焊接到身上。
  隨著焊面的增大,受熱不均的問題開始出現。這個細節上的技術問題不解決就將前功盡棄!
  關鍵時刻,從事金玉工藝30多年的王志喜大師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避免出現焊面變形的情況,王大師採用了“主火焊接,副火預熱”的辦法,由幾個同事在旁邊用焊槍幫他把焊接線周圍的金片燒熱,然後由他來進行塊面的實際焊接,完成後再同時撤火,這樣同時升溫又同時降溫,就不會出現變形的情況,而在焊接較細緻的部位時,為防止旁邊的部位受熱變形,則採取了用石膏阻隔、鐵片遮擋等辦法。看似小小土辦法,卻不是朝夕之功,它凝聚了王大師幾十年金玉製作的深厚功底和豐富經驗。
  當整尊金像完整地焊接成型後,天衣無縫!
  一個難題被攻克了,另一個難題又開始凸現——金像很難避免“金”本身強烈的反光所導致的相互影射而呈現的“鬼相兒”。又是王志喜大師,他大膽採用噴沙工藝,成功地實現了大面積的柔光效果!
  純金處理,不著一色,卻表現出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質感,不同的色彩:服飾的感覺,肌膚的感覺,含露莊嚴與慈愛的感覺……
  一尊超越了宗教信仰和世俗的觀世音菩薩,終於以一種恢宏而獨富藝術感染力的金玉之身出世了!
  曾一兵,張明娟,王志喜,及眾多能工巧匠們——這個被“流放”的群體,凝聚在一起,通力合作,經過多少次的精心設計與探討,鏖戰了多少個不眠的日日夜夜,攻克了多少道技術難關?
  他們笑到了最後——當金玉觀世音竣工,引起世人矚目後,他們打了八年之久的“金鑾殿官司”,也終於以他們的勝訴而告結束。
  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它以藝術和宗教的完美結合,以精湛的宮廷手工藝與縝密的現代科技相結合,在人類關於和諧圓滿的記憶中,將永遠留下不朽的寫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