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巴金森病是僅次於失智症的第二種常見神經退化疾病.深腦部刺激術 情緒控制問題已改善

 


花蓮慈濟醫院於六年前採用深腦部刺激術治療巴金森病患,至今已完成九十九例,術後效果相當良好,但有極少數病患在術後出現情緒控制的心理問題,慈濟在研究後,透過調整晶片放電位置和藥物治療方式,已能有效改善病患的情緒管理問題。



巴金森病是僅次於失智症的第二種常見神經退化疾病,慈濟醫院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主持人陳新源指出,慈濟於2002年起採用深腦部刺激術治療巴金森病患,把晶片植入病患腦部視丘下核,透過晶片放電有效改善病患的動作障礙改善生活品質。



慈濟神經外科總醫師蔡昇宗卻在照護巴金森病患過程中,發現有極少數病患在術後經常與家人爭吵,出現情緒控制的心理問題,而近年來發現國外的研究也有少數病患在術後發生憂鬱、輕躁等身心問題。



蔡昇宗與陳新源討論後展開研究,針對三十八例術後追蹤一年以上的病患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其中有八人出現情緒管理問題,再比對個案晶片放電區域後,發現有情緒影響的病患與其他病患的區域有顯著差異。



慈濟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研究後,針對這八名病患的腦部晶片調整放電區域和藥物治療後,病患的情緒問題已獲得改善。



蔡昇宗指出,慈濟是台灣單一醫學中心進行巴金森深腦部刺激術手術量最多的醫院,至今已完成九十九例,佔全國手術人次的百分之四十六,所以才能順利完成研究幫病患解決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