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法有四大句型,分為敘事句、有無句、表態句、判斷句四種,他們的句型結構大略如下表:
敘 事 句 (主語+述語+賓語主語+述語)
表 態 句 (主語+表語)
有 無 句 (主語+述語(限「有」或「無」)+賓語)
判 斷 句 ( 主語+繫詞+斷語)
句型判斷:
例:故人西辭黃鶴樓。 句型:( 敘事句 )
1.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 句型:( 敘事句 )
2.木蘭無長兄。 句型:( 有無句 )
3.經濟拮据。 句型:( 表態句 )
4.她是慈母兼嚴父。 句型:( 判斷句 )
5.煙雨濛濛。 句型:( 表態句 )
6.我們是一列樹。 句型:( 判斷句 )
http://www.nani.com.tw/juniordoc/jtch3_15.doc
(一)敘事句﹝主語+述語+賓語﹞﹝主語+述語﹞
敘事句又稱敘述句,敘述的大約都是行為或事件。它的主語往往是行為或事件的主事者,謂語中心所表示的是由主語所操控的動作,這個謂語中心成分就叫「述語」。
述語如果是及物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便會涉及其他的人、事、物等對象,動作所及的對象叫「賓語」;述語如果是不及物動詞,就不帶賓語。如:
「卿得良馬否?」(良馬對)
「卿」是主語,「得」是及物動詞,擔任這個句子的述語,所以後頭要有賓語「良馬」。(「否」是表示疑問語氣的句末助詞,擔任修飾的作用,是句子的附加成分,非基本成分。)
「燕子去了。」(匆匆)
「燕子」是主語,「去」是述語,不過是不及物動詞,所以不必帶語。
(二)有無句 ﹝主語+述語【限用有、無】+賓語﹞
有無句的句型和帶有賓語的敘事句很類似,句子成分的名稱也相同,只是它的述語是「有」或「無」字。充任述語的「有」、「無」可以表示兩種意思:一種是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擁有」,這種句子,主語往往是人,如果不是人,也有擬人化的意味;另一種,可以表示「存在」或「不存在」的關係與狀況,如:
「富者『有』難色。」(為學一首示子姪)
「阿爸也『沒有』任何怨言。」(負荷)
其中「富者」、「阿爸」主語是人,「難色」、「任何怨言」是賓語,述語「有」、「沒有」則表示「擁有」的意思。
「宅邊『有』五柳樹。」(五柳先生傳)
「何處『無』月?」(記承天夜遊)
其中「宅邊」、「何處」為主語,「五柳樹」、「月」是賓語,「有」、「無」則表示「存在」的狀況。
(三)表態句 ﹝主語+表語﹞
表態句是對人、事、物在性質、狀態方面作描寫的句子,所以也叫描寫句。被描寫的對象是「主語」,謂語的中心成分叫「表語」,表語往往是形容詞單位。如:
「環堵蕭然。」(五柳先生傳)
「雄兔腳撲朔。」(木蘭詩)
其中「環堵」、「雄兔腳」是主語,「蕭然」、「撲朔」是形容狀態的表語。
(四)判斷句﹝主語+繫詞+斷語﹞﹝主語+斷語﹞
凡是對事物的屬性、內涵給予解釋、說明,或對事物作一是非、異同判斷的句子就是判斷句。判斷句的謂語中心是「繫詞」,它不以表示動作或行為的動詞做述語,也不用形容或形容詞性的單位做表語,而是用解釋人、事、物的含義、屬性或現象等的動詞來連繫主語和斷語。
解釋或判斷性的繫詞,白話用「是」、「不是」,文言用「乃」、「為」、「即」、「非」等,有時亦會省略。如:
「交友『是』一件有益的事。」(父親的信)
「人『非』聖賢。」(課外)
其中「交友」、「人」是主語,「一件有益的事」、「聖賢」是斷語,「是」、「非」為繫詞。
「菊,花之隱逸者也。」(愛蓮說)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孟子選)
「菊」、「弈秋」為主語,「花之隱逸者」、「通國之善弈者」為斷語,表示肯定的繫詞則省略。(「者」、「也」為句末助詞。)
※以上資料摘錄自國文教師手冊第四冊P.173~183 楊如雪著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1704759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什麼是(表態句? 有無句? 敘事句? 判斷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很用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