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青花加彩猴王》(圖組) 越南青花瓷




 




     中國的青花瓷舉世知名,在十七世紀以前,世界上能燒出青花瓷的還有越南與韓國,其中,又以越南青花的製作與貿易實力能與中國抗衡。故宮在嘉義市立博物館推出「芙蓉出水:越南青花瓷展」,展示三十八件故宮院藏越南青花瓷,大多是從海底打撈上來的出水瓷器。


http://www.npm.gov.tw/exh98/rising_lotus/ch_06.html


http://www.npm.gov.tw/exh98/rising_lotus/ch_01.html


     其中的明星展品是一尊身穿華麗衣裳、齜牙咧嘴、手捧玉壺春瓶的《青花加彩猴王》,全世界僅存四尊,故宮院藏的是品相最好的一隻。


     「芙蓉出水」的展名道出越南青花瓷清新脫俗、多從海底打撈上岸的特色。這三十八件展品年代分布在十五至十六世紀,約是中國明代中期。最晚在十四世紀末,越南就開始燒製青花瓷,中國、印度、寮國和柬埔寨等鄰近國家文化的影響,都反映在青花瓷風格上。


     策展人翁宇雯表示,有別於中國青花瓷的富麗,越南青花瓷以溫婉內斂的美感著稱。越南青花瓷燒造的溫度較低,且胎土帶灰,釉色呈半透明的微黃色,形成內斂敦厚的美感。


     部分越南青花在藍白色調之外,還會加上綠彩、紅彩和金彩,成為所謂有趣的「越南式鬥彩」。


     中國陶瓷在宋元時期大量銷售海外,到了明代,朝廷實行嚴厲海禁政策,人民不得擅自到海外貿易。越南青花瓷乘勢而起,並在十五、十六世紀達到貿易高峰,成高檔瓷器供應者。


     翁宇雯說,在琉球、印尼等考古遺址中,都曾發現越南青花瓷殘片,遠在土耳其砲門宮和伊朗阿德比爾廟,也把越南青花瓷納入皇家收藏。


     海上貿易活絡,難免遇上船難。這次許多展品表面都見到海水侵蝕的痕跡,甚至殘留鹽斑或黏附貝殼、珊瑚。《青花加彩猴王》就是沉船打撈的出水品。這隻形象擬人化的猴子,單膝跪地,露出結實的手臂,穿著鮮豔的官服,看來身分不凡。


     翁宇雯指出,這隻猴王應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主角之一的神猴哈奴曼。哈奴曼是風神與仙女之子,驍勇善戰,充滿智慧,幼時曾被雷神電擊跌落岩石,撞壞下巴,又被稱為「大頷猴」。越南青花瓷雕塑出這隻猴子,說明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猴身內部有三顆小球,搖晃時會發出清脆的鏗鏘聲。


     另一只荷花瓣造型的《越南青花荷花盤》,無論盤身造型、荷花紋飾,都源自中國元到明初景德鎮青花瓷風格,可謂「山寨版」中國青花瓷盤,差別在於越南盤心的荷花布局很滿,中國的構圖比較雅淡。



2009-11-03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