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產業─新股王的搖籃
這陣子能源概念股越來越火
台達電.茂迪.益通均開始嶄露頭角!!~ 希望台灣在國際市場能在這個領域有一席之地!
太陽能產業─新股王的搖籃
▲太陽能教育訓練中心計畫負責人,也是北科大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所長蔡仁惠表示,利用太陽能產生電力,不會造成環境汙染,而且供應無止盡
太陽能概念股正當紅,甚至打敗IC設計成為新股王。對於科技人才來說,除了投靠半導體與光電業,旭日東升的太陽能產業成為新的選擇,因為彼此人才是互通的。
撰文 / 張志誠
今年夏天有二高,一是氣溫高,二是油價高,這二高也讓所有和太陽能產業沾得上邊的公司,一個個股價拉出新高。而造成太陽能概念股火紅的原因,其實可回溯到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2004年初英荷合資的皇家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 Group)發布一份震撼世界各國的全球原油儲存報告,這份報告大幅降低全球的油氣儲量達五分之一,使得專家開始質疑過去全球儲油量被過於高估。
另外,地球暖化日益嚴重,為有效管制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從1992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開始,到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議定書」,規定參與連署的工業國家到2012年時,溫室效應氣體總排放量必須比1990年減少5.2%。這也促使工業國家加強節約能源、研發低耗能的產品。如何開發替代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迫切面對的課題。
再生能源的首選
不管是煤炭還是石油,人類過去兩個世紀大量使用的能源,都是無法再生利用的石化能源,所排放的廢氣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加速的元兇,這也使得潔淨能源成為新世紀的寵兒,特別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
試想,不用加油就能讓車子在路上奔馳,免費的能源透過車上的太陽能電池面板,源源不絕地儲存到車內;到了晚上,校園紛紛亮起一盞盞美麗的景觀路燈,不用花學校一毛錢電費,因為每盞燈都有一片太陽能電池面板,白天時電池面板將吸收太陽光所轉換的電力,儲存在蓄電池裡,到夜裡用來點亮LED燈,為校園提供照明……。太陽能汽車的商用化,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太陽能景觀燈早已進駐大賣場的貨架。
太陽能教育訓練中心計畫負責人,也是北科大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所長蔡仁惠表示,利用太陽能產生電力,不會造成環境的汙染,發電過程也沒有核能的高危險性,而且太陽能的供應可說是無止盡的。加上太陽能電池面板的壽命長(超過30年以上),維護成本極低,使得太陽能成為取代石化燃料的替代能源中的首選。
商業價值逐漸浮現
就像許多重點科技一開始都是為了軍事用途而發展,太陽能發電一開始也是為了提供人造衛星運作所需電力。1970年代能源危機後,世界各國開始投入資源進行太陽能研究,然而由於成本過高,電能轉換率偏低,使得太陽能研發在能源危機解除之後,再度陷入沈寂。
直到1990年代,隨著半導體製造技術成熟,生產成本下降,太陽能電池的商用價值才逐漸顯現,許多電力不易輸送或成本過高的偏遠地方,也開始安裝獨立運作的太陽能電力系統。
太陽能產業的商機究竟有多大?工研院材料所副所長彭裕民指出,過去10年來太陽能市場規模已成長22倍,未來每年可望以33%的速度急速成長,預期2015年商業市場將成型,有可能成為另一個半導體產業。
台灣可佔有一席之地
以德國來說,德國太陽能業聯合會統計顯示,2004年德國共裝置10萬台新的太陽能設備,創造了5,000個新的工作機會。在總發電容量方面,2004年德國新安裝的太陽能發電設備總容量達300百萬瓦(MW),比日本的280百萬瓦和美國的90百萬瓦還多,首度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的太陽能國家。
從能源配置角度來看,德國也領先各國,2004年上半年,德國的整體電力供應中,太陽能發電量已佔4.4%。同年德國太陽能業總產值,也比2003年增加60%,達到20億歐元(合新台幣840億元)。
台灣挾著半導體晶圓代工的優勢,在太陽能領域大有可為。根據統計,2003年國內太陽能電池產值僅新台幣10億元,佔全球產量僅1.2%,預計到2010年產值將達140億元,佔全球產量10%,台灣的太陽能產業,很有機會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
神奇的太陽能電池晶片
根據研究,太陽照射在地球上45分鐘,足供人類活動一年所需的所有能量。隨著傳統能源蘊藏量枯竭,如何把太陽能有效地轉化利用,成為全球能源產業團隊所要克服的挑戰。
要將太陽的「輻射能」轉化為「電能」,需要獨特的設備,主要有蓄電池、太陽能板、太陽能電池、電力調節器、充放電器、變壓器等。
和半導體產業很類似,太陽能產業也分成上游的矽晶棒、矽晶圓、太陽能電池,中游的太陽光電模組及電力調節器,以及下游的系統安裝。
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和半導體矽晶片一樣都是矽,按分子的排列結構又可分為多晶矽(Poly-Silicon)與單晶矽(a-Silicon)兩種材料,佔太陽能晶片整體市場的89.5%,是市場的主流。單晶矽所能產生的電能轉換率較高,一般可在15.5~16%,但成本較高,多晶矽轉換率較低,約在14.8~15%,但成本相對較為低廉。
太陽能電池是將矽晶圓加工成太陽能晶片,然後將太陽能晶片依不同用途,與相關零組件組成太陽能發電模組。最近股價暴漲竄升為股王的茂迪,就是台灣生產太陽能電池晶片的龍頭企業。
至於下游則是將太陽能模組,依需求製造成各種太陽能產品,例如專注於結合太陽能電池與LED照明產品的興達科技,就是台灣主要的綠照明企業。
把家庭變成迷你發電廠
「在綠色概念當道的今天,光是發展綠色能源還不夠,加上低耗能的綠照明(LED),才能夠充分發揮綠色產業的特色,」興達科技執行副總鄭家和表示,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從公共建設開始,積極採用「綠能源」與「綠照明」做為公共照明之用。
公共設施可以起帶頭作用,但太陽能真正要成為替代能源,還是得普及到大眾用戶,並且讓家庭太陽能電力設備,與目前家戶都有的市電供應聯網。如此一來,每個家庭等於一座迷你發電廠,白天家裡耗電量低的時候,透過太陽所發的電可輸送給市電系統,等到晚上再使用市電。但這就牽涉到政府對環保政策是否有決心徹底執行。
以推動太陽能最力的德國來說,在2001年時,德國國會立法以高於一般市電四倍的優惠價格,向裝有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民眾買回多餘電力,而且用這個價格保證收購20年。結果,德國家庭白天透過太陽能發電賣給電力公司所得收入,比全天使用市電的費用要高出許多,況且安裝費用分30年攤提,因此家庭安裝太陽能設備非常划算。
上游矽晶圓供應吃緊
由於半導體產業景氣循環的經驗,使得製造太陽能上游矽晶圓的業者,對於擴產極為謹慎,加上半導體晶圓的供需也很吃緊,因此在中下游太陽能電池與應用大增之際,上游原料卻出現嚴重短缺。有些太陽能電池廠2006年的產能都被預購一空,這也是最近台灣太陽能業者積極切入上游太陽能矽晶圓的主因之一,像是大同集團轉投資的綠能科技,就鎖定太陽能矽晶圓與原料的製造。
供需失調是這一波太陽能產業爆紅的原因,其實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技術並不困難,對於矽晶圓的品質要求,也不比半導體嚴苛。再過兩年原物料供需平衡之後,太陽能產業也可能難逃過去DRAM暴起暴落的宿命。
但換個角度看,太陽能電池價格下跌,才有機會像今年筆記型電腦跌破3萬元關卡後,引起新一波換機潮一樣,進一步擴張市場。對業者來說,到時候誰能提高電能轉換率、降低生產成本、擴張產能,誰就有機會成為一方之霸。
人才與半導體產業互通
多一個家庭安裝太陽能設備,等於為拯救地球多出一份力,這也是太陽能產業有別於其他科技產業之處。從人才需求來看,太陽能產業與半導體、光電產業是可以互通的,不論是材料、化學、物理、電子、電機背景人才,蔡仁惠都鼓勵投入這個明星產業,成為保護地球的先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