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老街小巷內的(屎礐渡頭) 是60年前集中水肥的糞坑...再由舢舨船載運到五股.蘆洲一帶
去菜園施肥..據說載運時是直接灌到於船槽內.是外露式的..氣味四處彌漫..(阿摩尼亞的味道).
‧標題:水肥帆舟滿我歸 昔日滬尾的公共衛生
周明德
據《淡水街要覽》記載,日昭和十三年(1938年),淡水街歲出預算額十一萬八千多圓,其中有關公共衛生佔百分之六點七(傳染病預防費一九二六圓,傳染病隔離舍費二二九圓,污物清潔費五、八一二圓︶。那時每年春、秋二季都要發動全民大掃除各一次,另外,每日由十二名清潔夫運走垃圾,清潔下水道,或每週以噴霧器噴潑煤酸水消毒公共廁所及街民廁所一次。1960年代以前,一般廁所都不太衛生,設有沖水馬桶與化糞池者寥寥無幾,都是採「毛坑式」。更甚者,有些清寒戶連毛坑也沒有,而僅使用「尿桶」、「尿桶」。每當子夜或凌晨時分,為了清潔這些「尿桶」、「尿桶」臭氣衝天。「街役場」(今稱鎮公所)每年招標一次全街的水肥,得標商人繳款後,轉手分售給農夫。蘆洲一帶菜農們是主要顧客,他們以扁擔挑水肥運上帆舟,然後利用風力與潮汐運回灌溉施肥。
礐 的國語發音「ㄑㄩㄝˋ」.
台語發音音與「學」同.發「ㄏㄚ輕聲」,「穴...槽池」的意思。
字號 | B03024 | 正字 | 【礐】石-13-18 |
音讀 | (一)ㄏㄨˊ (二)ㄑㄩㄝˋ (三)ㄒㄩㄝˊ | ||
釋義 | (一)ㄏㄨˊ (二)ㄑㄩㄝˋ (三)ㄒㄩㄝˊ 「觷」之異體。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