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黑人.尼格利陀人(Negrito).台灣矮黑人(taai 達隘) (矮靈祭:basi-taai 巴斯達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1116277
尼格利陀人(Negrito)又稱矮黑人,是東南亞的半遊牧民族。
---------------------------------
尼格利陀人(Negrito)又稱矮黑人,是東南亞的半遊牧民族。零星分佈於菲律賓、馬來半島、泰國和安達曼群島,是目前被了解最少的人類族群之一。他們可能是東南亞 (包含新幾內亞) 的原住民。矮黑人和其他人種比較起來有最純的粒線體DNA基因庫,因此他們的粒線體DNA被拿來當做研究遺傳漂變的基礎。[1]
尼格利陀人與非洲的俾格米人在外觀上相似,有著矮小身材和深色皮膚;但是,遺傳檢驗研究的結果顯示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人關係疏遠,並在早期便從亞洲人分支出來[2];學者對這個結果有兩種假說:一是尼格利陀人是早期「出非洲說」的殘留後代,或他們是其中一支最早現代人類的後代[3]。一般相信,尼格利陀人外表與非洲人相似是由於對相似環境的適應,而不是血緣上的關係[2]。
[編輯] 語源
Negrito源自於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意為"小黑人"。因為歐洲航海者第一次看到矮黑人時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從非洲來的。然而,這個看法已被人類學者所拋棄,因為除了深色皮膚和鬈髮外,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人其實沒有太多相似之處[4]。
[編輯] 特徵
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約153.6公分,女性約142.7公分 (馬來西亞的Semang族[5]),是世界上最矮的民族之一。皮膚為暗褐色至黑色。虹膜為暗褐色。毛髮短而捲;頭髮為暗褐的黑色。鼻扁,唇厚。
[編輯] 歷史
矮黑人的馬來語是Orang Asli,意為原來的人。矮黑人被認為是東南亞最早的原住民,可能曾經遍佈整個東南亞,後來逐漸被南島人所同化和取代。
根據Maragtas的傳說,10名馬來人頭目為了逃避迫害而在1212年逃出三佛齊,一個當時存在於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的印度馬來國家。在Datu Puti的領導下,這些人帶著他們的家庭往北航海到今天菲律賓的班乃島。
在那裡他們遇到了矮黑人的酋長Marikudo。他們獻給酋長他們帶來的金飾和其他禮物。於是矮黑人撤退到山上,馬來人在平地定居。今天,為了紀念這個登陸,每年在安蒂克省都會舉行Binirayan festival來慶祝。
[編輯] 文化
在山地中進行單純的採集和狩獵。菲律賓的矮黑人能使用火,安達曼群島的則不能。馬來西亞的Semang族有使用樹皮製衣的記錄,生活在山洞或以樹葉蓋住的居所。
[編輯] 現況
[編輯] 安達曼群島
- 安達曼群島原住民
目前有4族:Great Andamanese (Strait Island)、Jarawa 、Onge 和 Sentinelese。
安達曼群島上的矮黑人與世隔絕,拒絕與外界接觸。其中Sentinelese的身高較其他地方的矮黑人高,男性約180公分,女性約160公分高,不符合矮人的定義 (矮於150公分)。目前估計只有少於1000人仍然生存。
[編輯] 馬來西亞
- Semang族
Semang在馬來語是負債的奴隸。馬來亞的矮黑人,分佈於馬來半島的中央山地,被認為是馬來半島最早的住民,根據其墓葬可追溯到1萬年前。總人口估計約2000人。
[編輯] 菲律賓
菲律賓的矮黑人僅占總人口的0.003%。
主要分佈於呂宋島的Zambales省和呂宋東、南部的山區。
- Ati族
分佈於菲律賓的班乃島。
[編輯] 泰國
- Mani族
分佈於泰國南部接近馬來西亞的邊界。當地在1975年到1977年是泰國政府軍和共產黨遊擊隊的戰場,當地的原住民也遭到相當程度的波及。總人口估計約300人,其語言Tonga'可能已經失傳。
[編輯] 台灣的矮黑人
許多台灣原住民的傳說都有類似矮黑人形象的存在,但是目前沒有考古學上的證據能證明矮黑人曾經存在於台灣。有不少人聲稱為矮黑人後裔,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目前仍均不承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F%AE%E9%BB%91%E4%BA%BA
-------------------------------
矮靈祭
兩年一次的矮靈祭典,是賽夏族最重要的儀式,賽夏人叫這祭典叫做「巴斯答愛」,時間在農曆的十月,每兩年舉辦一次小祭,每十年舉辦一次大祭,每到這時候,外地的族人都會趕回來,以最虔敬的心慶祝祭典,矮靈祭是賽夏族流傳至今的少有的原始祭典,保存了他們代代相傳的習俗及追思的美德。 矮靈祭的由來: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群居住在Maybalay山(今新竹五峰鄉上坪溪上游右岸)半山腰岩洞內的族人,身高雖僅有三尺,但臂力強,而且擅長巫術,所以與之為鄰的賽夏族人很怕他們;不過,由於矮人能歌善舞,所以賽夏族人每年到了稻栗收穫舉行祭典時,都會邀請矮人一同唱歌跳舞。只是,矮人在歌舞之餘,經常藉機侵犯夏賽族的婦女,而矮人又善於隱身之術,所以賽夏人不易查到證據,往往在祭典過後,才發現有許多賽夏族婦女都懷孕了。因此,賽夏族人對於矮人的怨恨便日益加深。直到有一年的祭典,矮人又在調戲夏賽族的婦女時,恰巧被賽夏族人看見,賽夏族人已忍無可忍了,乃絞盡腦汁設想計策,於是,他們暗中把矮人回途時,常爬上去休息的枇杷樹先砍斷一半,再用泥將樹的缺口遮掩起來。果真,矮人們依著舊習慣,一個一個爬到枇杷樹上休息,就在矮人們都來不及反應時,枇杷樹便瞬間倒下,矮人們一個一個都跌落深淵內而淹死了,只有兩個矮人倖免於難。這兩位矮人雖知是賽夏族人設計害了她們的族人,但人單勢薄也無可奈何,乃決定往東方離去,離開前,還將祭歌與舞步教授給賽夏族人。只是,賽夏族人雖除去了心頭大患,內心卻感到不安,於是開始祭祀矮人,安撫他們的靈魂,以解彼此的仇恨。從此以後,就在秋收之後的月圓夜裡,賽夏族人不斷的唱著、跳著,邀請矮靈歸來,再一次與賽夏族人同樂,並在歌聲中請求矮靈的原諒與賜福。矮陵原是每年舉行一次,大約在農曆十月十五日進行,後因日本人的禁止,遂改為每兩年舉行一小祭,每十年舉行一大祭。
麻斯巴絡祭
賽夏族一項相當特殊的生命禮俗,是指一生中最慎重的一次回娘家,向娘家報告嫁出去的女兒終於建立了一個幸福完美的家庭的禮俗。嫁出去的女兒,平常當然也可以回娘家,但大多沒有特別的儀式,但麻斯巴絡卻是必須待女兒和女婿的事業有成,且已生兒育女,並且計畫不在生育之後,才特別舉行的生命禮俗。舉行麻斯巴絡之前,女婿及女兒必須先向娘家預告時間,待娘家同意後,通知親朋好友屆時前來,女婿必須帶領全家,並且準備酒、豬及山產、麻糬…等,這些東西最主要是用來祭祀娘家的祖靈,稟告祖靈出嫁的女兒已有幸福的家庭,祭典完後當然是分贈給所有前來參與的親朋好友。透過麻斯巴絡,出嫁的女兒可以再一次感謝祖靈的庇祐,女婿們也可以藉此機會,一一認識娘家所有的親朋好友。更重要的是,新生的一代,在這個歡樂的場合中,也可以一一認識娘家的長輩及兄弟姊妹,增加彼此的情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