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李坤修 .舊香蘭遺址.獸骨裸女高技術雕刻.(毀飾)之解意.


首見獸骨裸女高技術雕刻(一)


 






史前文物 首見獸骨裸女高技術雕刻
身體毀飾即損毀身體某一部分的裝飾,這是南島語系的特徵。
(1)文身
文身即刺墨,男子除臉部外,皆有文身,女子則僅有少數的社羣在口唇處文身。刺紅毛字表示勇武。
(2)缺齒
女子年十五、六,斷去唇旁二齒,以為飾,可能為成年禮之一,後來成為結婚禮之一,但此種情況於康熙五十年之後已漸漸減少,改以不折齒與白齒為多。
(3)染齒
染齒流行於阿美、排灣、卑南,使用方法則是將黃楊樹皮燒焦取其墨,用來塗抹。
(4)穿耳與(5)大耳
男子有穿耳,主要目的是戴耳環、耳垂等裝飾,剛開始只有男子行之,但女子也進而仿傚,此種文化在康熙晚期時亦不流行。高山族流行的時間則較長。
(6)拔毛
以高山族為主要,因愛美而形成的習慣,依各種文化不同有不同的拔毛習慣。賽夏族、泰雅族除賽德克族外,大多除腋毛不除陰毛。其他中南部各族則除腋毛及陰毛,阿美族只限男子拔毛。
(7)黔面
以泰雅族及賽夏族為主,但已於日治時期廢除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四日電)考古界又有意外的發現!台東縣舊香蘭遺址發現一只台灣史前時代的獸骨裸女雕刻,不管在技巧上或是美學觀點,遠超越已被發現的古物,這也是國內考古界首現人體跪姿的史前雕刻品。

2003年九月杜鵑颱風來襲,讓深埋在台東太麻里鄉舊香蘭海邊的史前遺址曝光,這個遺址是台灣最接近海邊的遺址,距今一千四百年至二千二百年,文化層涵蓋史前時代末期和鐵器時代,蘊藏豐富的文化內容。

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員李坤修率領的考古團隊發現,舊香蘭遺址的文物有百步蛇紋飾,證明遺址和原住民文化有直接關係,百步蛇是布農族和魯凱族的聖物,因此舊香蘭文化是連接台灣東部文化與原住民文化的重要環節。

另外,遺址出現大量琉璃珠及鐵渣,以及冶金留下的證據和鑄模模具,從模具特徵推斷鑄造的器物是青銅鈴、青銅刀柄,證據顯示此遺址是台灣史前時代工藝最先進的遺址。

最近李坤修整理出土文物時,又發現一只讓人不可思議的文物,由鹿的尺骨所雕刻而成的跪姿裸女,高一點公分,長四公分,身體成黃金比例,不過缺少頭部。

李坤修說,裸女雕刻,不管在雕刻的技巧上,或是美學觀點,都遠超過當時的年代,甚至還超越現在的部分雕刻。過去史前文物出土和人體有關的只有陶偶,或是木板上的平面雕刻;但是,線條和比例、外型都相當抽象。最重要的是,過去和人體有關的文物都是站立,沒有跪姿,這是首次發現的跪姿人體雕刻。

另外,李坤修也發現,這個裸女雕刻,手臂和腿部都有「毀飾」 (類似紋身),這也證明一千多年前的台灣老祖先,比現在原住民還早有「毀飾」的文化。

李坤修說,當時已經進入鐵器時代,且舊香蘭遺址也發現冶金的技術,或許已懂得利用鐵器雕刻,但是為什麼會這麼精緻和流暢的線條、構圖,則超越了所能理解的範圍?考古人士也人推測,有可能是經過海上交易,從南洋一帶流入的文物!









史前館研究員李坤修在台東縣舊香蘭遺址發現台灣史前時代的獸骨裸女雕刻,這是考古界首次發現的人體跪姿的史前雕刻品。  九十七年十月四日



首見獸骨裸女高技術雕刻(二)


 更新日期:2008/10/04 10:19







史前館研究員李坤修在台東縣舊香蘭遺址發現台灣史前時代的獸骨裸女雕刻,是考古界首次發現的人體跪姿的史前雕刻品,且手腳皆有「毀飾」 九十七年十月四日


舊香蘭遺址的新發現  圖‧文/李坤修




  本館目前正在執行的「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經數個月來緊鑼密鼓的發掘,總共採集到近百萬片的陶片標本及石板棺、石斧、石針、石模具、魚?、骨鏃、骨針、骨珠、琉璃珠、鐵渣‥‥等數十種史前遺物。這些出土物有幾項是台灣東部考古的新發現,但其中最令筆者感到驚訝與興奮的是「鑄造模具」的出現。這項器物不只是台灣地區考古的一次新發現,更重要的是這項證據的出現將足以改變研究者在台灣史前文化或原住民文化研究上的一些基本的概念。







舊香蘭遺址位置示意圖



  舊香蘭遺址位在台東縣太麻里鄉舊香蘭社區東南方的海岸(圖一)。這遺址在1998年3月才為學界所發現,因遺址出土的石板棺及陶器等遺物特徵與知本的三和遺址相似,所以被認為是卑南文化晚期的三和類型遺址。2000年筆者在卑南遺址東側的鐵路邊緣進行考古發掘,除發現與三和遺址、舊香蘭遺址相似的遺物外,同時從墓葬發掘出鐵刀、琉璃珠等陪葬物,這次的發掘證實了所謂的「三和類型」已進入金屬器時代,其物質文化特徵和處於新石器時代階段的「卑南文化」是有很大差異的,因此筆者主張將這階段的文化改稱之為「三和文化」。2003年9月杜鵑颱風侵襲台東海岸,舊香蘭遺址所在的海岸沙丘被侵蝕掉一大片,露出被長久埋在沙丘底部的史前文化層。史前博物館受命從2004初開始執行這處海岸區露頭的搶救發掘工作,因而造就了本次的新發現。







舊香蘭海岸區搶救區出土的模具



  截至目前,舊香蘭遺址發掘總共採集到22件模具標本(圖二),這項器物都是使用褐色軟砂岩雕磨而成,材質特徵與台東小野柳的富岡砂岩很類似。標本的保存狀況很差,只有3件保存完整,其餘19件都是破損程度很高的殘件。因破損程度高,所以體積都不大,最大的標本長91mm,寬67mm,厚47mm,而最小的標本只有31mm×28mm×21mm。這批模具的主要特徵是外形被切磨成整齊的方塊,在方塊體的中心雕刻要鑄造的模型,目前可判斷的模型種類包括耳飾、鈴鐺、類似刀柄的人形,及一些功能不明的人臉造形。從模具的外形與雕刻的模型特徵推測,這批模具是至少由兩片模子組合而成的「範」,而不只是單面澆鑄的模子。因出土物的外表都出現經高溫燒灼而氧化的特徵,同時這遺址也出現鐵渣、玻璃等物質,所以筆者相信這些模具應是鑄造金屬器或玻璃器的「範」。若再以台灣地區史前時代或早期原住民文化所出現的鑄造物特徵做比較,其做為鑄造青銅器的模具的可能性最高。








圖三圖四


圖五



  在這批模具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件兩面刻有上半身人形的模子(圖三﹐四)。這件標本殘缺不全,但其雕刻的圖形特徵令人馬上聯想到它與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青銅刀柄(圖五)或排灣族傳統的青銅刀的直接關係。這重關係影響相當廣泛,因為過去被研究學者視為舶來品的史前時代或原住民文化中的青銅器,極可能是台灣製的本土器物,而這些器物所代表的工藝技術層次及背後潛藏的一套社會文化運作體系都是此後研究者必須重新思考的。







圖六



  舊香蘭遺址發現模具的地點是在去年杜鵑颱風侵襲後在海岸線上曝露出來的一處堆積很厚的文化層中。在同一地點還出土裝飾有盤蛇紋飾的陶器(圖六)。這兩項器物的特徵透露出這遺址的文化和原住民文化有極高的關聯性。目前從模具出土點測得的碳十四年代數據有4個,最早年代是1380±40B.P,最晚年代是1240±40B.P,而這個年代範圍正好落在台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文化之間的所謂〝失落的環節〞之內,因此筆者認為舊香蘭遺址這次的發現,極可能是解決台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文化間發展問題的關鍵。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