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閩粵客家地區提線木偶戲的淵源流傳現狀(引用)

閩粵客家地區提線木偶戲的淵源流傳現狀


 



         臺灣學者郭朝宗對閩西的木偶戲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查與研究。他在《北臺灣傀儡戲源於閩西及其傳台後變遷之初探》一文中,通過對閩西上杭、永 定兩縣的田野調查,認為閩西傀儡戲同臺灣傀儡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從文獻古籍、演出儀式、唱腔樂器、戲神崇拜與木偶造型等幾個方面進行考證與追蹤,指出 北臺灣宜蘭地區的木偶戲屬於閩西木偶系統。

福建的閩南漳州地區流行布袋木偶。福建的閩西、泉州和廣東的梅州興提線木偶。

查閱地方文史資料。閩西客家地區的提線木偶戲,是閩西較有代表性的地方戲劇藝術之一。它是明朝初年從浙江傳入閩西上杭的,後由上杭發展至遠播湖南、贛南、粵東各地,海南島、香港、臺灣等地。

閩西上杭白沙是閩西木偶的發祥地,閩西各地的木偶戲,是以上杭為中心傳播出去的。據《上杭木偶戲資料》記載:明朝初年,上杭縣的白沙張坑人賴發奎,塘豐人 李法佐、李法佑兄弟及溫發明四人,到浙江杭州學習木偶戲。在杭州,賴發奎等四人分別在四個戲班中學習木偶戲的高腔。初期他們帶回上杭的木偶18個,稱18 羅漢,這樣高腔木偶戲就在上杭繁衍起來。上杭木偶戲的全盛時期是明中期到清朝中期,大約持續了二、三百年。


上杭白沙為中心的木偶戲迅速向閩西各地傳播。1865年,長汀縣塗坊人曹如文到白沙拜師學木偶戲,藝成回鄉組辦“福春堂”戲班。從此長汀有了木偶戲班。1891年,上杭白沙人梁祥至的 徒弟張彩隆到龍岩白沙組辦“老榮盛堂”戲班,以後該戲班到各地巡迴演出。1885年,永定坎市人張兆登到茶地投師學藝,藝成回鄉組辦“明鳳堂”戲班。之後 木偶戲班在永定遍地開花,到民國初年永定有26個木偶戲班,300餘個藝人。1898年,白沙藝人李如意與連城人賴源鄉、徐家球結為拜為金蘭,李如意的次 子李金玲過繼給徐家球為子。李金玲改名徐傳華,徐傳華組辦“福壽星”戲班。徐傳華大展藝術才華,曾在大田、永春、連城、永安、龍岩、漳平、寧洋等地演出。 1930年,徐傳華帶戲班到漳州演出,因演藝高超而轟動漳州城。清末,木偶戲傳入漳平,到上世紀二十、三十年代漳平永福、新橋等8個鄉鎮都有木偶戲班。提 線木偶傳入甯化為民國初年。

閩西木偶戲在清咸豐、同治年間一直唱“高腔”。“高腔”是一種無樂器伴奏,只靠幫腔襯詞而形成強弱聲響對比,依真假聲音交替,呈現音色變換 的歌,有“九調十三腔”。其基本曲調有長行板、過山調、饒平調等十幾種。最初的高腔是“單高腔”,只有2人參加演出,前臺1人負責提線,並包 覽木偶所有角色做唱、念,需要很強的記憶力;後臺1人掌鑼鼓兼幫腔。後來發展成“雙高腔”前臺增至2人,即通常所說的“三腳班”。劇目是根據故事提綱編詞 套曲,詞語通俗易懂,用客家方言演唱,如聽故事一般。

清乾隆以後,亂彈腔在閩西興起,大部分木偶戲班改用亂彈。因亂彈的唱腔曲調講究行當分類,且有樂器伴奏,在演出形式及效果上都比高腔先進。 改為亂彈戲班後,木偶及人員也曾加到6至9人不等,隨著人員的增多,分工也逐步明確,演唱分為“生、旦、醜、公、婆、淨”六種腔調。舞臺裝置也發生了變化。

廣東客家地區提線木偶是福建閩西傳入廣東,它分佈於粵東的梅縣、興甯、豐順、大埔、蕉嶺、五華、揭西、陸豐等縣。

明朝初年,閩西木偶戲已傳入粵東。據《五華縣木偶劇團建團40周年紀念專集》中的資料記載,五華木偶戲是在明代從福建上杭縣傳入的。民國初年,五華縣擁有 林華堂、新華堂、彩華香、同樂園等20多個木偶戲班,居興梅、潮汕各縣之冠。 1930年,五華木偶戲著名藝人李伯紳組建“林華堂”木偶戲班出國演出。由 木偶戲青年演員李壽添領銜,古妙洪、張日星、張炳星、古三、張如亮、李亞七、古妙姐等人組成。應華僑張建賓邀請,遠渡重洋到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演 出,時間四年之多,頗受華僑和外國人士讚賞。

《廣東省志•文化藝術志》所載,梅縣的木偶戲是由福建上杭傳入的。舊時梅縣提線木偶戲班有不少,至建國前夕還有6個。即梅城謝發父親謝瑞庭 為班主的“樂堯天”,黃寶師為班主的“奏吉祥”、南口車陂劉偉榮的“榮華堂”、南口圩陳立郎的“富天彩”、隆文李達安的“合一聲”、鬆口童士洪的“樂升 平”。1910年,梅縣“奏吉祥”木偶戲班曾由華僑黃雙 先生“綽號黃百萬”聘請到南海群島的泰國、新加坡、大北等埠叻去演出。深受華僑的好評。

謝如劍撰寫的《大埔木偶戲》提供的資料。大埔縣的木偶戲是由福建上杭傳入的,人們稱為“外江木偶戲”。大埔木偶戲在抗戰前極為盛行,清末至民國初年,雙溪鎮草田里、清泉溪、木教、和村、燈盞湖都有木偶戲班,興盛流行。1947年前後,大埔境內 只有州瑞、梓里、碗瑤等處尚存“彩新風”、“新天彩”、“高升平”、“樂升平”(後稱“彩華新”)等幾個木偶戲班。

在舊社會,木偶藝人得 不到重視,藝人社會地位低下,被視為“下九流”,而且常受人歧視,生活無保障。加之以劇團又存在有弱點,如戲劇內容較陳舊等,無法適應潮流,因此劇團陷於 奄奄一息,面臨絕境,藝人們也只好各自尋找出路。在建國前夕,在閩粵客家地區還能夠長年堅持演出的木偶戲班為數不多。


提線木偶戲的藝術技巧

因木偶戲班的戲臺簡便、人員少、機動性大的優點,它活躍在城鄉各地。
木偶戲的所有人物、動物以及各種道具,都由藝人自已制 作。人物造型要誇張,服飾、頭飾力求逼真;動物、道具做得無不惟妙惟肖。五華縣木偶劇團還自已辦工廠製作木偶,以滿足本團的藝術需要。1984年,中國木偶藝術代表團訪問日本時,該團還製作提供了《水漫金山寺》中的小沙彌和《寶盆乖乖》劇中的仙女木偶,與日本同行進行藝術交流,獲得很高評價。 因木偶人的 工藝製作精湛,造型逼真而深受日本朋友的喜愛,劇團把這兩個木偶人贈送給了日本朋友。

提線木偶戲是各種木偶戲中舞臺藝術形象最完整、表演區域最廣闊、表演動作最複雜的戲劇品種,也是操作難度最大的木偶劇種。木偶操縱線傳入梅州之初僅有5根,現已發展到20多根。一般來說,生、旦角較少線, 丑角較多線,因其需表現各種醜態,必須在其肩、肚、眼、舌等各增添些“補線”,以適應表演的需要。一般一人操縱一偶,也有兩人同操的。它以三條硬線和十至 二十幾條軟線提吊木偶,全靠演員靈巧的雙手來操縱。使它上天入地,翻江倒海,達到“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神奇境地。

提線木偶擅於表現童話、神話、科幻題材的節目,也有地道的唱功戲、做功戲。大至騎馬、射箭、拔劍、駕車、搬動物體,細至舞手袖、耍翎子、舞 雙槍、捋須、甩髮、踢袍、拭淚、舉杯、搖扇、抽煙、噴火、揮筆、捧讀等,舉手舞足,無不神奇。斷頭、分身、脫衣、變臉、換形、耍蛇和吹拉樂器等表演,活靈 活現,非常逼真。

閩西木偶戲的唱腔為漢劇。劇目戲文、曲調和漢劇大致相同。在唱、做、念、打的方面與漢劇相同,只是丑角道白、對白、風格不同,講的客家方言。

大埔的木偶戲所演劇目戲文,既繼承了中原漢族傳統的古風,又創造了濃厚的客家地方特色的舞臺表演藝術。它和漢劇大致相同,道白多是用“中州音韻”普通話,插以地方語言客家話,字字聽得明白。

五華木偶劇團的表演藝術及唱腔唱調與梅縣木偶劇大同小異。但也有不同之處,它的提線技巧是承傳福建泉州派。而梅縣、大埔木偶劇的提線技巧則承傳福建上杭派。

師徒之間以口傳心授是舊時木偶藝術的基本途徑。還有一種是家族傳承。如大埔童宇東的師傅就是他的父親童泗洪是二十年代姓威震閩粵地區的“外江樂升平”木偶戲班的班主。現在五華縣木偶劇團演員李百坤的師傅是他的父親著名木偶藝人李壽添。

現在的專業提線木偶劇團道具設備齊全,人員也多,有二十多個人。外出演出一般都有專用車輛。舞臺為特製天橋立體架高臺;有各種舞臺燈光;有軟景、硬景及天 幕,形成遠、近空間等多層次的立體表演區。其音樂、唱腔和念白,絕大部分都與漢劇相同。音樂伴奏,起初只有簡單的鑼鼓及頭玄、胡玄,現在發展到“八音”具全,而且還輔助以電子琴、吉打等西洋樂器。表演藝術形式多樣,發明了人與木偶同台演出的技巧,還借監和吸收了布袋木偶和皮影等藝術技巧。從而使劇目表演得 更充實完美,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木偶戲的娛樂功

木偶戲面向城鄉廣大民眾,雅俗共賞,老少鹹宜,尤其在舊時的農村深受人們的喜歡,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1950年前後,在閩西和粵東 地方木偶戲班很多。清末民初,僅上杭縣就有100多個木偶戲班。五華素稱“木偶之鄉”。 閩西人民深愛木偶戲,在永定就有這樣的民謠:“簇簇人群看出神, 登臺傀儡似活人;長笛鑼鼓緊又密,抬頭東方天已明。”在粵東木偶戲也很受廣大群眾喜愛,1972年1月15日,五華木偶戲團應邀興寧機場慰問演出時觀眾達 2萬人。

舊時,的木偶戲班,多為藝人自由組合,人數二、三人為一班,有五、六人到十多人不等。民間的遊神、打醮、轉火,以及某些傳統節日 等,必請木偶戲班前去做戲。有戲做時則做戲,無戲做時則從事打八音(群眾婚喪喜慶,常請八音,銅鼓吹奏)。以往閩粵客家地區的小木偶線班,道具簡便可用肩 挑。借助一、二張“八仙桌”和農家常用照明燈具就可進行表演。在山村,演出地點則多在學校禮堂或農村的祠堂裏。梅城的演出地點在上市河唇湖坪里,用竹篷、 木板搭成戲臺、看臺。請木偶戲班的錢,有時由富家或華僑出錢,有時是集體(舊時多由宗族公嘗)出錢。講定每本戲若干錢,十本戲可演一個下午或一晚。上杭縣 城區的仙師宮廟會每年六月都要請外地戲班和本地的傀儡戲,戲場附近還設賭場,演戲時間長達一個月,由晚上7點演到天明。演戲的開銷靠商人與富戶捐攤及賭場 的收入中抽取。

中國民間戲劇在其存在形態與發展趨勢上必然與地方文化密切結合。閩粵客家地區的木偶戲劇目的內容有著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閩粵客家地區的木偶戲劇目戲文、曲調和漢劇大致相同,後來加入了山歌調。戲中的丑角和有些小雜劇,則常講客家話,唱山歌或民間小調,如《拆字歌》、《虛玄 歌》、《挪翻歌》、《猜調》、《五句板》、《蚊蟲歌》等。只是醜行道白、對白、風格不同,講的客家方言,含有笑話、雙關歇後語。有時即興創白、口齒伶俐、 靈活敏捷、信口開河、詼諧幽默、婧笑怒駡、盡情鬥趣、互相朝弄、一問一答、絲絲入扣、妙語連珠、時間可長可短、內容豐富多彩、使人捧腹大笑、可調節舞臺氣 氛、活躍觀眾情緒、給人印象很深!

客家“傀儡腔”,是梅縣腔板。它是木偶藝術家謝發在吸取民間小調精髓的基礎上發展創造出來的,它具有獨 特的風格,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在客家地方很受歡迎。它全用客家話演唱,不僅咬詞吐字清晰,且喜怒哀樂馳騁自如,富有濃郁的客家韻味,深受群眾喜愛,並為山 歌劇等劇種所借鑒。1963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用謝發的“猜調”錄製唱片。

木偶戲傳統的劇目有《化子進城》、《水淹金山寺》、《阿二哥分家》、《孟姜女》、《蘇州案》、《劉海釣蟾》、《哪吒鬧海》、《樊梨花罪子》、《過江招親》、《梁山伯與祝英台》、《張 四姐下凡》、《火焰山》、《火雲洞》、《豬八戒出世》、《三打白骨精》、《胡郎當》、《大名府》、《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八仙過海》、《四進 士》以及取材於《聊齋志異》、《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及《楊家將》等戲。


 

木偶戲的宗教功能

中國木偶戲最早出現在商周時代的“俑”,《禮記•檀弓》載:“俑,從葬木偶也。”木偶最早用於原始宗教的喪葬,爾後才逐漸發展為娛樂。以後雖木偶藝術自身不斷發展,但始終切不斷同宗教的聯繫。

客家地區戲劇的繁盛與其民間宗教信仰,信奉風水,迷信鬼神息息相關。舊時客家地方神多廟多,寺庵多過學堂,神靈遍地,村子裡有什麼公王老爺、沙官老爺、汝 陀伯公、樹頭伯公等鬼神設置。客家地方戲劇的繁盛與其民間宗教信仰的發達息息相關,二者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係。客家區域裡神多廟多,一年到頭幾乎都有婚喪 嫁娶、歲月節令、各種神誕廟會等,這些活動必有戲班獻戲。而最經濟實惠的是請木偶戲班。

王予霞著《二十世紀閩西社經濟變遷與文化》的書中對“木偶戲的宗教功能”論述得很清楚:閩西木偶戲同其他劇相比,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整個藝術活動從屬於民間祈神祭祀禮儀,可以說,是一種准宗教的戲劇藝術式樣。由於閩西民間頻繁的宗教祭祀活動有以及迎神賽會中的娛神與娛人的需求,客觀上促使木偶戲與宗教緊密聯繫在一起, 為木偶戲找到生存空間。

據民國《武平縣誌》載:武平中山鄉的木偶戲,除迎神賽會之外,最特色的要數花燈木偶戲和驅鬼鎮煞的“安龍戲”。

閩西的木偶戲是一種准宗教藝術形態,它存在於宗教信仰所衍化的各種民俗活動之中木偶戲藝人通常身兼神職人員職能,他們除了演木偶戲外,還從事民間的各種祭祀及宗教性服務。相當一部分木偶藝人精通卜筮術和地理陰陽學,經常為民眾畫符念咒、驅鬼鎮煞、卜卦安龍,同僧道一起打醮做法事。木偶戲藝人不屬於“九流” 中人,而是准宗教性質的神職人員,被尊稱為“師傅”,倍受東家禮遇。所以,木偶戲藝人在閩西和本地巡迴演出時,是不用帶被褥的,一切均由東家準備。

過去木偶戲同佛教、道教有極密切的關係,尤其是高腔木偶戲,基本上是為群眾‘還願’而演出。木偶藝人亦為業餘道士,為東家搞安神、出煞、畫符等迷信活動。以謀取額外報酬。

閩西的木偶戲在演出儀式、劇情內容、唱腔以及道具名等諸多方面都打上了民間宗教的烙印。首先木偶戲演出伴隨著一系列相關的祭祀禮儀。正式演劇之前要舉行 “安壇”儀式,第一台必演“跳加官”,這是一種帶祭祀儀式色彩的演出,意在祝東家此後加冠晉爵,步步高升。在演“跳加官”時,氣氛莊嚴肅穆不語,名曰“啞台”。最後亦必演“打金榜”,旨在祝東家此後登龍虎榜,吉祥如意。木偶藝人在演出期間常與和尚一同做法事,他們用嗩嗩伴佛曲“釋檀香”,吟唱“和沿腔” 等。在演出中也要舉行各種宗教科儀,焚香時念《請神書》;殺雞時念《割雄雞咒》;燒紙時念《燒紙錢咒》;畫符念《田公咒》;卜筮祭獻時念《獻神詞》。為病 人除煞、兒童過關都要念經和舉行宗教科儀表演。其次,許多木偶戲劇目本身就是宗教劇,敷演宗教故事,宣傳宗教教義。比如《田公開台》、《天官賜福》、《八仙》、《打金榜》等到就屬此類劇。還有直接宣揚宗教人物靈威的,像講述臨水夫人陳靖姑學法收妖的《夫人傳》;敍述華光成神的《華光傳》;上演觀音成道的 《觀音傳》。其三、木偶戲的宗教意識還滲透于班規、戲俗、木偶及道具等各個方面。如早期的18個木偶、18根搭傀儡的竹子,均象徵著佛教的“18羅漢”。 從閩西木偶戲所具有的宗教文化內蘊情況看,其宗教功用已超出了一般戲劇。

與祭禮儀相關的閩西木偶戲有幾以下幾種類型。

祈求平這的打槍醮戲。上杭農村每年正月或秋收之後,都有要請木偶戲班上演打醮戲。

祭祀的神靈多為五穀神,目的是祈求神靈保佑全村五穀豐登、人畜平安。此類戲一般為村莊群體性祭祀演出,戲臺多搭在村中的社公廟或祠堂中。

尋根敬祖的華光戲。尋根問祖是客家人至關重要的民俗傳統。所謂“家家建追遠之廟,戶戶置時祭之資”,確是客家崇祖的寫照。敬祖戲多演出於祠堂,其特點是要演出《華光傳》,取宗教傳說中的華光救母的故事內容,旨在加強敬祖收宗的教育。

還願戲。木偶戲為閩西人還願活動的演出也很多。還願戲或演出於村落的“公王廟”,學堂,百姓家中。有時亦請和尚做佛事,在戲臺上設壇念佛。比如,在武平城 關的東平王廟菩薩愛看傀儡戲。所以,求神還願者多請木偶戲班此演唱,此廟每年演戲多達200餘天。木偶戲台搭在正殿正側,面對菩薩塑像。

驅鬼鎮煞的安龍戲。過去閩西人在新屋落成,或舊屋不寧,都要請木偶戲班來演“安龍戲”。迎賓謝客,可謂經濟實惠。“安龍戲”一般由祭祀儀式與演戲兩部分組成。舉行儀式時要念《安龍鎮神敬土地土府八陽經》,安龍戲一般需要演出五天,劇目由東家選點,除上演有關宗教儀式劇外,戲劇內容以平安喜慶、驅邪邀福為 主。

祈保兒童的夫人戲。《夫人傳》是閩西木偶戲的主要劇目之一,它廛述陳靖姑上閭山學法收妖,最終成為救世主生護產,庇護兒童的女神。除演“夫人傳”外,同時還要為兒童舉行“過關”的儀式,為請戲之家驅邪避凶、解厄消災。

粵東梅州的客家民眾還賦予木偶戲一種特殊功能。民間認為百戲木偶為大,唯它能壓煞。“出煞”時吹著用一種特製的長筒彎口喇叭(客家人稱吊喇子),在喇叭聲中,由叫阿二哥的木偶人,頭紮紅頭巾,手握寶劍,大聲高喊,出場轉上幾圈,人見低頭,邪見伏地,鳴鑼擊鼓,驅邪鎮煞,保佑平安••••••出煞後,請八仙 下凡“以示人間大平百業興旺”。仙姬送子,“表示娘娘抱太子,護送狀元下凡投胎。”最後,生、旦亮相,“表示鳳凰花燭夜,麒麟生貴子,滿地放豪光,金榜掛 門庭”。這就是請木偶出煞、請神仙的開場戲,在客家地方流傳甚廣。此種民俗流傳至今,現有些客家城鄉人家遷新居,建橋奠基等都還會請木偶戲班去演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