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泉州高甲戲:又稱「九角」、「戈甲」、「交加」, 係傳自於泉州的劇種。

泉州高甲戲:又稱「九角」、「戈甲」、「交加」, 係傳自於泉州的劇種。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的文化藝術。包括高甲戲在內的閩南地方戲曲藝術的興衰變化,顯然與閩南的地域條件、人文環境乃至閩南人的性格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泉州之所以成為高甲戲的發祥地,高甲戲歷經數百年在泉州一帶閩南地區始終保持長盛不衰、傳承不息的態勢,應該說與泉州人的性格、泉州人的欣賞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

  高甲戲賴以生存、扎根的這一方熱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一座城市兼具文化名城、古代大港、著名僑鄉、臺胞祖地等眾多特點,這種獨特的現象,在中國其他的城市中是並不多見的。

  泉州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泉州在中國的海外交通史、宗教史、對外文化交流史、思想文化史、藝術史、民俗文化史以至華僑史、對臺關係史等許多方面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泉州歷史文化積淀十分豐厚,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尤其是泉州的靜態文化和動態文化,更為海內外所矚目。

  悠久古遠的歷史、豐富的文化積淀、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優良傳統、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形成了泉州文化的獨特魅力。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以及南音、北管等戲曲、音樂藝術,就是在這一片肥沃豐厚的土壤上繁衍生長的。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歲月的波濤往往會對各種戲曲品種進行一番衝擊、淘洗,比如元代的雜劇、元曲,如今已經湮沒無存,而有些戲曲品種,則呈現萎縮、式微之狀,類似于亟須保護的瀕危“熊貓”那樣的“珍稀劇種”。

  人們也許會產生疑問:為什麼同樣在泉州的土地上,悠久古老的提線木偶戲、譽稱“宋元南戲活化石”的梨園戲等優秀傳統劇種,現存的劇團已很少;而高甲戲這一只有300多年歷史的劇種,傳承至今仍有眾多的劇團、龐大的演藝隊伍和廣闊的觀眾市場,在海內外依然產生廣泛的影響?相形之下,高甲戲似乎具有一種十分頑強旺盛的活力與生機。

  是什麼原因,讓高甲戲擁有如此蓬勃的生命花季呢?

  一是泉州人的性格與高甲戲的形成、發展緊密相關。閩南文化是閩南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吸納融會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精華,閃耀著中華文明的璀璨光芒。閩南文化如同流貫其境的晉江、鷺江、九龍江,滋潤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閩南人,賦予海內外閩南人以聰明靈性和拼搏精神。而泉州人的性格顯然包含著海洋文化、古越文化、中原文化這三大要素的熏陶。泉州人根在中原,血脈中流蕩著黃河、長江的波濤,保持著粗獷豪放的陽剛之氣;泉州人生活在江南,性格中又具有江南人的聰明靈秀、機智靈活、幽默風趣;泉州是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人在長期對外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中,又形成襟懷豁達、視野開闊、“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品性。而這種性格恰恰與高甲戲的基調,包括劇種的風格、劇目題材的內容、表演形式的粗獷豪放、活潑生動、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可以說是意趣相投,極為吻合。早期高甲戲大量搬演《三國》、《水滸》等英雄人物故事,屬于“銅琵琶鐵綽板豪唱大江東去”一類格調,無疑體現了泉州人、閩南人那種豪邁豁達、敢拼敢贏的性格特徵。有位作家說泉州人的性格是“愛你愛得要死,恨你恨得要命”,概括得頗為生動傳神。泉州人重情尚義、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愛憎鮮明、誠毅堅忍,高甲戲舞臺上表現的大喜大悲、大愛大憎、善惡美醜分明,乃至音樂唱腔上的高亢激越、蕩氣回腸的旋律,恰恰是泉州人、閩南人性格的形象寫照。

  其二是明末清初東南沿海特殊的歷史背景,對于高甲戲所產生的重要影響。明清之際,封建王朝為了阻遏、剿除鄭成功在東南沿海一帶的“抗清”力量,施行“禁海”、“遷界”的閉關鎖國政策,嚴令“片板不得下海”,甚至強迫沿海居民一律內遷數十裏。這不僅使得當年繁盛一時的刺桐港,只剩下“孤帆遠影碧空盡”、“浪打空城寂寞回”的狀況,更使得世代靠海為生的閩南人民陷入饑寒交迫、生存維艱的困境。封建朝廷嚴酷禁錮的高壓政策,必然引起閩南沿海人民的怨忿與抗爭,並且採取各種手段進行反抗。而孕育、產生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戲並非偶然的產物,當時人們採用粧閣、高蹺、踩街遊行的形式,裝扮著宋江、李逵、武松、盧俊義等梁山泊英雄好漢演繹“官逼民反”的故事,實際上也是借民俗娛樂的形式,發泄、傾抒反抗壓迫、頑強抗爭的情緒。當時百姓稱之為“宋江戲”,在閩南城鎮鄉村廣為流傳。顯而易見,這種“二百年前唱宋江”“水滸家家話晚窗”的戲劇現象,反映了明末清初閩南沿海人民不滿封建朝廷腐敗無能、反壓迫求生存的強烈願望。加以當時閩南沿海人民掙扎在生活苦海之中,許多人為了溫飽選擇了“搬戲”賣藝為生,有些藝人甚至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鄉謀求生計。因此,清朝中葉在泉州一帶閩南沿海地區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高甲戲“戲窩子”、戲班藝人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應該說是當時東南沿海的抗清力量和民族的抗爭精神,催生了高甲戲的繁衍與蔓延.


  讓高甲戲擁有如此蓬勃的生命花季還有第三、第四個原因。

  其三是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人民在長達數百年的海外交通和經濟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海納百川”、“大度包容”的襟懷和氣量。泉州人的包容也體現在泉州地方戲曲藝術尤其是高甲戲,善于吸納其他劇種的優點和特長,廣納博採,豐富、充實自己的藝術表現力,使高甲戲從早期的簡單、粗糙逐漸走向成熟與完美。

  高甲戲受外來劇種和本地劇種的影響也很大,有“集眾劇種之優長于一身”的明顯痕跡。特別是江西戲(俗稱“江西大班”)對泉州高甲戲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較大的作用。

  三百多年來,高甲戲的前身“宋江戲”吸收了京劇、弋陽腔等外來劇種的劇目和表演藝術。高甲戲又稱“大氣戲”,其劇目題材大部分來自《三國》、《水滸》等演繹古代英雄豪傑傳奇故事的文武戲、智慧戲,當時“搬演”的戲出如《古城會》、《華容道》、《單刀赴會》、《困河東》、《破洪州》、《狄青取珍珠旗》、《萬花樓》、《粉粧樓》等等,這些劇目題材所表現和歌頌的,正是泉州人所崇尚的重情尚義、俠義肝膽、不避艱危、英勇無畏、豪氣衝天的英雄氣概。高甲戲著力頌揚關羽、宋江、盧俊義、狄青等英雄人物的事跡,而這類題材又是當年閩南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

  同時,高甲戲也不斷地從本地的梨園戲、木偶戲、打城戲等劇種中吸取了有益的藝術養分,豐富融化在自己的藝術形式中。尤其是從提線木偶戲和掌中木偶戲中吸收、提煉而成的“傀儡醜”“布袋醜”,更是創造出了高甲戲醜角藝術的獨特表演手段,這是其他劇種所難以比擬的絕活。高甲戲的音樂曲牌,來自南音和民間曲調,以南音為主,但卻進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適合于舞臺上各種不同人物的唱腔,既保留南音優雅、清麗、細膩的音韻,又有激昂、豪壯的腔調。樂器以嗩吶為主,其次是三弦、二弦、品、洞簫。擊樂有鑼、鼓、百鼓、碗鑼、小叫、響盞等。

  據尤連江先生在《傀儡戲與高甲戲源流雜談》介紹,無論從劇目、音樂、表演動作等方面看,高甲戲與傀儡戲都有著密切的關係。首先從劇目看,高甲戲的《瘋僧掃秦》,係出自傀儡戲傳統劇目《岳侯徵金》折戲;高甲戲《連升三級》,原是閩南布袋戲一個只有故事梗概的傳統劇目。《織錦回文》係源自傀儡戲傳統劇目《竇滔》。《王金鸞祭法場》,原係布袋戲《血手印》。《真假王岫》,係由布袋戲《高奎假王球》移植,劇中情節有較大改動,但中心情節仍圍繞在“高奎假王球”上。

  高甲戲音樂唱段,一般不用曲牌,它的主調都取自于梨園、傀儡、南音和民間樂曲,場景樂譜和本地戲曲同用火石榴、粉紅蓮、柳青娘、貴子圖等。

  在表演動作形態上,高甲戲模倣傀儡動作表演例子頗多,模倣傀儡的表演手法亦不盡相同。較為成功且具代表性的應推《真假王岫》的“王海行”一節。

  難怪王冬青先生在深入考證後認為:“高甲戲劇種藝術,先天地帶有濃厚的民間氣息,隨著在發展自己的基礎上,吸收其他先進劇種,如外來的京劇和本地區的梨園、木偶的精華,建立了自己的風格豐富多彩的傳統。”正因如此,高甲戲得以迅速地發展起來,劇目內容和表演藝術日益豐富多彩,又有獨特的地方特色,使高甲戲遍布福建南部沿海閩南語係地區和臺灣省,成為群眾家喻戶曉、喜聞樂見的地方戲。在南洋群島華僑集居的地方,都有高甲戲的鑼鼓聲。不少高甲戲藝人曾遠涉重洋到菲律賓、新加坡、印尼、馬來亞一帶演出,一出出富有濃鬱閩南地方特色和韻味的高甲戲,扣動了遊子的心扉,成了海外華僑慰藉鄉愁鄉思的鄉戲鄉音。

  其四是泉州僑鄉世代相傳的迎神賽會、婚喜節慶等傳統習俗,為高甲戲的生生不息、廣泛傳播提供了適宜的氣候和土壤。

  泉州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傳統文化氣息十分濃厚,四時八節有許多民俗節慶活動,諸如春節、元宵、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以及佛誕、拜謁祖宗等等“世事”,僑鄉各地經常要請高甲戲等戲班前來演戲助興,增添喜慶祥瑞氣氛。這時泉州地區數以百計的專職與業余的高甲戲班往往應接不暇,進入“黃金旺季”。特別是晉江市,自古以來民間戲劇藝術就十分興盛。改革開放以來,晉江市戲劇事業蓬勃發展,演出市場長盛不衰。全市擁有上等級的民間職業劇團22個,涵蓋高甲、薌劇、木偶、雜技、歌舞等劇種,從藝人員900余人,年演出近4000場。全市建有露天舞臺2000座,可謂星羅棋布。

  歷經百年滄桑,高甲戲在其生存、發展的道路上,經受了許多坎坷曲折、艱難困苦的磨礪。一代又一代的高甲戲藝人,篳路藍縷,百折不撓,頑強地留下了一串串艱辛跋涉的足跡。不過,比起其他一些瀕臨困境的地方劇種,高甲戲應該算是比較幸運的,它擁有比較廣泛的觀眾和市場,因此在戲曲市場普遍處于不太景氣的狀況下,高甲戲尚無“難以為繼”的後顧之憂,依然充滿活力和生機.



----------------


泉州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之下,亦兼重搶救、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的工作,成為福建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三個城市之一。茶‧瓷‧戲是泉州生活特色,家家泡茶、戶戶南音,至今鄉里可聞。泉州高甲戲為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之一;提線木偶名聞遐邇,曾應邀赴五十餘國演出,也在精挑細選的北京奧運開幕典禮上大放異彩;惠安掌中木偶與台灣布袋戲一脈相連,特色殊異。且本次泉藝茶會邀請前來演出的皆為一時之選,高甲戲「昭君出塞」,司琵琶及演唱的顏佩瓊為大陸國家一級演員,而操演提線木偶「小沙彌下山」的夏榮輝 (木偶團副團長) 及「若蘭行」的傅端鳳,皆為本屆奧運開幕時邀請的演出者,演出水準極高,戲碼亦是經典之選。三場茶會由安溪茶文化藝術團提供:安溪鐵觀音 (清香、濃香、陳茶等)、毛蟹、黃金桂三種茶,風味特殊,並選用國家一級工藝師以德化瓷創作的茶具品賞。邀請對泉州生活文化遺產有興趣的朋友前來同賞,喝茶看戲,悠回古味,慢活當下。


------------------------------








來源:泉州晚報海外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