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南管戲"? 南管戲=京戲 嗎?
(http://www.epochtimes.com)
指早期由大陸傳到台灣屬於閩南語系的戲劇,與北 管是相對應的名詞。包括有「七子戲」、「高甲戲」 、「白字戲」三種。 七子戲:台灣的「七子戲」源自於福建泉州的「小梨園」(童伶)和「大梨園」(成人),一般狹義 的「南管戲」即指「七子戲」(小梨園)。「梨園 戲」為閩南語戲中最古老的劇種,約於康熙三十六 年以前傳入台灣。
「南管戲」先是被「北管」戲奪 走了觀眾,後因「歌仔戲」的興起更被冷落,近幾 十年來,台灣職業的「七子戲」班都已解散,目前 僅由一些業餘的子弟社團(清唱結社),如台南的 「南聲社」,鹿港的「聚英社」、「雅正齋」,清水的「清雅樂府」,台北的「閩南樂府」、「漢唐樂府」、「華聲南樂社」等,以「清唱」的形式維 持活動,這種清唱的形式俗稱為「郎君唱」,自戲 劇形式的「七子戲」沒落以後,清唱結社的「郎君 唱」逐為「南管」的代表。
「南管」為台灣的稱呼 法,又名「絃管」、「南音」、「五音」、「南樂」, 流行於福建泉州、台灣、及南洋地區。這種清唱的 「南管」今日在國立藝術學院已正式以「樂種」的 形式列為課程。 高甲戲:又稱「九角」、「戈甲」、「交加」, 係傳自於泉州的劇種。「高甲戲」約形成於清光緒 年間,當時因「梨園戲」逐漸沒落,便在「梨園戲」 的基礎上,結合民間武術技藝(宋江戲)及其他的 戲曲而產生的新劇種,因本底裡是「梨園戲」,因 此傳到台灣以後,在民間仍以「南管戲」稱之。「高 甲戲」是大陸的稱呼法,在台灣民間藝界並不使用 這一名稱。目前在台灣尚有活動的職業劇團計有伸 港的「新錦珠」、員林的「正新麗園」、三重的「新 金英」等,其活動已日漸減少。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31/c4552.htm
京戲:清朝乾隆時期,二黃腔系的徽班進京獻藝,留住北京,後與西皮腔系的漢班交流融合,並吸收各地曲調之菁華,成為新興劇種,為大眾所喜愛,遂取代崑曲之地位,成為清代的代表性戲曲。因發源於北京,故名京戲;又以西皮及二黃為主要唱腔,故又名皮黃戲;民國成立後,北京改名北平,故又名平劇;後經齊如山大力推崇,尊為民國時期的代表劇種,故又名國劇。
http://home.kimo.com.tw/heart_light/index3/3-2-1.htm
綜觀上述介紹,個人淺見南管戲不等於京戲
*有關梨園弟子的簡介
http://www.hantang.com.tw/liyuan.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