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客家人多住丘陵淺山,是因為他們晚到臺灣,近來史家發現,早期開發北部平原的許多客家先民,其實是為了追逐茶葉、樟腦等「新興產業」的利益,才轉往桃竹苗山區。新竹縣關西鎮,農作以茶園為主,是今天人們眼中典型的客家莊。
而被視為首先在台開疆墾荒的鄭成功,手下部將多的是客家人。鄭氏家族可以在臺灣維持三代,臺灣史學者津津樂道其中原委,就因為有陳永華、劉國軒兩位廣東客家人,一文、一武的輔佐明鄭政權,陳永華更被視為奠定臺灣漢文化基礎的第一人。 至於較晚開發的東北部,乾隆末年吳沙拓墾宜蘭平原,招徠的是包括粵、泉、漳三籍人士。今天被視為「福佬」地區的宜蘭平原,擁有三十四座客家三山國王廟,高居全台第一。 除客家大本營新竹、苗栗、屏東,臺灣現有的一百多座三山國王廟,分佈擴及北部宜蘭、中部彰化、雲林以至嘉義等非客家縣市。根據客家文化工作者楊國鑫的查訪結果,宜蘭冬山鄉、員山鄉幾乎是一村一座,台中豐原也有三座,若非具有相當人數、財力,新移民是無力蓋廟的,可見早期豐原市住了不少客家人。
* 只見閩人笑,不見粵客哭?
在十七、八世紀,客家人開發臺灣西部平原的貢獻不下於閩南人,人口也約略相當。十八世紀中葉後,形勢驟變,閩南人遽增,客族日漸落居下風,終於成為只占人口百分之二十的「弱勢團體」。 客家人在臺灣為何成為少數族群?過去認為,臺灣在光緒建省之前,一直歸福建管理,閩人因行政、地理之便,來台人數自然占多數。
但近年來從事臺灣史研究人士不斷搜集史料,認為康熙二十三年清廷頒佈的「渡台禁令」是最早影響臺灣閩、客比例的決定性因素。 康熙年間,施琅擊滅試圖反清複明的鄭氏家族後,上奏〈臺灣棄留疏〉,剖析臺灣在海防的重要性,清朝將臺灣回收入版圖,設置郡縣。 施琅是福建晉江人,他一面陳述臺灣的重要,卻又提出三條渡台禁令,除要求渡台者須先經官方批准,禁令第三條特別指陳:「粵地屢為海盜淵藪,以積習未脫,禁其民渡台。」身為客家人的臺北商專副教授范振乾認為,施琅吃盡鄭氏家族兩位客家部將(陳永華、劉國軒)的虧,因此在擊敗鄭經後,對粵客展開報復,刻意打壓客家族群。 根據連橫《臺灣通史》記載,渡台禁令之後,閩南成為臺灣主要移居人口,大量施姓宗族成員也紛紛來台墾殖。連橫就稱康熙末年在臺灣中部開鑿施厝圳、富甲一方的施榜是「閩台第一家」。
針對施琅以廣東多出海盜,禁止粵客來台,範振乾認為,這是施琅為圖一己之私的藉口。當時清朝疲於三藩之亂,加上施琅收復臺灣居功厥偉,因此臺灣政事全交由施琅處理,許多客家人因此被原船「遣返」大陸,有些人逃進山區。直到乾隆末年,渡台禁令正式解除,一百年裏,客家人與所有臺灣早期移民一樣,除面對地理屏障「黑水溝」,必須與「六死三生一回頭」的命運一賭,官方禁令的落井下石,讓客家人渡台倍加艱困。 長期從事客家民俗採集的黃榮洛,在民國七十五年發現客家人移墾臺灣的山歌詩「渡台悲歌」中這樣記載道:
「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就是窖場(墳場)也敢去,臺灣所在滅人山(必死無疑) ……」。
今天鹿港民俗文物館展示的一塊碑文上,記載當時航運由閩南人操控,港口抽收規費,由於海關人員多索紅包,加上省籍歧視,常故意刁難廣東籍客家人,於是乾隆五十五年客家籍醫生徐道、廖霖等人聯名呈請臺灣兵備道,嚴禁對客家籍人加索規費。
* 臺灣最早的「民間組織」?
渡台禁令加深客家移民渡台的辛酸,但客家在臺灣分佈圖的形成,原因複雜,一紙禁令尚不足以說明。 最早從事著述臺灣客家史的陳運棟指出,渡台禁令雖阻礙惠、潮客家人來台,但廣東北部嘉應州蕉嶺、梅縣的客家人卻轉道福建,登陸臺灣南部,成為早期客家遷台的主要族群。 康熙前後在臺灣西部平原上與漳泉人士扮演同等份量的客家人,也並未就此銷聲匿跡,高屏「六堆」客家人組織就是重要例證。但過去人們對歷史的認知不足,誤以為客家人因禁令完全退出臺灣西部平原的開發舞臺。
在早期不安定的移民環境中,客家村落為了自衛,常設防禦門樓。高雄縣美濃鎮的東門樓,就是為了防禦當時平埔族的入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