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西夏王陵.西夏文字

 十一世紀初期,一個以黨項族為主體的封建王朝在今天的銀川建都,並先後和北宋、遼以及南宋、金分分合合,歷經了190年之久,那就是西夏王朝。如今,一代王朝早已覆滅,隨著近年來人們對西夏王陵保護研究工作的展開,當年的皇家陵園正靜靜地躺在賀蘭山下向後人訴說著一代王朝的榮辱興衰。


    坐落于銀川西郊約35公裏的賀蘭山東麓,在方圓50平方公裏的陵區內,九座帝王陵布列有序,二百多座陪葬墓星羅棋布,這就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人稱“中國金字塔”的西夏王陵。走進陵園,闕臺、碑亭、角樓、月城、內城、陵臺一道形成氣勢壯觀的地面宮殿。1227年西夏滅亡後,王陵在戰亂中遭到了破壞,加之歷經千年的風吹雨打,如今,陵區內建築物外墻的木料和石料早已如西夏王朝湮滅,但最內層的土丘卻依然屹立,向世人們默默地展示著一段神秘的歷史。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孫昌盛:它的墻現在我們看到的混墻皮還殘存了一點點,當時它應該整面墻都是紅色的,然後頂上是覆蓋的灰瓦,我們可以想像當時西夏的墻就是紅墻灰瓦,而且帝王陵還是很華麗的。

    西夏王陵出土的文物數以千計,內容包括建築材料、生活用具、隨葬品等多種品類。其中以西夏文殘碑最為珍貴,而殘碑上所刻的就是西夏文。

    記者:西夏文字是開國皇帝李元昊在建國以後,為了突出民族特色,倣造漢字的造字方式創制而成的,字體方正,筆畫均勻,看上去您會有一種乍一看非常熟悉但仔細一看卻又一個都不認得的感覺。

    西夏滅亡後,西夏文字一直用到明代就隨著歷史而消亡成了死文字,直至清朝末年《涼州碑》在甘肅被發現,西夏文才得已重見天日。就目前發現的文獻資料證實,西夏文字大約有5900多個,經過研究專家學者已經基本能夠掌握它的創字規律,可對西夏文字的發音仍在進一步研究當中。

    記者: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國家文物局就開始陸續組織專家對西夏王陵進行研究保護工作,現在專家們正在做的就是為保護六號陵而開展的保護發掘。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孫昌盛:這些建築構件都是在六號陵出土的,這些琉璃都是放在南門的,南門的地方裝飾都是比較華麗的,像這些這是件套獸,套獸就是放在屋頂四角,這些東西放在屋頂上就是起到一個避災擋禍的作用。

    專家向我們介紹說,這次的考古發掘,主要是對西夏王陵的結構、形質、布局,以及當時的建築細節進行係統了解,這將為西夏學的研究提供更為詳實、寶貴的資料。











西夏李元昊主持创制推广西夏文字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14日 15:22








    大庆元年(公元1036年),西夏王朝开国皇帝李元昊为增强民族意识,命令大臣野利仁荣效仿汉文,主持创制并推广使用西夏文字。总共创制6000余字,编纂成书,分12卷,称作“国书”。上至佛经诏令,下到民间书信,都用西是文书写。为了方便人们学习西夏文,元昊还下令印了字典。


 




[西夏陵区出土的印]


 


    西夏文字是党项族一笔宝贵财富,西夏文本的创立和推行,对西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它增强厂西夏人的民族意识,为西夏向汉族先进文化学习提供了条件。

    西夏文字的创制受汉文的影响很深,文本的形体结构大体上脱胎于汉字,但仍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创新。

    从文字结构上划分,西夏文字可分为单纯与合体两人类字体。其中单纯字是组成西夏文字的最基本单位。单纯字可分为表意和表音两种,表意字一般常用于调整,有固定字义、多用以构成新字。表音单纯字多为介词、地、人名或佛经用语注音,也具有构成新字的功能。合体字又可分为合成字、互换率和对称字二类。合成字是西夏文字构造的主要特征,西夏文字中绝大部分为合成字。合成字是由两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中的一部分、大部分或全体互相组合成的新字。


 



 


[西夏文刻《孙子兵法》]


 


    西夏文字共有6千多字,天庆元年(公元1336年)李元昊下令颁行,尊西夏文为“国字”,并于1036年建“蕃学”教授西夏文,培养官员。又设“蕃学院”国家机构,管理公文来往中的西夏文本。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西夏文字慢慢地应用于西夏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西夏文字创立后,党项族西夏文字与汉字并用,西夏国灭亡后,其后裔仍有人使用,元代和明代中叶均有西夏文,可惜,并没有流传到现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