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圓明園.頤和園與建築者:江西建昌人.雷發達家族又稱( 樣式雷 )家族.雷金玉.

 












佔據清朝皇家首席建築師260年 雷氏家族和頤和園
星島環球網 www.singtaonet.com
 


精美的圓明園燙樣


 


  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在《中國建築與中國建築師》中寫道:“在清朝(16441911)二百六十餘年間,北京皇室的建築師成了世襲的職位。在十七世紀末,一個南方匠人雷發達應募來北京參加營造宮殿的工作。因為技術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擔任設計工作。從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這個世襲的建築師家族被稱為‘樣式雷’。”雷氏家族不僅長期作為清朝皇家的首席建築師,而且中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百分之二十五均出自這個家族。 


 


  中國清代承辦內廷工程的雷氏建築世家,因長期掌管樣式房而得名。始祖雷發達,字明所,江西建昌人(今江西永修縣),清初與堂兄雷發宣應募赴京。相傳重建太和殿時因缺大木,倉猝間取明陵楠木舊梁柱充用,上樑時卯榫懸而不合,工部官私使雷發達冠服衲斧升梁,斧落榫入禮成,康熙遂面授雷發達為工部營造所長班。雷發達子雷金玉,繼父業任長班,供役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雷金玉子雷聲□,雷聲□子雷家瑋、雷家璽和雷家瑞3兄弟都能繼承祖業。


 


  自從雷金玉成為樣式房掌案,也就是皇家建築總設計師,雷家的傳奇才真正翻開了第一頁。


 


  雷發達及其後裔設計並主持修建的清代著名建築,包括水利工程、橋梁、園林、宮殿、廟宇、陵寢和學堂等,佔我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五分之一。如北京的故宮、頤和園、圓明園、香山、北海、清東陵、清西陵和承德避暑山莊等等。雷發達及其世家的建築成就,是我國乃至世界建築藝術中的瑰寶,代表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也成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


 


  著名建築學家王其亨教授說:“在作品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世界各國古代建築師中,恐怕找不到一個‘樣式雷’這樣的建築世家,竟然能有這樣重大的影響。” 


 


  樣式雷為世人留下的最寶貴財產不僅有他們的建築,還有稀世珍寶——圖樣。僅在國家圖書館,就珍藏著樣式雷的兩萬多張建築圖樣。這些圖樣對研究清朝歷史、建築文化發展脈絡有巨大的作用,同時也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設計的巨大成就。樣式雷畫出的圖紙什麼類型的都有,比如投影圖、正立面、側立面、旋轉圖等,最難得的是陵墓的寶頂,它呈不規則的空間形體,樣式雷畫出等高線圖,這在當時是非常高水準的。在修建惠陵的過程中,因為工程反復比較多,樣式雷也留下了最為詳盡的圖紙,工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木結構的尺寸,在牌樓、碑亭下面打多少樁,全記載下來。為了及時向朝廷反映工程進度,樣式雷還畫了“現場活計圖”,即施工現場的進展圖。從這批圖樣中,可以清楚看到陵寢從選地到基礎開挖,再到基礎施工,然後修地宮、修地面、安柱子直到最後做瓦的過程,體現了樣式雷在建築程式技術上的獨到性。在樣式雷留下的圖樣中,有一部分是燙樣。它是用紙張、秫秸和木頭加工製作成的模型圖。因為最後用特製的小型烙鐵將模型熨燙而成,因此被稱為燙樣。燙樣給後人了解當時的科學技術、工藝製作和文化藝術都提供了重要幫助。
















樣式雷設計的頤和園文昌閣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傳承手藝,雷家從第五代雷景修起吸取經驗,把祖上有關的建築圖紙都保存起來。自此,樣式雷家族歷代工程設計文案,以及所有建築的神秘手藝都得以保留,也造福了雷氏後人,從小生活在圖檔中的雷家小孩無形中得到了最正規的中國建築學教育,能世襲皇家首席設計師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如果不是清王朝結束,雷家再輝煌幾代也應該不成問題。也許雷家沒有想到,這個原本為了延續家族的輝煌歷史的本意,卻留下了無法磨滅的歷史印記。也正是通過這些圖檔,後人驚奇地發現,在樣式雷的名下,是一個極其龐雜的建築體系。大到皇帝的宮殿、京城的城門,小到房間裏的一扇屏風、池塘裏的一條船以及堂前的一塊石碑,都符合樣式雷的種種規矩,這是一個非常正規而系統化的祖傳技術。其中的種種奧秘,不僅深深地吸引了歷史學家,也成為建築學家值得借鑒的珍貴資料。


 


  頤和園為雷家設計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萬壽山,原名“甕山”。昆明湖,原名“甕山泊”,又名“西湖”。早在遼金元三代,這處有山有水的佳境,就已成為皇家園林。明代,曾在此處營建“好山園”。


 


  史料記載,清代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三日(1750419),乾隆皇帝為迎接其生母崇慶皇太后于次年到來的60歲大壽,決定在好山園舊址挖湖堆山、大興土木,營建清漪園。乾隆將甕山更名為“萬壽山”,在山前建造了為母祈福祝壽的“大報恩延壽寺”。又將甕山泊更名為“昆明湖”,取漢武帝在長安開挖“昆明池”,以操練水軍、策劃攻略滇池之濱的昆明之典。


 


  但不幸的是,清漪園等“三山五園”(圓明園、暢春園、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在18601018,遭英法聯軍縱火焚燬。到了光緒十二年六月初十日(188671),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宣佈,將於次年正月“撤簾”,由年將16歲的光緒皇帝親政。慈禧乘機提出,要重建清漪園,以作為自己“離退休養”的場所。



佔據清朝皇家首席建築師260年 雷氏家族和頤和園
星島環球網 www.singtaonet.com
 










佔據清朝皇家首席建築師260年 雷氏家族和頤和園
星島環球網 www.singtaonet.com
 


 


  兩年後,光緒皇帝將重建中的清漪園命名為“頤和園”,即供慈禧“頤養天和”之意。


 


當年,頤和園工程由清代著名宮廷設計師“樣式雷”的第七代傳人雷廷昌主持,復建了昆明湖北岸的長廊,在大報恩延壽寺的基址上建造了園中正殿排雲殿,在石舫上重建了二層艙樓,在被焚燬的“八方閣”臺座上營造了“佛香閣”。雷家設計製作極其嚴謹,甚至親自採購所需材料,以至於累死在皇家工程的雷氏掌門人不止一位。



雷氏第五代雷景修立像


 


  至今在雷家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清代乾隆年間,皇帝為其母皇太后慶祝60大壽,要求重新修建園林,命雷廷昌負責修建。但皇上要求在園子裏體現“福、祿、壽”三個字,他正在為設計形狀發愁時,一位老者突然造訪。


 


  好客的雷家邀請老者住了一宿,當老者次日離開時,從兜裏拿出一個壽桃,放在了桌子上。這時候,突然有只蝙蝠恰好落在壽桃旁邊,在桌子周圍上下飛翔,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引起了雷廷昌的思考。雷廷昌一拍腦門,回屋鋪開圖紙,寫下“桃山水泊,仙蝠捧壽”八個字,就把昆明湖設計成了一個壽桃形狀,萬壽山設計成了一隻蝙蝠。


 


  巧妙的營造山水系、設置亭臺樓閣,使之蘊涵某種吉祥寓意,是古代園林建設中常用的手法。例如恭王府花園“萃錦園”中,就建有平面呈蝙蝠狀的殿堂,稱為“福殿”。園中還有一座蝙蝠形的水池,稱之為“福河”。當年修建頤和園是為了給慈禧祝壽。皇帝下令要在園林中體現“福、祿、壽”三個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卻巧用心思,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務。他設計了一個人工湖,將這個人工湖挖成一個壽桃的形狀,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從萬壽山望下去,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個大壽桃。而十七孔橋連著的湖中小島則設計成龜狀,十七孔橋就是龜頸,寓意長壽。至於“福”字,雷廷昌將萬壽山佛香閣兩側的建築設計成蝙蝠兩翼的形狀,整體看來成了一隻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


 


  今天的遙感衛星圖上,我們可以清楚地辨認當初宮廷設計大師雷廷昌設計頤和園時的匠心獨具和信手拈來,這一切均得源於這個家族的深沉與博大。



http://www.stnn.cc:82/arts/t20060928_34528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